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名利太过热衷,甚至不加区别不要尊严地去豪夺巧取,置社会公德于不顾,不惜让人唾弃地去践踏别人的利益。只有见利让利,处名让名,以一副冷静淡泊的心态面对名利的纷扰才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面对名利就要做让利的君子,而非得利的小人。名誉的迷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强烈且难以抗拒的,这就要看一个人的定力和修为到了一个什么境界了。真正对名利拿得起放得下、知道急流勇退保命安生的,要数范蠡了。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难以同富贵”,就放弃了上将军的大名和“分国而有之”的大利,隐退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父子共力,后居然“致产十万”,受齐人之尊,拜为卿相。后他又认为“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呈缴相印,尽归其财,在陶地继续隐姓埋名,从事耕畜,经营商贸,积资数万,安享天年。
而另一个共同扶持越王勾践成就帝业的文种则因为贪恋富贵功名而不听范蠡的劝告,结果死在勾践的手里。所以,争名夺利最终吃亏受害的是自己,而淡泊名利的却往往能福利双全,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国时期的大枭雄曹操就很注意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幼子曹植更有才华,文采名满天下,曹操因有易储的念头。曹丕得知消息,问他的贴身官员该怎么办。对方回答说:“愿你有德行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教,也就可以了。”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门征战,曹植朗诵自己的歌功颂德的文章讨父亲欢心,从而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只伏地而泣,跪地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曹操问他为何如此,他便哽咽说:“父亲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一言既出,满朝默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反过来大家倒觉得曹植只知为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之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因此曹丕还是被定为太子。可是曹植不吸取教训,不收敛锋芒,不放低自己的姿态,仍然高调地结交名士,以名炫世,最终被曹丕排挤,后抑郁而死。
因此,冷静淡定的人知道在名利二字面前揣摩思量,适可而止,有所节制,懂得适度的可贵。“过犹不及”在此仍然适用,太过于追名逐利,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最终还会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