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是否优秀、是否有价值,主要看它有没有杰出的创造或充分的人文精神,同时要看它有没有民族特点,有没有给人类文化艺术宝库提供新的东西。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不是跟随风向或时尚来进行创作的。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关注时尚的变化,但是他们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分析,根据自己的思考去选材、构思,去完成自己的创作。当然,他们还要从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吸收营养,做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创造。
首先,不要把艺术中的民族性和民族主义混为一谈。民族性是客观存在的,它附属在各个民族的思维和感情之中,在艺术中经过岁月的考验与提炼,形成独特的符号。民族性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它又不是凝固和静止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发展。文化艺术中的民族性在显示本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同时,与其他民族作友好的交流,不带任何排他性和扩张性,自然会得到其他民族的理解和尊重。只有那些一心想推销文化全球化和有偏见的人,才会把艺术中的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相混淆而加以反对。而民族主义,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具体的说,其主张为:民族为“国家存续之唯一合法基础”,以及“各民族有自决建国之权”。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无从区分。开化的社会过去大多强调民族共同体,而最近则着重于由国家或政府陈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体。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型态,即以民族之名义作出文化与政治主张,如今通常用以叙述英格兰;民族主义也同时被称为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学说。民族主义的两种度量标准(与相异的方法论)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之《想像的共同体》(ImaginedCommunities)以及利娅·格林菲尔德(LiahGreenfeld)之《民族主义:现代化五途》(Nationalism:FiveRoadstoModernity)。文化民族主义以共享的文化定义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一员之身份既非自愿(文化无法倾刻而得),亦非遗传(民族成员之子弟若成长于其他的文化中,会被视为外族)。中国民族主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一例,部分是因为中国境内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中国民族主义者包含身处台湾内部,反对大陆政府的统治而主张反攻大陆的人士)。
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不乏众多的“民族主义”电影,表现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从解放前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执导,1938)和《八百壮士》(应云卫执导,1938)、《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与郑君里执导,1947)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到解放后的《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大决战》、《上甘岭》、《南征北战》等无数影片都是具有浓郁“民族主义”的影片。
而“民族性”其重点是民族的文化含性,文化性格与文化心理,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传统生活、价值观念、民族信仰、道德理想、生活风俗等,民族性表现在地域性、风俗性及文化性等方面。如1949年之后最流行的少数民族电影是《刘三姐》(苏里执导,1960),它被赞誉为1949年后中国电影“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的成功范例。在克拉克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中,他发现了一个悖论──塑造电影中的‘中国风格的最有效方式,是到这个国家最富异域’文化色彩的地方去。《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具有丰富而典型的“民族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