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32185100000004

第4章 放牛娃的怒吼

翻开中国历史,从南至北的统一战争成功率极低,多的是从北向南以摧枯拉朽之势统一全国的。任何一个政权如果在长江以南定了下来,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彻底终结,覆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是一个定理,至少直到明朝这个定理还是正确无误的。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天命。不过天命这种东西差不多是五十年河东五十年河西,现在到了转变的时候了。

朱元璋的北伐有如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但兹事体大,一旦成功天下便定了下来,一旦失败前面的所有努力也会瞬间化为飞灰。虽然元朝当时已经衰弱不堪,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千钉,谁也不敢真的轻视成吉思汗的子孙。

要成功,便必须要拟定一个详细的、完美的计划,还需要找到这个计划的执行人。

朱元璋与刘基细细商定了北伐计划。此时常遇春提议:直取大都,以其精兵消灭元朝的疲卒,占领大都后,分兵出击,则大功告成。对此,朱元璋不赞成,他认为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孤军深入进攻,太过危险,应先取山东,再占河南,折攻潼关,取得东西南三方面的军事要点,然后再攻取大都,必将成功。诸将对此表示赞同——当然就算不赞同也是没用的。

大的战略清楚了,小的细节也是不能疏忽的。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要考虑得面面俱到。民心这样的东西说起来似乎玄之又玄,但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幸好朱元璋本身就是贫下中农出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于是他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至此,北伐的准备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但可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天子此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孤家寡人,自然不可能自己再上阵交锋——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不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但北伐之军尽是精锐,如果交到一个没能力的人手里,那自然一切休提。即便是有能力,如果他还有野心,那也是大大的不安全。

这时,徐达这个名字便从他的脑海中闪现。

徐达此人也是穷苦出身,小时候主要的工作是放牛。相传他还是朱元璋小时候光屁股认识的朋友——这种朋友通常我们叫做“发小”,基本上已经算是最铁的铁哥们。当时,朱天子还混得不好,他的朋友自然也不可能是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的人。事实上直到元末起兵,徐达也还是个半文盲——顶多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和看看启蒙书籍,《孙子兵法》上的字估计他都认不全,更别提理解。

但徐达好学,更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哪怕是在他带兵打仗的时候,稍有空闲就会叫上几个饱学之士给他讲解兵法。平日里如果没事,他更是跟着文化人谈论终日,这可算是真正做到了“谈笑有鸿儒”。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徐达天天跟着读书人混,虽然不见得就能学富五车,但是受到正面熏陶却是一定的——这样的人放在一堆农民里,那可就称得上知识分子了。再碰巧他还很能打仗,也就是传说中的能文能武、文武兼备。

能文能武的徐达在生活中却是极为自律。当时天下大乱,义军四起,所谓乱世英雄出四方,有兵就是草头王。稍微有了一点势力之后便四处骄奢淫逸的人物多不胜数。但徐达却是不贪女色不贪钱财,哪怕是在朱元璋攻下应天,成了天下赫赫有名的一股势力之后,徐达也不过是住在一所低湿狭小的房子里。可话说回来,没钱买房的那叫窝囊,有钱偏不买房的就算是境界,如果是别人送房都不要的,那就已经是神话了。同样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那评价自然也就不同。

农民出身的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具有的浓烈的乡土气息。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土难离,二是亲近同乡。来自一个地方的人,自然更有共同语言,也就更加容易抱成团。久而久之,从文的演化成了政治派系,行武的就变成了军队小山头。徐达却从来洁身自好,从不搞拉帮结派的把戏。哪怕是别人来拉拢他,他也不理不睬,只跟着唯一上级朱元璋走。

这样的人,自然是北伐的最佳统帅。

从1367年10月明军主力由江淮北上,至1368年2月,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山东的攻克,使元廷失去了左臂,在战略上为北伐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军事态势。3月,徐达挥军西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一路自济宁溯黄河而上,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一路由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攻许州(今河南许昌)。同时他命征南将军邓愈率襄阳、安陆、景陵等处兵马北攻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明军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汴梁、洛阳以及嵩(今河南嵩县)、陕(今河南陕县)、陈(今河南淮阳)、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不战而据有潼关,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

元朝大都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听取前线将领的军事情况汇报,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步骤。根据当时元廷已经孤立无援的军事形势,徐达提出由临清(今属山东)直捣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同意,遂决定由征虏右副将军冯胜守汴梁,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守河南(今河南洛阳),镇国将军郭兴等人镇守潼关,徐达率大军直取大都。

7月1日,明军主力自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景县)、通州(今北京通县),向北挺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28日夜三更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8月2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从根本上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帝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得到徐达大军攻下大都的消息以后,不失时机地命其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8月15日,朱元璋命都督副使孙兴祖、都督佥事华云龙留守北平府(今北京),徐达、常遇春挥师西向,攻取山西。同时,他命冯胜、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应攻晋主力。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作战,明军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这时盘据在陕甘方面的尚有李思齐、张思道等10余万人。徐达平定山西以后,迅即转攻陕甘,以求彻底完成此次北伐战略任务。

2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攻击甘陕,至12月明军击溃扩廓帖木儿反攻兰州之军,历时10个月。明军相继攻克奉元路(明改为西安府,即今陕西西安)、凤翔、兰州、临洮、庆阳等重镇,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元军之势力。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事实上,能够列出一个计划并不难,难的是将这个计划完美地执行下去。朱元璋北伐之役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北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战略出击几乎实现了战前所有的构想,指挥敌军如我军,一步一步的推进如同沙盘推演,精确无误。

战略计划做到这一步,固然是其难无比,战略执行做到这一步,同样是难如登天。仅此一事,便足以证明朱元璋与徐达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佳君臣搭档。

但可惜,再好的搭档也只是搭档。

刘伯温预言国运——《烧饼歌》

民间传说明朝的开国第一谋士刘基刘伯温写了《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并且一一应验。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刘伯温真有传说中的通天彻地之能?

传说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全文共计1912字,由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虽然《烧饼歌》可能只是后人的附会之作,刘伯温也没有传说中未卜先知那样的神奇,但是他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第一谋士,其功绩是无法抹灭的。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