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掌故
32033600000022

第22章 “三门四艺熔一炉”的马全福

马全福(1929—1994),北京人,8岁拜师练习“如意通臂”,又拜求多师,习得三家门派四种拳术,后在实践中将三家门派四种拳术熔于一炉,随意而发,自名“自然拳”,武林人称“三门四艺熔一炉”的马全福。

北京城人文荟萃,乃北派名拳汇集之所,高手多了,也便培养出些高人。春日里,北海公园琼华岛上,一位年近六旬的拳师正在练拳,初看噼噼啪啪,抡臂生风,乃是通臂之法;继而气沉力猛,式式刚劲,陡变“少林”拳风;顺势转开圆圈,步走趟泥,全然“无极八卦”;依势顺导,搂膝步,高探马,海底针,闪通臂,又换了“太极”拳术。四种拳路融为一体,自然而然,无枝无蔓。这位老先生姓甚名谁?操的是何路练法?

(一)“如意通臂”是真传

这位拳师姓马名全福,北京人氏,8岁拜名拳师梁海如为师。

梁海如精通“如意通臂拳”。这“通臂拳”素传有四大派别,一为“马猴通臂”,以赤尻马猴为形,架子大方,劲力刚强;一为“白猿通臂”,以长臂猿猴为形,姿势舒展,劲力柔长;一为“石猴通臂”,以传说中的孙悟空为形,动作多旋转跳跃箭弹;一为“猕猴通臂”,以猕猴为形,讲究缩小绵软巧的练法。“如意通臂拳”是“猕猴通臂”的一支,它以猕猴形为主,又采另三家猴形之长,劲力绵长之中透着凶狠,拳法开展之中藏着小巧,运用自如,随心随意。梁海如师承崔靖;崔靖是祁娄维之高徒;祁娄维则是清末“祁家通臂拳”的“掌门”。梁海如为一代名师,如何肯收8岁的马全福为徒呢?原来梁海如与马全福的祖父马永海相交甚厚。马永海习练“少林拳”,早年在东安市场专教“弓、刀、石、马、步、箭”,有此一层关系,马全福才有幸忝列梁海如老师的门墙。

马全福幼时家境寒苦,十来岁即外出做零工。梁海如依据他打零工的去处,随时变换练功地点。东华门后筒子河、天坛南墙根、朝阳门外乱葬岗子,都是他们师徒经常光顾的地方。时间总是安排在清晨四点。梁老师尽意传他,并无旁人。对他要求甚严,先练他吃苦、守时、立志,再传与他“通臂”功法。梁海如对“通臂拳”作过深入的研究、探索、总结,在原基础上创造了“三擒手”、“四群手”等技击方法,并将“通臂散式”编创了两趟“通臂长拳”。马全福跟了梁如海一生,直至1959年梁海如八十而终。他继承了“如意通臂拳”衣钵,成为了“如意通臂拳”的一位重要传人。

梁海如不仅传艺,而且有德。他常教导马全福要有正义感,要勇于扶危济困,而对武林同仁却不要争强好胜,动辄伤人。马全福牢记师父教诲,也牢记师父的行为。他记得一次有位摔跤手前来向梁海如寻衅,这位跤手臂力腕力腿功都好,能两手握把,将一辆装满切糕和一桶水的独轮小车抬起来。梁海如不计较他的无礼,与之比武时,“二龙戏珠掌”总在那人眼前转,“梅花掌”总在他心窝晃,就是不发劲伤人。那人心服口服,跪下就拜师。可另一次,梁海如则上手便打,毫不留情。那是抗日时期,一名日本军官寻上门来较量,梁海如不谦不让,几个照面,便用“十八盘龙腿”踢倒对方。

(二)李派功夫练七年

梁海如曾拜过13位师父,有名的如崔靖、“猫儿张”、“熊胡”等。为此,梁海如不主张马全福死认一门,而要他博学多见。在马全福15岁那年,梁海如把他送到好友陈月舫那里去学艺。

陈月舫的师父张涛是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鼻子李”李瑞东的高徒。陈月舫并非出家人,却有法名,号为清海,这是按少林正宗辈分排下的名号。

李派功夫有“少林”、“太极”两大类。“少林”以“黑虎拳”为代表,“太极”则是刚柔风格,亦称“刚柔太极”。特别是李瑞东将“太极拳”中的“搬拦锤”、“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栽锤”摘出,编创出一套“太极五星锤”,可谓李门精粹之一。

马全福在陈老师这里学了七年。陈老师在北新桥、孙家坑、黄米胡同三处教拳,马全福也就跑三处跟陈老师学拳。李派少林功架端正,劲力充实,结构严谨,动作连贯,讲究“搂”、“打”、“搪”、“封”、“弹”、“踢”、“扫”、“挂”。陈月舫按部就班传授马全福,从拆拳八式教起,直至将“金刚八式”、“梅花拳”、“黑虎拳”、“披挂”等尽数传授,又传与他“七枪”、“雪片刀”、“罗汉剑”、“九州棍”等诸般兵械。“少林拳”与“通臂拳”练法不同,陈老师要求马全福不能将风格混杂,练“通臂”就是“通臂”,练“少林”就是“少林”。这个要求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马全福遵从师命,早练“少林”,晚练“通臂”,经过几年,不仅掌握了“少林拳”法,“通臂拳”也日益精湛。陈老师见他领悟甚快,便开始教他“太极拳”和“太极五星锤”。“太极”是“内家拳”,讲松静自然,与“通臂”、“少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功夫。一个练了多年外家功夫的人突然要改路子,的确是很难的。陈老师鼓励他说:“我的师爷(指李瑞东)就这么练,你也一定能练成。”梁海如老师启发他道:“练少林外家的人,只有练了太极,少林功夫才更扎实。不要以为练太极的都得是老弱病残,年轻人练,才能练出真正的太极武功。太极名家杨澄甫、吴鉴泉,不都是起小就练的太极拳吗?”两位老师的启发,使马全福顿开茅塞。自此潜心钻研李氏的刚柔劲,钻研“李氏太极推手”的独特方法。马全福练太极,丁是丁,卯是卯,务求正确,不数年,即将“太极”拳术学会。

陈月舫当时创立了普育武术社,弟子颇多,影响很大。陈老师去世后,普育武术社随之停业。陈老师的几位老弟子曾在公园里传拳。随着时光的流逝,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既能传授李氏太极,又能传授李氏少林的拳师则非马全福莫属了。

(三)无极八卦随身转

马全福的“八卦”师父是著名拳师宋兰坡。宋兰坡老师与马全福曾住街坊,与梁海如老师又是多年至交。梁老师为使马全福见多识广,便又做主让他拜了宋老师为师。

马全福已经学了“通臂”、“少林”、“太极”,此时又要学习“八卦”,这在常人看来是万万不可的。可是梁如海、陈月舫、宋兰坡三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诸般武术同出一源,风格各异,原理同一,只要用心学习,同时学几种东西也不会串味儿走样。

宋老师的“八卦”称作“无极八卦”,劲讲阴阳,步走趟泥,圈中有圈,招招是圈。宋老师学这点玩意可不容易。当时会这“无极八卦”的是一位清室王爷,辛亥革命后做了寓公,每日练拳消遣。宋兰坡为得真传,整整为王府白扫了三年门前地,这才感动了这位“退休”王爷,传给他“八掌六十四手”。

宋老师家境贫寒,有一时期仅靠卖茶为生。但他待人宽厚,常常接济比他还穷的人。一次马全福在屋里向宋老师学习“背后掖掌”,一个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鱼缸。这个鱼缸是当时协和医院外科主任送给宋老师的,很珍贵。马全福闯了祸,心中惴惴不安。可宋老师脸没红一点,话没责备一声,扫出碎碴之后,继续给马全福讲解。

马全福遇上这样厚道的师父真是福气。他自知只有好好用功,才不辜负师父一片苦心,于是,他一有空闲就转“八卦”,久而久之,“八掌六十四手”练得熟而又熟。

(四)三家一炉拳自然

马全福学了三家门派四种拳术,法则不同,风格迥异,怎么他竟将这四种拳法合成一路来练呢?这是种什么练法呢?

这叫做“自然如意”的练法,并非马全福所创,乃是梁如海老师的指点。当初他学“通臂长拳”时,梁老师便要求他除了照正常顺序练外,还要从后往前练,从中间向两头练,要练得纯熟、自然、连贯。自他学了“少林”、“太极”、“八卦”之后,梁老师又指导他将四种拳术合在一起练,顺势变招,沿招变招,能接上什么动作便接上什么动作,务求自如、自然,随心所欲。梁老师说:“这样练,就能将四种拳法融为一体,发挥各门长处,运用起来也便信手拈来,随意而发。如有人问你这么练叫什么拳,你就说这叫自然拳”。

马全福是“如意通臂”、“李氏少林”、“刚柔太极”、“无极八卦”的重要传人,也是一位运用“自然如意”练法的拳师。解放初,他凭这身本事参加了体委组织的第一期武术学习班,并被选为第一支武术宣传队队员,在比赛表演中荣获了“武术惊人”的荣誉奖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