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31105000000023

第23章 五脏六腑的保健(7)

憋尿会引起尿路感染。如果长期憋尿,尿液无法将细菌冲走,大量细菌在尿路聚集,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有研究调查表明,尿流不通畅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不要小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甚至导致肾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也曾出现过因尿路感染而引起肾衰竭直至死亡的病例。

憋尿会引起膀胱炎。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低时,细菌就会趁虚而入,造成急性膀胱炎。

长期憋尿可能引起膀胱损伤。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憋尿太久,会使神经缺血或过度胀扯而受损,造成以后小便疼痛、尿频或尿不干净等后遗症。如果神经受损严重,膀胱括约肌无力,甚至会造成尿不出小便的后果。

正常人膀胱壁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在正常压力的情况下,膀胱内膜有自我保护机制,可吞噬细菌免受侵犯。当膀胱内尿液过多,超过了正常膀胱壁所能承受的压力,对膀胱内膜就会造成伤害,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会受到损伤,细菌就可乘虚而入,引发膀胱炎。某些致病菌的纤毛,可附着于尿路粘膜,经输尿管上行至肾盂,引起肾盂肾炎。临床上会表现为腰痛、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长期反复的慢性感染还会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

憋尿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比男性更大。很多坐办公室的的女性,常会因为工作的关系,而在有尿意的时候强忍着,等到忍无可忍时去方便。另外有些女性在秋冬寒夜更因懒于起床而憋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都在日复一日损害着你的膀胱。

女性憋尿,除了会诱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外,还会对生殖器官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为,女性内生殖器官与膀胱“同居”于盆腔内,子宫位于膀胱后面。憋尿使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便会压迫子宫,使子宫向后倾斜。如经常憋尿,子宫后倾则难以复位。子宫后位分为三度,如果膀胱压迫子宫后倾为二度,就会妨碍经血流出,出现严重的痛经症状;如果发生三度后倾,还会因为子宫体压迫骶骨前面的神经丛而引起腰骶部疼痛,并可引起性交痛。

所以,憋尿是极不好的习惯,有尿意一定要及时排尿,不可硬憋,女性尤应注意。

膀胱本来就是个平滑的袋子,里面盛着洁净的尿液,憋尿时的膀胱像是胀红着脸的关公,只差没流出眼泪;这红、胀、热的膀胱内充满尿液,尿液又不断地在蒸发,因此会愈来愈浓浊,还会对膀胱壁引起物理和化学的刺激作用。最可怕的是一旦细菌侵入——这并不稀罕,因为在女人来说,尿道口就在阴道和膀胱旁,尿道又是那么短,阴部的细菌有机会就走这条高速公路——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滋长蔓延,而发生“急性膀胱炎”。这时膀胱整个红肿发热,所以小便频繁、紧急、烫热、下腹疼痛、发酸;约有一半的病人会有血尿,也是所谓“出血性膀胱炎”,那是因为发炎引起黏膜溃疡、黏膜下血管破裂及出血所致,就和胃溃疡一样。

得过一次膀胱炎的女性,非常容易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感染;其实这大部份和生活习惯有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憋尿。

尿道

尿道的构造和功能,男性与女性不完全相同。女性的尿道比男性尿道短、宽而且较直。长约5cm,直径约0.8cm,仅有排尿功能,位于耻骨联合后下方与阴道前壁之间。上端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向前下方,穿过尿生殖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称为尿道外口。通过尿生殖膈时,尿道和阴道周围横纹肌环绕,称为尿道阴道括约肌,能受意志支配。

据统计,每年有10%的女人发生泌尿道感染。女性患泌尿道感染的机会是男性的10倍,很多人一生有那么一两次泌尿系统感染并不奇怪,临床上妇科也有1/8一1/10的病人是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人。女性之所以容易成为尿道感染侵袭的对象,和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很大关系。

女性尿道短,尿道括约肌薄弱,且尿道口大,细菌容易上行侵入膀胱;女性尿道口距阴道、肛门近,尿路上皮细胞对细菌粘附性及敏感性较男性为高,月经血也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细菌就很容易滋生;妇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附件炎的细菌均可经淋巴途径或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尿路感染;性交时尿道口内移,阴道及膀胱颈充血,尿道过短者,易诱发炎症;妊娠期、幼女或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变化及pH值改变也易发生感染;女性膀胱排空不如男性完全,残余尿量较多,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滋生;产后由于阴道及子宫创伤、感染、全身抵抗力降低、产程过长、难产等因素,也易引起尿路感染;更年期后尿道粘膜发生退行性变。有机酸分泌减少,局部抗菌能力减退,又常有尿道肉阜,故感染率高。

尿路感染一般在夏季比较常见。如果你在夏季的某一天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有时还伴有腰酸和小腹胀痛,那么你十有八九是患上尿路感染了。

尿路感染之所以爱在夏季找女性的麻烦,除了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外,还因为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女性的外阴部汗腺又特别丰富,如果穿的内裤因面料质地选择不当,就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此时细菌会繁殖得特别快,并乘虚而入,引起尿道发炎。

其实尿道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多饮水。夏天经皮肤蒸发的水份比较多,虽然在空调房里呆着,但也不要等到有口渴感才想起来要喝水;大量运动出汗后更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因饮水不足而造成尿量少而浓,以至不能及时把细菌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为避免因过度劳累而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哪怕是再繁忙,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内裤以全棉为佳,不宜过小或太紧,比如丁字裤最好不要穿;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大便后手纸应由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后排尿有利于冲走尿道口的细菌。

如果经常会发生尿路感染,平常也很注意个人卫生,那就应该去医院检查有无其它原因。

尿路感染用药时则应该注意,不要症状消失就停药,否则很容易复发,而长期拖着不治疗的患者很可能会使炎症向上蔓延引起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的炎症。

脾脏

认识脾脏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内,深居于肋弓之后,是一个颜色暗红、质地柔软的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脏约有巴掌那么大,重200克左右,由几条韧带“悬挂”在上腹部。一般来讲,脾脏有三大功能,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插入“脾脏”)

脾是血循球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脾功能亢进时能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参与免疫活动。脾脏还有储血、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脾为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若受暴力作用,易破裂出血而成为急腹症。

如果脾脏被外科手术切除(脾切除术),机体将丧失一些产生保护性抗体和从血液中清除不需要的细菌的能力。结果,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久之后,其他脏器(最先是肝脏)增强它们防御感染的能力以代偿这种缺失,于是增加的感染风险不会太持久。

脾肿大时,捕获、贮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能使循环血中红、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均减少。当肿大的脾脏捕获大量异常血细胞时,这些细胞填塞脾脏,影响脾脏的功能。这就开始了一个恶性循环:脾脏捕获的细胞越多,脾脏就越增大;脾脏越增大,它捕获的细胞就越多。

当脾脏从循环中清除太多太多血细胞时(脾功能亢进),各种各样的问题将会发生,包括贫血(红细胞太少)、经常感染(因为白细胞太少、,出血(因为血小板太少)。最后,巨大的脾脏捕获、破坏异常血细胞的同时也捕获、破坏正常的血细胞。

感染、贫血、血液肿瘤和增生病都会引起脾肿大。脾肿大不会引起很多症状,而这些症状也不能特异地提示肿大的病因。因为肿大的脾脏邻近胃,可以压迫胃。患者少许进食甚或不进食都可感到饱胀。还可以有脾区附近腹部或背部的疼痛,并放射到左肩,特别是脾脏的某一部分得不到足够的血供开始出现梗死时。

如果可能,应治疗引起脾肿大的基础疾病。很少需要做外科切脾,因为可能引发多种问题,包括容易发生严重感染。但是,某些严重情况下这些风险值得一冒:当脾脏破坏红细胞十分迅速发生了严重贫血时;当脾脏耗竭了贮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容易发生感染和出血时;当巨脾引起疼痛或压迫邻近脏器时;当巨脾的一部分出血或梗死时。相对于手术而言,放射治疗有时也选择性地用来缩小脾脏。

此外,由于脾脏位于左上腹,胃区严重的外力打击可引起脾破裂,撕裂其包膜和内部组织。脾破裂是发生于车祸、运动意外、打架引起的腹外伤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脾破裂时,大量出血涌入腹腔。尽管脾脏外层坚韧的包膜可以暂时包容出血,但是也必须立即手术以防止威胁生命的大失血。

脾破裂会引起腹部疼痛和敏感触痛。腹腔中的出血像刺激物一样引起疼痛,而腹肌因反射性收缩,摸起来僵硬。如果逐渐渗血,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直到机体的供血大量耗竭出现血压下降或氧气不能运输给大脑和心脏。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要立即输血以维持充足的血循环,需要手术以停止渗血。没有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休克和死亡。

脾脏保健妙方

中医认为人体的营养来源于脾,把脾称之为“后天之本”,具有“运化”和“升清”的作用。所谓“运化”是指将人所摄取的饮食进行消化,其中精华的部分通过脾的“升清”作用送往心而转输到全身;糟粕则从大肠、膀胱等排出体外。

在一年之中,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则能达到开胃增食、精神振作的效果。因此,夏天养脾很重要。养脾可运用下述方法:

1.醒脾法。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预防肠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还可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之功。

2.护脾法。选用各种药粥护脾益胃,如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米50克,或银耳20克、百合10克、绿豆20克,加入糯米100克煮粥食;或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

3.健脾法。夏天一般不宜较剧烈的运动,青年人在每日起床后和入睡前仰卧于床上,做仰卧起坐运动,每日做20~40次。中老年人则宜用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上,以腹为中心,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

4.温脾法。夏天贪食生冷,容易寒积脾胃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腹部,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也可用肉桂粉3克、荜茇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装入纱布袋内,夜间置于脐上,能起到温脾胃、止吐泻之功效。

肠道

认识肠道

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部分。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3—5米,张开有半个篮球场大,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食物经过在小肠内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这提供了充分吸收时间。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人的小肠长约4m,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称微绒毛。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左右。这就使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绒毛内部有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网等组织(图8一8)。平滑肌纤维的舒张和收缩可使绒毛作伸缩运动和摆动,绒毛的运动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小肠不“小”,实际上它很长,一般成年人的小肠有6米长;大肠尽管管腔较大,却只有1.5米。

(插入“小肠”)

食物在胃中部分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粘膜层表面覆以肠绒毛,主要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各种消化液在小肠中将食糜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使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余的废物接着进入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如果大肠传导失常,会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肠的日常保健

现代许多人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如喜欢食用熏腌、烧烤、油炸食品,经常饮用烈性酒,三餐不定时或暴饮暴食等。这些酸性食物代谢后产生有毒物质较多,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排便规律被干扰,便秘者日益增多。由于便秘者肠道内细菌产生的毒素大量增加,所以使肠道的衰老日趋年轻化。

人体肠腔内存在大量细菌,食物经咀嚼和胃肠消化成为食糜,其在肠道经细菌发酵分解代谢的产物含有一系列有毒物质,如醛类、酮类、氨、过氧化物等。这些毒物若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被肠道重新吸收,进人血液循环,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容易衰老等情况。

肠的日常保健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重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及时排便,消除危害。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早晚两次排便。这样不但可降低毒物产生,还因及时清除粪毒,减少了重新吸收。在饮食上一定要讲究低蛋白、低脂肪,少吃熏烤、油炸食品,多进食粗纤维蔬菜、五谷杂粮和新鲜水果。另外,黑木耳有明显的涤垢除污功能,被称为肠道的“清道夫”,可解毒和净化血液。动物血中的血浆蛋白被消化酶分解后,可产生一种具有解毒和润肠作用的物质,它可与入侵肠道的有害粉尘、微粒结合,将其排出体外。所以,这两种食物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