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掌故
32033600000008

第8章 “鼻子李”功兼内外

“鼻子李”原名李瑞东(1851—1917),京东武清人,由于鼻孔外翻,武林送其绰号“鼻子李”。他精通六门武功,以内功外功兼长而声名远扬。他的高超武功曾受到慈禧的赞赏。

本人少年时学过三年李派少林拳,与李瑞东传下的武术有些渊源。20世纪80年代,本人凭借一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写了篇《李瑞东负气身亡》的短文,发表在《体育报》副刊上,因此接到李瑞东的孙女李荫茹女士的来信批评,既说明李瑞东系煤气中毒身故的事实,又希望作者应当实事求是地写作。本人除了检讨自己的写作态度外,还内心负疚,总觉得对不起李瑞东老前辈。故而对李瑞东的事迹及其所传武术内容多所留意积累。后有幸结识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武淑清、北京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世勤等李式武术嫡系传人,对李瑞东和李式武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终于能草就此文,得以纠正年轻时所犯的错误。

(一)因鼻孔外翻而得武林绰号“鼻子李”

李瑞东是京东武清县人,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故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由于天生鼻孔外翻,人送外号“鼻子李”。

清末民初,李瑞东是京津一带赫赫有名的武术家,大有“谁人不识鼻子李”之势。那时京城武术界,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八卦”、“形意”、“太极”三大门。其他门类的武术均势力单薄,难以与三大门抗衡。唯独“鼻子李”一脉颇有人气,习者众多。虽然当时并没有“李式拳派”的称谓,李瑞东也从未表示过自己在另创门户,但由于他本人武功过人,口碑极佳,声名远扬,以至求教者趋之若鹜。

李家是武清县城的富户,家有良田数十顷,房屋近百间,还开着“济生堂”药铺。李瑞东的父亲精通医术,行医之余兼作药材生意。无忧无虑的富裕生活为李瑞东提供了练武条件。而李瑞东又天生好动,自小就痴迷练武,见到好玩意儿就想学,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就请教,家里又有足够的财力供养老师,招待朋友,结交八方武士,支持各种武术活动。正所谓“穷文富武”。这一切正是李瑞东得以成名并立足武林的原因。

(二)拜六师,通六艺

很多人说李瑞东的“玩意儿”很杂。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他拜过多位师父,学过多门功夫。有名有姓的是六位。

第一位是饶阳李老遂,学的是“戳脚”。李老遂是河北饶阳人,为“戳脚”名师赵老灿的传人。大约生活在19世纪20至90年代。李瑞东在其《太极拳谱》自序中说:“余自幼即癖好拳棒,无奈未得遇名师……后得幸饶阳李老遂先生来,得其开导指教,方稍较明释……先生是戳脚门,近日四乡各镇均推戳脚门为最,闻风胆落。”看来,李瑞东学“戳脚”当在他的青年时代。而在此之前,他必是也学过其他门的武术,据说是少林拳和摔跤,只是没有什么成绩,故而也没有记录。

第二位是大刀王五(王正谊,字子斌)。对李瑞东来说,王五亦师亦友。论年龄,王五(1844—1900)长李瑞东七岁,论交情,二人是结义兄弟,论武功,王五成名早于李瑞东。所以王五以兄长身份向李瑞东传授了“教门弹腿”等武功。

王五被清军抓走献于德国部队,被德军杀害于前门东河沿后。据传,是李瑞东为他办的后事。

王五的深明大义是后代镖客武师们的楷模。本人向李氏传人程全宝老师学过的“六合刀”,“披挂拳”套路是否源于王五?不得而知。

第三位是王兰亭。王兰亭名永泰,当时是京城端王府管事,也做过御营武术教师。早年习练“心意拳”,后从杨露禅习“太极”七年。传说杨露禅死后,他又向董海川请益过“八卦掌”。是一位内家拳高手。一日路过李家,二人切磋武艺,结果李瑞东三战三北,李瑞东知道得遇真功,执意拜师,然而王兰亭因与李瑞东同辈,不肯为师,二人遂结为兄弟,由王兰亭代师传艺。此乃“李氏太极”之源。很多关于李瑞东的记载,均说他是杨露禅的徒弟。王兰亭代师传艺则是李氏门人相传,当为可信。或许,李瑞东也确实得到过杨露禅的亲自指点。因为李瑞东与杨班侯、杨健侯为师兄弟的文字,早有流传。

第四位是龙禅法师。龙禅法师,传为嵩山少林寺武僧,曾与王兰亭较技败北,意欲拜师。王兰亭深明事理,恐龙禅拜师有损少林武功名声,遂与龙禅结为兄弟。自然李瑞东也结拜在内。此后,龙禅向王兰亭学“太极”,李瑞东则向龙禅学“少林”。这是李氏武术含有正宗少林之源。据说,龙禅所传有“六合八式”、“金刚八式”、“文功八式”、“武功八式”、“罗汉拳一百零八式”等十数种武功。本人学过的“黑虎拳”、“梅花拳”、“拆拳八式”、“金刚八式”,不知是否源于龙禅法师。

第五位名为岳青山,传为岳飞的后人。所传为“岳氏十二心意拳”。又叫“十二连拳周岳图”。对此说武术界还有分歧。依李氏后辈传人所说,是王兰亭和李瑞东一齐拜师岳青山的,其时岳青山已九十余岁。

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书证物证,说法不一是难免的事。本人粗浅,没有见过“十二连拳周岳图”的任何资料和演练。

依本人所知,在湖北黄梅县岳喆大湾有一支岳飞后人。传为岳震、岳霆后代。这一支岳氏族人代代习武从未请过外地武师。家族相传“岳家拳”,有“一宗拳”、“三门桩”、“五法”、“五虎”、“七星”、“梅花”、“反梅花”等多个套路和功法,清末曾出过一名武举岳立三。清末至民国岳喆大湾出来的著名武师有岳谱元、岳永义、岳双全、岳长安、岳天佑、岳朝林等。此一支还传有《岳氏家谱》。不知岳青山与这一支有无渊源。

第六位是甘淡然。传说甘淡然是清初期大侠甘凤池之曾孙,时年108岁。所练功夫为“武当金蟾太极功”。李瑞东与其于古董店相遇,切磋试手,竟然败于此老。李瑞东欲得其技,愿拜为师。甘淡然也欣赏李瑞东的功夫,遂点头应允,纳为弟子。

堂堂“鼻子李”,偌大的名声,却能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他以武成名的关键。

(三)“内”、“外”兼修,武功超人

李瑞东身负六门武功,经过他的消化,融汇,形成了自己一派。这派功夫可谓内外兼收,内外相融。

内家功法,体现在他创造出的“天盘拳”、“地盘拳”、“人盘拳”。“天盘拳”注重上盘功夫,要有精深的轻功功底。据说只传到第二代便已失传。“地盘拳”又叫“太极八法奇门拳”,俗称武太极,因为它发劲较多。曾听人讲李式太极,又叫“刚柔太极”,外柔内刚,是不是指的“地盘拳”不得而知。“人盘拳”就是流行较广的“太极五星椎”(或叫“太极五行棰”)。

对这些内家拳法,李瑞东有《太极拳谱》、《单练之要》等理论著作,作为练功的指导。

外家功夫,则恪守少林宗法,以刚为主,以快制慢。站桩、踢腿、打拳、实作、对操、单练,应有尽有。还有所谓“四大硬功”,乃是“披麻甲”、“抖绠绳”、“盘桩”、“打袋”。“披麻甲”旨在使全身骨肉结实,紧密有力。“抖绠绳”旨在使两膀力大无穷。“盘桩”可锻炼人的挤靠功力。“打袋”则是使拳硬如铁。

据说习练李派武艺的人,有个程序:幼时习练“少林拳”,青年时习练内外功,成年后练习“太极拳”,则会内外兼修,功力过人。

(四)为慈禧祝寿表演,得慈禧赏识

李瑞东身为富豪却为人仗义,尤好布施,他家资雄厚,故常有武林人士投靠、求助。他总是来而不拒。多时,家中食客达数十人。他教徒弟也不收钱财,完全是义务教授。他本人有高超医术,常为乡邻免费看病,对穷人连药费都不收。遇到灾年,他就开仓放赈,在京津两地开设粥厂,救济饥民。所以他的口碑极佳。人多以“小孟尝”呼之。

他的徒众甚多,在他的教育约束之下,做了不少保境安民的事。当时,武清县境有土匪数百人,劫掠乡民,危害一方,官兵屡剿不成。李瑞东经过谋划,率弟子数十人直捣匪巢,擒获匪首,惊散余匪,恢复了治安,受到官民的一致感激。他的名声传扬在外,也得到官府的重视。在王兰亭离任后,他便被聘到端王府任武术教习。据说端王载漪还拜他为师学拳。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六十大寿,端王载漪特意带着李瑞东、李进修师徒进宫为慈禧表演祝寿。由于武功卓绝,得到慈禧赏识,留在宫中任二等侍卫兼武术教师。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往西安后,才辞职返回武清。

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任命李瑞东为拱卫军武术总教习。这是他担任过的最后官职。

同年,李瑞东与李存义、张兆东等人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任首任会长,并主办了号称“天下英雄会”的武术比赛,对弘扬中华武术的贡献不可估量。

李瑞东于1917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死于煤气中毒,享年66岁。

李瑞东逝世已近一个世纪,在这百年间,李派武术曾有过盛极一时的时光。他的子女、徒弟、徒孙中有名者极多,如李伯英、李进修、李子廉、陈继先、蒋万良、项润田、张涛、高瑞周、任万良、陈月舫、张斌如、程全宝、马全福等数十人,到处开办武术社,或在军队传习武术。

现在,据我所知,北京武协“李氏太极拳”研究会着重发展继承“李式太极”的拳技,既有传统“十三式”,也有“太极五行棰”,还有精练套路,以及“太极十三剑”等。北京汇通武术社则继承当年高瑞周的汇通武术社的传统,既传李式太极的内家功夫,也传“五龙通花炮”等外家功夫。另有马全福的数十弟子,传的是“李式太极”及“黑虎拳”一类“少林拳”的内容。

李式武术的影响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