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32185100000007

第7章 诛十族——读书人的种子

朱棣这个人懂得什么时候该来软的,什么时候该来硬的。用比较玄乎点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刚柔并济。他刚入南京城便下令不准进入皇城,给自己的侄子留下自尽或者退位的时间——抢侄子的东西本来已经算是过分了,但如果还亲手杀了自己的侄子,那么在史书上写得绝不好看。

朱允炆放火烧了皇城,以示与自己的叔叔誓不两立。他也根本没有想过退位。

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他缩在自己的座位上,抚摸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面无表情。朱元璋先例不远,他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坐稳这张椅子。但首先,他还是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

哪怕是朱元璋杀人,也会有个名目的,总不能直接说我看不惯你,所以要你死。当然,朱元璋一个串通胡惟庸谋反的罪名使了12年,这是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名分无关。

朱棣要让自己的登基显得更为合理,那么草拟即位诏书就变得很重要了。这时候,方孝儒进入了他的视线。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虽然宋濂在朱元璋手里落了个流放的下场,但到底曾经当过太子朱标的老师——这样说起来的话,方孝儒跟朱标还是同学,跟当时的皇帝朱允炆论起辈分了,也称得上是“皇叔”。这样论起来,他跟太子朱标一脉的关系自然非同寻常。

方孝儒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他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方正学”。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建文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师,更受到百般信赖和倚重,“国家大事,辄以咨之”。方孝儒对建文帝则是赤胆忠心,全力扶持。

姚广孝(1335~1418年),汉族,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靖难之役”爆发之后,方孝儒作为一代大儒,文才出众,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写得才华横竖都溢。就连朱棣手下第一谋士姚广孝都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儒,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简历,这样的才华,如果由方孝儒来草拟那即位诏书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南京陷落之后,方孝儒把自己关在家里,天天穿着孝服痛哭。朱棣派人把他强行带到大殿之上,他就在大殿之上哭。就连朱棣也觉得有些感动,于是亲自下来跟他说话:

“你不要太难过了,我不过是效法古时候周公辅佐周成王罢了。”

朱棣说的理由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但好歹算是一条理由。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奇怪,你没理的时候干什么都是错,但如果你有理——哪怕只是一条歪理——也就显得不那么可恶了。

“那么成王何在?”方孝儒问。

“已经自焚而亡。”

“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帝?”

“他儿子还小,国家需要成熟的君主啊。”

“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兄弟?”

朱棣不乐意了,想你方孝儒一个败军之将,囚犯之身,老子跟你和言悦色地说话已经是看得起你了,你还不依不饶起来,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于是,他硬邦邦地扔一下句话:“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家事,不用你管。”下令强迫方孝儒拟诏。

方孝儒把泪眼一抹,道:“好,我拟!”提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

朱棣这下是真怒了,吼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

方孝儒的回答掷地有声:“你便是诛我十族又如何?”

株连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谈判破裂,现在只能靠刀子说话了。朱棣一不做二不休,当真下令诛方孝儒十族。自古以来,人都只有“九族”,从未听闻有“十族”这样的说法。那些办案人员当真是有才,就把方孝儒的朋友、学生也算一族,总计873人全部抓起来杀了个干干净净。

读书人的种子,绝了。

既然开了头,接下来的事颇有些顺理成章的意味。朱棣觉得朱元璋留下来的锦衣卫使起来不太顺手,便自己设立东厂,权力还在锦衣卫之上,专门用来缉捕所谓的“叛逆”——也就是建文旧臣。

铁铉,建文帝时任兵部尚书,经营山东,屡破燕军。他曾在济南城坚守三个月,硬是让朱棣无法前进一步,直到朱棣即位也不肯投降。朱棣当了皇帝再发兵攻济南,终于破城,擒铁铉返回南京。铉见朱棣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强迫他面向自己朝拜,终不可得。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仍不屈服,遂受磔刑(凌迟)而死,年36岁。野史传说当时朱棣还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气。朱棣怒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炸成骨头灰你也得朝拜我!太监急忙把铁铉的骨架用铁棒夹着令其转身,没承想此时油锅里一声爆响,热油从锅里飞溅出来,只烫得太监们嗷嗷乱叫,铁铉的骨架硬是没有转身!

黄子澄,时任太常寺卿,建文近臣。朱允炆还是皇太孙时,黄子澄便建议撤藩,直到燕军渡江,依然在外地募兵。这样的人,朱棣自然不会放过。他最终被擒,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三族,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唯其子彦修因已入昆山籍,能说昆山话,才幸免于死。后人收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1521年)始得昭雪。

齐泰,建文近臣。朱棣将齐泰的叔父齐阳彦、堂弟齐敬等7名亲属抓于京师(南京)处死。同年六月五日,齐泰亦被执至京师,不久与黄子澄等同被斩首。齐泰的其他家属亦牵连被害。

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并牵连所有同乡,致使村里为墟,如瓜蔓延伸。后人泛指朱棣迫害忠于建文诸臣的行为是“瓜蔓抄”。练子宁之死,弃市者150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陈迪之死,远戍者180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80人;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270人;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230人。

够了,已经够了。通过这些直白的文字,一股血腥气味扑面而来。朱元璋开头的杀戮,到朱棣时代被完全继承下来。从某种角度来说,朱棣才是真正的继承人。抛开那些或夸张或含蓄的形容,最后只有一个惨字留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上。

从洪武到永乐,当功臣,惨;当忠臣,惨;当直臣,惨!

倒霉的“大明才子”——解学士

经常听相声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著名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的经典单口《解学士》,里面塑造了一位小时候是神童长大成为著名才子的解学士。这位解学士就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大臣解缙。解缙深受朱元璋的喜爱,经常侍奉左右,并与皇帝对对联。在民间流传了许多解缙智对皇帝的故事。

解缙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从小就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洪武二十年(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中进士。解缙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这足以令解缙名垂千古。此外,解缙最令后人传颂的就是他对对联时的才思敏捷。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流传了500多年的著名楹联就出自他的笔下。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有一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有一次解缙与朱元璋在花园游玩,皇帝突然命解缙以鸡冠花作诗,解缙略一思索,起句道:鸡冠本是胭脂染,一语刚落,只见皇帝从身后取出所执白鸡冠花,说:“不是胭脂红,是白的。”解缙随机应变,当即又吟: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解缙应对如流,用语不凡,联想奇妙,皇帝听了很高兴。

只可惜这位忠臣、才子却没有善终。解缙敢于直言进谏,这在靖难之役后的明朝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是很难被皇帝所容的。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因私见太子,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下狱五年。

有一天,朱棣要锦衣卫的指挥使纪纲把监狱中的囚犯名单给他看看,一下看到“解缙”二字,顺口说了句:“解缙还活着呀!”这无异于死刑判决书。纪纲心领神会,回到狱中,将解缙用酒灌醉,扒光衣裳,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了。一生耿直,满腹经纶,但却不懂为官之道的大才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