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053

第53章 清明时节喊除妖!老帅午夜缚四凶(20)

9月11日至18日,首都隆重举行吊唁仪式。参加吊唁和守灵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省、市、自治区代表和首都群众30多万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港澳同胞,解放军各部队分别发来唁电和送来了花圈。60多个国家、政党送来了花圈。200多个国家、政党、组织以及著名人物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王洪文主持,华国锋致悼词。会后,全国县以上地区召开了追悼大会。朝鲜等30多个国家和政党也先后举行了追悼大会。

毛泽东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天下大治”。

第八节 午夜行动,没放一枪;万民同庆,四凶伏法

人们也许不会料到,这个“禁区”竟成了铲除“四人帮”的秘密“联络站”和“指挥部”。

叶剑英住在这里,无心欣赏外面的景致。整日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时局,思谋着良策。

叶剑英的警卫参谋进来报告:王震将军来了。

叶剑英不动声色。停了一会儿,只见他做了一个打哑谜式的手势:先伸出右手,握紧拳头,竖起大拇指,向上晃了两晃,然后把大拇指倒过来,往下按了按。

华国锋闻知此事,大吃一惊,当即与叶剑英联系。

华国锋没有马上表态,继续在思考。

听了这些话,华国锋很感动,表示只要有老同志撑腰,就好办。

就在叶剑英酝酿着行动方案时,9月21日晚,华国锋驱车来到李先念处。

王震:还是叶帅想得深

四五运动后,叶剑英从城里后海移住京西30里外的西山。这位政治家不是去避暑,也不是因为“有病”而前去休养,而是要进行他心中翻腾已久的特殊政治活动。

西山,北京西郊绝好的避暑胜地,自古以来,为达官贵人游览胜地。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各朝皇家游兴驻跸之所。解放后经修整重建的香山公园、西山八大处以及玉泉山静明园、曹雪芹故居等处,都是西山的名胜。“西山晴雪”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红叶”更是吸引千万游人。

其实,西山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政治舞台。

建国后,中共中央军委在西山另开辟了一块军事“禁区”。来到“禁区”,通常的在某一个路口竖起一块牌子:“此路禁止通行”。再往前便是几个哨兵,挡住去路。过了岗哨,再往里走,“白云深处有人家”便是所在了。

提起“禁区”,人们总难免带有点神秘感。其实所谓“禁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新建了一些军事设施和几栋供临时来往的首长们工作和休息的院落。这一切都是为了战备的需要。人们也许不会料到,这个“禁区”竟成了铲除“四人帮”的秘密“联络站”和“指挥部”。

叶剑英住在15号楼里。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宽敞大院,四面用青石顺着山势砌起一道齐人高的围墙,蜿蜒高低,颇有农舍的韵味。院内前面是一排砖瓦平房,后面是依山筑起的二层楼房。主人就住在平房里的宽敞明亮、整洁高雅的套间里。室内除了写字台、长沙发和茶几外,几乎没有别的陈设了。只是那天鹅绒的帷幕式大窗帘,给人一种庄重的气氛。

叶剑英住在这里,无心欣赏外面的景致。整日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时局,思谋着良策。他利用这个“隐蔽所”,能够接触政治局委员和其他一些老同志,进行个别交谈。李先念、王震等都是他这儿的常客。他不仅约进来,也不断走出去,主动向一些靠得住的同志交换对形势的看法。

有一些军队和地方上的同志,或拜访,或探病,或捎口信,采取各种方式,向叶剑英反映情况,提出扭转危局的建议。

如血的残阳将西山抹得一片辉煌。这时,叶剑英的警卫参谋进来报告:王震将军来了。

叶剑英看到这位在战争年代能征善战,威名远扬的老将,感到很高兴。

“这几天外面的形势怎么样?”

“那还用问,天安门的事不得人心,干部群众恨死那几个上海帮了。”王震愤愤然道。叶剑英听了,点点头,但不做声。在叶剑英看来,那几个人是毛泽东点的将,心里虽然也恨,只是碍着毛泽东,觉得很难办。

王震是个直性子,早已耐不住了,他把憋在肚子里的话一下子倒了出来:“为什么让他们这样猖狂?把他们弄起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叶剑英不动声色。停了一会儿,只见他做了一个打哑谜式的手势:先伸出右手,握紧拳头,竖起大拇指,向上晃了两晃,然后把大拇指倒过来,往下按了按。

这是什么意思?王震想了想,终于明白:大拇指是指毛泽东。他老人家还在世,不宜轻举妄动,等他百年后再说,要等待时机。

王震心里有了底,反转来提醒叶剑英:“对!还是叶帅想得深。”

过几天,王震又来了。

“胡子,你说说看,在主席身边办事的,有你的熟人吗?”

王震想了想,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最后提到汪东兴。

叶剑英听到汪东兴,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跟你很熟吗?”

“是的,很熟,我在延安当卫戍区司令时常跟他打交道,他后来到中央搞警卫工作去了。”

“他现在可不是从前口罗!”叶剑英风趣地说。确实,汪东兴如今可不是一般人物了,他是中央办公厅主任,又身兼中央警卫部队的政委等数职。多年来,一直负责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安全工作。因此,要在毛泽东百年之后解决“四人帮”,就不得不考虑汪东兴的作用。

想到这里,叶剑英又向王震:

“你和他现在关系怎么样?”

“还可以!”

“那太好了!”叶剑英接着叮嘱说:“你要同他多来往,保持密切联系。你要清楚汪东兴的重要地位,要随时可以同他讲话!”

叶剑英又向王震交待了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最后,王震爽快地说:“我听叶帅的,做叶帅的‘联络参谋吧!’”

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王洪文便命令他的办公室人员到中南海值班,以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名义用电话通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若有重大问题要直接向他报告,想以此架空华国锋、叶剑英。

华国锋闻知此事,大吃一惊,当即与叶剑英联系。

最后决定以中央名义立即发出通知:“发生重大问题,应向华国锋请示。”王洪文的招数才不灵了。

与此同时,江青亲自出马,到毛泽东秘书张玉凤那里索要毛泽东的手稿、文件和保险柜钥匙。她明白,只要文件一到手,便可以在这场权力战中占上风。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张玉凤曾作过的揭露:

“江青阴谋盗骗毛主席手稿和文件。主席逝世后,江青一反常态,每天到毛主席住处找我。多次要看毛主席的九篇文章的原稿及修改稿和毛主席的一些手迹。我觉得不妥,这不合组织手续。主席逝世后中央还没有决定文件怎么办,我不好随便给,没给她,我推说原稿不在我这儿。江青、毛远新看在我这弄不到文件,就给我安上个‘偷文件’的罪名,要对我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迫害,以达到他们盗骗文件的目的。追悼会后,江青又找我要,要的很紧。我很为难,江青走后,我立即通过电话报告了汪东兴同志。请示怎么办,并请他来。东兴同志来后,我报告了江青要文件的事,和江青、毛远新以要看一下的名义骗取了毛主席和杨得志、王六生两同志的两次谈话记录稿。汪主任指示,要追回这两份文件。并向我传达了政治局已经研究,准备封存文件。”

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江青当时的心情。

无独有偶,就在9月21日封存文件这一天,王洪文竟转移“战场”,悄悄返回上海。他以党中央副主席的身份,在大力督办“第二武装”。在此之前,他就命令在上海的心腹马天水、丁盛召开武器发放会,下发五六式半自动步枪5.3万支,六三式全自动步枪22642支,五六式轻机枪200挺,六三式六炮300门。

王洪文的目的就是:随时准备,以防不测。

“四人帮”在紧锣密鼓。以华国锋、叶剑英为代表的党中央也在蓄力待发。一场围绕着权力的争夺战向纵深展开了。

叶剑英:你放心,我支持你

1976年以来,逆境中的叶剑英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这就是凡事要小心谨慎。这里,我们试举一例:

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来京开会,特意来看望叶剑英。

叶剑英向客人问道:“当前全国形势这样严峻,你看到底是抓组织重要,还是抓生产重要?”

李德生一下子愕住了,他似乎没有听懂问话的意思。为了听清他的话,就动手关上收音机。

不料,叶剑英又故意打开了收音机,而且加大音量,让“样板戏”的高腔喊叫起,他压低声音说:“现在斗争很复杂,开着好。”并重复了刚说过的意思。

还没有等李德生开腔,他自解自答地说:“依我看,还是抓组织重要。”

李德生终于明白了:叶剑英说的“组织”不是一般的组织,而指的是“中央”。暗示当务之急要果断解决那几个人的问题。

李德生立即表示拥护。他谨慎地说:“现在抓组织,就抓到根上,但这件事需要叶帅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要我做什么,提前给我打招呼,我一定照办!”

叶剑英与每一位知己进行“政治谈话”时,总要顺手打开收音机、录音机,或扭开水龙头,用杂音来干扰,以防被窃听。

空气紧张的跟凝固了似的。西山。

叶剑英在不断地踱着方步,陷入了缜密的思维运筹之中。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仅是如何对付“四人帮”,还有一步同样牵动全局的棋:怎么对待华国锋?撇开他?还是联合他?

叶剑英熟谙军事上的一个著名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如此,则可“以万乘之师,一扫隅之寇。”

他决定找华国锋谈谈。

“国锋同志,现在有几个人尽出难题,干扰太大,政治局的会议有时开不下去,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个办法。”叶剑英点出了题目。

“是啊!可是主席刚刚去世,善后工作还没做完。”正为“四人帮”困扰苦恼着的华国锋答道。

“但是,等不得了,他们活动得越来越厉害了!”叶剑英单刀直入,进一步揭露江青一伙近期的阴谋活动,并联系党内历次斗争和苏共斯大林去世后的经验教训又说:“现在,他们不服气,迫不及待地要抢班夺权。主席不在了,你就要站出来,和他们斗!”华国锋没有马上表态,继续在思考。

“最近,我闭上眼睛老是想到主席临终前的情景……”叶剑英以沉痛的心情同华国锋一起回忆毛主席生前对“上海帮”的多次批评和要解决他们问题的指示,殷切希望华国锋不要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团结大家同他们斗争,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责任。

听了叶剑英的一番话,华国锋深受感动,坦诚地说:“你是知道我的底子的,在老同志面前,我是个晚辈。我们不是不敢和那几个人斗,就是担心老同志不支持。”

叶剑英说出了自己想法:“请你放心,我支持你,老同志支持你,只要你站出来,大家都会支持你的!”并且劝他多到老同志那里走走,还告诉他,想找谁先打个招呼。

听了这些话,华国锋很感动,表示只要有老同志撑腰,就好办。

最后,他又握紧叶剑英的手说:“不过,事情很复杂,究竟怎么办,让我再考虑考虑。”打通了华国锋这一关,首要的问题解决了。叶剑英感到松了口气。他想,接下来要找的便是汪东兴。

汪东兴对华国锋、甚至对中央政治局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中央警卫部队的关系,使他在即将进行的这场决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汪东兴,叶剑英过去了解不多。总的印象是个好同志。前一阵子,通过王震的摸底沟通和自己亲自接触,更加深了这个印象。特别是毛泽东逝世后,在保护文件方面,他对“四人帮”有抵制和斗争,彼此合作得还好。但是,现在要从根本上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他的态度会怎样呢?会有什么想法呢?会不会完全站到这一边来呢?

叶剑英带着这一堆问号到中南海找汪东兴,像开始同华国锋交谈一样,从试探到正题。其实汪东兴早有思想准备,也正在考虑这件大事。因此爽快地表示:“我听华总理和叶副主席的!”

原来,早在毛泽东病重期间,有一次胡乔木到中南海中央办公厅来找汪东兴,问他知道不知道江青在大寨讲了什么?上海的《学习与批判》上的文章看了没有?那里边透露了有人有野心,并且专门送了一套杂志给他。胡乔木放低声音,出主意说,张春桥闹腾得很厉害,应该先把他搞起来。汪东兴也有同感,暗示说,只搞一个人不行。

有关这次同胡乔木的谈话,后来汪东兴回忆说,这对他思考如何同“四人帮”作斗争,大有帮助。

除此以外,在为毛泽东治丧守灵期间,还有些人向汪东兴提过类似的建议。所以,这一次听叶剑英一讲,他就明确表了态。

“东兴,这可是一着很险的棋,你要认真考虑一下。”叶剑英又叮嘱道。

“叶副主席,这件事我考虑过了,关系非常重大,要从长计议,范围不要大,要绝对保密。”汪东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的,要做得周密,万无一失地去办。”叶剑英和汪东兴几乎同时说出了这句话。这是粉碎“四人帮”斗争的一个前奏曲。

怎样解决“四人帮”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叶剑英的脑海里。根据来自各方面的情报和意见,叶剑英经过综合分析,主要有三个方案:

一、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正式罢免“四人帮”;

二、“先斩后奏”,先由少数中央领导人商量决定,对“四人帮”采取果断处置,再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通过。

三、采取突然手段,执行军委职权,下令逮捕,再依法处理。

对于这三个方案,叶剑英有点举棋不定。

首先“四人帮”曾是毛泽东点的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随意发挥,人数少但能量大。江青身份特殊,又是政治局委员;王洪文是党中央副主席,地位仅次于华国锋;张春桥是国务院副总理,总政治部主任;姚文元是当时的“笔杆子”,横扫文坛,操纵舆论,随时可以兴风作浪。

很显然,双方的斗争已超过了党内思想斗争的范围。因此不宜用正常的组织程序来解决。

另外,这四个人虽然没有控制军队,但在机关、部队、警卫中不乏效忠之人,而且有上海的“第二武装”作后盾,加上钓鱼台、中南海戒备森严,公开动武,不大合法,弄不好也会酿成大乱。

怎么办?叶剑英再次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

就在叶剑英酝酿着行动方案时,9月21日晚,华国锋驱车来到李先念处。

李先念,这位老革命家,虽然仍然挂着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头衔,但也只剩下一顶好听的空头“桂冠”,时而在医院,时而在家里“休息”了。他虽然被迫成了“闲人”,但人闲心不闲,仍然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事,悄悄与一些信得过的同志谈论如何对付“四人帮”的问题。

今天突然见到华国锋亲自来访,甚为欣慰。

华国锋进得室内,还没有坐下,就急急忙忙地打招呼,后面有人盯梢,只能谈一会儿。他概要地谈起最近一个时期“四人帮”抢班夺权的猖狂活动和自己的困难处境,说:

“看来,我们同他们之间的一场斗争已经不可避免!”李先念也正在为此事深感忧虑。

华国锋想到在这个时候,他出面去找叶剑英不大方便,便请李先念代表他先去。

“先念同志,还是请你上西山走一趟,转告叶帅,就说我的意见,务必请他想个办法解决。”

李先念爽快地接受了这个重大使命。

9月24日下午,天高气爽,日暖风清,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李先念以逛西山植物园为名,乘车在通往香山的大道上急速奔驰,过了颐和园、卧佛寺快到植物园不远的地方,他悄悄告诉司机,迅速折回向北,直去西山深处。车子停在象鼻子沟。

他立即吩咐随员,通知15号楼,有事要去见叶帅。

李先念来见叶剑英,他是带着华国锋的委托而来的。

警卫参谋接到电话,立即报告首长。

“好极了!”叶剑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两人握手,坐下,没有寒暄,便开始进入正题。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李先念压低声音说:“华的意见是:请您考虑采取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解决才好!”

叶剑英站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他盼望此刻已经好久了!需要他最后下定决心拿主意的时候到了。

他愤愤地说:“我们同他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调和的余地。”

送走了李先念,叶剑英立即召见粟裕、宋时轮两位将军,向他们打招呼:“要加强戒备!在这个时候,眼睛要明,耳朵要张,嘴巴要紧!”

经过再三考虑,仔细比较,叶剑英最后倾向于“一网打尽”。

就在华国锋找李先念,要他向叶剑英传话的几乎同一时间,聂荣臻元帅找到杨成武,也要他转话给叶剑英。

聂荣臻自从毛泽东病重后,就从西山迁回城里居住。下山之前,他与叶剑英依依告别,互相约好,有什么消息要多通报,多联系。他时刻关注着中国政局的变化,越来越感到“那几个人”折腾得要翻天了。

这一日,他把总参代总长杨成武特意请到家里,面授机宜。

杨成武,中国著名的现代军事家。出生于福建长汀农村,闽西红军的老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期在聂荣臻领导下战斗,是率部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龟秀中将的著名将领。他不仅对聂荣臻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叶剑英和其他几位元帅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逝世后,他仍然担任着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代总长,因为工作关系,常住西山,与聂、叶两位老帅接触更多,更密切。聂荣臻下山之后,他很自然地成了两位老帅的联络员。

杨成武在西山住5号楼,离叶剑英的15号楼相距不过几十米远,他时常穿过山路去看望叶剑英。

聂荣臻一见杨成武,就关切地问道:“我离西山好久了,最近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叶帅好吗?”

“我前天还去看望老人家,精神满好的。”杨成武回答说。

聂荣臻听了高兴地点点头,又接着说:“那个人走了吗?”

他看杨成武有点愣神,又以蔑视的口气吐出了三个字:“王洪文”。

杨成武弄明白了,就回答说:“此人常来常往,行踪不定。”

聂荣臻听了说:“要有所警惕!这几个人是一伙反革命。他们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要防止他们先下手。如果他们把小平暗害了,把华国锋也除掉了,那就麻烦了。”

他喝口茶又说:“采用党内斗争的正常途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我们先下手,采取果断措施,才能防止意外。”

接着聂荣臻交待杨成武,赶紧赶回西山,把这个意思传给叶剑英,并且再三叮嘱切实保密,说:“这个意思,我上次在西山讨论过了,事不宜迟!”

杨成武告别聂荣臻,连夜上山,来到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