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32185100000035

第35章 继位风云——既残且忍

明朝时万历爷在位48年,等得他的太子都老了,没当几天皇帝就下去找自己老爸聊天。当时我们说,对于一个皇位的继承人来讲,有一个太过长寿的老爸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而康熙这个皇位却足足坐了61年——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来算,如果他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那么在死的时候恐怕也只能看到自己老爸精神抖擞地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

嫡长继承制是指仅立嫡长子为继承人的制度。嫡长继承制始于商朝末,至周代立国而正式确立。此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各个朝代大多严格遵循嫡长继承制来制定继承法,选立储君。

与建储立嫡迥然有别的秘密立储制,基于满洲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汉族立太子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皇位继承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对满洲国家不立储传统的修改和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些狠人,自然会想办法将自己的老爹干掉——或者至少将他从位置上拉下来腾地方。另一些不那么狠的人呢,就会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至少得比兄弟们久——跑不过老虎,就得跑过同伴。

而康熙的太子却超越了这样的境界。

本来清朝是没有立太子的先例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死的时候都没有指明继承人,这固然是少数民族的风俗所致,也有一些大家凭实力自行决定的意思。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既然已经统一了天下,自然应该有一些新的气象。

康熙立太子几大理由如下:

第一,满洲历史教训。康熙帝的曾祖父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继承人,努尔哈赤死后由八旗旗主公推新汗,皇太极死后由实力较强的诸王、大臣议立新君。由此引起争夺大位的事件,几乎兵戎相见,使政权濒于分裂。

第二,皇权旗权矛盾。皇权是指皇帝的权力,旗权是指八旗贵族的权力,二者有统一、也有矛盾。天命末、崇德末的皇位继承,旗权占主导地位。顺治朝由诸王、大臣议立新君的制度开始发生变化。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望没有实现。最后由顺治帝与孝庄太后、诸王、大臣等商量,决定由皇三子玄烨来继承皇位,四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辅政,皇权与旗权取得了折衷。康熙帝立皇太子,为的是强化皇权,削弱旗权。

第三,学习汉族经验。康熙帝学习并接受汉族儒家经典,研究中国历朝统治经验,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巩固清王朝统治的头等政治大事。他开始接受历代皇位继承的经验,特别是明朝皇位嫡长制(正妻长子)继承皇位的历史传统。

第四,平定叛乱所需。当时发生“三藩”之乱,伪托“朱三太子”蛊惑人心,以之为号召,煽动起叛乱,使康熙帝看到“太子”威力之大。他命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也立皇太子,以为身后预作准备,并有壮大声势、稳定人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作用。

第五,特殊原因。皇太子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里氏,出身显赫,她的爷爷索尼是辅政大臣、一等公,她的父亲噶布喇是康熙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她的叔叔索额图则官至大学士。赫舍里氏12岁嫁给玄烨,两人恩爱,但不幸在生育胤礽时因难产而死,年仅22岁。康熙帝与这位早逝的皇后感情很深。举个例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五日,赫舍里氏去世后第三天,梓宫迁于紫禁城西,直到二十七日,康熙帝几乎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他亲自将梓宫送往昌平巩华城,从六月到十二月,他去巩华城34次,第二年又去了24次,第三年去了15次。有学者统计,从康熙十三年到十六年,他一共去了80次。这四年里,每逢腊月二十九,他都去巩华城陪伴亡灵。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帝对这位嫡长子格外关爱,决定改变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皇位继承制度,而实行皇位嫡长继承制,预立胤礽为储君。

胤礽这个太子当得却并不安稳,他的一生经历了两立两废,在古今中外的太子中,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

第一件事。反对皇太子的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打了许多小报告,虽然这些小报告后来证明只是造谣,不过三人成虎,由不得康熙不信。

第二件事。康熙帝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帝十分焦虑,皇太子却无动于衷。这就表现得太过绝情了,在讲究兄友弟恭的年代十分恶劣。

第三件事。在返京途中,康熙帝发现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皇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康熙帝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胤礽被废,皇太子位空缺,诸皇子立即为争夺储位而积极活动。

皇长子胤禔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原大学士明珠是其舅父,三则得到皇父的宠爱。

可惜胤禔并不是真命天子,在夺位这样的事情中,占尽优势的那个往往也是众矢之的。先前有太子,诸皇子自然联合起来对付太子,现在太子位置空出来了,自然联合起来对付那个可能性最高的。于是不久胤禔也被算计了。

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出身微贱,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并将其所属包衣佐领及人口,均分给皇十四子胤禵及皇八子胤禩之子弘旺。同时又警惕以明珠为首另一支外戚实力的增长。

巫术这样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是不太靠谱的。但是当时人可并不这么认为,康熙帝的意见也很中肯——本来就没有立你的意思,干脆就革了你的王爵断了你的念想。

但太子之位可不能悬空,于是胤礽又被从牢里放了出来。而对于他以前的所作所为天下人可没那么容易忘记——何况是皇帝你自己说要废的,总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普通人还讲究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呢,如果是皇帝,那就是金口玉言。

不过幸好还有一个现成的替死鬼——胤禔。康熙金口一转,说皇太子以前的各种劣行都是因为被巫术迷惑了,既然现在已经查清楚真相,就恢复他的位置吧。反正皇帝一句话,谁还敢出来争辩不成?

于是胤礽复立。

胤礽经过了此番大风大浪,心里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虽然是皇太子,说好听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难听就是上面那位爷一不开心了,虽然都能让自己灰飞烟灭,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滋味可并不好受。

可惜康熙爷越活越精神完全没有退位或者归天的意思,这样下去皇帝没死太子估计都死了,这叫胤礽如何甘心?于是他就开始筹谋怎样才能尽快登上那个位置了。

不过康熙是谁啊,那可以从小跟鳌拜、吴三桂等一众狠人打交道练出来的,普通的小花招在他那里怎么会管用?好不容易结交了几个大臣,纷纷被康熙都收拾了。这下子,矛盾终于激化到不可调和。

康熙帝决定再废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允礽拘执看守。”十月初一,以御笔朱书向诸王、贝勒、大臣等宣谕重新废黜胤礽的理由,主要是:

第一,从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

第二,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

第三,是非莫辨,大失人心;

第四,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

这下康熙发现了,只要立太子,其他儿子就要争,太子为了自保就要尽快登上皇位,就要起异心。只要不立,那些儿子为了讨他欢心,那是一个比一个乖,一个比一个听话,变着法儿的讨好。这样看起来,这个太子还真不用立了。反正现在天下大定,也没人敢抢爱新觉罗家的位置。

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皇帝的年纪已过古稀,实在是没多少日子好活了,想起来要确定自己的继承人,可惜此时已经太晚了,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这个垂死老人可以掌握的,哪怕他当时还是皇帝。

在这里还引出了许多野史故事,比如他本来传的是传位十四子,最后被胤禛给改了变成传位于四子之类,但都是野史,不足为信。

不管怎么样,在这场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笑到最后的人既不是两起两落的皇太子胤礽,也不是自认为十拿九稳的皇长子胤禔,更不是打小报告的皇三子胤祉等,偏偏是平时比较低调的皇四子胤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

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玄烨崩,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清世宗。改元雍正,所以又称为雍正皇帝。

清代的立储制度从雍正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解决皇位继承问题,基本上采取预先公开册立皇太子,以备承嗣皇位。所选太子的原则是所谓立嫡立长。清代不立皇太子,因此,多次发生诸王子争夺储位。康熙帝立太子,旋废旋立,既立复废,诸王子营求储位,纷争不已。

秘密立储是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建立的一种皇位承袭制度。雍正帝继位后,汲取历代建储承嗣的经验教训,始创秘密立储制度。皇帝将钦定皇太子的名字用朱砂红笔写在纸上,藏于匣中,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其去世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共同取出,纸上书写的皇太子便是新的皇帝,即位登基。

雍正帝始创的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历史上经常出现的诸王子争储位,储君与皇帝争权,储贰骄纵等弊病。嗣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帝,均按这一制度继承皇位。后由于同治、光绪两帝均无子嗣,宣统帝未及亲政清王朝即被推翻,秘密立储制度自然也就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