书城文化甘肃民间故事集
31101400000004

第4章 人物故事(1)

玄奘法师在凉州

传说,玄奘法师去天竺〔今印度)学法取经,途经凉州,只见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人烟稠密,牛肥马壮,是一块物阜民殷的好地方。来到凉州城时,见西蕃、葱右诸国商旅来来往往,无有停绝;七城十万家,歌舞升平’一派繁荣热闹气象。玄奘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决定在此作短暂停留,除却旅途劳顿,养足精神后再行出发。岂知这一短暂停留,转眼就是数月。

凉州城内有好几处大寺,玄奘一一参拜,虔诚地焚香拜佛,默诵经文。在这里,他受到了河西佛教领袖慧威大师的欢迎。在慧威的安排下,玄奘在凉州开坛讲经。在此期间,他选择了临近灵渊池旁的宏藏寺(即大云寺;1,作为挂单之处。

半夜时分,他正打坐念佛,忽然听到了一女子悲悲切切的哭泣声。到天亮时,哭泣声悄然而逝。此后,每到夜晚,他都能听到那个女子的哭泣声。玄奘心下好生奇怪,暗想凉州一派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不该有悲惨之事发生啊!而那哭泣声,似乎是怨愤难平,在向自己求助。于是,他便向宏藏寺的住持询问缘由。住持大为惊异,说自己在寺多年,从未有过这种怪事发生。但言谈之间,住持想起了前朝的一段故事。

原来,前朝时凉州有位太守,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便在这宏藏寺内修建了一座钟鼓楼。当铸造鼓楼上那口硕大的钟时,来了一位方士。方士说,若要使钟声洪亮悦耳且能镇妖祛邪,必须要找一个长得漂亮且有美妙歌喉的女子,将其铸人钟内。太守听信方士之言,真的将一位美貌、善良、歌喉美妙的姑娘铸入了钟中。当人们敲响这口钟时,那声音的确洪亮悦耳,但余音如泣’总使人心神难安。

玄奘听完住持的讲述,决意要超度这位不幸的女子。于是他在宏藏寺众僧的陪同下,亲手从灵渊池内舀上一钵清水,登上了钟鼓楼,将水敬洒在钟上。只见那口大钟前后摆动了三下似乎在向他叩拜。接着,他听到钟内传出一个女子凄凉哀婉的声音:“圣僧,我是一个弱女子,从未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圣僧如果同情我,就请为我报了这血海深仇。”

玄奘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说:“贫僧已知施主遭遇,我今天来此,就是广施佛门慈善,超度于你的。施主,恩怨自有因果,你何必耿耿于怀呢?阿弥陀佛!”

那女子听了玄奘的话,先是哭泣,尔后沉默,末了说:“圣僧教诲,小女子刻骨铭心,请圣僧收我为弟子同去西天取经,以便脱离这无边无际的人世苦海。”

玄奘思忖片刻,说:“也好,凉州虽然物阜民殷,人情淳朴,但也有难遂人意之事。倘若施主真有皈依佛门之心,贫僧愿收你为徒。但你要留在此地,为凉州众生消灾除邪。这是你的功德,积资净障下终能成就正果。”

自这天起,玄奘再也没有听到过那个女子的哭泣声。他每日里登上钟鼓楼,宣讲佛法,信徒越来越多。这时,凉州城的上空,祥云缭绕,瑞气氤氲,不时有凤凰、仙鹤及百鸟栖于屋檐,虔诚听经。凉州各大寺院也纷纷请玄奘前去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普度亡灵。

转眼间,玄奘在凉州已有数月。凉州虽令他恋恋不舍,但取经大事更为重要。这时’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旨意,为防突厥人侵,禁止百姓随意西行。玄奘在慧威大师的帮助下,准备“偷渡”玉门关出国。临行前,玄奘最后一次登上钟楼,全城景色一览无余,极目远眺,祁连积雪、草海绿云尽收眼底。又见宏藏寺西的罗什寺塔、毗邻的清应寺塔与眼前的宏藏寺塔三座高层建筑,如三支立于笔架上的笔,一时兴起,就命之名为“文笔三山峰”。

玄奘告别了凉州,和慧威大师的两个弟子一起登上了赴西天取经的路途。当他行至距凉州城十里时,那口钟突然响起,钟声烟锵高亢,圆润悦耳,如声声佛号。玄奘知道,这是新收的弟子在向他告别,在向他祝福,在向他祈祷。玄奘一行,踏着钟声的节律,迎着晨曦,策马扬鞭,渐渐消逝在漫漫的西行路上……

刘伯温斩龙脉

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便想着由朱家的人把皇帝的宝座世世代代传下去。他传旨命懂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的诚意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字伯温〕到全国各地去巡视,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存在龙脉,会出真龙天子,将来夺他朱家的天下。刘伯温受命出发了。

这一日,刘伯温来到兰州白塔山上的望河楼,极目眺望,但见滔滔黄河由西向东奔腾而去;南北两条大山雄峙两岸,山上灌木丛生,郁郁葱葱;山顶上还有几棵老树迎风挺立。他再俯视金城,城池虽比不得北京、长安宏大,却也是双城。若西守金城关,东扼桑园峡,南北两山再驻以重兵,其坚固程度,真如金汤浇灌一样。刘伯温看后,不由得在心中叫好。刘伯温追随朱元潭多年,过惯了军中戎马生活,养成了每天早起的习惯。这一天早晨,他又登望河楼,发现黄河之水气竟然与南北两山的雾气合在了一起。这雾气被晨曦映照着,似有彩虹出现。他忽然若有所悟:这南北两山不正是两条龙吗?那河南面的皋兰山最高处不正是龙头吗?那西端的末尾不正是龙尾吗?那北面的九州台不正是龙头吗?倘若两龙交尾不就真要出真龙天子了吗?啊呀!这可不得了!这会危及我家主公社稷的,要一不作,二不休,给他来个斩草除根。

第二日,他将发髻解开,将长发披于肩上,穿起了道袍,手持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朝着皋兰山龙头处把剑一挥,大叫一声:“开!”说也奇怪,那被剑指过的地方,土的颜色从此就变红了。刘伯温还不放心,又指使金城地方官在南面山上修了一阁,压住龙头;在龙尾处高筑起4个四四方方的大土墩,把龙尾压住,以免它再次翻身。刘伯温征服了南面的龙后,又去制服北边的那条龙。据说寺院也是可以压邪气的,他又指使地方官在金城关上方修建了一座寺院,并且对白塔寺进行了扩建。这样,北面的龙便也给制服了。兰州的龙脉就这样叫刘伯温给斩了。

后来,南北两山的灌木丛不见了,就连那皋兰山顶上的几棵大树也没了,变成了秃山。每年开春之际,兰州还要下几天土。据说,这也是因为风水走了的缘故。以后的兰州不要说没出过皇帝,就连大一点的人物都没出过。几百年来,兰州当地岁数大些的老百姓,每谈及此事,还都对刘伯温表示愤慨呢。

以后,人们就管刘伯温斩龙处叫大豁岘,把皋兰山尾部叫成龙尾山了,把皋兰山下有红色土的地方叫红山根,而且还附会其意,把筑了四个土墩的山,叫成四墩坪,也叫伏龙坪,还在坪上建了一座伏龙亭。

霍去病与五泉山

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也就是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领二十万人马出征匈奴。

大军从长安出发了,浩浩荡荡,一路西进,经过许多天的艰苦行军,在一天日暮黄昏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前。也就是今日兰州的皋兰山麓。这时,全军上下已是人困马乏,又饥又渴。而前面的路,又崎岖不平,十分难走。霍去病便命令三军在山下扎营,支锅做饭,准备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宿,明日一早,趁凉赶路。

大营很快扎好了。霍去病正和众将在军帐中议事,突然一小卒来报无水做饭。”

霍去病便命令各营派人四处找水。

天色渐渐暗了,出去找水的人先后回来了,一个个愁眉苦脸,回答都是两个字:无水!

怎么办呢?霍去病和几个将领站在山坡上,看着静静的军营。淡淡的月光下,兵士们把地上稀疏的小草拔起来放在嘴里嚼着,用那一点点苦涩的汁液解渴。战马卧在地上,用舌头舔着已经冷下来的石头……

霍去病平时是十分爱护将士们的,这会儿,看着人马渴成这样,心里十分难受。而且,以后还得从这条路经过,难道每次都这样吗?他把脚一跺,牵过战马,要亲自出去找水。

像这样干得连草都长不好的地方,哪来的水呢?将士们连忙劝阻。

性如烈火的霍去病,呼地一声拔出宝剑:“我就不信这地方没水!”说着,举起剑对着身边的石壁,“唰”地刺了过去,只见寒光一闪,宝剑在石头上磕出了几朵火花,深深地插进了石壁,只留下剑柄在外面。周围的将士们都惊呆了!霍去病气恼地哼了一声,拔出宝剑,突然一股清清的水从剑洞里流了出来,落在石头上,四处溅开,

像撒下了一把晶亮的珠子。

将士们又惊又喜,纷纷涌上来,一个个用手捧起清凉的水,喝霍去病看人多水少,又接连在山上山下刺了四剑,处处都有清泉流出。将士们用这些清水洗澡去征尘,饮饱战马,煮好晚饭。全军上下,喜气洋洋。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又率领大军出发了。而那五处泉水,仍在不停地流着。因为有了水,后人便在山上种了树木花草,修了亭台楼阁,使这里成为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这就是现在坐落在兰州城南侧的五泉山,那五个泉的名称是:甘露泉、慧泉、蒙泉、摸子泉、日月泉。

李金寿

鲁班爷苦修黄河桥

鲁班爷从黄河上游赶着一片大石头,滚滚向前,来到炳灵寺峡谷。他赶的石头滚动着,像一片翻卷的白云,又像一地走动的白绵羊。此情此景,叫峡谷山村里的一位村姑首先看到了,她便惊讶地大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呀,一个白胡子老者赶着石头下来了……”村姑的喊声还在山谷里回应时,鲁班赶的石头全停下了。石头停在炳灵寺对岸的黄河滩上,满滩上横卧着数不清的大石头,人们把这个滩就叫“鲁班滩”。鲁班滩上有一个三间房子大的石头叫“鲁班石”,石头上面有鲁班的坐痕。附近还有一个巨大的石缸,据说是鲁班修黄河桥时用过的水缸。当然,还有鲁班坐过的石椅、石桌。刘家峡水库蓄水后,鲁班石、鲁班缸等连同鲁班滩都被淹没在浩瀚深邃的水波之下了。

鲁班为了修好黄河桥,每天赶凿石料,一日三餐吃在工地上。他打凿石料时,专心致志,不愿让人随便打搅。他嘱咐老伴每天送饭前,先把家里的一条小狗打发到施工滩上来,然后老伴才能提着饭篮给他送饭来,老伴依他的嘱咐办事,每日三餐,总是先把小狗打发走,随后才去送饭。可是年长日久,老伴也就嫌烦了,心想:这老汉也真古怪,每次送饭为啥要把小狗打发来?我今天偏不让小狗先去,看他怎么样。于是,他就没有叫小狗,自己偷偷提上饭篮,悄悄地送到鲁班滩上,她一看,哟,鲁班把大块石料放在自己膝盖上打凿。碎石子像雪花一样飞溅,凿石声震得峡谷轰轰作响。她想:这多危险呀!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哎哟!”鲁班听见这“哎哟”声,突然一惊,一凿下去,削掉了膝盖骨。老伴一见,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鲁班跟前说:“哎哟,老头子,这怎么搞的呀!”鲁班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听我的话,不把小狗先打发来呢!”老伴难过地说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鲁班见老伴追悔了,就在受伤的膝上垛了两团泥,膝盖又长出来了。

鲁班技艺高超,事事如意,唯有儿子不听话,不孝顺。鲁班说东,儿子往西;鲁班说上,儿子偏要下。鲁班一天比一天病重了,他想:这儿子这么不孝顺,不听话,看来不会给我做一口木棺的。我要他做一口木棺,他肯定要给我做口石棺;如果我要他给我做一口石棺呢,说不定他就会做一口木棺的。鲁班在临咽气时,就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说眼看我就要命归黄泉了,我死后,你就给我做一口石棺吧!”

谁知,儿子一见一辈子到处凿石修桥的父亲,如今就这样惨别了人世,不由得心上一阵悲痛。心想:我一辈子没听父亲一句话’从未按父亲的吩咐办一件事,现在父亲死了,我就按他老人家的临终嘱咐,给他做一口石棺吧!于是,儿子就给鲁班做了一口石棺,入检了鲁班的遗体,埋在黄河岸边。过了许多年,黄河水把鲁班石棺冲刷到黄河里去了。

鲁班滩附近尕鲁坪’有一个少妇每天早上挑着水桶,迎着朝霞,到黄河里去担水。她每次来到河边,总是听到黄河下面有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喊我什么时候才能出世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出世呢?”有一天,这个少妇把这件事告诉给她婆婆。她婆婆以为这是一什么坏男人藏在河里,妄想勾引她儿媳妇哩,就气狠狠地给儿媳妇说:“你就给那个人说,‘你属驴年才出世呢!’”这儿媳妇是个勤劳、忠厚的农村少妇,婆婆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第二天早上,这年轻媳妇又挑着水桶,迎着朝霞,去黄河担水了。她一到河边,又听到“我什么时候出世呢?”的问话。这媳妇儿就按她婆婆的吩咐大声回答道:“哎一你属驴年才出世呢”刚说完,猛听“咕咚”一声,好象一件很沉重的东西沉到黄河底了。传说,这问话的男音是鲁班的灵魂发出的。因为躺在石棺里头,不能到阴世去,所以就向人们求问,如果有人回答说,你明天或明年出世呢,鲁班就能来到阳世,可这年轻媳妇回答说:“驴年才出世呢”。世上哪有属驴年呢?所以就气灭了鲁班的灵魂,石棺就沉到很深很深的黄河底了。

卢世谟

药王孙思邈与北湖

永昌县城北二里有个美丽的北湖,北湖有个水云山,水云山下有个药王洞,里面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神位,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孙思邈是唐朝的名医,他医术精湛,博通经史等百家学说,兼通佛典’不论什么大病,只要由他诊治调理,无不痊愈。可是,后来不知怎的,诊病屡屡无效,一次,给唐王李亨的一个大臣的家眷看病出了事,要问罪,一时吓得他不知所措,在好友的帮助下,逃亡到了边陲河西走廊太宗时敕建的金川大寺,隐姓埋名,一边给寺院抄写经文,研究佛典,维持生活;一边遍尝百草,编写药典,研究医术。有一天,他正在北湖边琢磨妇人产后胎衣不下时,土人灌服磨浆水使胎衣速下的道理,忽见一名年青女子从湖边向大寺速行,看上去有什么急事,他便上前问话:“这位小妹,你有什么事,为何这样惊慌?”那妇人说:“家中婆母病重,我去求佛祖保佑,为婆母求条生路。”孙思邈听了那妇人的话,心想:这位民女也算是一个贤孝的媳妇,我是个医生,怎能见死不救呢?于是他对那女子道:“你别去求佛了,我可以给你婆母治病。”那女子半信半疑看着孙思邈说:“我已请过了几位医生,都说没办法。你如能治好我婆母的病,小女子定重金相谢。”孙思邈说:“你先别这么说,快说说是什么病。”那女子把婆母两天来流鼻血不止的病情说了一遍,孙思邈平静地说不要紧的,你赶快回去,把你婆母的头发剪下一小撮,烧成发炭,用笔管吹人鼻腔就会好的。”

三天过去了,孙思邈一直恼念着那位老妇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