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046

第46章 清明时节喊除妖!老帅午夜缚四凶(13)

第三天,一个左臂缠着黑纱,右手持半导体话筒的青年人,带着他的几个同伴,又一次来到南京车站。他们是邮电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刷完标语,呼完口号,走进了旅客候车室。一个人站到椅子上,放开喉咙,慷慨陈词。他历数几年来《文汇报》猖狂反对周总理的罪状,断言这些家伙的阴谋决不会得逞。他预言着:再过两三天,全国人民就都会行动起来。他又来到商店、饭店、售票处、车站广场,向更多的群众广播。店员、交通警、旅客、过路的行人们,停下了自己的工作和脚步,秩序井然地听他讲演。最后,他又回到了站台,端起话筒直接对着列车广播。旅客们又惊又喜,每个窗口都挤满了探身出来看他讲演的人,有更多的人则干脆跳下车厢将他团团围住,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浸在一种战斗的兴奋之中。站台上报告列车即将启动的铃声响了,旅客们与学生们挥手告别,称赞着这一群好样的青年,学生们大声叮嘱着:“同志们,请把我们的标语口号带到北京去!把南京的信息带到祖国各地去!”

南京的信息,一夜之间,通过南京北往的列车,公共汽车,就传到了全省和全国各地。还是在学生们用水氯松往列车上刷出标语的当天,常州站的铁路工人就给他们写来了声援信。

北京天安门广场,潮水一样涨起的花圈的海洋上,托出了一条新的标语:“坚决支持南京人民的革命行动!”

首都人民以兴奋的心情谈论着从南京传来的消息。

此时在上海,则有另一番风光。一队又一队身披粗蓝布衣服,头戴柳条帽,手执一头磨尖了的钢筋的上海市“文攻武卫”的好汉们,奉主子之命出动了。“四人帮”的一员女干将给民兵指挥部下令:“标语不准进入上海!”“文攻武卫”们立即前往江苏省与上海交界处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各个交通要道,以“武卫”来镇压来自南京方面的“文攻”。

(摘自《神圣与荒诞》)

天安门前的呐喊

自从周恩来总理在1976年1月8日逝世后,转眼间就到了3月底4月初。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来了。

然而,1976年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政治舞台上,正在蕴积着一场暴风雨。

“四人帮”正在蠢蠢欲动,他们要利用周恩来逝世后的机会,兴风作浪,谋取权力,镇压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反抗斗争。

这年3月30日,北京市总工会工人理论组副组长、北京市机械配件公司干部曹志杰和他的战友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牌南面的浮雕上,贴出了一篇悼词。这是1976年清明节第一声呐喊,人们也称为丙辰清明的第一声呐喊。

这篇悼词,像一块磁石,像一个火种,吸引了上千的群众。

开始,人们只是默默地抄录着,后来抄的人越来越多,站在悼词旁的一位男青年,便自告奋勇的朗读起来:“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伟大领袖毛主席,向您庄严宣誓:誓与党内外的资产阶级血战到底!”

人们心里明白,这里的资产阶级是指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之流。

人们听了,打从心眼里佩服作者和朗诵者,因为它说出了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这一声呐喊,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也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人们奔走相告,竞相抄录。

朗读的人一个接一个,抄录的人一批接一批。

尽管夜幕已经降下,悼词旁还是人山人海。

一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中年人吃力地念了一半,实在看不见字了,就对一位工人师傅说:“师傅,我眼力不好,请您接着念吧。”

那位工人说:“不行,我嗓子不好。您念,我给您照亮。”说着,他掏出火柴,一根接一根地点着。

火柴一根一根很快地点完了,但悼词却还没有念完。这位工人师傅大声地问:“谁还有火柴?”

“我有!”“我有!”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一位青年举起打火机大声地说;“我有打火机!”

“俺有手电!”一位操着河南口音的同志大声地说道,马上掏出了手电。

“好,用手电!”在一片欢呼声中,人们自动地为这位带来一线光明的同志让开了一条道。

虽然夜幕笼罩着天安门广场,但纪念碑前,人民呐喊的地方,却一直在闪着光亮。他们在呐喊中迎来了第二天黎明的到来。

4月1日,北京市崇文区化纤厂的青年党员贺延光,率领该厂的共青团员,在纪念碑前举行宣誓仪式。

小贺站在纪念碑前的台阶上,手捧誓词,深情地念道: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日夜想念您……”

很快,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人群里出现了一片抽泣声。

他停了停,又继续朗读着。

接着,他举起拳头,领大家庄严宣誓:“我们要发扬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宣誓完毕,小贺和战友们将誓词牢牢地贴在他们敬献的花圈上。可是当天晚上,这份悼词就被“四人帮”的爪牙撕掉了,小贺十分气愤。

第二天上午,他又亲笔把悼词用大字抄好,和战友们一起用纱布裱糊起来,再用透明塑料布罩上,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汉白玉栏杆上,供更多的人朗诵和抄录。

悼词越撕张贴得越多,呐喊声也越来越响。

在众多的悼词中,有一篇署名“革命继承人”的悼词,曾被人们反复朗诵,辗转传抄。为了让更多的人抄录,一位青年以记录速度念道:

“我们革命人民一定会撕下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假面具,把他们丑恶的卑鄙的伪善的嘴脸暴露在人民面前……”

朗诵声不断被掌声和叫好声打断。

听众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管它黑猫白猫,能把这几只耗子吃掉就是好猫。”听到的人,有的相视而笑,有的则禁不住放声大笑,也顾不上周围是否有耗子的耳目了。

笑声、掌声和叫好声,犹如催征的战鼓,激励人民去战斗。人民自发的反抗“四人帮”的斗争越战越猛。

4月2日,科学院一九厂职工,用四块诗牌,响亮地提出了“红心已结胜利果,碧血再开革命花;倘若魔怪喷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的战斗口号。

从此,在呐喊声中,经常可以听到“擒妖魔”“捉鬼怪”“驱虎豹”“战恶狼”“吓死蓬间雀”“痛打白骨精”等战斗誓言。

同一九厂毗邻的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一位名叫严江征的青年技术员,看了四块诗牌,听了“擒妖打鬼”的呐喊,十分激动。当天他就写了一首痛斥《文汇报》的诗。

4月3日,他把这首诗贴在纪念碑前的松墙上,立即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个小伙子从松树上取下这首诗,站在果皮箱上,高声念道:

三月二十五,妖氛起黄浦,

《文汇》充当马前卒。

攻击总理真露骨,

当用开水煮!

“不,应该用油炸!”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喊道。

“对,用油炸!”少年的提议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热烈支持。群众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朗诵的小伙子,他更加提高了嗓门:

好儿女,皆揩泪,

总理灵前列成队。

驱妖邪,莫慈悲,

要以刀枪对!

“对”“这才带劲!”听众高喊着热烈鼓掌。

这个小伙子朗诵完毕,跳下果皮箱,小心翼翼地将诗放回原处,惟恐撕坏了这篇战斗的檄文。此时,有一个人一把将诗抓去。

“你想干什么!”

“不准拿走!”

“谁拿走就打死谁!”

群众发出阵阵怒喊。那个受人驱使的家伙,吓得赶快把诗放下,慌忙挤出人群,狼狈逃去。

“四人帮”不仅派出便衣撕悼词,揭诗文,还对作者和朗诵者采取法西斯恐怖手段。北京房修二公司的青年工人韩志雄同志,因为张贴了《悲情悼总理,愤怒斥妖魔》的战斗檄文而被诬陷为偷自行车的贼,在广场西侧的列宁、斯大林画像前,被便衣绑架了。

总政治部第三管理科电工赵清芳,就因抄录并朗诵了别人的诗文而被投进了监狱。

但是,勇敢的战士是抓不尽的,人民的呐喊也是封锁不住的。

4月4日,是清明节,又是星期日,百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

北京铁路分局的青年工人王海力同志,在天安门广场勇敢地宣读了他的血书:

敬爱的周总理;

我们用鲜血和生命

誓死捍卫您!

中国无产阶级的红后代

这不仅是王海力一个人的誓言。它是当时亿万人民誓死捍卫周总理的共同誓言。血书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一拼而上,把王海力同志抬起来,放到照相用的平台上,许多人含着激动的眼泪争着和他握手,请他签名留念,用鲜花和掌声向他表示敬意。

血书像火红的战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招展。

正是在这面旗帜下,聚集了上千名保卫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勇敢战士。

一个青年递给王海力一张传单,请他宣读。王海力接过传单,立即读了一遍,他因为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声音较低,许多要求念大声点,再来一遍。一个青年怕王海力同志太累,主动上台去,接过传单,高声念道:“《告全国人民书》……要社会主义的中国,不要修正主义的中国……要四个现代化的中国,不要乱糟糟的中国!”

人们听了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高呼口号,高唱《国际歌》。

天安门广场上,口号声和歌声响彻着,叩人心扉。

王海力同志刚被群众护送出广场,广场上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这时,一个年过三十的人,中等身材,身着便服,站在照相用的台子上,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深深鞠了一躬,昂起头来,用手抚平蓬松的头发,环视四周一眼,激动地喊道:

“同志们!同志们!”

等着人群静下来以后,他说:“我是一个普通工人,今天,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要讲几句话……”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一位中年人拉了一下同伴的胳膊,说:“别先鼓掌,你知道他要讲什么吗?”

这种警惕和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四人帮”已经派出爪牙在天安门广场大放厥词。

这位讲演的人名叫李铁华,是首都钢铁公司的工人。他在小小台上走动着,挥着手,感情深沉地说道:

“阳春三月的连绵雨水,那是我们八亿人民流不干的眼泪。”

说到这里,他声音哽咽,泪水夺眶而出。他用手背抹去面颊上的眼泪,继续说道:“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慈祥的父亲!您忠诚的儿女看望您老人家来了。”

在赞颂了周总理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以后,他忍不住哭起来:“您老人家是活活累死的呀!总理――”他泪流满面,再也说不下去了。听众中有人失声痛哭,有人含泪高呼:“周总理永垂不朽!”

李铁华同志越说越激动,群众的呐喊声也越来越尖锐、高亢。

他说话时,不时被“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警惕中央出假马列主义者”“用生命捍卫周总理”等口号声打断。

李铁华同志的讲演激发了群众的斗志,群众的强烈反响又教育和感染了李铁华同志。最后,他用力地挥动手臂,以充满愤怒的声调喊道:“同志们,我们发现有那么一小撮人,把矛头对准周总理,这是我们决不允许的……总理得人心,人民热爱周总理,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斗争是尖锐复杂的,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把那些野心家、阴谋家彻底打垮!”

这时,群众中发出了“打倒野心家”“打倒阴谋家”的愤怒的吼声。

李铁华同志刚讲完,群众一拥而上,争相和他握手:“谢谢您!”“您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向您致敬!”

李铁华刚从台上下来,一个戴眼镜、穿中山服的青年迅速跳上台去,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也要说两句,只说两句。”他挥动右臂,用尽全力喊道:“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一小撮野心家的!”

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他迅速从台上跳下,消失在茫茫人群中。

此时,李铁华同志还没有挤出密密的人群,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为他开道,并护送他安全离开广场。

“同志们,不要为我担心,我在人民中间!”李铁华同志激动地对护送他的小伙子们说。但是,素不相识的小伙子们还是坚持把他送上了公共汽车,并给他换上帽子,改了装,分手时,还一再叮咛他:“多加小心。”

由于李铁华同志受到大家的拥护,受到人民群众和基层党组织的保护,尽管“四人帮”派人跟踪追击,四处捉拿,他还是免受了一次铁窗之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早已不得人心,非常孤立了。

当时正好回京探亲的任世民同志,录下了李铁华同志的演说和群众的呐喊。

任世民同志是西北冶金设计院工作人员。他和弟弟一起,从4月2日就开始到天安门广场录音。他越录越兴奋,恨不得把所有的呐喊都录下来。然而,当时“四人帮”的耳目越来越多,录音越来越困难。

为了录下这难得的人民的呐喊,他在弟弟的帮助下,勇敢而巧妙地在广场进行录音。他把微型录音机绑在腋下,导线从衣袖穿出,话筒握在手里,再戴上手套,外穿军大衣,像英勇的战士一样,哪里战斗激烈,他就冲向哪里,呐喊声留在录音带上:呐喊声记在他的心上,呐喊声激励着他顽强战斗。

他连续录了两天,直到4月5日“四人帮”一伙在天安门广场对人民群众进行血腥镇压之前5分钟,才被迫离开天安门广场。

以后,他又冒着极大危险,把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录音带珍藏起来。今天,从这些录音带上仍可以听到1976年清明节人民在天安门前的呐喊。无疑,这些录音带已经成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李铁华同志演说的动人场面,也被许多业余摄影者拍了下来。1976年清明节,成百上千的摄影战士,以照相机作武器,整天战斗在天安门广场上。

他们登高台,攀灯柱,搭人梯,冒着被打、被抓的危险,抢拍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历史镜头。今天我们看到的上万幅珍贵照片,就是他们历史风云的记录。人们十分感谢这些勇敢机智的录音战士和摄影战士。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后来人才能对丙辰清明节的呐喊人,能知其事,闻其声,知其情。

当然,丙辰清明在天安门广场录音和摄影的人中,也有一些是带有特殊使命的。这些人用高级录音机把革命的呐喊,作为反革命的叫嚣录制下来,用微型照相机把英勇的战士作为反革命罪犯拍摄下来,为“四人帮”镇压人民提供所谓的罪证。

纪录片《扬眉剑出鞘》中,其中一位青年手持半导体喇叭高声呐喊的照片,就是便衣作为罪证拍摄的。

这位呐喊的青年就是有名的《墓志铭》等几首长诗的作者。他贴在天安门广场的诗都写着真名实姓――李舟生。

他是北京市外贸局的保卫干事,当年才22岁。

他出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总理逝世以后,他这个在甜水里泡大的青年,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懂得了斗争的艰巨,醒悟过来了。他认为,保卫干部必须保卫人民的利益,必须保卫和人民同甘共苦的周总理。保卫不应是消极的防守,必须主动出击。他不是诗人,但在一些老诗人的帮助下,将满腔悲愤化作了近十首战斗诗篇。

李铁华同志发表演说不久,李舟生同志就勇敢地站在纪念碑前,举着半导体喇叭,高声朗诵他的长诗《今日在何方》:

谁敢反对我们的总理,

我们就将用毛泽东思想的利剑,

剜出它的黑心,

扒开它的胸膛,

剁碎它的狗脊梁哪,

砍下它的狗头祭英魂!

呵!人民的海洋,

诗歌的巨浪,

打得那乌贼灵魂出窍呵,

吓得那海妖四处躲藏。

看它们往哪儿躲?

看它们往哪儿藏?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念了一遍又一遍,尽管嗓子沙哑了,但精神却更加振奋,斗志更加昂扬。直到念完第六遍,他才拎起半导体喇叭向东交民巷走去。他听到后面有几个跟踪他的人的脚步声,但他仍旧也不回头地勇往直前。心想:“我既然敢念,还怕你们抓吗?”

当他走到东交民巷路口时,一个人已经追上他,轻声对他说:“你快往人群里走,我们掩护你!”李舟生回头一看,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工人。离这个工人几米远的地方,还站着三个体格魁梧的青年工人。他们全都臂缠黑纱,胸戴白花,眼里流露出诚恳和焦急的神情。

小李听说自从“四人帮”开始公开或秘密逮捕人以来,一些工人和学生自动组织起来,暗中保护贴诗、念诗、讲演的群众。小李断定,他们就是保卫群众的人员。

小李对他们既钦佩又感激。不过,他还是谢绝了别人的好意。他指着松林里悬挂的用几十张大报纸抄写的长诗《墓志铭》,对工人师傅说;“我已经在上面把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留下了。我早已做好了被抓的准备……”

说完,告别了他们,仍旧昂首阔步地向预定的目标前进。

4月4日晚上,天安门广场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划破夜空,声音透过茫茫夜空,传向远方。纪念碑西南角的呐喊最为响亮。原来人们正在朗读刚刚贴出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大事记》。

这是一张巴掌大的纸,贴在汉白玉栏杆上。

为什么这么一张不引人注目的纸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这是丙辰清明第一篇直接指名道姓声讨江青的战斗缴文,也是丙辰清明节第一篇公开赞扬邓小平同志的文章。

这篇短文一针见血,爱憎分明,更是痛快淋漓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不仅争着轮流朗读,还出现了一人领诵,众人齐诵的震撼人心的场面。

站在最里层的数十人在一人朗诵下,一字一句齐声高喊:

“七四年一月,江青扭转批林批孔运动的大方向,企图把斗争矛头对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毛主席识破了江青的野心。”

“中央的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

“全国民心大快”。

每喊完一句,听众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直接点名声讨江青的呐喊,大长了人民群众的志气,大灭了“四人帮”的威风。江青气得暴跳如雷,对某位负责人大施淫威:“中央的安全还有没有保障?为什么攻击中央的人不抓,抓不着要拿你是问!”

好家伙,声讨她就是“攻击中央”,这和封建皇帝的“朕即国家”有何两样?

根据江青的旨意,在纪念碑前反复朗诵《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大事记》的朝阳区包装用品厂的工人李希林同志被捕了。

这时,悬挂在纪念碑北侧草地前边的散文诗《请收下》的四周还挤满了群众。他们还不知道纪念碑西南角和东北角已经开始抓人。一个青年还在含着眼泪高声朗诵:

“收下吧,请收下新一代心上的鲜花,收下吧,请收下接班人深情的鲜花……”

突然,几个人扑上来,扭住青年的胳膊,狂叫道:“收下吧,收下吧,把你也收下!”

“四人帮”派出大批人马,驱散了群众,将广场上的花圈、诗文洗劫一空。

天安门:白色花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