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几乎淡忘,电影院里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电影,在市场经济与时代审美文化语境的颠覆下,我国少数民族电影已经处于远离中心的边缘状态,这对几千万少数民族集体审美期待是一种漠视。本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电影走向衰落的原因,认为政府对少数电影支持力度不够;少数民族电影人才不足;当下已拍的少数民族电影内容肤浅;因此,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对他们给予特殊的政策与关照,提升民族电影工作者自身的艺术能力,促使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精神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为建立真正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作出实质性贡献。
“少数民族电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指一部电影创作主体绝大多数元素是表现某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及时代精神,题材、主题、演员、画面、背景都是围绕某个少数民族而设置的。无论是汉族导演、演员还是少数民族自身的导演与演员,少数民族电影本能地包涵着“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因此,将汉族人拍摄的民族电影如田壮壮的《盗马贼》,张暖忻的《青春祭》,谢飞的《黑骏马》和《益西卓玛》,冯小宁的《红河谷》与《嘎达梅林》
都概括在“少数民族电影”之内。本文将从我国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状态,电影体制反思、电影审美反思与少数民族电影的历史期待等方面进行论述,期望总结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的得失,提出一些振兴民族电影的建议与构想。
(一)、我国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当下状态
少数民族电影在我国百年电影发展史有着突出而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电影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听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或《蝴蝶泉边》优美的旋律,思绪就即刻飘飞到了美丽的天山南北或七彩云南。1950,1960年代,是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盛产的高峰时期,一部部脍炙人口,生活气息浓郁,充满时代精神的电影成了20世纪电影的经典,《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芦笙恋歌》(拉祜族)、《边寨烽火》(景颇族)、《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刘三姐》(壮族)、《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维吾尔族)、《阿娜尔罕》(维吾尔族)、《阿诗玛》(彝族)、《农奴》(藏族)……数十部优秀的民族电影不仅感染了我们祖辈父辈,今天当电影频道播放或者家用DV进行观赏时,其跌宕动人的情节,旖旎多姿态的风光,婉转动听的音乐,真切朴实的表演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依然能打动21世
改革开放后的“前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电影出现了新的时代气息与精神,由于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导演创作主体性加强,艺术表现的审美变化,少数民族电影开始出现了与50,60年代电影迥然有别的风格。80年代后出现了《青春祭》(傣族)、《盗马贼》(藏族)、《鼓楼情话》(侗族)、《黑骏马》(蒙古族)、《红河谷》(藏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族)、,《悲情布鲁克》(蒙古族)等,这些电影越来越回归到电影的本体。越来越带有导演个性诗意化的探索,电影似乎“成熟”了,但其审美影响力却逐渐减弱。除了以上比较出名的作品外,我国少数民族还有一些电影60、70年代及改革初期的少数民族电影,如达翰尔族《傲蕾?一兰》,满族《如意》,朝鲜族《初春》,布依族《山寨火种》、裕固族《姐姐》,彝族(《奇异的婚配》),克尔克孜族(《冰山脚下》、瑶族(《瑶山春》)、苗族(《火娃》),回族《六盘山》等,这些电影也多层面地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与爱情生活。除1978年汤哓丹的《傲蕾?一兰》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它作品都躺在了各地拷贝库房里成了“历史的痕迹”。
21世纪后少数民族电影发展似乎走上了非常艰难的道路,2000---20007年接近十年,还没有一部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少数民族电影的代表之作。相比之下比较出名的的有谢飞的《益西卓玛》(2000年,藏族),有塞夫和麦丽丝的《天上草原》(2002,蒙古族),《诺玛的十七岁》(2003,撒尼族),《花腰新娘》(2005,彝族),《美丽家园》(2005,维吾尔族),《吐鲁番情歌》(2006年,维吾尔族)。虽然,在电影百年庆祝前后,在北京与云南红河都召开了“少数民族电影”研讨会,国家电影局领导、电影学者专家、少数民族编导及地方行政宣传领导都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与现状了解非常清楚,提出了十分中肯、客观与积极性的意见和建议,当中国少数民族的电影几乎没什么大的改变,从国家电影支持力度及拍摄计划的投入,从这两年来拍摄的实际情况,从影院对少数民族电影的断档,从观众对少数民族电影的陌生,都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面临的艰难生存局面,甚至到了一种濒危的尴尬状态。从50,60年代的高峰“牛市”,犹如抛物的股线一路下滑,几乎跌到了最低点,面临市场淘汰的局面。虽然云南政府积极支持打造“文化大省”,对民族电影的拍摄积极性很高,邀请了港台一流的技术指导和电影权威,共商振兴民族电影的对策,但是,沉疴郁积过久,少数民族电影业想通过体制内“百年盛会”作秀的两个研讨会而改变局面,实在是一种错觉。我国少数民族电影走向衰微的症结何在呢?怎样让副指数的电影表现值弹回达到走势良好或强劲呢?为此,我们必须为当代少数民族电影号脉把诊。
(二)、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体制观念与管理的批评
造成我国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缓慢与倒腿的原因是多种的,既有体制内与现实社会的客观原因,也有电影剧本作家、导演及演员对少数民族电影认识的肤浅,在电影审美方面的一些只追求电影技术元素和导演个性风格,而偏离了少数民族电影文化存在的社会语境与观缺乏众的审美期待的沟通。
第一,体制观念的守旧僵化。我国现有的电影体制虽然比过去有所改进,甚至允许私人外资及国内私人投资拍摄电影。表面上是开放了,但犹如中学老师讲散文的特征是“外散而神不散”,电影体制内的“神”永远不会散,永远会附体,其核心就是以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牢固地控制电影的题材选择、数量计划、生产过程与市场供销。中国文化市场什么都在改变,包括被认为是最坚强堡垒的各级出版社都在发生悄然的变革,惟独国家广电局对每一步的步伐都需要小心求证,惟恐摔一个趔趄而抖落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对于少数民族电影,体制规定了电影拍摄的选题,每年拍摄的数量,而投资人或导演们不愿意去表现“民族大团结”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结果与上层彼此相互矛盾,最后只好扔弃。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二日总局总令《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的颁布,表面上拍摄申报程序申请及片子审查条例都符合中国特色,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十条禁片拍摄的条例与九条删剪条例实在笼统,主观性太强,判断标准难以确定。譬如规定“颠倒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混淆正义与非正义的基本性质”,“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夹杂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展现淫乱、强奸、卖淫、嫖娼、性行为、性变态等情节及男女性器官等其他隐秘部位”;“夹杂肮脏低俗的台词、歌曲、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等”情形的必须禁拍或予以删除。如果这样,那么如果再具体地问“什么是变态”?“怎样才算变态”?“同性恋题材是变态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广电局领导及禁止条例没有具体说明。这些规定将道德的价值判断拿来作为“法规律令”未必就是正确的,它抹杀了一部分持不同标准意见的人,如“同性恋”在西方文化及电影表现中相当普遍,国外至少有十几个国家法律已经认同同性恋婚姻,我国医学界明文规定同性恋不是“变态”,我过有3600---5200万同性恋者,可是,广电局为什么还不允许同性恋题材的拍摄?甚至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断臂山》如此轰动奥斯卡和整个世界电影圈,广电局为什么不顾观众的呼声而拒绝进口?到底是谁在真正的变态?什么是“混淆正义与非正义”?“什么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自己能说得清楚吗?韩国大片《大极旗》反映的是朝鲜半岛南北内战,以今天发展的眼光看,他们自己都觉得是一场荒谬的战争,内战是兄弟的仇杀,是对南北朝鲜人民的犯罪,本电影对意识形态予以了批评,那么,你能说这场战争到底是谁“正义”而谁又属于“非正义”?一个在城市流浪而无法生存的小偷土人偷了一辆自行车被抓住判处劳教,我们却给小偷定罪是“恶”,而山西无数拥有数亿万资产的私人老板狂热的开挖属于国家与人民的有限煤炭资源,难道他们的行为是属于“善”?我们总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去给社会作个界定,去吹捧一部分人,去打杀一部分人,而人本身就是最复杂的动物,本来就处于变态与不变态之间,为什么我们的电影不能去真实的去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生命状态呢?关于民族团结,宗教及民族风俗信仰的规定,同样值得商榷,哪希是民族的“禁忌”?将《尘埃落定》土司割舌头,挖眼睛的酷刑展现拍摄出来,就破坏了民族团结?可是阿来作品里却大段大段的文字在展现他们民族在民国前后那段历史风貌的残酷啊。
第二、对少数民族电影重视不够与对弱势电影群体的忽略。除了创作的各种规定的僵化外,在对待少数民族电影的电影投资与发行宣传上,体制内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最的的两大问题就是投资与发行。电影局领导在“少数民族电影研讨会”时自己就很叹息,对少数民族电影投资只占整个国家电影投资的2%,55个民族的电影期望就如此一点费用,而我们少数民族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还是56%啊,至少也应该投入对等的比例数字。由于没有钱,再宏大的愿望也是空谈。最值得表扬的是各个地方民族电影工作者,他们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还在努力筹集资金,拍摄本民族的电影。《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两部新疆少数民族的电影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一直好评,可当知道知每部电影的投资才200万元,与当时的同期电影《英雄》,《十面埋伏》投资比较,令他们不禁唏嘘哀叹,为此,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苛求少数民族的电影工作者能生产出“金蛋”与“银蛋”来。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地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偏僻的彝族、苗族、瑶族、侗族、哈尼族等山寨可能至今连电还没输通,他们没有走出大山,没有了解外面的世界,一年中如果能看到一部汉族电影则是莫大的幸运,如果有一天,突然看到表现自己民族的电影,他们将是何等的欣慰与疯狂啊。作为少数民族电影观众与作为少数民族电影题材的工作者,他们是电影的弱势群体。我们身在内地繁华都市,有各种大片电影每天上映,是我们自己不想看也不喜欢看;对少数民族来说,是没他们自己喜欢的电影放映存在,他们喜欢看却没条件看。他们想拍自己民族的电影却没钱拍。我们政府不应该对少数民族电影不予重视,不应该有数千万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不同,生活在边远地区与大山深寨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啊,他们也是我们祖国的儿女,同样需要电影文化精神粮食啊。
第三、对少数民族电影拍摄与发行的体制性政策建议。首先,对于少数民族的电影工作者,国家应该予以极大的鼓励与经济支持,特别是对那些能够拍摄出优秀片子的编剧、导演及演员给予扶持。汉族人多,汉族就是兄长,汉族就应该以兄长的身份去关心兄弟姐妹。国家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电影导演、编剧及演员的培养与培训。其次,对少数民族电影拍摄予以更多的关注与资金投入。国家广播电视剧对电视发展过分注重,对电影发展则是以一种“生也好死也好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生存态度对待。电影曾经是多么辉煌耀眼的事业,而目前哪一家少数民族电影制片厂不是举步维艰?哪一家电视台与卫视台不是欢歌笑语,风光无限?国家应该将电视的收入拿来补贴电影及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CCTV6电影频道每年20多个亿的收入,抽点零钱给电影业界,难道还不足以扶持几部民族电影的发展?今天的事实却是相反,有些人以拍摄电影为名,甚至期望从少数民族地区捞回一笔收入,失去了电影管理与艺术的良知。对于少数民族电影如果仍然以2%的比例分配资金,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无望。再次,关于电影及少数民族电影的发行,国家应该制定出一个允许全民电影欣赏教育的辅助办法。现在电影局比任何文化单位都迷钱,都自私,电影票价比美国还高,城市根本没有低价或免费的电影,舍不得空出一天来放映满足孩子的儿童影片。出版社可以低价出书给儿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电影局为什么不低价关心下一代?有些城市周二的半价制,价格却依然不俗。建议电影局从行政上进行改革,把电影不要当作100%的纯粹商品,电影局有义务用高雅的艺术片免费教育人民,服务人民,娱乐人民。可规定每月开放两次“电影免费日”,将全国最优秀的文艺片,包括少数民族片免费展影给群众观赏,培养他们的艺术电影兴趣和电影意识,从长远来看,也是培养未来的电影观众。如果让90%的观众不进电影院,只有10%的小资阶层和中产阶级花钱看电影,电影的美学作用及阅读功效就无法全部实现,并且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让《益西卓玛》、《天上草原》、《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等当代最新少数民族电影免费进入电影院,对全国大中学生、全国普通百姓是一道多么美丽迷人的民族风景线啊。如果政府能将观众与导演融合一起,我们的民族电影何愁将来没有发展?我们观众的电影趣味何以仅仅在洋垃圾上?真希望每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将民族文化电影教育欣赏免费化并为此递交提案。
(三)、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艺术质量的审美反思
每当提到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时候,无论是长辈还是年轻人,可能顺口即刻提及的是《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三部影片,特别是前两部成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象征与高峰。50,60年代的电影,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是什么艺术魅力让它们依然能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不分年龄,不分政治时代背景,不分城市和乡村。哪个中国人不知道《刘三姐》?再观赏80年代到今天的少数民族电影,虽然时代不一样,风格不一样,但今天的少数民族电影在艺术质量上的确无法超越上个世纪的影片。今天可能有华丽的色彩,漂亮的脸蛋,高科技的清晰,但电影的本质却不是以这些形式表现可以代替的。
首先,当代电影越来越没有生活与时代气息。包括少数民族电影在内的所有电影,缺乏50,60年代电影浓郁而清新的生活时代气息。50,60年代的群众,充满了政治理想与热情,精神蓬勃,积极向上,生活朴实,工作刻苦,爱憎分明。每一部电影虽然有政治色彩,但每一部电影又焕发出独特而丰富的时代生活气息。《刘三姐》虽然是反映的历史题材,但刘三姐朴实、热情、泼辣、聪明、机智、追求自由,热爱生活,向往爱情的个性让她身上高度集中了劳动人品的品质。影片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漓江秀丽景色犹如仙景;清新优美,活泼幽默,富有诗意,旋律高亢的民间山歌,仿佛一股股雨后清冽凉爽的山风沁人心脾,让人沉醉。电影歌颂辛勤劳动,反对剥削压迫简单的主题让人一看就懂。《五朵金花》同样是反映少数民族劳动、生活与爱情的故事,今天欣赏这部经典片子谁也不会在乎其大炼钢铁的政治背景和表现,而是把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及富有浓郁白族生活气息作为审美享受。这是一部集人美、歌美、人情美,山水美为一体的生活喜剧片。影片中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丽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影片更加富有诗情和画意。今天的少数民族电影,再也难达到这种生活本真的表演和拍摄。当前的少数民族电影生活内容比较肤浅,没有生活基础,“闭门造车”,把观众当作傻子,其实也根本没有观众。导演没有生活积淀和体验,演员没有吃苦与热爱人民的精神,依靠学校里书本理论与技巧进行导演与表演,电影犹如舞台作秀,基本上看不到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甚至十分浪漫的的生活色彩。
其次,导演的个性化追求使少数民族电影成了“布景的油画”。由于导演及演员没有吃苦精神,甚至对体验生活不屑一顾或者十天半月的观光体验,没有让自己的心沉入到民间去,拿毛主席老人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时的要求的话说,没有“与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睡在一起,双手沾满牛屎”,没有让知识分子的清高脱胎换骨,就搞不出什么优秀作品来,当然,缺乏内心的少数民族生活与精神的体验,也拍摄不出真正的优秀民族电影来。《五朵金花》的编剧季康、公浦;导演王家乙,作曲家雷振邦;主演杨丽坤、王苏娅、朱一锦等为了拍好白族生活题材,在民族地区体验就达一年多,让自己的创作灵魂真正融入民间。而我们今天的导演不愿去体验生活,而是过分追求个性化创作。根据文学的理论推理,觉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一定落后、贫穷、神秘、纯朴、宁静、充满了诡异,绚丽的风情与诗一般的风景,于是在简单的故事框架构造下,去寻找一个个油画般的色彩镜头,最后,画面非常优美了,但缺少的是电影的内容。8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及电影艺术开始了“寻根文学”与“文化电影”,一批电影《老井》、《五魁》、《菊豆》、《黄土地》、《没有航标的河流》、《苏州河》等多部作品,都是以乡村文化作为背景,通过画面的美丽与宁静的田园作为叙事抒情基调,通过家族的争斗,畸形的爱情、原始而劳碌的生活,展示民间缓慢而沉滞的中国乡村生存状态。而还有一部分导演将这种文化寻根的电影深掘到边远的少数民族生活,更是充满了猎奇。
章家瑞《花腰新娘》描写云南花腰彝族有一个古老的族规,新娘成婚三年后才能落居夫家,称之为“归家”。张静初扮演的美丽野性的花腰新娘风美被巧妙地塑造成一个彝族版的“野蛮女友”:而她的新婚丈夫阿龙则因循守旧,因此造出了小两口之间矛盾和冲突不断,跌宕起伏,情趣横生。新媳妇要用湿柴火给公婆烧洗脚水、过节时风美与别的男青年跳表达爱情的“烟盒舞”、两人和好时对唱“海菜腔”情歌,这些浓郁的彝族风情和风俗巧妙地穿插在影片的情节中,构成了花腰彝族的一幅幅让人感到新奇的民俗风情油画。章家瑞另一部电影《诺玛的十七岁》所表现的碧绿的撒尼梯田及美丽的风景让人着迷,景色非常美丽漂亮,《益西卓玛》、《天上草原》等都上一幅幅流动的“民族油画”,也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风情与底蕴。但这些电影故事本身的“模式化”让人没有任何新鲜感,更感受不到浓郁的、富有代生活气息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欢快、浪漫、粗犷的个性,相反,冯小宁的两部民族题材的电影《红河谷》与《嘎达梅林》却以独特的构思,新颖的故事,优美的画面,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赞同,特别是《嘎达梅林》在民族电影中独树一帜。
第三,需要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我国电影再次在2006年获得柏林金熊奖的电影是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本片刻意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蒙古族家庭主妇图雅,丈夫(巴特尔)因为打井而成为残疾。为了整个家她不得不决定再婚,而前提是她要把巴特尔带在身边。其中,所体现的不但是她对她与巴特尔多年来情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她对人的尊重。她可以为了救暴风雪中的孩子(扎亚),而不要维持家里收入的羊群;她更可以为了整个家,而决定再婚。做为妻子和母亲,她的慈爱、倔强、坚强的形象跃然片中。我不得不叹服这种世间伟大的精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女人,她的倔强,善良,豪迈特有的蒙族女性气质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展现。电影成功之处是把民族文化与现代人文关怀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静静的嘛呢石》、《可可西里》、《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都能将各各民族特殊文化生活元素与现实的时代生活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
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仍然缺少真正的民族精品,更缺少少数民族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虽然由于时代不同,由于今天观众的审美口味的变化,但我们不能把今天少数民族电影的边缘化地位责任推给观众。电影的体制有责任,导演自身也有责任。我们希望政府赶快转变管理观念,加大改革步伐,加大对少数民族电影的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电影人才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关心少数民族生活,那么21世纪少数民族电影才有再次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