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
31216800000006

第6章 吴雯(2)

闻言颔耆旧,拭目辨乡里。

竹灶药火温,梧井菊泉驶。

庭前虚一琴,床下闲双履。羔雁空招邀,儿孙看坐起。太息各无言,归途暮烟紫。

羔雁空招邀,儿孙看坐起。

太息各无言,归途暮烟紫。

诗中记录了当时傅山在京郊古寺中因病不入京的情况。吴雯在《读傅他公诗感书其后》中说:“苦节孤生竹,哀弦寡女诗。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不死翻成恨,多愁只益悲。长饥忍薇蕨,高义北堂知。”通过“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两句,可知他与傅山是心曲相同的。他完全理解傅山不肯仕清的志节和操守,表示了深深的敬佩。

当年他第一次来京师。王士祯在《莲洋诗钞原序》中说:“生来京师,余胠其箧,得蠧简数十番,读而骇叹,谓非流俗所应有。”王在《带经堂诗话》中说:“吴雯天章初至京师,未知名。余亟赏其诗,谓为‘仙才’……吴诗名大噪都下。”王士祯称其为“本朝作者如林,可称仙才者,独蒲阪吴生耳”,吴雯遂为王士祯门生。王极力推举吴雯,甚至还为他编诗集,写墓志铭,真可谓有知遇之恩了。所以,在吴雯的《莲洋集》中,与王唱和最多。可以说,王从吴雯出现京师,直到去世,与王有着终生的联系。这次在京期间,吴雯更多的是与王士祯的诗交,如他的《暮春雨中阮亭先生招同诸公集善果寺得曲字》中有“人行一世间,光景如转烛”,“归途重回首,遥山寄遐嘱”等。他与王一起在京郊游历了“摩诃庵”、“香山寺”、“潭柘寺”等地。

当时,他也与在京的著名诗人多有交往。

赵执信《怀旧诗序》中称其“拙于时艺,罔踬场屋中。体貌羸丑,衣冠垢蔽,或经岁不浴,人咸笑之。然诗才特超妙”。看来吴雯有点怪癖,体貌羸丑,衣冠垢蔽,或经岁不浴,然而却十分有才华。

朱彝尊亦称他“诗情高逸,当世无辈”。并在《题吴征君雯诗卷二首》中说:“把君行卷谁堪并?除是番禺屈大均。”(《曝书亭集》卷十)

他还与孙豹人、毛大可、陈其年等相唱和。康熙十八(1679)年有诗《己未元日同豹人、大可舟次,锡鬯、其年、子静集峨嵋舍人宅拈青咸韵》:

先酌年谁少,神交眼倍青。

吹箫过草阁(大可度曲,其年吹箫,倚曲和之),饮酒似旗亭。

红烛围名士,青毡卧客星(锡鬯即会,宿子静处)。盘餐真可贵,不是五侯鲭。

盘餐真可贵,不是五侯鲭。

耳热脱朝衫,神驹苦辔衔。野人犹任达,踪迹尚尘几。锦带红酥手,黄精白柄镵。几时携少妇,采药伏波岩。

野人犹任达,踪迹尚尘几。

锦带红酥手,黄精白柄镵。

几时携少妇,采药伏波岩。

孙豹人(1620—1687),名枝蔚,号溉堂。陕西三原人,诗人。明亡时离家南下经商,后弃商读书有诗名。

毛大可,即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因其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与兄万龄有“江东二毛”之称,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清兵入关后曾参与南明鲁王军事,鲁王败后,化名王彦,亡命江湖十余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曾参加纂修《明史》。

陈其年,即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杰出诗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

锡鬯,即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清初大学者、诗人。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可见他们大都是同时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才俊,只不过吴雯没有入仕而已。这一年他36岁。

吴雯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落举罢归。三月归中条。

王士祯有诗《送吴天章归中条二首》:

二月春芜绿,纷纷蝴蝶飞。

花朝逢暮雨,寒食减征衣。

道路谁知已,登临不当归。

中条多水竹,此去掩荆扉。

爱汝王官谷,他年拟借居。

三峰当户牖,五姓足樵渔。

田舍堪怀古,茅茨宜读书。

独怜好身手,归去注虫鱼。

对于吴雯的落考,词中是一片惋惜之情。

陈廷敬有诗《送吴莲洋归蒲东》,其中说道:“狗监人难遇,娥眉老易猜”,“人物雄才老,云山间气多。玉溪终古在,相并得金鹅”,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司马相如因狗监荐引而名显,故后常用以为典。唐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诗曰:“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明唐顺之《送王生归蜀》诗曰:“狗监谁相荐,成都一布衣。”清孙枝蔚《送宗鹤问赴贵池训导任》诗曰:“进身由狗监,相如安足式。”在这里,是说吴雯幸未遇到像狗监杨得意这样的人,所以未得举荐。金鹅,莲洋馆名。玉溪终古在,相并得金鹅,是说吴雯诗名与玉溪河水同在,或是说可与玉溪生李商隐诗名同光。

临行有《留别阮亭先生六首》诗曰:“得失本一致,陶然旧林。易归贫士策,难遣故人心。”《临发阮翁招饮醉后狂言书以谢过四首》有句:“人物难评骘,文章最讨论。从来薑桂性,未易附寒喧”,“何曾惊宠辱,先取不磷淄”,“功名身总误,贫贱语无凭”,“大小名何据,成亏计总非”。《留别李紫澜并遥致方山及冯徐二君子三首》有句:“去去复何求,杨花吹驿楼。”《途次六首》有句:“一载金门客,三春玉塞情。倦吟豪士赋,愁听酒人筝。入谷莺无伴,还家雁有程。伤心芳草色,仍傍旧年生。”可见其心态颇为失落。这次落考,他一直感慨殊深。后来,在壬戌(1682)年诗中也曾写到:“忆昔客长安,软尘何浩浩。金马亦陆沈,只梦旧山好。”金马,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如宋徐铉《柳枝》词:“金马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明何景明《春雪诸翰林见过》诗之二:“置酒邀金马,开轩对玉珂。”吴雯自己没有进入翰林,所以说“金马亦陆沈,只梦旧山好”,自甘打道回家了。

从京师回来后,家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居数当骨肉之变,忧伤荼苦,转以疾困,足不出户限者且一年”。可能是他儿子去世之事,再加之自己也生病。有一年多时间,他足不出户。

然后,“涉河潼,过太华、终南、太白”。到了长安。

康熙二十一年(1682),他39岁,有《寄阮亭先生书》曰:“别慈颜久矣,依依左右,无日不然。家居备极苦趣,已屡陈于老伯之前,无烦更道矣!中州皇皇年余,实图一劳永逸。而究事愿多违。”“归而病困,且婚丧并举”,婚丧并举,丧者,当是指祁氏去世。婚者,不知。当是家事繁杂,劳累致病,十分不堪。

此后三年,在友人罗萝村的邀请下,南游潇湘,东历海壖。罗萝村是他参加博学鸿儒考试时的同窗。吴雯在《罗萝村诗序》中称:“康熙戊午春,方以博学鸿儒征天下士。于是士之能文章者,咸集京师范院校。而会稽罗子萝村,亦用大司农梁公荐”,“越明年巳未三月,余与萝村皆放还”,“且一年,萝村顾于数千里之外,时通尺一问讯,慰劳无虚日,其笃于朋友又如此,继又数勉余作潇湘之游,而余亦以它事南来。得再握手”,“而我三年中,春来皆异乡。前年风雨交,扁舟入潇湘,经岁一归来,又复客汾阳。今更留海壖,依然垂空囊”。(《赠伯亮张司马》)先南游入潇湘,后又客汾阳。最后去天津。

先南游入潇湘。“勉为潇湘之游”,“困于洞庭之南,祝融之北矣。今寄食华容令君处,秋风凉冷,决计归矣”(《寄阮亭先生书》)。回来时候,又被困于嵩洛之间。《与梁晳次先生书》中曰:“忆三湘返棹,浪迹堪怜”,“迁延于嵩高伊洛之间,始达里门”。

南游回来后,又客汾阳,“应考汾阳,遂又之京师”(《与梁晳次先生书》)。

接着,从京师游天津,过水西庄。《之津门遂留送陆天涛》有句曰:“去往皆鸿爪,淋漓酒满襟。东来瞻海气,南下忆江阴。”

在这期间,他的词作曾受到批评。《与梁晳次先生书之二》:“艳词姪已尽焚矣。有题焚诗云:十载支离苦负情,柔词绮句可怜生。从今烧却梅花赋,别有深心到广平。”又云:“畹金茎绝妙词,伤人元气起人思。渊明已是何人物,文选楼中有异辞。”从诗中可以看到,吴雯的词是从婉约入手的,“艳词姪已尽焚矣”。现有的《莲洋集》中,仅保留词五题十三首。可见后来,吴雯在词的写作方面,不再贪多务得。

康熙二十二年(1683),他40岁,这一年陈其年去世。

康熙二十三年(1684),他41岁。这一年傅山卒。

赵执信作《并门集》,吴为其作《赵秋谷并门集序》:“岁甲子秋谷使于晋,得诗百篇,以示余”,“夫十五国之风诗,唐最近古。秋谷行其地,其有取于陶唐氏之遗风,而为之者乎”。

§§§第3节遗文池北(1685—1704)

这一阶段,吴雯曾再次入京师游历。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45岁,“应考汾阳,遂又之京师”,“今十年矣,此生再入京师”。诗《再宿百泉》中亦说:“重作蓟门行,小作蓟门住。”

康熙三十六年(1697),他54岁,人日,作《万汇庵诗序》:“客宛丘山半载矣。”

《丁丑二月再过安陵,喜晤胭臣,抚今追昔,成诗四首》之一:

三十年来叹路歧,想逢各讶鬓如丝。

登堂风物原无改,仍似山翁把酒时。

对仕途颇感失望,自觉心灰意冷。

康熙四十年(1701),他58岁,称“将六十,倦游矣”。

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二十七日卒,时年61岁。

王士祯诗《挽天章征君》有句:

生入甘露门,死为甘露灭。

岂况无生忍,不生亦不灭。

赵执信亦在诗《怀旧》中写道:

声名天可假,时命人能穷。

复落王官谷,穿冢连司空。

遗文寄池北,飘散随萍蓬。

追维平生言,使我心忡忡。

朱彝尊有诗《题吴雯征君诗后》:

藉甚吴郎大雅才,赋诗不上柏梁台。

翻飞却似横汾雁,几度秋风上苑来。

对他的怀才不仕,深表惋惜。

康熙四十五年(1706)九月十一日,葬于永济西南姚温阡。

吴雯去世后,他的诗集由弟弟吴霞带到京师,请王士祯删改审订。

乾隆十六年(1751),汾阳刘祖刻《莲洋诗集》。

乾隆二十九年(1764),山东孙谔官司蒲州同知,从雯侄敦厚处得莲洋所定原本,简汰重刻。

乾隆三十九年(1774),翁方刚代雯从子秉厚作跋,刻《莲洋集》后。

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月,入《四库全书》,有《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