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32025800000005

第5章 蒋沈韩杨

寻根溯源,认祖归宗,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不但如此,中国人还以自己姓氏里出的名人为荣。其实历史上每一个姓氏家族都是名人辈出的,接下来的蒋、沈、韩、杨四姓尤其精彩,他们不但来源复杂,而且迁徙流动性很强。那么在这四个姓氏中,到底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演变呢?他们都有哪些为人称道的代表性人物呢?

江南无二蒋,九子皆封侯

九侯堂是蒋氏的一个重要堂号,南方的蒋姓大都出自这里。那么九侯堂是怎么来的呢?蒋姓历史上都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浙江奉化的蒋氏又有着怎样的播迁轨迹呢?

蒋姓的来源,在中华姓氏中不算复杂,它主要的来源还是姬姓。周公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封在蒋地,建立了蒋国(今天河南的淮滨)。后来蒋国被楚国灭掉,蒋国子孙就世世代代姓蒋了。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姓氏都是姬姓等几个姓演变过来的,而中国的姓氏发源地也大部分在河南,这是中国姓氏的两个重要特点。

第二个来源就是兄弟民族当中的蒋姓。这个来源就比较复杂了,有的可能是汉族姓蒋的到少数民族地区住下不回来了,慢慢地就被当地民族同化了。就像我们钱家曾有一支变成了哈尼族,到今天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本是汉族,但我们家谱上都记载。在满族、蒙古族、回族、拉祜族、保安族、布朗族、苗族、瑶族、傣族、土家族、壮族、羌族和苦聪族里都有蒋姓。怎么回事呢?其中的缘由我后面再给大家讲。

另外,可能还有一支蒋姓是子姓改过来的。《左传·成公十六年》里面,就提到过宋国有一个人叫蒋锄。宋国乃殷商之后,一般是子姓,所以这个蒋锄很可能原来也姓子。当然了,也可能他虽是宋国人,但是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河南是蒋姓的发祥地,楚灭蒋以后,蒋姓人少部分留居在河南,大部分都外迁了。秦汉之际,往西进入陕西,往东迁入山东,主要进入山东东营、广饶一带。至今当地有一门广饶蒋氏,堂号叫乐安堂。蒋姓南迁非常早,汉代就开始南迁了。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有个人叫蒋横,遭谗害而死,他的九个儿子分散四方,都跑了。为什么跑呢?那个时候家族中一个人犯了事儿,是有可能要灭族的,没有什么好汉做事好汉当的说法。所以蒋横犯事儿了,九个儿子当然跑得越远越好,免得被斩草除根。后来光武帝醒悟了,觉得蒋横是受了冤枉的,就找到了这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这时,九个儿子身处何地呢?从他们的封号上就可以看出来:公华侯、会稽侯,迁到浙江绍兴了;临苏侯,已经迁到江苏了;临湖侯、浦亭侯,也都到南方了;临江侯(今天重庆忠县),都已经跑到重庆了;九江侯,已经到江西了;云阳侯,跑到陕西淳化去了;还有一支函亭侯(今天江苏宜兴)。兄弟九个都是侯爵,这是很厉害的。所以,蒋氏有个堂号就叫九侯堂。这样一来,蒋姓就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南方姓氏。现今南方的很多蒋姓,都是由九侯分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八支,宜兴的这一支最为发达,都是函亭侯蒋澄的后代。这一支后来又迁入了浙江,迁到了宁波,并成为旺族,其中有一位仕杰公,是宋神宗时金紫光禄大夫蔣浚明的后人,这一支后来又到了浙江奉化武岭禽孝乡(今天浙江奉化溪口镇),成为蒋介石的祖先。

蒋姓是大姓,在中国姓氏里排在第45位,人口540万,约占全国人口0.43%。本来台湾没什么蒋姓,随着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浙江、奉化一带的蒋姓都跟随去了台湾,现在那里的蒋姓也特别多。

2、沈姓、冉姓原是一家人?

在历史上,沈姓与冉姓有着莫大的渊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白面书生”这个与沈姓人有关的成语,原来出自一个著名将军之口,他是谁呢?

接在蒋姓后面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姓——沈姓。

沈姓的来源就比较复杂了。第一个还是来源于姬姓,但是它是绕了一个弯,来自于姬姓底下的冉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来是夏禹子孙封国的国名。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因为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司空,并且被自己的侄子周成王封在了冉国。因为古时候冉和沈的读音是一样的,冉国又名沈国。春秋时,沈国被蔡国所灭,冉季载的子孙就奔逃到了楚国,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他们都改姓沈。这是沈姓非常重要的一支。

第二,出自芈姓。芈也是个很古老的姓,最早源于楚国,现在很少见了。楚庄王之子贞被封在沈邑,所以他的后代也以沈为姓。

第三个来源,是夏商时的一个国家沈国,这一支原本既不是姬姓,也不是芈姓,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后代便以国为姓。

此外,还有些小的来源。比如楚国有位王族曾当过沈县的令尹,他的子孙就姓沈了。同时,在兄弟民族当中也有很多姓沈的。

沈姓起源于河南安徽交界一带。东汉时,有个叫沈戎的人,他率领家族迁居到了吴兴(今天浙江吴兴县),这是沈姓南迁的开始。吴兴沈氏在沈姓历史上太重要了,因为现在姓沈的都相信“天下沈姓出吴兴”,都认为自己是浙江人。到魏晋南北朝时,进一步南迁,到了唐代,沈姓已经散居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并开始逐渐进入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沈姓迁居海外也比较早,而且人比较多。

沈姓是一个很大的姓,在历史上当然名人辈出,有很多典故就跟姓沈的有关。

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典故:黄粱美梦,这个典故就出自沈既济的作品《枕中记》。沈既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今天江苏苏州一带人,他善于写小说,《枕中记》就是他写的一部传奇,后来汤显祖的杂剧《邯郸记》就是从这个传奇故事演化而来。

还有一个“白面书生”的典故,可能大家就不知道了。今天我们说一个人是个白面书生,潜台词就是:你有什么真本事啊?这个典故是有由来的。南北朝有个人叫沈庆之,特别会打仗,经常打胜仗,后来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塞。有一天,皇帝想往北扩展领土,就找沈庆之商量。沈庆之说:“不行,不能打,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个力量。”皇帝不耐烦了,就找了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争着争着大家吵起来了。沈庆之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你讨论种田的事情,就要去问每天种田的农民,你要问织布的事情,就得去问织布的女工。大王你现在是要打仗呀,要发兵攻打人家,怎么找两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跟我商量啊?”这就是“白面书生”的典故,后来成为一个成语。现在我们说白面书生,是指年轻、没有经验,只知道书本知识、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白面”两个字,我们现在主要理解为年轻,但是在过去,白面跟年轻是没有关系的,是指一个人没有打过仗、没有风餐露宿过,所以人比较白。这一点古今意思上有点轻微的变化。

今天沈姓在中华姓氏里刚刚排进前50位,排在第49位,也算大姓了,人口4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8%。

3、“死灰复燃”的韩安国

韩姓,一个传奇的姓氏。秦灭六国以后,韩国子孙为了避祸,纷纷改姓,其中一部分便改为韩姓。那么是不是现在所有姓韩的都是韩国公族之后呢?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韩姓。

韩姓的来源非常复杂。其中一种说法认为韩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和嫘祖的第二个儿子昌意犯了错误,被黄帝贬到了弱水之畔。昌意后来生了个儿子叫韩流,韩流的儿子又是谁呢?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这就说明上古时就有姓韩的了。这是韩姓来源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姬姓。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曾把周武王最小的儿子封在韩,称韩侯,后来就成为诸侯国韩国。但这个韩国是比较弱小的,后来为晋国所灭。之后他的子孙便以韩为姓。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出自曲沃桓叔之后。晋国末年,曲沃桓叔的后人韩景侯韩虔参与了三家分晋,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始于公元前230年,第一个灭掉的就是韩国。后来秦始皇把韩国公氏诸侯之子安顿在哪里了呢?颍川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市。所以,颍川韩氏是韩姓最重要的一支,因为是诸侯后裔,历历可考。

很多兄弟民族中都有改为韩姓的。鲜卑族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部落叫出大汗氏,大概因为里面有一个近乎“韩”的音,所以就改姓了韩,出大汗氏还有别称,比如“步大汗”、“步六汗”、“步汗氏”、“潘奚氏”、“破六汗”、“破路汗”、“破洛韩”、“破落韩”,全都是一支,最后都改姓了韩姓;蒙古族里边也有改姓韩的;满族八旗里有一支罕札氏,因为音近于“韩”,所以改姓为韩;锡伯族里哈什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也全部改姓了韩;黑龙江还有一些部落的民族归属不是很清楚,也以韩为姓;彝族里面也有韩姓。而且,蔺姓、何姓均有出自韩姓的,所以说韩姓来源是非常复杂的。

韩姓最初活跃在山西、陕西一带,到了周初,已经进入到河南、河北。魏晋南北朝时,韩姓在河南地区迅速发展,后来随着战乱开始南迁。现在有三个省的韩姓人口最多——山东、江苏、辽宁,由此可见韩姓分布比较分散,不像有些姓就集中在广东、福建。

历代韩姓名人不少,民间最有名的姓韩的是谁呢?八仙过海里的韩湘子,据说他还是韩愈的后人呢。

此外,民间最感人的孝子是谁?“伯俞泣杖”这个典故里的主人公韩伯俞。韩伯俞小的时候,妈妈对他要求很严格,有时他犯了一点小错,她就拿起拐杖啪啪打一顿。韩伯俞很倔强,挨打的时候从来不哭。韩伯俞长大后做了一个大官。照理说,儿子这么大了还当了大官,应该不挨打了吧?但是老太太打惯了,直到他50来岁时,老太太还是动不动就打他。而每次挨打,韩伯俞还是老老实实跪下让妈妈打。有一天老太太拎起拐杖啪啪打完了以后,韩伯俞哭了,嚎啕大哭。这一哭可把他母亲给惊着了。老太太问:“你这小子,从小揍你,你从来没哭过啊,怎么现在都这么大的人了,反倒哭啦?”韩伯俞留下了一段感人的话,他说:“小时候您打我,我真的是疼啊!但是我知道您是教训我,所以我不哭。现在我长大了,您打我,我一点疼的感觉都没有,因为我知道妈妈您老了,连打儿子都打不动了,我感到伤心,我感到伺候您、孝敬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我哭了。”这就是韩伯俞泣杖的故事。

还有一个和韩姓相关的典故叫“死灰复燃”,它今天的用法已经跟当初完全不一样了。《史记》记载,西汉时有一个人叫韩安国,是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的中大夫,负责出谋划策的。有一次,汉景帝因为有一件小事误会了梁孝王,韩安国不顾安危,去为梁孝王说话。汉景帝弄清楚了真相,梁孝王得到了保全,为此重赏了韩安国,他的官位得到了提拔,也拿到了很多奖金。后来韩安国恃宠而骄犯了法,被判了罪并流放到蒙地(今天安徽的一处地方)。流放到那里以后,当地的小官纷纷落井下石欺负他,韩安国很生气,就说了一句话:“死灰独不复然(燃)乎?”你以为我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欺负他的人说:“然即溺之。”就你,还死灰复燃?你如果死灰复燃,我就撒泡尿,把你这死灰给浇灭了。虽然受了辱,但韩安国也没办法。没想到后来韩安国果然“死灰复燃”,官复原职。当年欺负他的人知道后吓坏了,赶紧躲了起来。韩安国就放话说:“赶紧来给我认罪,不然我就杀你全家。”这个人害怕了,光着膀子就来叩头求饶。韩安国说:“你现在可以撒尿了。”这个人吓得面无人色,连连求饶。这就是“死灰复燃”的出处。这个成语原意是虽有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失去了权力或地位,但是也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本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褒义词。然而现在死灰复燃变成什么意思了呢?是指销声匿迹了较长时间的坏事情、坏现象、坏风气、坏人物、坏势力又重新出现了,完全是一个贬义词了。

今天韩姓在中华姓氏里排在第26位,人口760万,约占全国人口0.6%。

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姓的来历很不寻常,一件普通的青铜器,上面蕴含着怎样的姓氏密码?另外,历史上著名的老字号“四知堂”,和杨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大姓——杨姓。杨姓在中国姓氏当中的排行绝对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它排第六位,总人口4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2.2%。杨确实是个大姓,只是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杨姓的排名貌似没有这么靠前。

杨姓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大姓,来源众多,讲起来很精彩。

第一种说法还是出自姬姓,黄帝之后。西周时,周成王曾把弟弟叔虞封在了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为唐侯。周康王时,又把叔虞次子杼封为杨侯,封地在今天山西洪洞县周围。后来晋献公灭杨国,封自己的弟弟伯侨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这支杨氏的得姓始祖。

第二种说法是出自姞姓。我前面提到过,讲人文学科的东西,最难的就是说“无”。在现有史料记载中,从没提到过中国还有一个“姞”姓杨国。结果,1993年,考古人员在山西曲沃发掘出一个青铜壶,壶上面有铭文,写的是“杨姞乍羞醴壶永宝用”这九个字。著名学者李学勤、王光尧、李博谦三位先生据此推测,历史上还曾经存在过一个姞姓杨国,而且比姬姓杨国还要早,只不过文献上没有记载。姞姓杨国的后代当然也姓杨,这一支也在山西洪洞县附近。

此外,还有很多赐姓。我们知道,隋朝皇帝姓杨,隋初就把很多有功之臣赐姓为杨。比如一个叫杨义臣的,他本姓尉迟,因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侍奉,所以不仅被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他在皇族的辈分。这一支现在也算是非常古老的杨姓了。著名的杨家将——杨老令公杨业,效力北汉时曾被北汉皇帝刘崇赐姓刘,改名刘继业,后来归宋后就又改回姓杨了。

还有一种情况和其他姓氏一样,兄弟民族当中也有很多杨姓,比如氐族、白族、纳西族、苗族、回族、蒙族族、朝鲜族、拉祜族、侗族中都有杨姓,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就是云南的白族。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山西境内,这是毫无疑问的。杨姓也像别的姓一样,随着战乱有过大规模的迁徙。现在湖南的杨姓人氏很多,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明朝初年,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基本都没什么人的,因为朱元璋当年曾血洗湖南,弄得当地十室九空,找不到几个人了。后来是江西和浙江的杨姓大规模移民进入湖南。所以湖南的杨姓基本来自于江西和浙江。

作为大姓,杨姓名人数不胜数,太多的典故和杨姓有关。比如“歧路亡羊”、“一丘之貉”,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讲个大家不熟悉的。大家听过“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这句话吗?这句话说的是两个中药世家——北方乐家的“同仁堂”和南方胡雪岩创办的“胡庆余堂”。这句话其实不全,因为还有个中间的没提,补全了应该是“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中有四知堂”才对。这个中间的“四知堂”就跟杨姓有关,那具体是个什么典故呢?

东汉时有个名士叫杨震。公元108年,他到东莱赴任太守时路过一个叫昌邑的地方。当地的县令王密曾经受过杨震的举荐,所以对他相当感激,一看老长官路过,就赶紧悄悄地去拜访他。他知道杨震为人正直,不喜欢张扬,所以就偷偷地带了十斤黄金,打算送给老长官。一呢,向老长官表达感恩之情;二呢,老长官官越当越大,希望老长官能对自己继续照应。结果杨震一开口,就来了一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我是你的老朋友,老朋友是了解你的,你怎么不了解你的老朋友了,这是为什么呀?这就明摆着不高兴了:你应该了解我是很正直廉洁的,你拿着黄金来干吗?你来看我一次不就完了吗?结果王密对老长官说:“暮夜无知者。”现在是半夜,没人知道啊。接下来杨震又说了一句顶天立地的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叫没人知道啊?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四知”,后来这两个字也成为了杨姓的重要堂号,再后来在汝州,这个堂号被杨氏后人用来作为了自己药铺的店名,以此向顾客表明:“我做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是凭良心做的。”在过去,同仁堂、四知堂、胡庆余堂三家齐名,而杨震这句话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佳话。

讲到杨姓,有一点我还想强调一下。现在一般碰到姓杨的朋友,问:“您贵姓啊?”“我姓杨。”“哪个杨?”“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简直是大错特错。原来,杨的旁边不是“容易”的“易”,应该是“昜”,字形很像,但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根本没有“木易杨”,千万别这么说。当然估计也不好改,因为这个错误太流行了,大家一直都说“木易杨”的。汉字,应该仔细地去看它的笔划,杨的繁体字右半部分本不是易,但当初不知是谁看成或写成了易,就一直将错就错了,后来推广简化字,这个错误就更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