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32026800000003

第3章 伍余元卜

敢行刺董卓的伍姓人

伍,这个姓非常奇特。

我们知道,在汉语里边,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都是姓,其中,伍和陆还是主要的两个姓。伍姓的来源也很有意思。

第一支,出自于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远古,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一个属下叫伍胥,他后来成为楚国望族伍氏的始祖。这一支传到春秋时,楚庄王有一个谋臣叫伍参,他就是伍胥的后裔。而伍参的后裔子孙当中,就出了非常有名的伍子胥。伍子胥是伍参的重孙,隔了好几代。这一支是伍氏正宗。

第二支,来源于官位。在西周时期,有一个官位叫小司徒。小司徒不只是一个,而是五个,合称“伍”“伍徒”。五个小司徒分管不同的事务,总领他们的就称作大司徒,为六卿重臣之一。后来这五个小司徒的后代就以先祖官职为姓,有的人姓司徒,有的人姓司,还有一些人就姓伍。这样,慢慢地就形成了很重要的一支。

第三支,源于古代的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在春秋时候的齐国,户甲制度规定:“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五家相保曰伍。”这是一种相互需要,相互守望,有责任要分担的一种制度。五个人组成一伍,就会有个头,称为“伍长”,他的子孙往往姓伍,因为过去平民没有姓嘛。

还有一支来自于春秋战国的军制。在军队里边还是“五人一伍”,由一名伍长统领作战,类似于今天的战斗小组长。今天正规编制一个班有12个人,一个班包括: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个人;或者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所以“伍长”这个官位是军队里边最基层的,可能连军官都不算。在“伍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就称伍氏。因此,伍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兄弟民族当中也有很多姓伍的,满族、蒙古族,南方的瑶族、壮族、侗族等。其中来自回族的伍姓非常有意思。这一支出现在元末明初,在伍姓家族里边是相对很年轻的一支。有个人叫伍儒,本是回族,来自西域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汉化后,他就以“伍”为姓。他们这个家族一直到今天都住在南京,而且基本就住在一条街上,这么多年,没有动过。这一支被称为金陵伍氏,也是回族伍姓中重要的一支。

民俗学家经过非常详细的研究以后,基本可以确定,伍姓的发源地和别的姓都不一样。我们前面讲到的姓大都发源于中原地带,比如河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而伍姓的主要发源地却在湖南常德,洞庭湖那边,很南方了。以南方为发源地的姓不多,而伍姓就是其中之一。

秦汉之际,安徽、湖北、陕西都出现了伍姓。魏晋南北朝时,已分布于河南、四川等地。安史之乱以后,福建、浙江、江苏也出现了伍姓。到了宋代,河源、梅州突然出现伍姓。这里是客家人的老家,所以客家人当中有很多伍姓。明初,山西大槐树移民里边就有伍姓,又一次散布全国。

今天,伍姓以湖北、湖南、广东三个省最多,这完全反映了它的迁徙路线。这三个省占了全国伍姓的三分之二。伍姓并没有排进前100位,但它也不是小姓,伍姓名人特别多。

伍子胥,在中国家喻户晓,因为在京戏及各种各样的民间戏剧里他都是主要人物,“一夜白头”,讲的就是伍子胥。我们不多做介绍。

介绍几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比如,三国的时候,董卓非常厉害,又仗着手下有吕布,所以非常狂妄,一般没有人敢跟他掐,连曹操都躲着他走。但是,有个叫伍孚的人,很厉害、很刚烈。他看到董卓的残暴,愤恨不平。于是,他在朝服里边穿了一件贴身的铠甲,藏了一把短刀,准备刺杀董卓。有一天,董卓上朝,伍孚就在一个门口等他,然后直接拔刀刺向董卓,但是董卓的力气很大,一把将他扭住。吕布进来后,更是把伍孚摁倒在地。董卓问他,你想造反吗?伍孚说了句很有名的话:“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意思是,你不是我的君主,你就是一个乱臣,我不是你的臣子,怎么谈得上造反呢?当然,伍孚的结局很惨,被千刀万剐而死,在临死前仍骂不绝口。古人有诗称他:“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从此以后,董卓开始带着甲士进出宫门。

再比如,我们前面讲到过的回族伍氏的始祖伍儒,原籍撒马尔罕,这个人也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他精通天文历法。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相信天人合一,皇帝是天子,代表天来到人间,如果皇帝执法非常正当,管理国家非常好,很仁慈,那么天就不会乱,该下雪就下雪,该下雨就下雨,不应该有地震、落石。所以历法很重要,必须准,不准的话,皇帝是要负责任的。如果历法错了,本来是小寒,结果却热个半死,老百姓就会认为皇帝无道,这对皇帝来说是要命的。伍儒就曾当过回回司天监,住在江苏南京的天津街。因为天文历法的学问是历代传的,父亲传儿子,儿子传孙子。而且,朱元璋当时有个命令,说这个职务要当得久一点。这个是很重要的,担任的久了,有了经验,就不容易出错。所以,伍儒在回回司天监上一待就是50年,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病故。而且,他们家在这个位置上传了六代。后来,他去世以后,把房子舍给了寺庙,就变成了净觉寺。他的后代即使不再做司天监,改成了别的职业,基本上还住在南京。现在,中华路上还有很多姓伍的住在那里,都是他的后代。中华路的隔壁就是净觉寺,曾是伍儒的老宅子。600多年了,还这样。

伍氏在今天排在第128位,人口1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1%。所以,它应该不算是大姓,但也不是一个特别小的姓。

谁让南宋多延续了20 余年?

接着伍姓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姓,余。为什么说麻烦?今天看到这个姓,咱们都念余yú,其实都念错了,很多姓我们都是念错了的。看来,作为子孙后代,我们真的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下点心思了。对于余姓,包括很多姓余的朋友,估计都读yú。其实,这个字有好几个读音,分别是xú、xié、tú、yú。不同的读法,代表着不同的血缘。

源流一,来自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大夫由余。由余原来是晋国人,不知道为什么,很早就躲到了歙州(即古徽州,包括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以及浙江淳安县),就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产地。后来他到了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讨伐西戎的战争。随后,秦国攻占了北方、西北的很多地方,攻击了陇西地区,灭了西戎14国,拓地千里。秦国从一个西垂小国一下变成了一个霸主级的大国,为后来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这其中,由余可谓是功不可没。后来,他的子孙一部分姓由,一部分姓余。由和余这两个姓同宗,史称余氏正宗。这一支念yú。

还有一支,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大禹的妻子,也就是姒罕的妈妈,是涂山之女。在上古时代,“余”字与“涂”字通假,所以她赐姓给小儿子叫余氏。这个字不念yú,念xú或者tú,估计现在大家都分不出来了。这支和上面那支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古人分得很清楚,姓tú,表示是姒姓的后代,姓yú,就是姬姓的后代。

源流三,出自于很多兄弟民族。比如,如果来源于匈奴族,那就一定念tú,如果来源于蒙古族,一定念yú,都很清楚。如果一个人姓tú,就可以推断,他要么是姒罕的后代,要么是汉代匈奴族的后代,绝不会错。

还有一支,源于地名。汉朝的时候,古蜀国有一条褒余道。褒余,亦称褒斜,古蜀地名称,是秦汉之际古蜀国各族部落的聚居地之一。实际上这条道从夏、商就开始开凿了,到汉朝初期才完工,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栈道。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称为“褒余之道”,汉朝时期称“褒斜栈道”。这条道就是李白提到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条道周围的居民就称为褒余氏、褒斜氏。后来,就变成了三个姓——褒氏、余氏、斜氏。记住,这里的余姓念xié,不念yú。

历史上,余姓基本是一个很南方的姓氏,但它的发源地在陕西咸阳一带。关于具体的迁徙过程,资料并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很早就迁到了安徽南部,并且在这里繁衍发展。在历史上,南方的余姓比北方要繁荣得多。

汉代以后,不少余姓已经迁居浙江、江苏、江西。南北朝时,新安余氏成为望族,后来由于战乱,又迁到了湖南、湖北。

历史上余姓最早出现的名人叫余齐民,以孝著称。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南朝宋。换句话说,余姓名人在史册上首次出现得比较晚,要到南朝才出现。余齐民是常州一带人,可见余姓已经在南方了。

唐代以后,余姓迅速发展,开始迁入福建和广东。到了宋代,余姓一下子发展起来,且人才济济。明朝洪武年间,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中,余姓也在里头,余姓这才在北方开始多了起来。

今天,余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相对来讲,四川、广东多一点。

有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余姓不仅是大姓,而且是个超级大姓,这和我们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样。在历史上余姓也是名人辈出,我随便举几个好了。

余南涧,唐代江西人,是古代刻苦学习、后来取得重大成就的代表人物。这个人从小就刻苦。他刻苦到什么地步?古人刻苦读书,有30年不躺下睡觉的,有凿壁偷光的,还有悬梁刺股的。这位余南涧更绝,他做了一张凳子,全世界独一无二,就一条腿,叫独腿凳。坐在这个凳子上一晃,就会摔醒,醒来以后就爬起来接着读书。余南涧后来为官清正廉明,体恤民情,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受百姓的敬仰。对了,他还是杜甫的朋友。

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余玠,南宋名将,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这个人的有名之处,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要知道,在南宋末年,他对蒙古军的抵抗,不仅暂缓了南宋的灭亡,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世界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余阶在主政四川时,率军民抵抗蒙古族军队,筑有三层防御体系,叫做钓鱼城堡垒(在重庆合川一带)。这个体系使南宋王朝又延续了20多年,并且拖住了蒙古军队的精锐,延缓了蒙古军对欧洲、西亚的进攻。所以,余阶建筑的钓鱼城防御体系在世界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还有一个,在京剧里边有个非常有名的表演艺术家余叔岩,这没人不知道。那么余叔岩的先辈是谁?就是余三胜,湖北人。余三胜和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并称“梨园三鼎甲”。其中,余三胜的唱腔最受欢迎,学的人也最多。余三胜的儿子余紫云是著名的旦角,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而余紫云的儿子,也就是余三胜的孙子,就是余叔岩,是最著名的老生,集百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创立了“余派”。

余姓在今天排在第40位,是很大的姓,人口达58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0.4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由来

接着要为大家讲的,又是一个很有趣的姓,元。在“百家姓”里边,元姓属于顶级复杂的姓氏。

第一,来源于妫姓,出自殷商时期的名臣元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元铣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当殷商的国君帝乙准备废长子弃,立二子受辛为君时,这个元铣就拼命反对,说受辛不合适。大家知道受辛是谁吗?就是后来的商纣王。所以,今天汉族的元姓族人基本上都把元铣当作他们的得姓始祖。

第二,来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元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元咺是周文王的后代,这一支主要在河北、河南一带。

第三,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芈喻。芈喻,字元钧,就是楚共王熊审(公元前601~前560年)的族父,也就是楚共王的叔叔。芈喻在楚共王执政时期为楚国上大夫,其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名字为氏,改姓元。

第三,来自兄弟民族的元姓。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皇室血统,鲜卑族,全部改姓元,所以这一支后来变成了元姓的骨干。当然现在都说是汉族了,其实他们的祖先是鲜卑族。

第四支是唐末出现的。这一支非常有意思,其实当时就一个人。这个人叫危仔倡,江西人,唐末信州刺史,后来投奔了吴越王钱镠。钱镠对他非常好,认为他是个人才,就让他当了淮南节度使。钱镠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觉得姓危不吉利,就赐姓为元。从此,这一支一直生活在江南鱼米之乡,所以人口很盛。

还有一支很晚才开始出现,就是北宋初期的玄氏家族。因为赵匡胤把自己的父亲赵弘殷追封为“大宋宣宗圣祖皇帝”。好,里边不是有个“宣宗”吗?玄和宣的读音很近,必须避讳啊,所以就改成了元。

还有一些源于官位的。比如元帅之后,有姓元的;元士(士大夫中的第一等爵位)之后,也有姓元的。

还有一些具体的小的来源,比如源于子姓,是宋国的大夫华元之后;再比如源于魏武侯的公子,魏武侯有个儿子叫元,后来他的后代就姓元了。

元氏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一带。到了南北朝之际,其他民族改姓元的起码有三大批,人数巨多。比如鲜卑族的贵族,几乎都改姓元了,一下子增加了元姓人口。

现在,元氏在全国各地散居。姓元的朋友们,大概也不太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支的后代了。今天湖南、江西等地的元姓家族还比较多,而且有好多还保留着聚居的状态,所以它跟别的姓一样,也是从北往南迁移的。但是,因为它的来源太多,有的本来就在南方,有的则一直在北方,还有的属于兄弟民族,所以,元姓的迁徙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元姓有非常多的才子佳人。

比如,元姓祠堂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七岁神童,诗文名世;一时才子,元白流芳。”“七岁神童”指金国的大才子元好问,而“元得流芳”指唐朝著名的大诗人元稹。

今天有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坚贞不屈,绝不会为了一些私利而牺牲原则,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典故就出自元姓,在《北齐书·元景安传》里边就有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让位以后,就被高洋毒死了。东魏的国姓是什么?元。毒死孝静帝以后,高洋就说,我要把他的儿子和亲属全部杀光,要斩草除根。到后来,又要杀掉孝静帝所有的宗族,还说,你只要从元改姓高,我就不杀你,就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有一个人叫元景安,为了活命,就准备改姓了。但是,他的兄弟元景皓坚决不改,并说:“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结果,元景安就去向高洋告密。元景皓因为不改变姓氏就被杀了,因此成为一个万古流芳的人物。

从我手头的资料来看,元姓是一个小姓,在1987年,都没有排进前300位。到了2006年,前500位都没有排进。所以它是一个相当小的姓。

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卜姓人

接下来又是一个很特别的姓,卜姓。卜姓的起源非常复杂。到今天,卜姓人大概都不知道自己是从哪一支出来的。

卜姓的起源主要有下面几种:

第一,源于夏王朝夏启手下的巫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师,在夏商王朝时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时期,掌管卜筮的官员称卜正。其子孙便以官职名称为姓,世代称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

第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因为叔绣曾经当过管理占卜的官,所以他的后代就有姓卜的。

此外,兄弟民族当中姓卜的特别多。因为他们原来民族姓氏的读音大概和“卜”比较像。有两支特别值得介绍:

一支是布朗族的卜姓。在布朗族里边,卜是大姓。因为明朝的时候,为了控制西南地区,朝廷在云南一带设了六个宣慰使司,六个宣慰使中有个叫卜刺浪马哈省的,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在明英宗年间,他将一个反叛明朝的宣慰使思任发,从缅甸抓回,交给中央王朝斩首。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明英宗下旨嘉奖卜刺浪马哈省,并且赐他一个汉姓——卜氏。所以,今天布朗族里边卜氏是大姓。而且,缅甸境内也有很多姓卜的,都是源于这一支之后。

另一支是回族的卜氏。元末明初,有一股风叫“杀回回”,就是杀掉元朝时从世界各地迁移到中国的外国人。当时在福建泉州一带,有个家族非常重要,代表人物叫蒲寿庚,曾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这个家族是全世界东方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学者、法国学者都有过专门研究蒲寿庚家族的论著。蒲家是阿拉伯人的后裔,先在南宋经商,后叛宋降元,在元朝的时候,获得政府支持,独霸了海上贸易。明初,明太祖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迫害,“蒲姓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氏”。这一支之所以改姓为“卜”,因为这两个字的读音很相近。后来这支又兴起了,因为家族中有人曾经出使到撒马尔罕,因功被封为百户,后来暂籍于嘉定,并一直用汉姓卜氏。因此,嘉定卜姓就是从泉州迁过来的,这一支很重要。 其他兄弟民族当中的情况就不一一介绍了。锡伯族、鄂温克、达斡尔族里边都有卜姓。所以今天卜姓的子孙要明白自己究竟是哪一支,确实不大容易。

卜姓起源复杂,先秦时期已经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湖北各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在山西离石、湖南溆浦、河南洛阳,形成三大望族,并且已经有卜姓定居在江苏、浙江。隋唐之际,卜姓开始向中国的大西北发展。比如,吐鲁番一带曾出土了很多考古文献,根据里边的记载,唐代著名的学者卜天寿就是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人。

到了明初,卜姓又作为大槐树移民之一,开始分布到全国各地。河南、宁夏、北京、天津都有卜姓。清代以后,山西的卜姓是走西口队伍中比较大的一支,迁到了内蒙。这样卜姓就散居全国各地了。

今天的卜姓,以安徽最多,其次是广东、广西,然后是内蒙古。这四个省的卜姓加起来占了全国卜姓人口的将近70%。

卜姓名人出现得相当早。我们知道孔子有一个得意门人,七十二弟子之一——子夏。子夏的名字叫什么?名叫卜商,以文学见称。孔子曾说:“文学,子游,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后到魏国西河一带讲学,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了大批经国治世人才。其中,吴起、李悝、公羊高(春秋公羊学派的创始人)、谷梁赤(春秋谷梁学派的创始人)等都是子夏的弟子。魏文侯尊子夏为师,常向他咨询国政。子夏对《诗经》的研究非常深,同时精通《易》《礼》《春秋》。他主张国君一定要好好读《春秋》,以防止权臣篡夺。他晚年丧子,悲伤过度,以致双目失明。唐贞观二年(628年),朝廷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将子夏的牌位放到孔庙里,和孔子一起祭祀。所以,在孔子的弟子当中,子夏的地位特别高。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西汉的一个人,叫卜式,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为什么要介绍这个人呢?因为他可能是较早提出优生学原理的人。卜式通过牧羊,突然变得很有钱。那个时候,因为汉武帝要征讨匈奴,卜式突然上了一封书,说愿意捐出家产的一半来助边。武帝说,这好啊,赶紧给了他一个官职,叫中郎,并让他在上林一带放羊。一年多以后,羊群壮大,羊肥体壮。武帝很奇怪,就问他养羊的秘诀。他讲了八个字,“铲除劣种,毋令败群”。武帝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让他去当县令。结果,他县令当得特别好,赐爵关内侯。元鼎年间,他已经官至御史大夫。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不但把当官时的赏金全部交给内府,退休以后,还自愿为皇室放羊。

卜氏是一个极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2006年的时候排在第170位,人口72万左右,也不是特别小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