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定价思路还是在沿用AppleI时代的成本定价法。当初,那块简陋的电路板成本在250美元左右,乔布斯决定要赚一倍的利润,这样价格就是500美元。他还考虑给经销商33%的利润空间,最终,AppleI的零售价是66666美元。现在,麦金塔整个的开发费用花掉了7 800万美元,其制造成本在500美元左右。乔布斯根据公司一贯的毛利标准,将其定价为1 995美元。这比当初拉斯金设想中的1 000美元售价已经贵了一倍了。但斯卡利否决了乔布斯的定价。
营销出身的斯卡利早就为麦金塔制定了总花费1 500万美元,为期100天的广告,其中包括最为昂贵的、在第18届“超级碗”全美橄榄球总决赛现场的插播广告。这位老兄真不愧是玩过大营销的,花起钱来毫不含糊。斯卡利预计麦金塔第一年的销量能达到25万台左右。这样,广告费平摊到每台电脑上,售价就要提高500美元。
像乔布斯这样的营销土八路,虽然也懂得做广告的重要性,但要花这么大一笔钱,还是被吓了一跳。而且,将价格提高到2 450美元,也会吓退一大批潜在的顾客。麦金塔团队的工程师们也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了,以他们的收入是买不起的。
乔布斯想要否决斯卡利的定价。
但是有三个原因让他败下阵来。首先是他们还处于柔情蜜意期,两人互相吹捧的热劲还未消退。斯卡利是他自己请来的,斯卡利的能力也是他自己广为传播的,如果现在就开口打击斯卡利,等于是说自己的眼光有问题。其次,斯卡利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营销高手,其在营销上的权威地位是乔布斯也动摇不了的。第三,广告已经预定,可以视为木已成舟,要加以改变比较困难。
所以,最终还是斯卡利的定价成为定局。事后证明,斯卡利的大手笔营销投入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营销,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很难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但是,这一事件却在两个人的关系大堤上侵蚀了一个最初的小洞。因为敏感的乔布斯觉得,自己正在失去对公司和产品的控制。
Chiat/Day广告公司已经制作好了将在超级碗比赛现场插播的广告。这家公司因为收购了里吉斯·麦克纳公司而顺理成章地拿下了苹果的业务。负责这项业务的是李·克劳(LeeClow)。
当时的行业背景是:IBM个人电脑尽管没有苹果的AppleII好,但销售势头在整个1983年却一路看涨,超过了苹果公司。就在这一年年末,AppleII总共卖了42万台,而IBM及其同类电脑却卖了130万台。
IBM已经成了乔布斯的头号大敌,而麦金塔则成了他用来克敌制胜的唯一赌注(此时AppleIII和丽莎都已惨败收场)。所以,他在和克劳团队探讨广告创意时,着重提出了这一主题。
麦金塔的发布日期定在1984年1月。这一年份令广告奇才克劳和他的创意团队很自然地想起了乔治·奥威尔的传世名著《1984》。这本书写于1948年,奥威尔只是非常偶然地将年份的尾数“48”颠倒成“84”,作为书名。但这却为克劳提供了一个堪称广告史上最佳的创意。
《1984》生动深刻地描绘了一个“老大哥”的形象,用以隐喻专制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可怕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老大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严密监控。
这一年正是1984年,用《1984》中的“老大哥”来比拟IBM,然后让麦金塔来与之对抗!正因为有了麦金塔,所以,1984没有成为《1984》。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
乔布斯第一个拍手称好,这个创意简直戳到他内心最深处了。克劳很快就编出了故事脚本。整个场景有点像科幻片,一个叛逆的白衣女子,从奥威尔式的思想警察的追捕中逃脱,当“老大哥”在屏幕上喋喋不休地进行控制人心的讲话,并宣布“我们必胜”时,她抡起大锤砸向屏幕,随之一切都在光和烟雾中消失。然后,旁白冷静地说道:“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推出麦金塔电脑。你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变成《1984》。”
这一创意为苹果和麦金塔树立了身处弱势,却敢于向专制腐朽的权威发起挑战的积极形象。隐喻中的对立面——IBM及其个人电脑则无可避免地被推到负面。
斯卡利一开始觉得这个广告太过疯狂了,但在乔布斯的坚持下,他仍然同意了75万美元的拍摄预算。
广告拍完后,乔布斯首先在夏威夷的销售会议上播放了这段广告,引起强烈反响。1983年12月,乔布斯自信满满地在董事会上再次展示。播放完毕,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一开始,乔布斯还以为大家都被这个广告震撼了。他看到马库拉眼睛直视前方,静静凝望,正想发问,却听到马库拉说:“能不能另找一家广告公司?”
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认为这是自己看过最差的广告片。为什么同样一个广告片,公司的销售人员看了之后人心振奋,董事会成员看了后却全面否定呢?
这是因为董事会成员都是成熟的社会精英,本身在各自的领域中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老大哥”,而销售人员都是年轻人,浑身充满了活力,想要对生活中的权威发起冲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自然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但问题是,董事会是拥有决策权的群体。他们的意见是不能浪费巨额金钱在超级碗比赛现场播出这个广告。董事会要求,立即让Chiat/Day公司取消两个已经预购的广告时段。
这个决定简直把乔布斯气疯了。他虽然身为董事会主席,但董事会的实际权力并不掌握在他手中。
乔布斯无计可施的时候,正好看到沃兹来到公司。沃兹这几年来一直若即若离。他驾驶私人飞机时遭遇了一次事故,大难不死后,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他回到伯克利大学,用化名完成了学业,对苹果公司的事务已经不太参与。
乔布斯虽然因为《时代》周刊事件而对沃兹怀恨在心。但在他孤单无助的时刻,看到沃兹,仿佛看到了依靠。他强拉着沃兹看了一遍《1984》广告,向他诉说董事会的有眼无珠。
善良大度的沃兹立即问道:“播出这个广告需要多少钱?”乔布斯说:“80万。”沃兹说:“这样吧,我们一人一半,我出40万,咱们自己来播放这个广告。”乔布斯同意了他的提议。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不需要他们出这笔钱了。
原来,被这个决定气疯了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李·克劳。他不甘心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妙创意被一帮无知的混蛋否决,所以他只是转卖了一个30秒的预定广告时段,而保留了另一个60秒的时段。他对苹果公司声称卖不掉,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去卖。
皮球又踢回给了CEO斯卡利。因为不可能马上再开一次董事会,另拍一个广告在时间上也来不及了,生杀大权就操在了斯卡利的手中。
左右为难的斯卡利决定把皮球踢给分管营销的比尔·坎贝尔(BillCampbell)。这样,成则有功,败可推责,属于职场老手的油滑之术。但这也揭示了斯卡利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坎贝尔是个曾经担任过橄榄球教练的硬汉。他决定放手一搏,在超级碗播放这则充满争议的广告。他从事过橄榄球运动,潜意识中对橄榄球运动有好感。也许,正是这个极其微妙的情结让他选择了大胆一试。坎贝尔的决定让乔布斯感激不尽。互惠原理无处不在,他的这一恩惠日后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回报。
1984年1月22日,在第18届“超级碗”大赛中,旧金山突击者队和华盛顿红皮人队的第三节比赛刚刚开始,突击者队很快得了1分。但电视屏幕并没有立即重播得分画面,而是诡异地黑屏了两秒钟——《1984》登场了!
超过9 600万人观看了这个广告,轰动一时!当天晚上,美国三大电视网和50个地方电视台都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这一广告。如果折算成广告时段,其价值高达500万美元!苹果公司的放手一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麦金塔一战成名,立即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广告最终赢得了戛纳大奖和其他30多个广告业的奖项。其中,《电视指南》和《广告时代》杂志将其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商业广告,没有“之一”。
乔布斯狂喜之余,立即着手精心布置迪安扎社区学院的弗林特礼堂,两天后将在那里举行麦金塔发布会。乔布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彩排。他即将推出的是一台“乔布斯的”电脑,他自己的电脑,绝不容有丝毫闪失。斯卡利也陪在现场。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逢喜事感情深。乔布斯兴奋之余,忘掉了先前对斯卡利的那一点不快,认为斯卡利的营销大略正确无比。他对斯卡利的甜言蜜语也随之滚滚出口:“我觉得你就像沃兹和马库拉一样,是苹果公司的又一个创始人。他们和我创立了苹果,但是我和你在创造未来!”
斯卡利不由陶醉在“现实扭曲力场”所营造出来的未来景象中……
心理感悟:被否定的往往是最不该被否定的东西。
29终于当上了“父亲”
1984年1月24日,乔布斯身穿蓝色双排扣西装外套,里面是一件笔挺的白衬衣,打着浅绿色的领结,登上了讲台。
他的这身打扮还是得益于马库拉的教导。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衣着确实会改变他人对你的认知与言行。
心理学家里根(Regen)和拉马斯(Lamas)2002年曾经在洛杉矶的几间女士服装专卖店里重复进行了营业员如何对待不同衣着打扮的顾客的实验。
实验人员有时身穿运动服,有时身穿职业套装。结果表明,当“顾客”着装正式时,营业员走近她身边的速度和开始搭讪的速度都要比“顾客”穿着运动服时快得多。显然,营业员是在“以衣取人”。
乔布斯放下了平时的嬉皮士打扮,换上了一本正经的西装,也带给人正式庄重的感觉。此时的他,还不够自信,还需要靠衣冠楚楚的服装来取悦世界,说服世界。在上台之前的等待时间里,他对斯卡利说:“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真的很紧张,你可能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对这次发布会真实感受的人。”斯卡利紧紧握了握他的手,轻声祝他好运。
乔布斯走到台上,吟诵一首他最喜欢的鲍勃·迪伦的歌作为开场白。
用笔预言未来,
来吧,作家和批评家,
把眼光放远大,
良辰难再至,良机不再来,
别太早下结论,
车轮仍在滚滚向前,
没人知道胜负由谁定,
现在的失败者,
会成为以后的赢家,
因为这是个变革的时代……
这首叫做《时代在变》的歌很切题。乔布斯的用意很清楚,现在的赢家是IBM,但时代在变,未来的赢家必将是苹果,必将是麦金塔,必将是他自己。
灯光随即暗了下来,乔布斯继续说道:“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羽翼未丰的公司的机会。这家小公司发明了静电复印术。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IBM追悔莫及。现在,到了1984年,IBM想要占领一切……我们能让IBM主宰整个电脑行业吗?我们能让IBM主宰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的描述会成真吗?”
话音未落,礼堂陷入黑暗。《1984》广告片再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欢呼阵阵。
乔布斯穿过黑暗的舞台,走向中央的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个小布包。他对观众说:“现在,我就要向大家展示麦金塔电脑。”鼠标首次出现在公众场所,轻轻点击后,精美的字体、图表、图画、象棋游戏、电子表格,还有一张乔布斯本人的画像,纷涌而出,显示在屏幕上,一台图形界面的电脑就此惊艳亮相!此前,观众从没有看到过电脑可以拥有这样友好直观的界面。
乔布斯意犹未尽,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举——让电脑来自我介绍。这项功能是赫茨菲尔德开发的语音发生器,可以将文本转变为电子语音。乔布斯立即想到了这个鬼点子,他早已费尽心机写好了介绍文本。
乔布斯点按鼠标,电脑瓮声瓮气地说道:“大家好,我是麦金塔。从包包里出来的感觉真好。我还不习惯公开演讲,但我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第一次见到IBM大型机时的感想——千万不要相信一台你搬不动的电脑。显然,我能说话。但是现在,我想要坐下来聆听。接下来,让我非常自豪地请出一个人,他就如同我的父亲一样——史蒂夫·乔布斯。”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电脑说的这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听到这句话,乔布斯不由心醉神迷。他处心积虑要成为“麦金塔之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只有史蒂夫·乔布斯才是麦金塔之父!沃兹不是,拉斯金不是。“乔布斯的”电脑终于问世了!
不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千方百计要证明你是淑女,那么你不是。”在很多苹果公司员工的眼里,乔布斯最多只能算是麦金塔的养父,其生父还是拉斯金。1987年3月,第100万台麦金塔下线,苹果公司在上面刻上了拉斯金的名字,送给了他,以作纪念。当时已经被驱逐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得知后,极为不悦。
在广告的助推下,麦金塔一鸣惊人。上市当天,全美各个计算机零售商店门口都排满了抢购的队伍。乔布斯事先预计,发布前100天内可以销售5万台,到年底可以销售50万台。而斯卡利估计全年可以销售25万台。
事实证明,乔布斯低估了初期的畅销程度。在麦金塔的畅销狂潮中,乔布斯和斯卡利将相和睦,你吹我捧,被媒体称为“活力二人组”最佳拍档。
但是,麦金塔的成功也让乔布斯更加妄自尊大,骄横无理。他毫无顾忌地将AppleII团队称为“驽马”。这立即激化了两个团队的矛盾。两拨人在房间里各占一边,大声喊叫,互扔笔和纸团,活像一出闹剧。
乔布斯力主将失败的丽莎团队并入麦金塔团队。这可以视作他对丽莎最后的致命一击,也是强化他控制力的有效措施。他骄横地宣布,合并后所有的高层职位都将由麦金塔部门的成员担任,他还极其冷酷地对丽莎团队说:“你们失败了。你们是二等团队,二等队员!”这样的公开羞辱,不但让丽莎成员对他充满了仇视,也让比尔·阿特金森这些麦金塔成员感到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