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31416500000048

第48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15)

据说被驱逐的塔克文并不甘心失败,他企图东山再起,夺回已丧失的权力。他设法联络了一些罗马的贵族青年,鼓动他们反对新生的共和国。他们约定,塔克文率人攻罗马时,这些贵族青年打开罗马城,以便里应外合。然而罗马人很快察觉并及时粉碎了这场旨在反对共和,复辟倒退的阴谋。参加密谋的贵族青年都被抓了起来,其中竟有鲁齐的两个儿子和另外一名执政官的两个外甥。罗马人严密地注视着,看共和国的执政官如何处理他们亲人中的叛国者。

审判的这一天,罗马的中心广场被公民们挤满了,鲁齐首先审问自己的儿子,他们供认了参加阴谋叛乱的活动,并表示悔恨,流着眼泪请求父亲宽恕自己的罪过。人们紧张地等待着鲁齐的判决。

只见鲁齐听完供词后,神色庄严,沉思了一会,然后缓缓但又清晰果断地判决:“这两个人犯了反对共和国的严重罪行,应该用法西斯对他们处以死刑!”这声音在广场上空回响着。站在一旁的侍卫官听到命令,立即从肩上解下笞棒——“法西斯”,狠狠抽打这两名罪犯、直到把他们打得皮开肉绽。然后,从笞棒中抽出斧头,当众砍下了他们的头颅。当人们再看鲁齐时,只见鲁齐静静地坐在那里,神色坦然。他的凛然正气感动了全场的人。

轮到另一位执政官审判他的两个外甥了,他显然没有鲁齐的勇气和意志,只是提议将两个外甥驱逐出罗马,以代替两人应获的死罪。

“不!”鲁齐坚决地说,“这两个叛徒同样应受到‘法西斯’的惩罚,砍下他们的头颅!任何人都不能姑息纵容!”鲁齐声音刚落,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人们拥护着鲁齐的宣判,侍卫官立即执行判决。

后来,根据鲁齐的建议,那位审判时徇私护亲的执政官也被驱逐出罗马。

可见“法西斯”是一种被古罗马人用来维护权威、法律、尊严的工具,到了20世纪,它的名字被挪用了,成为“残暴、专制、侵略、屠杀”的代名词。

马略和苏拉的争斗

马略和苏拉都是古代罗马杰出的军事统帅,著名的奴隶政治家。

马略出身低微,少年时代在乡村度过,很少受到教育,从多次战争中脱颖而出,凭借着自己的英勇顽强和出色的军事才能,由一个普通士兵很快成为一名高级指挥官。在他身上有着一种特有的、善于与下层人民亲近的纯朴气质。他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受到士兵的爱戴。

苏拉则出身于一个家道衰微的贵族家庭,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酷爱交际,终日混迹于优伶、小偷和娼妓之中。后来依靠一个富有的妓女的捐赠和继母的遗产,得以重返贵族家庭。

马略和苏拉的第一次合作是在朱古达战争时期。公元前2世纪初期,罗马的保护国,北非的努米底亚的国王朱古达不满罗马的奴役和统治,杀死了都城一批罗马高利贷者。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罗马对朱古达宣战,战争持续了数年。但由于罗马政治的腐败,征兵制的名存实亡,军队来源日益减少,罗马在战争中日渐处于下风。马略就是在罗马最需要他的时候,凭借着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担负起为罗马洗刷耻辱的责任。马略当选执政官后,全权指挥罗马对朱古达的战争。上任后,他立即着手军制的改革。他一反旧制,放弃了兵役财产资格规定,改征兵制为募兵制,招慕自由民中的志愿者入伍,由国家供养并提供武器,这样罗马就诞生了第一支职业化军队。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兵源匮乏的局面,军士受到良好的军事训练,有利于将军人作为职业,稳固军心,同时也加强军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马略率领改组后的军队,进入北非,连连取得胜利。在短短的6个月之内,马略就取得两次大会战的胜利,结束了此前长达6年之久的朱古达战争给罗马所带来的耻辱。作为马略的财务官,苏拉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生擒了朱古达本人,苏拉由此获得殊荣。而这些殊荣使享有盛誉的马略都为之逊色,从而两人之间渐渐有了隔阂。但是马略在随后反击日耳曼人入侵的战争中仍重用苏拉,在第二次任执政官时提拔他为副将,在第三次任执政官时又举荐他为保民官,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气度。苏拉也多有建树。作为副将,他俘虏了日耳曼人首领皮鲁斯,在任保民官期间,他使人多势众的马尔西人成为罗马人的朋友和同盟者。

然而,鉴于马略对他的成功日益不安且不再向他提供晋级的机会,苏拉转到另外一位执政官门下服役,这件事情极大伤害了马略,两人从此分道扬镳。离开马略后,苏拉在荣誉和权力上都飞黄腾达,在对外征服中立下不少赫赫战功,使宝刀不老的马略黯然失色,苏拉被公认为罗马的优秀军事统帅。

马略和苏拉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争夺对米特拉达弟战争的指挥权。米特拉达弟是本都国王,长期对外扩张,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但是在侵略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成为前进中的障碍。所以,他突袭罗马的小亚细亚地区,挑起战争。而小亚细亚人民长期受到罗马总督和高利贷商人的压迫,把本都国王看成是大救星,帮助他大杀罗马人。一时间,小亚细亚成为罗马人的地狱。

就在罗马元老院授权苏拉领兵远征时,马略不愿失去这次展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与保民官苏尔皮基乌斯·卢斯福结盟,公民大会提议授权马略指挥战争。随后马略的支持者又杀死了许多苏拉的支持者。苏拉不愿放弃权力,便率军开进罗马,提出口号:“拯救祖国,使她不受暴君统治!”苏拉用剑与火攻下罗马,马略兵败逃亡,取消卢斯福法案。苏拉还用武力挟持公民大会通过一项法案:今后不经元老院同意,公民大会不能通过任何法律,使公民大会置于元老院的控制之下,平民的权利因此丧失大半。

完成对马略的打击,苏拉才率军东征,在前方浴血奋战。就在苏拉在东方战线辗转作战时,罗马城风云突变。战败逃亡的马略收集旧部,联合执政官秦讷,乘苏拉东征,攻破罗马,无情杀害了苏拉的支持者,掌握了罗马的大权。苏拉决定尽快结束与本都国王的战争,返回意大利。于是,他以温和条件与米特拉达弟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苏拉率军向罗马进军,遭到了马略的阻击。这场内战历时3年,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最后苏拉夺下罗马,控制了意大利。

苏拉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罗马后,开始了著称于世的“公敌宣告”,日复一日地公布“黑名单”。对列入名单的“公敌”,捕杀者赏,告发者奖,隐匿者有罪,使罗马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数以万计的民主派分子和无辜平民被杀害,首级挂在罗马广场示众。苏拉的部将趁火打劫,大发横财。没收“公敌”的土地分配给苏拉的12万老兵。公民大会正式任命他为无限期的独裁官,掌握罗马的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大权。苏拉的权势达到极点。

随着局势的渐趋安定,苏拉转而致力于“宪政改革”,实际上否定了罗马共和国的基本原则,剥夺了几个世纪以来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许多成果,推行了一些带有权宜、保守甚至反动色彩的措施,巩固奴隶主寡头政治。公元79年,苏拉突然宣布放弃一切官职,退隐海滨别墅。对于他的隐退,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人说他还政于民;有人说他厌倦了政治;也有人说他困挠于严重的皮肤病无法理政等等。隐居后的苏拉穷奢极欲,沉溺于酒色,有时舞文弄墨,有时垂钓水边。第二年,他丢下新婚的妻子,在别墅里安静地死去,终年60岁。

纵观苏拉一生,为罗马立下了无数丰功伟绩,但犯下的罪孽也很深重。人们称他“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他具有冷酷无情与刚毅勇敢、自信乐观与机敏狡狯多种复杂性格。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故又有“政治上的唐璜”之谑誉。

英雄斯巴达克的起义

古代罗马曾经流行着一种最野蛮、最残酷的娱乐:角斗。

相传“角斗”是从伊特鲁里亚传入罗马的。它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角斗奴,在角斗场上互相殴斗、残杀或与饥饿的猛兽格斗,博得看台上奴隶主欢乐的一种娱乐。当角斗快结束时,奴隶主就做出手势来决定角斗士的命运。如果大姆指朝上,被打败的角斗士可以暂时保住性命;如果大姆指朝下,那么他就得遭受最后致命的一击。角斗场上有专门服役的人来检查被打倒在地的角斗奴,用烧红的铁猛刺他,看他是否真正死去。如果角斗士还没有死的话,就用沉重的大铁锤将他活活打死,然后拖出场外。角斗奴的来源多为战俘、囚犯。通常出场100对左右,身穿盔甲,手持利剑、盾,或骑马、驾战车,一对一厮杀居多,也有分群格斗。到罗马帝国时期,角斗有时竟持续100天,上场者多达5000对,每年有几千乃至上万奴隶惨死。

角斗是罗马统治者残酷压迫奴隶的血腥暴行,角斗士奴隶们不满奴隶主的野蛮行径,不愿过这非人的耻辱生活,时有反抗起义,而斯巴达克就是古代奴隶起义中最突出的代表。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今保加利亚一带),在反抗罗马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罗马人见他身体强壮,力大无穷,便把他编入罗马辅助军队,后来因为他多次逃跑,又把他送到卡普亚角斗士学校,充当角斗士。充满反抗精神的斯巴达克对同伴们说:“我们宁可为自由而死于战场,决不为老爷们的欢乐而丧身竞技场。”公元前73年,精心策划起义的斯巴达克率领70余名角斗士奴隶揭竿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守卫的士兵,逃出角斗场所,跑到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在那里,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斯巴达克被推选为首领。许多奴隶和农民闻讯后,从四面八方涌来,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一万多人。

斯巴达克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大大震慑了罗马贵族。于是罗马贵族派遣3000军队前往镇压。他们将起义军扎营的山头封锁起来,企图困死起义军。一万起义军的吃饭、饮水很快成了问题。斯巴达克寻找突围的妙计。当他看到一群战士正在用野葡萄藤编织盾牌时,心生一计,决定用野葡萄藤编织软梯,沿着悬崖峭壁下山。这样,起义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平安地转移到山下,包抄敌军,大败罗马军队。

首战告捷,起义军士气大增。斯巴达克乘胜前进,很快控制了坎佩尼亚平原。起义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们帮助贫苦农民,解放奴隶,用奴隶主的财产武装自己。随着军事上节节胜利,到起义的第二年,起义军已经发展到12万人,斯巴达克的名字响彻全罗马,令罗马奴隶主闻之丧胆,罗马奴隶主贵族只得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之中。

在起义形势高涨的情况下,斯巴达克并未头脑发热。他深知,一旦罗马统治者把海外兵团调回意大利,起义军的处境就要恶化。他主张挥师北上,翻越阿尔卑斯山,摆脱罗马统治,争得自由。

可是在这关键时刻,起义军内部在战略上发生了分歧。起义军的另外一位领袖克利克苏斯率领了3万战士离开了起义军,使起义军实力受到削弱,他本人也很快战死战场。而斯巴达克则率军向阿尔卑斯山挺进。终于,起义军到达了阿尔卑斯山脚下,但望着终年积雪,气候恶劣的山峰,再看看由于连日转战、疲惫不堪的军队,斯巴达克决定放弃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高卢地区的计划,挥军南下,攻打罗马城。

罗马城一片惊慌,元老院急忙任命罗马富有,也是最残忍的大贵族克拉苏担任执政官,并抽调大军围剿起义军。克拉苏上任后,为了整顿军纪,在军中推行残酷的“什一法”。凡临阵逃脱的,每十人一组列成队伍,根据抽签每组处死一人。从此以后,士兵们在战场上再也不敢向后退却了。

面临着凶恶的敌人,斯巴达克放弃攻打罗马的计划,决定率军向意大利南部突进,从那里穿海峡进入西西里。因为不久前西西里曾经发生了奴隶起义,所以斯巴达克希望能与那里的奴隶联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声势,他开始与海盗谈判,海盗答应提供航运工具。然而,反复无常的海盗在收了预付的定金后,并未履行诺言派来船只,这样起义军被克拉苏围困在半岛的最南端。克拉苏老谋深算,为了防止起义军再挥师北上,他命士兵挖了一条横过整个地峡的壕沟,宽深各4.5尺,沟边还修筑了高大而坚固的防护墙,用以阻挡起义军的突围。在形势恶劣情况下,斯巴达克勇敢机智地再次挽救了他的部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命令战士们身披羊皮,用树枝、圆木和泥土填满了一小段壕堑,强行突出重围,又一次死里逃生。

公元前71年初秋的一天,斯巴达克与敌军展开了生死决战。斯巴达克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全军冲入阵地。他立志要亲自杀死克拉苏,但始终没有找到他。在混战中,斯巴达克的腿不幸被罗马一军官刺伤,他翻身落马,被敌军团团包围。斯巴达克面对强敌,毫无惧色,像一头愤怒的雄狮,一手举盾,一手挥剑,不停地战斗,直到壮烈牺牲。罗马统治者对参加起义的奴隶进行了疯狂的屠杀。起义军6万人阵亡,6千人被俘。嗜杀成性的克拉苏将6千名被俘奴隶残酷地钉死在从卡普亚至罗马城沿途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组织性,纪律性方面都代表了罗马奴隶起义的最高水平。这次起义给罗马奴隶主阶级以沉重打击,震撼了奴隶制。斯巴达克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树立了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马克思称赞他“具有高贵的品格,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称赞他是“大约二千多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罗马三巨头结盟

公元前1世纪中期,罗马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三个伟大人物:克拉苏、庞培和恺撒。

克拉苏是苏拉的部将,是一个享有盛誉的监察官的儿子。但是与当时所有显贵不同,他扬名天下的主要是富有和攫取财富的方式。他在随苏拉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他还经营高利贷和商业,特别是靠趁火打劫积聚财富,成为罗马第一大富豪。克拉苏最引以为自豪的是残酷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因此博得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宠爱,成为罗马政治舞台上名噪一时的人物。

庞培也是苏拉的部将,在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酷爱军事。在马略和苏拉为争夺罗马最高权利进行内战的时候,庞培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认为只有在苏拉的麾下才能飞黄腾达。他招募一个军团,突破马略部下的阻拦,投奔苏拉。在苏拉夺得罗马政权,实行独裁之时,庞培为了密切同苏拉的关系,卑鄙地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苏拉的女儿结婚。婚后,奉命夺取了西西里岛,占领努米底亚,征服了非洲,镇压了西班牙起义,残忍地屠杀斯巴达克余部,清除了长期困扰罗马的海盗。克拉苏面对着庞培的赫赫战功,虽然很嫉妒,但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又不得不携手合作,共同对元老院施加压力,走向权力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