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
32001500000002

第2章 纠正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一位家长领着四岁大的儿子逛商场,与家长的兴致盎然不同,孩子却总是闹情绪,不断嚷着要回家。这位家长几经哄劝、呵斥无效后,不得已打算背起儿子。就在她蹲下身的一刹那,她心里猛然一震:她看到的只有顾客来回走动的腿,而这正是孩子眼里的全部世界。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要想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顺其天性而为之要比把成年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效果好得多。

1.不要对孩子心存偏见

偏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后,你就很难正确地评价一个人。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长尤其要留神,千万不要带着偏见去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达达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喜欢耍点小聪明。比如,有一次他就把成绩册上的39分改成了89分,惹得父母又气又恨。有一段时间,达达看了几本科普书,他觉得自己应当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个科学家,也去研究机器人什么的。于是达达开始努力学习,结果在期中考试的时候,竟然由倒数第3名前进到了第9名。那天,他兴冲冲地拿着成绩单冲回家里,结果爸爸在反复检查了成绩单的真伪后竟然说:“成绩不错,抄同学题了吧?”妈妈也在一旁皱着眉头说:“达达,作弊是最可耻的,知道吗?你怎么越学越坏了呢?”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这么说我?”满心期待父母表扬的孩子,心情一下子坠入到谷底,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从此这个孩子放弃了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又跌回到原来的水平,因为对他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容践踏,所以只有选择以一如既往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不仅是父母的悲哀,更是孩子的悲哀。

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成绩差”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眼光去评价孩子,对孩子造成偏见、成见的错误认识,结果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进取心,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会觉得父母因为成绩差就打击我,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爱我。

然而很多家长都不自觉地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带有偏见的认识,尤其是对那些以前“公认”的“坏孩子”。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严重地阻碍了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更糟的是,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年幼时有不聪明的表现,七八岁时有蠢笨的举止,便断言:“这孩子脑袋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甭指望他(她)有出息了!”与错误的失望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骤然降温,从此,孩子则随时能够领教到父母的责骂与轻视。其结果,肉体施暴,伤及皮肉;心灵施暴,损毁自信。受伤的皮肉很快即可康复,受伤的心灵却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愈合。

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偏见对人们的影响。

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所大学里,心理学家找了20名大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把这些大学生分成了两组,并向两组同学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评价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鹰钩鼻子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鹰钩鼻子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心理学家得到了他所预见的答案,但对对比如此鲜明的答案,还是不禁哑然!

看到了吗?明明是同一张照片,只不过因为带着不同的心理暗示去看,就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

我们之所以认为偏见对孩子成长有危害,不仅因为它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暗示。比如说,在学校里如果老师按照学生的成绩排座位,那么坐在后几排的学生就会认为:“这就是说我没希望了,我被抛弃了!瞧,我是差生,永远也不可能坐到前几排,老师当然也不会喜欢我!”这样一来,孩子也就不会再费劲儿地去努力学习了。

父母们都应当认识到,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不应对孩子抱有任何成见,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这孩子注定没出息”的错误思想。否则这种伤害孩子心灵的态度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所以,如果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突然收敛了往日诸多“捣蛋”的行为,变得安静温顺起来,那么家长和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的变化,赞赏孩子改变自己的勇气和他的上进心,因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某件事情给他带来了触动。家长每天都应该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千万不要用旧有的心态评判他们,要知道成长中的孩子可塑性极强,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等于未来。

2.别怕孩子搞“破坏。”

给孩子新买的电动车,被孩子拆得七零八落;爸爸旅游时带回来的工艺品小木船,也被孩子给“分解”成一块块碎木片……这几乎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那么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呢?大声呵斥、耐心劝导?不,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您不妨纵容孩子一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搞破坏”中提高创造力,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希尔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做事情总是规规矩矩。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是个9岁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在个性上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布鲁克林把舅舅送给他的望远镜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布鲁克林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因此他也没少挨父母的打骂。可是无论父亲怎么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布鲁克林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布鲁克林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希尔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希尔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扇得坐在地上,而且还准备再冲上去打他一顿。

然而妻子却拦住了他:“请不要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

希尔火冒三丈地说:“不,这是他应得的!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

“布鲁克林是弄坏了表,但是你认为一块表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吗?”

这时,布鲁克林抽抽咽咽地辩解说:“我没弄坏表……我只想帮你把它修理好……”

妻子在一旁气愤地说道:“不管布鲁克林是修表还是拆表,你都不应该打他,恐怕又一个‘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

希尔愣了一下,问道:“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孩子拆开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理解孩子,要给孩子提供从小就能够动手的机会。”

妻子的话给希尔很大触动,当天晚上他带着金表零件来到儿子的房间,在真诚地向儿子道了歉之后,主动提出和儿子一起修理金表。小布鲁克林原谅了父亲,并答应和父亲一起修理。在这个过程中,希尔才发现儿子原来如此聪明,手指也非常灵巧,他记得零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甚至还能说出一些零件在手表中所起到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手指活动灵巧的孩子,大脑的思维活动往往非常活跃。在手工活动中,孩子进行的拆装、粘接、装配等一系列动作,都要通过听、视、触等感觉系统传入大脑的运动区,再由大脑的运动区发出指令,不断地调整手的动作,这样反复循环刺激,能使脑细胞的功能得到加强,思维水平得以提高。因此,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手工活动中,能够得到智能的发展。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总是以种种理由抑制孩子这一好奇心驱使下的美好天性。

对待孩子不要怕麻烦,认为孩子搞手工劳动要摊放材料、工具,弄得家里凌乱不堪;也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弄脏了手。父母不妨为孩子提供专门的衣服、擦手的抹布。至于孩子使用剪刀、针等危险工具,父母开始可以指导孩子使用,以后再逐步让孩子独立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初次使用时受到伤害,也能达到训练孩子心、眼、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实际上,在一些“破坏活动”中,只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许多问题都可解决好。父母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使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

3.让孩子在淘气中长智慧

孩子淘气是最让父母心烦的,他们精力旺盛,不停地惹是生非,给父母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对于这样的孩子,一般家长的教育策略就是:严加管教,然而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有的孩子越管越“皮”,处处和父母对着干,无法无天地淘气;有的孩子被家长管得老老实实,对什么都没兴趣,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其实对淘气孩子的最佳管教方式是:在约束中纵容。这是对纵容计的一种活用:纵容孩子淘气,但要注意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让孩子在淘气中学到东西。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非常淘气,好在他有一个开明的母亲,从来不会严厉地压抑他的天性。有一天上课时,一名女学生突然发出一声惊叫:“蛇!”全班顿时炸开了锅,一片呼叫声。一些学生爬上了桌子,还有一些往教室外逃,年轻的女教师慌了手脚。这个孩子却镇定地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把抓住一条蜥蜴,往一个小纸盒里一塞放进书包,若无其事地坐到座位上。班主任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并找来了孩子的母亲。其他老师都反映:这个孩子是个淘气包,贪玩,常捉弄女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希望家长多配合学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母亲把孩子领回家,但并没有批评他。因为她知道就事论事随便下结论,不分青红皂白训斥批评,是教育者的大忌。沉默了一会儿,她心平气和地问儿子:“为什么要抓蜥蜴,不怕它咬吗?”儿子说:“它没有毒,不咬人。”“是吗?你怎么知道的?”“书上说的。”“你什么时候抓到的?”“四五天了。”“这么久了,喂什么给它吃?”“我没有喂它。书上说,蜥蜴饿急了会吃掉自己的尾巴,我想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真的。它至今还没有吃掉尾巴。”母亲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鼓励他把实验做下去,并告诉他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同时向他指出:不该将蜥蜴带到学校。两个星期后,儿子兴奋地告诉母亲:“蜥蜴的尾巴不见了。”母子一起剖开蜥蜴,在肚子里找到了尾巴。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正在这时,市里要举行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竞赛。母亲就鼓励孩子把蜥蜴实验的记录写成一篇观察报告,结果这篇报告获得了小论文二等奖。那天放学后,孩子把奖状端端正正捧在胸前,在同学羡慕的目光里走出校门。

后来,同学们选他担任科技活动小组长,之后他又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这个事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淘气的孩子并不是一无可取,只要父母管教得当,孩子就会大有作为。

欧美很多国家对儿童教育的研究显示,淘气的孩子往往最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而且通常很聪明。事实上,有时候孩子的淘气行为就是他具有开拓精神与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所以,父母应避免过分压抑孩子的反抗心理,顺势而为,开发“淘气包”的聪明潜力。

为了有效地开发淘气孩子的潜能,为了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引导孩子改过

接纳孩子已犯的错误,注重事后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并给予孩子改过的机会,使其从改过的过程中领悟出道理;否则,孩子会认为,反正父母是不再给自己机会,也不再对自己存希望,还用改过吗?进步的效果也就达不到了。

“纵容”孩子淘气,并不等于对他们的过错不闻不问,否则,亦达不到启发孩子的效果。所以,给予孩子正确解释,让他们知道犯错误的原因何在,让孩子想想避免或改过的方法,从中学习。

(2)不要随便责骂孩子

责备孩子前,先站在孩子的立场设想一下,想想他们的能力、感觉。例如孩子吃饭时打破了饭碗。“饭碗太大了,你的小手不够大吧?”“所以,吃饭时就最好不要东张西望看电视啦!”孩子也就觉得父母替自己设想,不是完全责怪自己,会发自内心地自我反省,不再存心推脱,并尽力避免下次再犯。

(3)帮孩子分担一部分责任

替孩子分担一小部分责任,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亦有助于他们反省。在孩子年龄较小时,不应给予太多责备,目的只在于给他们认错及思考、吸取教训的机会。

“纵容”孩子淘气,关键在于引导孩子,让孩子在淘气中有所得,若一味纵容孩子而不加引导,那就是溺爱孩子了。

4.孩子贪玩不是病

孩子贪玩,是一个令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其实,父母们应该知道,玩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是他们对周围世界感到好奇的行为表现,事实上,很多孩子往往是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组成的“发现天赋少儿培育计划”课题组,在对世界各地近3000名10岁以下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在被认为是聪明过人的孩子里,87%都有“强烈的好玩之心”。因此不要把你的孩子限定在你规定的“框架”里,“纵容”你的孩子开怀地玩耍吧,也许你会培养出一个好玩的好孩子。

朱畅从小就是个特别贪玩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朱畅不是拿着他自制的“捕虫器”到田野里捉虫子,就是带着其他几个孩子拿着一个放大镜到田间地头,观察庄稼的叶子。

有一段时间,父母对朱畅贪玩的行为十分恼怒,还多次没收了朱畅的一些玩耍工具。但这并不能阻止孩子的贪玩,朱畅总是有很多的“鬼点子”,今天玩耍的工具被没收了,明天他又能做出一个其他的玩耍工具。老师说朱畅够聪明,只是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所以学习成绩平平。爸爸妈妈更是着急,不知道究竟怎么办才好!

小学毕业后,朱畅并没有考进“重点”中学,在一所普通中学里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而已。但朱畅制作航空模型的水平却是出了名的,他制作的航空模型不但在学校和市里获了奖,而且还参加过省级赛事。2002年,朱畅还是一名初三的学生,那一年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他设计的航空模型获得了全国大奖……

教育学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学习,游戏是学习,学习本身也是学习。事实上,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不喜欢玩的孩子!父母之所以害怕孩子玩,是怕孩子玩得太出格了,因此限制孩子玩。

一个懂得教育孩子、会培养孩子的父母,理应把陪孩子玩当成亲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孩子充当“玩”的主角儿,感受玩的乐趣,在玩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这才是我们的任务。

在与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可结合“玩”的内容,培养、引导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比如,捉蜻蜓后,引导孩子观察蜻蜓的外形,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把它们与其他种类的昆虫比一比,让孩子对自然界的各种小生物发生兴趣。

陪孩子玩,也是引导孩子开阔视野、开拓思维的好途径。比如,父母发现孩子喜欢玩汽车玩具,在陪玩中就可向孩子介绍不同种类的汽车,以后再带孩子去参观汽车展览会,扩大孩子的眼界,孩子会饶有兴趣地了解各式各样的汽车,在现实生活中又和孩子一起观察汽车,获得更多的知识,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同时,玩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父母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品德的培养。如带孩子去公园,要教育孩子爱护花木,爬山时不怕苦、不怕累,摔跤了要勇敢,不要破坏公物等。带孩子看电影,就应跟孩子一起做个文明的观众,不大声喧哗,不乱丢果皮纸屑,等等。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准确地运用“纵容计”,建议家长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

(1)观察孩子的喜好

对于贪玩的孩子,父母应该注意细心观察孩子爱玩什么、怎么玩……分析这样玩对孩子身心健康是否有益,是否妨碍和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是否对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等。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对贪玩的孩子主观地横加干预。

(2)引导孩子去玩

贪玩的孩子兴趣爱好往往十分广泛,聪明的父母不是限制孩子玩,而是把孩子的爱好引向更科学、合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方面。孩子如果爱好广泛又比较贪玩,他们往往玩起来认真投入,不能自制。父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宇喜欢踢足球,放学后就在楼下的小路上踢。尽管场地狭小,仍然玩得汗流满面,还曾踢碎过人家的玻璃。后来父母分析,孩子喜欢踢足球是件好事,他在体育课中的长跑项目没有达标,而踢足球也是锻炼长跑的好机会。于是父母阻止了孩子在楼下踢球,而是在周末带他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踢,这一下孩子玩得更尽兴了,这样做的结果既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又弥补了体育课中孩子的弱项。

(3)帮孩子合理安排玩的时间

孩子的兴趣广泛,又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往往在玩的时候投入的精力多,占用的时间长,没有节制地玩,造成“贪玩”。改变孩子贪玩的习惯,应该是父母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和选择“玩什么”、“怎么玩”和“什么时间玩”,使孩子能够在“玩”中受益。如父母不妨训练他的骑车、游泳等基本技能。有条件还可以经常带他们郊游、爬山、参观博物馆等。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因此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去玩,不要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限制在框框里。

5.不要怕孩子犯错误

教育学家认为,容过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怕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不断犯错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正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强强5岁了,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力气大,活泼好动。妈妈常对别人夸奖强强说:“我从来不娇惯孩子,强强自己穿衣服、吃饭,从来不用我们操心!”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强强确实是个好孩子,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总想帮妈妈忙。

有一天,妈妈出门买菜,把强强一个人留在家里看电视。强强看到电视中一个小朋友帮妈妈洗衣服的画面,于是决定自己也试试。他拧开水龙头把家里的几个桶、几只盆全都盛满了水,然后打开妈妈的衣柜,把妈妈的衣服一件件地取了出来……

妈妈终于回来了,强强满脸兴奋地站在妈妈面前,准备接受妈妈的表扬。

“我的天!你做了什么啊?”妈妈看到浸泡在水里的皮大衣、毛料套裙、羊毛衫,还有两双皮鞋,一时间气得脸色发紫!在妈妈怒气冲冲的斥责里,强强惊恐万状、不知所措,终于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这位妈妈为儿子会动手做事而骄傲,但却不能宽容儿子因好心而犯下的错误,而她的责骂必然会给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来沉重打击。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犯错的处理态度和方法是不妥当的,应当首先问清楚具体的情况和原因,孩子完全是由于缺乏经验,是好心做了错事。这就应当给予宽容、谅解,然后再具体指导孩子如何打扫卫生。这样既保护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又使孩子学会了如何打扫卫生,一举两得,那有多好。

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育方法就是“容过”,即不要怕孩子犯错误,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在蒙台梭利看来,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犯错误,及其怎样对待孩子改正错误的态度才是重要的。尤其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孩子正确对待和改正错误的态度和行为。

那些被父母轻视的孩子变得害羞、沮丧和恐惧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举不胜举。“我做不好”,所以“我干脆不做”——这就是孩子在犯错误之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引导、矫正的结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在错误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学习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蒙台梭利说,在传统的管教方式里,孩子的训练是受两条准则的引导:奖赏和惩罚。大部分父母认为,纠正孩子的错误和批评孩子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于是当孩子有了过失之后,他们就先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一顿。在训斥警告过孩子之后,有的父母会问一下孩子犯错的原因,有的甚至连问都不问,这是极不恰当的。蒙台梭利认为家长应宽容孩子的错误、和颜悦色面对孩子的错误,容许孩子逐渐改正过来。

有一位中国教育工作者去瑞士访问,一位瑞士同行热情地邀请中国人去他家里做客。闲谈了一会儿后,主人就带着中国客人去楼上看他3岁的儿子。当他们来到孩子的小房间时,发现那个调皮的小家伙正在制造一场“灾难”:他用剪刀把窗帘剪出了好多洞,又把那些碎布片用胶水粘在墙上。中国客人想,这位父亲一定会狠狠地骂孩子几句,甚至打他一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爸爸兴奋地冲上去抱起了儿子:“哦,宝贝!你简直是个天才,这么小就会用胶水和剪刀了!不过我的孩子,你最好别动床单、窗帘什么的,那可是你妈妈的宝贝!晚上爸爸再教你怎么使用它们!”小家伙乖乖地交出了“凶器”,跑到一边玩模型车去了!中国客人目瞪口呆地问:“你不教训孩子几句吗?我以为你至少应该让他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祸!”主人笑着说:“不,犯错是专属于小孩子的自由,我不能粗暴地打他、骂他,我不希望孩子犯错,但更不希望孩子因为害怕犯错,就什么都不去做!”

这位瑞士父亲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反省、深思,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对“容过计”的一种很好的阐释,仅仅宽容孩子的错误是不够的,还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父母们总是把错误看成是罪魁祸首,甚至不惜一切地避免孩子犯错误,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变得畏缩,什么也不敢去尝试。

当然,允许孩子犯错误,还有一个允许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就要求父母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设立一个合理的限制尺度。

我们给孩子的自由是限制之内的自由。比如给予孩子在家中自由活动的自由;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孩子自由选择学习或娱乐的自由;自己选择独处或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自由……我们所给予孩子的这些自由,应当是在限制之内的——孩子不可以干扰或伤害别人!这就是明确而坚定的合理限制。

6.不要把管得严等同于管得对

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政策,因而选择了逃避。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痛苦、懊悔,可是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当初何必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孩子的承受能力实在是非常有限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是位教育工作者,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父亲是一个律师,自己开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而这个孩子却不像父母那样优秀,父母提起他来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儿子小时候聪明活泼,夫妇俩想尽办法为他创造条件:让他上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还买了许多辅导书给他看。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小学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上水平,进入初中后,他逐渐变得不听话,常常和父母唱反调,对学习厌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读初三时,常常逃学。为此父母斥责过他无数次。结果一天清晨,夫妇俩发现儿子不辞而别,书桌上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走了,我实在是不配当你们的儿子。你们那么优秀,而我是如此的平庸,学习上我实在无法达到你们的要求,让你们丢脸了。

其实我也曾想把书读好,可不知怎么就是提不起兴趣来。我感到压力太大,喘不过气来。的确,你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给我买了许多中外名著、课外辅导书籍,还给我一间书房读书,可你们越这样我就越怕让你们失望。

我很感激你们,也知道你们对我的爱和期望。但同时你们也剥夺了我作为孩子玩耍的权利,使我失去了很多乐趣。你们不允许我外出和同学玩,说这是在浪费时间,还怕我学坏。我的业余时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我几乎没有知心朋友。你们工作又那么忙,很少与我交流,即使是找我谈话也永远是那个主题——好好读书,要求我达到很高的分数。

上周的测试成绩出来了,我又没考到80分,你们知道了,又要骂我了吧?我觉得这个家里已容不下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走了,请别找我。

儿子

后来,父母在火车站附近找到了孩子。但回到家里,儿子表示不想读书了,否则他还会离家出走。父母只好答应他的要求,让他休学在家。

“我的父母也是教师,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知识分子,我的侄女上了大学,外甥进了重点高中。可偏偏我的儿子不争气,给我丢尽了脸面。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教的学生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位母亲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可以说,孩子的离家出走,完全是父母的高压政策所致。父母想通过给孩子加压,让他考出好成绩,以满足自己与同事、亲友攀比的心理,却不顾孩子的兴趣所在,一味地要求他参加各种学习班,剥夺了孩子交友和玩耍的权利,使孩子失去了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孩子处在强大的压力下,不仅感觉孤独,而且发展到了对读书的厌倦。在此情况下,他只有选择出走,以逃避这令自己喘不过气的环境。

压力太大就会引起反弹,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为了要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加压,或冷言冷语、或棍棒教育,结果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弄得亲子冲突不断。教育学家建议家长们撤销高压政策,运用“减负计”减轻孩子的压力。

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好的影响,同时又可以缓和因高压政策而导致的亲子矛盾,如果处理得好,甚至还可以改变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那么,“减负计”应该怎样运用呢?

首先,父母不要再整天拿自己的孩子跟一些出色的孩子相比,当你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时,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说:“你太没用了,比起人家的孩子,你差得太远了!”这样一来自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另外,在家里不要用教师的身份或其他的什么身份管教孩子,而要以慈爱的父母的角色和孩子倾心交谈,拉近距离,认真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一旦孩子接受父母作为他的知心朋友,一旦消除了令他窒息的高压环境,就能改变他对读书的厌倦。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激发他的读书热情。至于孩子今后的路怎么走,父母可以进行引导,但不能代替孩子做决定。

7.不能要求孩子“唯命是从。”

一些父母在生活中总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的一些想法行为,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一律用高压政策压制、“改造”。结果,孩子表面上对父母唯命是从,但心里却对父母感到怨恨、恐惧、不满。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父母可以以朋友谈天的方式与孩子交换一下看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

大刚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周六晚上都去同学王磊家,下下围棋,同时也商量一下升学考试的事情。吃过晚饭,他要出门时,爸爸却大声呵斥:“晚上到哪儿去?不许去,给我在家里待着!”“他去和同学商量考试的事。”一旁的妈妈替大刚解释,可是爸爸仍然声色俱厉:“升学的事和同学有什么好商量的?用不着!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跟班主任已研究定了,你只要好好念书,考高分就成了。”爸爸教训完大刚,又转过脸来冲着妈妈喊:“就是你纵容他,惯得简直不像话!在这个家,我是老子,我说了算数!”

大刚的心里难过极了,不仅仅是由于爸爸的阻拦使他在同学面前失了约而难过,也为爸爸如此的粗暴专制而难过。其实,他知道爸爸也是疼他的,有一次他生病时,是爸爸背着他跑到医院。可是,大刚就是受不了爸爸对他自己的事情的粗暴干涉。所以好多时候,他心里有事,宁愿憋着,也不跟爸爸讲,免得又招爸爸的责骂。

简单粗暴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领导或同伴。子女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是反感的,尽管表面上可能表现得“百依百顺”。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不少父母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又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何谈沟通交流,更何谈父母子女之爱?

自然,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大都是有道理有理由的,可是没有多少道理或者干脆不讲道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孩子,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将帅式的语言、态度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用“对等计”教育孩子,不要对孩子专制粗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得多。

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父母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不合理,就粗暴地压制孩子。教子应该是努力启迪和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自然地发展,粗暴地强迫孩子如何如何,效果一定不会好。

孔子曾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也就是说被鞭子打过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心服的。父母们遇到具体事情时,应当多和孩子协商、讨论,而在讨论具体的问题时,父母不妨多一些幽默感,不要压抑、限制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愿望尽可能地去满足;对孩子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出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的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等等。总之,父母一定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才会爱戴父母,才会生活得毫无压抑感。

对孩子“出格”的想法与行为,要尽可能地宽容谅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不要粗暴地管制孩子。如果你能让孩子把你当成亲密的朋友,那么你就算得上是称职、开明的父母了。

8.不要“入侵”孩子的空间

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开始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秘密,不想让父母知道。而父母为了管教好孩子,却往往喜欢入侵孩子的空间,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记。父母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却很糟,这样做只会拉开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虽然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对方的秘密生活。但生活中,父母却经常在无意中破坏了这种平等,因此,也往往在无意中切断了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纽带。

星期六一早,托尼的儿子与同学出去玩了。托尼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杂乱无章,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托尼打开儿子的抽屉,在抽屉里,托尼突然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笔记本。

儿子在笔记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自从我上中学以后,我的心里就逐渐变得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里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止地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就有着说不出的痛苦。”

读完儿子的日记,托尼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和儿子是亲密无间的,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与自己竟有这么大的代沟。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妈,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

“没有啊。”托尼假装糊涂地说。

儿子见父亲的态度如此坚定,什么也没有说,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儿子上学出门后,托尼又偷偷溜进儿子的房间,打算从儿子的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托尼吃惊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小铜锁。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当儿子回到家后,托尼鼓足勇气对儿子说:

“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爸爸吗?”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冷冷地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了。”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把锁打开吧,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把钥匙抛给托尼说:“这是钥匙,你该满意了吧?”

几天以后,当托尼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又鬼使神差地想看儿子的日记。可是令托尼失望的是,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托尼说:“爸爸,你是不是很失望?”

“你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托尼惊愕地醒悟到:他已经失去了儿子的信任。

显然,父母随意翻阅事关孩子隐私的信件、日记等是不正确的。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上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父母是不可信任的!当身边最亲近的人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时,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便不复存在了。

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水晶人”,对自己不应有任何秘密,于是干脆粗暴地侵犯孩子的隐私。

嘉嘉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最大的烦恼就是父母拆看她的信件和日记。有一次,她在家里做功课,一位男同学打电话来,没想到妈妈在另一个房间偷听。她刚搁下电话,妈妈便怒气冲冲地过来,劈头盖脸地质问那个男孩儿是谁,是什么关系,并警告她不许早恋。她知道妈妈偷听电话,就十分气恼地说:“你为什么偷听我的电话,侵犯我的隐私权?”妈妈轻蔑地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权,当妈妈的不能管你吗?再说你心中如果没有鬼,干吗怕别人知道呢?”她与妈妈大闹了一场。以后她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话也不愿意和妈妈说了。

想一想,这个女孩子还会信任她的妈妈吗?有了烦恼还会愿意向妈妈诉说吗?其实个人的隐私与人格尊严有密切联系,侵犯孩子的隐私就是不尊重孩子,而不尊重孩子的家长也同样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教育学家认为,有隐私是孩子逐渐走向独立的标志,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家长不要总认为孩子长不大,自己必须牢牢控制孩子。当然,为了不让孩子变坏,家长还是要和孩子贴得近一些,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向自己吐露心里话呢?“尊子计”无疑是最有效的一招了。

一个14岁的女孩子和妈妈的关系特别好,什么事儿都愿意和妈妈商量,她认为妈妈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侵犯她的隐私。这个女孩子常常自豪地对同学说:“我的日记放在桌面上,也没有锁,我有这个自信,妈妈绝不会偷看!”她的妈妈说:“我知道我必须尊重孩子,这样才能换来她的信任和尊重,瞧,现在不是很好吗?我从不偷看她的信件、日记,但她有了难解的事都和我商量:有男孩追她啊!不喜欢数学啊……我一点也不用担心她变坏。”

这个女孩子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开明、懂得尊重她的妈妈。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能像这位妈妈一样,也许亲子沟通就不再是问题了。

尊重孩子的隐私,要求父母不要随意拆孩子的邮件或翻看孩子的日记,不要监听孩子和他伙伴的谈话;当孩子心中有秘密时,如果孩子不想倾诉出来,父母不要刨根究底、紧追不放,更不能以命令的口吻逼孩子说出来。否则,必将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渐渐失掉诚实正直的好品格。

请记住:诚实要靠诚实来感染,尊重只能用尊重来换取,了解孩子不等于要掌握孩子的全部秘密。

9.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生活中,父母们总是喜欢依据自己的意愿来为孩子做选择:让孩子学钢琴,让孩子学舞蹈,让孩子学理工科,让孩子考大学……几乎很少有家长会询问孩子的志愿,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因此亲子之间常出现矛盾。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孩子指责父母干涉自己的自由,于是关系越闹越僵。

父母带着女儿到餐厅用餐,服务生先问母亲点什么,接着问父亲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女儿:“小姑娘,你要点儿什么呢?”女孩说:“我想要水果沙拉。”

“不可以,今天你要吃三明治。”妈妈非常坚决地说。“再给她一点生菜。”女孩的父亲补充说。

服务生并没有理会父母的话,仍旧注视着女孩问:“亲爱的,你都喜欢什么水果呢?”

“哦,西红柿、苹果,还有……”她停下来怯怯地看了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她。女孩在服务生的目光的鼓励下说:“还有多放一点沙拉酱。”

服务生径直走进厨房,留下目瞪口呆的父母。

这顿饭小女孩吃得很开心,回家的路上,她还在不停地说啊笑啊,最后,她走近爸爸妈妈,开心地说:“你们知道吗?原来我也能够受到重视。”

可以想象,这个服务生给女孩带来了平等和自尊,更给女孩的父母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那就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选择同样需要被尊重。

有一位父亲,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一直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有一次,一个客人在看到他的女儿时,顺嘴夸了一句:“这个孩子手指修长,一看就是块弹钢琴的料。”这位父亲动心了,他决定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第二天,他就去银行提出了所有存款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又请了老师来教女儿。可是那个6岁的小姑娘根本就不喜欢弹钢琴,她希望能和小伙伴一起参加舞蹈班,可父亲却不愿意尊重她的选择,一定要她练钢琴。每次,小女孩都是哭着坐到琴凳上。有一次她妈妈劝她爸爸说:“既然她不喜欢,就别逼她了!”可小女孩的爸爸却气呼呼地说:“不行,她懂什么?我说了算!”一天,爸爸出去了,留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练钢琴,小女孩由于气愤,拿起一瓶胶水把琴键给粘上了。做完了之后,她突然觉得很害怕,爸爸一定不会放过她的。于是6岁的小女孩收拾了个小包决定离家出走,就在一条繁华的马路上,她被一辆汽车撞倒,双腿粉碎性骨折,她永远也不能再站起来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强制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理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没有错,可是家长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压制孩子,说到底人生毕竟是孩子自己的。

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孩子才会愿意为此而奋斗,凡事都迎难而上,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