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2869100000005

第5章 爱护公物,做文明孩子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英国)罗斯金

【经典事例】

王楠的父母特别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他们自己有看书的喜好,也特别注意对书籍的保护。

一次,王楠和几位伙伴相约去书城,并和爸爸说好中午在书城见面。当父亲在书城找到她们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饮料,边看书、边喝饮料,有几个孩子还吃着零食,零食的碎屑已经污染了书籍。王楠的父亲见状,说:“孩子们,咱们把要买的书都拿好,不打算买的都放回原处,叔叔在这等你们,中午叔叔请你们吃饭!”王楠和同学们都高兴地按照父亲说的去做了。

中午在用餐的过程中,王楠的父亲和孩子们聊得很开心。他边翻看孩子们购买的书籍,边引导孩子们要养成爱护书籍、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这次愉快地聚餐之后,王楠的父亲常常和这几个孩子一同去书店看书,并以身作则地帮助孩子们建立起爱护公物的意识。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乐于遵守书店的规则,也逐渐养成了爱护书籍的习惯。

【智慧点拨】

爱护公物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备的修养,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其实,孩子是最好教的,只要选对了方法、选对了时机,每一个孩子都是听话的好孩子。王楠的父亲是一个有高度教育观念的家长,他看到孩子们不爱惜公物时,并没有袒护或斥责,而是在愉快的气氛下引导,更重要的是,他能抽出时间陪孩子们一同成长。

父母可能会遇到孩子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爱护公物?”是啊,为什么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动物,人不可能离开公共环境生活。而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无不渴望生活在干净、整洁、便利的环境中。比如,每一位坐过公车的人都希望座椅是干净、未被损坏的,气味是清新而不是烟雾弥漫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公共环境达到人们想要的要求呢?唯有人人爱护公物。

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爱护公物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方便,更是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建议】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一个物品中都汇集了劳动者的汗水,尊重物品就是尊重他人的劳动。”父母的确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爱惜公共物品的方式来体会劳动人民的付出,来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1.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习惯。

在父母给孩子灌输爱护公物的意识之前,首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习惯。因为,一个对公物不爱护的孩子,对自己的物品也不会太爱惜。当孩子面对一件物品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是习惯性的态度,而不是辨别这个东西是公共的还是个人的。

父母应首先在家庭环境内,给孩子做一个爱护家庭物品的好榜样。让孩子在这个三口之家的“公共环境”内养成爱惜物品的习惯。这样,孩子会把这种习惯自然应用在对待公物中。

2.让孩子知道爱护公物的重要。

父母只有让孩子知道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去落实。

一个小男孩一大早坐在公车站的椅子上等车。当他起身准备上车时,裤子被一股拉力拉了一下。原来是被一个座位上的泡泡糖黏住了裤子。小男孩上车后,一手握紧扶手,一手在不断地清理着裤子上的泡泡糖,心里还想:“这是谁啊,把泡泡糖吐在凳子上。”突然,一个刹车,全车的人都身体前倾了一下,小男孩也使劲握住了扶手。可是,扶手却从和椅子脱离了,他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其他叔叔阿姨身上。看着手中的扶手和挂在扶手上唯一的螺丝,心想:“今天这么倒霉!”

好不容易到了学校,小男孩把书包往自己的桌子上一扔,使劲往凳子上一坐,只听“扑通”一声,原来凳子的一只腿断了,男孩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此时,小男孩忍不住地哭喊起来:“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

小男孩是被损坏的公共物品害的。当男孩心里痛恨破坏者时,其实自己也是破坏者之一。因为,他平时也有随处吐泡泡糖的习惯;同时,他经常在公车上边和同学聊天边来回摇晃扶手;而且,小男孩在上课时有来回晃动椅子的习惯,老师还因此常常提醒他。结果,这一天,他成了受害者。

父母可以把这样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即使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爱护公物都是很必要的。如果每个人都对公共物品损害一点,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受到伤害,而这个人一定不是自己吗?何况,公共物品的使用率本来就高,所以,对于公物要倍加爱护。

3.不袒护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不爱护公物的原因之一,是他尚且没有意识为损坏公物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知道自己要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的话,他就不敢这样做。父母应该把这种承担责任的意识通过行为传递给孩子,而不是当孩子损坏公物后袒护孩子。

比如,孩子在学校无意损坏了桌椅板凳,当父母得知后,不一定要多么严厉地斥责孩子,但一定要让孩子如数赔偿公物。当孩子从小懂得为自己错误负责,就不会随意去犯类似的错误,即使不小心犯错,也会有承担的心愿。因此,父母不袒护错误的行为才是爱孩子的表现。

4.让孩子遵守公共规则。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公共规则,比如学校有校规,图书馆有阅览须知,游乐园有游园须知,等等。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形成遵守公共规则的观念。因为,这些“须知”里都有爱护公物的条款。孩子从小有遵守公共规则的观念时,就不可能违反其中的某一条。

何况,这些公共规则的制定一定是考虑到每一位参与者的长远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到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父母帮助孩子形成这种观念,并落实到生活中,就是从根本上杜绝了损坏公物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公民。

【金玉良言】

爱护公物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爱护公物本身也是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好处的事情。作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地把好榜样表演出来。其次,在生活中让孩子养成爱护物品的习惯。因为,一个懂得爱护物品的孩子,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孩子,无论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