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貌的语言艺术
32858600000032

第32章 迂回劝诱,机智问答服众人

恳言相劝,沙俄皇宫不烧了

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道,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同志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同志很恳切地说:

“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农民们一听这话,列宁同志并不反对他们烧,立即允诺道:“完全可以。”

列宁同志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同志又问:“但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同志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化的一种表现,关键在于疏导。面对愤激的群众,列宁的五句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认识保住了皇宫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摆正自己,从头做起

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长官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你用他们的公司,做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那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

“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担当日巨,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长官的态度,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像故事中的这位老生一样,许多人初到一个单位总觉得上司、领导、老板不好,不了解自己,从而导致关系紧张。其实,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缺少自知之明,过高地估计自己,好高骛远,不愿从小事、从基层干起,企图一步登天。一旦他们克服了这些不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成功之门就会向他们开启。而克服这些缺点的办法之一就是走出自我封闭的圈了,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首先反省检查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

机智问答,巧取无核枇杷

朱彝尊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文人,他不仅学识深邃,而且儒雅风流,诙谐滑稽。他与一位道士交游密切。道观中有两株枇杷树,因其味绝佳且无核而远近闻名。每当成熟之时,道士总不忘请朱去品尝。朱对它的兴趣甚浓。有一天,朱问道土:“这枇杷是何品种,居然这么好?”道士机警地答道:“这是仙种。”说完就不再开口了。

朱彝尊知道土最爱吃蒸猪蹄膀,一天特意请道士来家品尝。道土到朱家,只见一仆人提了一只猪腿从他身边走过。谁知,过了一会儿,热腾腾的蒸猪蹄膀就上桌了。吃起来又烂又酥,肥而不腻,鲜美可口。这样短的时间便能蒸烂蹄膀,道土甚感诧异,便向朱请教妙法。

朱说:“这也不难,就用你的无核枇杷种做交换吧!”

道士说:“要种出无核枇杷说来简单,只要在枇杷开花时把花中间的一根花蕊拔去就成了。”

朱彝尊说:“我的蒸蹄法更简单了,现在吃的这只是昨晚蒸好的,刚买来的蹄膀还没下锅呢!”

朱彝尊“巧取”无核法虽有不诚实之嫌,但由于他与道士交往密切,加上他本人性情诙谐滑稽,故不能说他品质不好。而他善于从对方最喜欢的事物上寻找突破口,善于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并在对方高兴之时,抓住对方的弱点机智地诱使对方道出秘密,可算得上是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人在高兴之时,往往忘乎所以,失去控制,朱彝尊深谙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