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097

第97章 平息暴乱定大局!“南巡”谈话满眼春(16)

改革、开放、稳定、发展,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彼此联系,似乎每个方面都到达转折阶段,所以经济专家认为,90年代中国经济是世界上最为多变、复杂、难解的经济。在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的经济工作面临四大任务,一是要尽快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主导地位;二是经济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完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要迅速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四是要在重大转变阶段保持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创造了开放促进发展,发展促进稳定,开放、发展与稳定三者共同推动改革的总体态势。

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在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由80年代侧重突破旧体制转向侧重建立新体制,由注重单项改革转向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由依靠政策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法制推动。

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使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

首先,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多管齐下,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计划体制改革在改造现行计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推出“宏观调控目标”“预期指标”

“国家公共资金和资源配置指标”三大类新型计划指标体系,使计划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成功地完成了新旧财税体制的平稳过渡,实现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调整了一些税种。初步建立起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财政分级分税体制已经落实到县级。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改善并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职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开始起步。

投资体制改革方面,逐步建立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按照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各项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开始将投资划分为基础性、竞争性和公益性3种类型,分别确定投融资渠道,建立资本金注入制度和相应的风险责任。

在外贸和外汇体制改革方面,实现了汇率并轨,实行了外贸出口结汇和售汇制及新的外汇账户管理办法。同时,国家改进了重要商品进出口配额管理,调整了关税税率,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实行招标。

其次,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解决那些影响全局的深层次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在过去五年间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思路,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整体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分期分批将大多数国有大企业依据《公司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抓好上市公司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二是确立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方略,通过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是以“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为重点,抓好“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搞好再就业工程”工作,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以粮棉为重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为国有企业改革建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回顾过去的五年,让人深切地感到,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关键转折时期,其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运行轨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日益明显。

一是初步建立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在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中国90%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以及95%以上的工业品价格已由市场决定。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工业产品10年来价格水平的波动,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高度一致,如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调节了资源配置,从而调整了工业经济结构,使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了很大改善。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工业40大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及资金利税率的对比分析,10年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中国工业产品价格比关系逐步趋向合理,生产不同产品的行业出现利润平均化趋势。

二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不断得到优化。以企业改革为例,10年前中国开始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股份制企业这种社会财产组织形式就已出现并显示了生机,由于人们受到股份制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步伐较慢,但是这一改革的试点并未停步;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步伐较快。这些改革通过资产重组和产权多元化的形式,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使企业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三是以公司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使中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构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基础。

四是一个统一开放、优胜劣汰、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之中。在法制下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此,八届全国人大提出要在任期内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据初步统计,四年多来,全国人大已制定颁布了大约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在新实施的经济方面的法律中,包括了公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农业法、对外贸易法、审计法、预算法、劳动法、质量法、注册会计师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些基本法律。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已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成功,是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在日益显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在短短几年间取得了很大成就,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住宅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明显缓解。

1996年中国经济非常出色的表现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认为中国成功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从国际评价宏观经济的4项基本指标看:199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7%,这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通货膨胀率从上年的14.8%降低到6.1%,而在1994年最高的通货膨胀率曾经达到21.7%,经济转轨国家中控制通货膨胀如此有效的国家十分罕见;失业率从总体上讲也并没有恶化,全社会的就业还在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达历史最好水平。而199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几年中国农业的连年丰收,更是中国经济政策正确的有力证据。过去五年间,党中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十分重视,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农业连年获得创纪录的大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市场空前繁荣。

中外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尽管中国经济还面临众多的挑战,但是进入“九五”计划以来,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平稳发展的轨道,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央政府实施“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取得成效。实践一再证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党上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化了,党中央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更强了。

中国开启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先河,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尽管我国的各项改革还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改革不断向深层次推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已经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只要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中国就一定会以坚实的步伐迈进21世纪。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大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生活要由温饱进入小康”的目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格外关注人民生活问题。1982年他就尖锐地批评过去多年以来的毛病:“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30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到改革开放实行了10年、成效大显之时,他明确提出:“人民生活要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一步步改善。”邓小平确定的这个政策,为我国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具体的目标,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实惠。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指出“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里,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五年来,随着中国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有了较多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人们最具体的感受是,多年来我国的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正转向供需平衡。从1994年、1995年到现在,从绝大多数从事消费品生产的行业、企业来看,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多种产品生产能力出现供过于求的迹象,再加上规模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的成本逐渐降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市场越来越活跃,商场货架上真正做到了琳琅满目。人们由此享受到的实惠就是,工业品在十四大以来的五年里彻底取消了凭票限量供应,市场上可谓应有尽有。十四大召开的时候,代表们还需要向大会交粮票;而在近几年里,中国所有的地区都继取消布票之后取消了粮票。这两项对人民生活影响十分广泛的票证的取消,实实在在地显示了十四大以来我国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反映食品消费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使人们用于食品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比例日渐降低,有了更多的余钱用于添置耐用消费品和改善文化生活。正是在十四大以后,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0%以上降低到50%以内。这意味着人们终于有一半以上的钱可用于食品以外的消费。这是在中国人的消费史上特别具有意义的大事情。199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到48.6%,比上一年又降低1.3个百分点,向国家确定的到2000年降低到45%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300多元,实际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多元,实际增长9%,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从人们银行存款的情况看,到1996年末年城乡储蓄存款达38520.8亿元。

从近几年看,居民存款年增加额呈现出加速度的特征,1993年底比1992年底增加了3218.4亿元,1994年底又比1993年底增加6315.3亿元,1995年底比1994年底又增加8126.1亿元,1996年底比1995年底增加8858.5亿元。

这些财富的积累,使人们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基础。十几年前,许多中国人是通过美国人用一个月工资买一件家用电器的事情感受美国的富裕程度的。到如今,中国市场上许多家用电器的单台售价基本上相当于中国干部、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水平。这眼前的进步,是让老百姓奋发拼搏、努力创造新财富的最好动力:看见有人靠一月工资能买得起彩电,就会相信自己总有一会也有这个福分;看见今天能用一月薪水买上彩电,就会相信今后能用月薪买上电脑、用年薪买上汽车……实际上,中国人的家产也正是在最近五年进入了积累最快的时期。人们有更多的余钱用于建造和购买住房,1996年全国城乡共新建住房11亿平方米,农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1995年提高到21.7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3.9平方米;城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提高到8.4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1.7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也年年有增加。

拿1996年与1992年的每百户平均拥有量来对比,组合家具由1992年时的30.92套增加到49.51套,沙发床由24.62个增加到39.49个,彩电由74.87台增加到93.5台,空调器由1.19台增加到11.61台,淋浴热水器由13台增加到34.16台。正是这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消费品,从各方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使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十四大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