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1~3岁宝宝心理
32941300000010

第10章 带领宝宝走出自我小天地

让宝宝学会交朋友

宝宝与人交往的过程,就像他对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样,需要学习,才能建立并发展起来。宝宝在一两岁的时候,走得越来越稳,话也越来越多,探索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对任何的事物和人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这时是鼓励他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的一个好机会。

这个时候宝宝还不知道如何跟其他小朋友交往,但从初识,到相互间的接触,再到交换玩具。从这些活动中,宝宝就可以得到许多快乐。从现在开始,每周最少让他有两次机会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宝宝在接受别人的时候使用他自己的方式,家长可以在宝宝身边鼓励他,但一定不要勉强宝宝用某种方式与别人进行交往。在经过的一次次地尝试后,宝宝就会找到适合他的方法。

这个时期宝宝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主要是各玩各的玩具,彼此之间很少交流,这个时期就是“平行游戏”的时期。虽然他们彼此之间很少对话,但是宝宝们在一起玩的潜在好处要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很多宝宝活泼好动,看见其他的小朋友就喜欢跟他们一起玩耍。但是几个小朋友刚玩一会儿,就开始抢玩具甚至还会打架。有的时候,宝宝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从前再不喜欢的玩具此时都是“宝贝”,一定要分个高低胜负。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常常会感到十分头疼。这个阶段的宝宝在一起玩常常会发生一些小的冲突。只要没有大的危险,就可以让宝宝对自己这些冲突进行处理,让他经历给予和获取。不要过度地保护宝宝。当其他小朋友抢夺玩具的时候,若是宝宝抓住不放,家长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礼貌”,而迫使宝宝放弃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样做只会让宝宝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十分难过。让宝宝有机会对自己的权利进行保护,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下面为几种类型的宝宝做一下分析:

忍让型宝宝

这种类型的宝宝懂得忍让,对人也十分友好,不会把别人的玩具抢过来,而当别人把他的东西抢走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让给别人,自己去玩其他的玩具。对这种类型的宝宝,父母要对他的情感反应认真观察,引导宝宝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根据宝宝自己的感受从而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策略。若是宝宝认为把玩具给其他小朋友没有什么关系,那就随他。若是宝宝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他心里就会感到十分委屈。久而久之,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行为: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来往,避免玩具被抢情况的发生。第二种情况,父母可以鼓励宝宝对他的玩具进行保护,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样才不会使宝宝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同时还要把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教给宝宝,例如,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当其他小朋友想要抢自己玩具的时候,把一个替代品给他即可。

霸道型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以为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他而发生。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普遍,宝宝能得到家长较多的关怀,他已经习惯了家长将注意力放到他一个人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归他所有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当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就会很霸道,想要把所有东西都控制在自己手里,不让其他人碰。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帮助宝宝将某一个玩具的乐趣发掘出来,告诉宝宝在这样玩的同时还可以那样玩,让宝宝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玩具上来,而不要盯着全部的玩具。若是玩伴的年龄比宝宝小,可以夸奖宝宝灵巧、聪明、强壮,说宝宝做起事情来要比弟弟妹妹好得多,这样把宝宝的身份一下提升为大哥哥大姐姐。让宝宝将自己的玩具让给弟弟妹妹,当宝宝表现出友好行为的时候,就称赞、表扬他像哥哥姐姐。若是玩伴的年龄比宝宝大,就可以告诉宝宝说哥哥姐姐有一个新玩法要教给你,这样能够让宝宝将玩具同其他小朋友分享。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宝宝之间分享、互让和互助的体验比较少,因此极易养成宝宝霸道的性格。家长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对宝宝进行引导。

孤僻型宝宝

若是宝宝性格比较孤僻,跟别人玩不到一起。那么,就可以邀请有共同兴趣或性格相近的小朋友参加活动。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间怎样相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在一起游戏、玩耍,宝宝有了这样的共同经历之后,才能为以后的社交技能做好准备。一旦宝宝愿意跟小朋友相处,那么家长就应该让宝宝知道朋友的价值,鼓励他们之间多多交往,不要鼓励宝宝对朋友进行抱怨,否则只会让宝宝越来越孤僻。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家长也许就会发现宝宝有了“朋友”,他还会经常将朋友的名字放在嘴上,喜欢到朋友家中玩耍。尽管他们还会有矛盾、冲突,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可以解决,前一秒也许是满眼泪水,下一秒就会破涕为笑。这时,家长的作用就是指导,鼓励宝宝人际关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朋友”,这有利于他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

专家提示

宝宝交朋友的过程并不会很顺利,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只有当宝宝经常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促进彼此间的友谊发展。所以,家长在宝宝交朋友的过程中,起着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例如,多跟周围邻居进行交往,经常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经常带宝宝去附近的公园玩,多跟同龄小宝宝的家长交往等。

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父爱

爸爸跟宝宝之间的良好关系,其作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宝宝各种跟性别角色有关的行为,都跟爸爸的教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男宝宝从爸爸那里学习、模仿“男子汉气概”,女宝宝则从爸爸那里学习与异性交往、接触的经验。

爸爸对宝宝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宝宝形成的性别角色方面。例如,在宝宝形成成就感的过程当中,爸爸对宝宝的影响远远超过妈妈的影响。

根据社会上无成就的人和有成就的人相比较的结果,发现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深受父子间关系的影响。有成就的人跟爸爸的关系往往比较亲密;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等也会受到父子间关系的影响:若是父子的关系冷淡,则宝宝在阅读理解和数学方面的成绩较低,在人际交往中也没有安全感、自尊心不强,常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很难跟人友好相处。

若是宝宝可以早些跟爸爸建立一种密切而积极的关系,则对宝宝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促进作用。在没有爸爸的家庭中,宝宝各项技能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和限制,情绪变化也会比较激烈,长大后比较容易冲动,有较多的反社会行为和过失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人格也比较偏激。爸爸在宝宝教育中的地位,没有人可以替代,由此可见爸爸对宝宝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年轻的爸爸以为养育宝宝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因此,很少同宝宝亲近。这一类的爸爸不会把宝宝抱起来,不敢给宝宝喂饭,更不喜欢给宝宝换尿布。有些妻子对于自己丈夫的能力也很担心,怕他不小心把宝宝摔着,害怕由于他手重而将宝宝的手臂拉坏。久而久之,宝宝在1岁的时候,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会远离爸爸,这不利于宝宝以后的发展。

宝宝发展情感的第一步,就是依赖于跟亲人间的频繁接触,逐渐产生愉快感、安全感,然后上升至依恋的情感。若是爸爸一直同宝宝保持距离,而把父子之间本应温馨的亲情关系忽视掉,就会使彼此间关系的第一个出发点出现偏离。要想建立起良好的父子关系,那么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要认真把握,一旦错过了这个良机,那么将永远无法弥补。父母在宝宝内心中的性别角色很标准,深刻地影响着女宝宝和男宝宝的心理发育。

缺乏父爱对男宝宝的影响会更为显著。当男宝宝知道男女性别差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爸爸进行模仿。在他心中爸爸始终是他的偶像,爸爸的豁达大度、勇敢粗犷、不怕困难、果断坚强等品质,都是男宝宝在生活中模仿的对象;爸爸的一举一动,爸爸对妈妈的爱等,对男宝宝在未来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男子汉都会产生影响。爸爸对家庭有着什么样的态度,甚至还可以决定男宝宝以后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女宝宝来说,爸爸几乎是整个异性的代表。对爸爸的看法,影响到女宝宝对异性的态度。若是爸爸深深爱着妈妈,夫妻之间和睦相处,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则会对女宝宝的一生产生影响,使她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看待异性。

所以,爸爸应该像妈妈一样,经常将宝宝抱起来、逗引宝宝,洗澡的时候,跟他嬉笑,满足宝宝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要,从而有利于良好父子关系的建立。

专家提示

若是爸爸可以将自己的职责担负起来,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宝宝将受益匪浅。尤其是父爱,有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成长、人格健全的培养,这种情感即使是母爱也无法替代。父子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越早越好,不要错过良机,让宝宝对爸爸也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爸爸不应该忽视自己在宝宝心中的地位。因为,爸爸所能给予宝宝的父爱是无人可以替代。

跟宝宝交流要有耐心

这个时期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大部分宝宝的语言能力在这个时期会上一个新台阶,并真正进入语义、语音学习阶段。

宝宝在两岁的时候,你对他说的话他基本上已经能够理解,他还能将自己的想法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尽管还比较简单。这个时候的宝宝,把自己可以听懂话当做是一种乐趣,同时,他还会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许多宝宝这时才开始学会说话,虽然有一些宝宝在不到1岁的时候,就可以喊“妈妈”、“爸爸”,可是有一些宝宝在两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父母对此不必过于担心。若是家里的宝宝已经学会了走路,那么他很快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走路上转移到学习语言上。所以,若是宝宝说话晚父母无需担心,因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并不能说明宝宝的语言能力低下。

宝宝这时已学会了许多词语。听到宝宝咿咿呀呀地说话,有时父母并不能听懂宝宝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可是当宝宝真正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他的进步将会十分明显。很快他就可以说出熟悉物品的名称,并可以辨认出身体的各个部位、熟悉的物品或人。在宝宝两周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可以使用2~4个字的短句或短语。

无论宝宝说话是早还是晚,有一点我们谁也不能否定,在这之前你所说过的话的大部分意思他是可以理解的。若是你对宝宝下达了一个命令,他很快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宝宝这时开始变得很顽皮。在照顾宝宝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提心吊胆,不能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以外。家长经常会不停地告诉他,这个不能碰,那个也不能碰。可是,宝宝的忘性很大,你刚刚说完不能让他动这个,马上他就会去动,经常使父母哭笑不得,脾气不好的父母甚至还会因此而大发雷霆。事实上,宝宝只是想知道父母的忍耐极限以及他对父母有多大的影响力。等宝宝18个月时,他就会把“不”字挂在嘴边。而两岁时若是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发脾气、哭闹、打滚、摔东西,让你瞧瞧他的厉害。这时的宝宝十分霸道,所有的物品都想要占有,父母经常可以听到,他在许多物品之前都加上“我的”。若是他喜欢的东西被人拿走,他会很生气,即使是他把这个东西弄坏,他也不会让人拿走。若是父母过于关心其他小朋友,他会很伤心,一定要让你抱着,并亲吻他才可以。

增加亲子互动

不管是对宝宝还是父母来讲,能够一起玩是一件很快乐和幸福的事情。通过玩耍,可以促进宝宝大脑智力、行为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开发,让他可以知道更多的知识。通过跟父母、其他小朋友及其他成人玩耍,会让宝宝信息库里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大脑中所存在的东西也会增多。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教宝宝唱歌,给他讲故事,跟他一起做语言游戏,甚至跟宝宝说话都是锻炼他视听能力的好机会,有利于使他的知识增加,并使其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鼓励宝宝“多读书”

还可以为宝宝读一些他喜欢的书,并让他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鼓励宝宝多“读书”,让他做出学生或家长读书的样子。当父母在写字看书时,也可以让宝宝爬到你的膝盖上,跟你一起看书,或把一支笔、一张纸给他,让他自己涂鸦,他会认为很有趣、很好奇。这个时候的宝宝,头脑里面也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这是你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好机会。

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可以教宝宝一些重要句型和关键词汇。当宝宝知道如何运用词组后就可以让他学习短句,使句子的长度慢慢增加,并多给宝宝一些练习的机会。父母不应该害怕宝宝出错,也不要斥责宝宝,应对他多鼓励、多表扬。

多与宝宝交流

父母应该多跟宝宝说话,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比如,晚上睡觉前,可以问宝宝,他今天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体会;也可以跟宝宝商量一下明天的计划安排。

父母掌握沟通技巧

父母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事实证明,细心的父母养育的宝宝,在语言沟通能力上会很优秀。进入到学校以后,会有一个好成绩,并且进步也比较快。

专家提示

这个时期是发展宝宝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多跟宝宝进行交流。宝宝的好奇心很强,也许他有很多问题。所以,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而且不厌其烦。同时,多跟宝宝进行交流,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关系。

带宝宝走进大自然

你的宝宝是不是经常在小房间里待着,没有听过大自然里的蛙虫鸣唱呢?小宝宝的玩具箱里是不是有很多的益智玩具和洋娃娃,却没有最简单的树叶粘贴画呢?年轻的父母,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带着宝宝一起走进大自然,和自然界的万物成为朋友,让宝宝可以更好地成长。

大自然中气候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丰富的地理环境以及动植物生息等,对宝宝认知的发展与感官的刺激,都是有好处的。年轻的父母可以经常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寻找知识。

现在,很多父母认为对宝宝的智力进行开发,就要让宝宝多算、多写,确不知道,对宝宝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经常带宝宝走进大自然,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除了可以培养宝宝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外,还有利于让宝宝学到更多的知识。

大自然可以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宝宝有很强的好奇心,而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影响着宝宝。若是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学会观察,就会使宝宝向大自然寻求知识的心扉打开。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它有着无穷无尽的教益。可是,世界上许多宝宝却没有机会可以跟这个老师亲近,这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让宝宝走进大自然,有什么好处

通过走进大自然可以使宝宝的分析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在培养宝宝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时要正确引导,让他按着顺序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比如,在观察柳树的时候让宝宝先认识一下柳树的特征,等他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后,再对柳树所有部分的特征分别进行观察,如树枝、树叶、树干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形态,还可以让宝宝捡一些形状不同的树叶,回家后可以跟宝宝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树叶书签和树叶粘贴画。当宝宝运用各个感官的机会多了以后,视野也会随之开阔,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

走进大自然可以使宝宝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宝宝踮着脚尖,来碰触一下小树的叶子,蹲下身子来观察一下蚂蚁如何搬家,追逐那些在天空中的蝴蝶,这些大动作能力的锻炼,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

走进大自然能促进父母跟宝宝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宝宝感受到被尊重与爱,从而对他人、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认识。若宝宝从小便开始学习如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便有利于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走进大自然,可以使父母与宝宝在一起的机会大大增加,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宝宝。可以跟宝宝在绿色的草坪上一起躺下来,陪着宝宝闻一闻青草的香味,享受微风吹拂肌肤与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创造父母跟宝宝间的美好回忆,这将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走进大自然可以使宝宝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带宝宝到大自然时让他感受一下户外的温度,当宝宝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让他在观察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将对这个季节的感受和这个季节的景色表达出来。让宝宝学习用一个比较合适的颜色来对四个季节进行描述,比如说冬天是白色、秋天是黄色、夏天是蓝色、春天是绿色等。

带宝宝走进大自然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宝宝的安全

宝宝年龄小,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环境中出现一些危险情况也在所难免。所以,父母应在出门之前多让宝宝了解一些保护性的常识,并且在游玩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护宝宝,以防发生溺水、被蛇咬伤、摔伤等意外事故。

多给宝宝讲解

到自然环境中后,父母本身也有自己的爱好、兴趣,父母不能只顾着自己游玩,忘记传授宝宝知识,而要对这个时机充分利用。给宝宝讲解所看到的现象、事物,耐心解答宝宝的提问,开阔宝宝的视野,从而增长宝宝的知识。

对宝宝亲近大自然的行为不责备

宝宝到了大自然后,由于兴奋和好奇,也许会到处跑跳,有的时候会捉草丛中的昆虫,或捉小河里的鱼虾,甚至还会趴在地上认真观察昆虫如何活动,常常会弄得衣冠不整、满身泥土。父母不应该用家长的标准来要求宝宝,严厉地责备宝宝,这样只会使宝宝探索自然的兴趣降低,变得缩手缩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提供更多的机会

多为宝宝提供走进大自然的机会,特别是城市的宝宝。因为,长时间居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离自然较远,很多宝宝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甚至连最普通的农作物都不知道,父母应该为宝宝创造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专家提示

带宝宝走进大自然,不仅可以让他接触更多的人,最重要的是父母可以帮助宝宝发现他的特长或兴趣所在,让宝宝变得更加自信。从宝宝的特长出发,慢慢帮助宝宝增加自信,再将这种自信发展到游戏和人际关系中去,宝宝在自己的自信和兴趣中,认识到人际交往的力量,这有利于宝宝融入到更大的空间中去。

被爱的同时懂得爱人

宝宝讨父母的欢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他会轻轻拍打父母的肩膀、紧紧地抱着父母,或者给予父母一个可爱的笑容等。而宝宝跟父母爱的基础,建立在宝宝对父母的信任之上。

人之初,性本善,宝宝一生下来就知道爱,在他还不到1岁的时候,看到他人难过他就会做出情感反应,看到他人哭宝宝也会哭;而当宝宝1岁多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分辨他人和自己的痛苦,就有了想使别人的痛苦减轻的行为,当其他小宝宝哭的时候,知道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去安慰……可以说宝宝就是爱的天使。可是若是父母做出的行为使宝宝不知道他人的重要性,对家人的需要、痛苦采取忽视态度,认为自己就是太阳,是家中所有人的珍宝,那宝宝慢慢就会忘记什么才是爱。

当宝宝要和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一起分享食物的时候,大部分老人会说“我不吃,你自己吃吧”,或者“我不喜欢吃,你自己吃吧”,或者尝的时候,只是做做样子并不真吃,这种都是错误的做法。若是宝宝常常碰上这样的情况,就会养成吃独食的习惯,以至于他忘记了家人也有吃的需要或愿望。

宝宝做事情的时候喜欢自己动手,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做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可是有的父母偏偏不让宝宝自己动手,认为动作太慢、害怕出错、会把地板、衣服弄脏,又怕宝宝烫着、累着,结果宝宝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慢慢地就会习惯,不知道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来做,对于长辈的辛苦不能体会,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心疼长辈。

再比如,有的老人虽然自身有许多身体病痛和生活艰辛,但在宝宝面前的时候却总是竭力掩饰,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宝宝幸福地成长,却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不能理解家长的不易和付出,自然也就不会知道家长也需要抚慰、照顾和关心。

贫苦家庭中的宝宝,之所以可以体会到父母长辈的艰辛以及多子女的家庭中长大的宝宝更加懂得分享的原因就是由于贫苦农民的宝宝在小的时候天天看着父母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屋里忙完还要忙外边,而且宝宝自己也会做一些农活,这样才能更加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多子女的家庭中,有了食物大家会一起吃,有了玩具大家会一起玩,从小就有了分享的习惯,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分享的道理。

其实,父母除了向宝宝表达爱以外,还应该向宝宝索取爱。中国人在表达情感方面向来比较含蓄,常常是爱而不露,无论物质生活怎么样,都会尽量使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或是不管内心多么爱宝宝,也不会直接地表达出来。有的父母,为了把自己的威严树立起来,甚至还会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样子,这样经常导致宝宝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自然也就不知道对父母的爱进行回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经常将宝宝抱起来,对宝宝说“我爱你!”而且要抓住机会向宝宝索取爱。当你在喂宝宝进食的时候,说一句“好香,给妈妈尝尝好吗?”一般情况下,宝宝会把小勺举起并送过来,你吃完一口后并夸奖宝宝,通过这些言行宝宝会知道妈妈将好吃的东西先给我吃是因为爱我。

若是宝宝做了什么事让你很不高兴,你要明确将你的感受告诉他,让他换位思考一下,若是换了他会怎么样?

买菜回来感到疲惫时,叫宝宝端杯水;腰酸腿疼的时候,让宝宝给你捶捶背;亲吻宝宝脸的时候,要宝宝回吻;给宝宝买礼物的时候,让宝宝说句“谢谢”……

专家提示

在这个时期,把一些爱的真谛教给宝宝,他就会用他的行动来向你表明他已经学会多少。所以,父母应努力把一个温暖融洽的世界给予宝宝。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宝宝自然就会明白,获得父母爱的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爱来回馈。

家庭环境对宝宝的影响

宝宝成长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家庭中,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对宝宝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在宝宝身心的发展上,打上了一个烙印,这在他的一生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终生难以磨灭。

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帮助宝宝养成好的习惯

一个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宝宝很多良好的习惯,如饮食的习惯、生活起居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

家长对宝宝进行的智力启蒙是否正确,会对宝宝以后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若是成长环境恶劣,往往会对宝宝早期的智力开发有不好的影响,宝宝会出现心智不健全的情况。而良好的成长环境,则会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

促进宝宝身体的发育

宝宝良好成长环境的创造者是父母,而宝宝的身体照料者也是父母。父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宝宝还小,坏习惯将来就会得到矫正。却不知道积重难返的道理。若是将一株树苗的腰折弯了,即使未来长成了参天大树,那么它的腰也变不直。家庭是宝宝人生的起点,也是宝宝生命旅程的始发站。当宝宝逐渐长大,走进幼儿园,进入学校,最后再走入社会,家庭环境仍然是最密切、最贴近的栖息港湾,也是最重要、影响最深的环境。所以,家庭环境对于塑造宝宝健康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为宝宝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

要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首先,要使父母跟长辈之间有一个和谐的关系。其次,要搞好跟宝宝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爱护子女,对宝宝应该尊重信任,尽量不要把脸板起来,不随意打骂、呵斥,以朋友式的、民主的、平等的态度与宝宝相处,建立起民主的、新型的家庭关系。

为宝宝创造一个有利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

一个家庭的物质环境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它的影响确也不可轻视。它对于塑造宝宝美好的心灵,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家长尤其要注意室内的整洁。放置东西要有条理性,即使是厨房里面的锅碗瓢盆也要摆放得井井有条。

尽量保持宽敞,宁可少买一些家具用品,少放一些装饰品,也要保证宝宝有一个可以活动的空间。有条理、整洁的环境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会使宝宝的心情愉快,还有利于促进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的举止。

树立良好、端正的家庭风气

良好、端正的家庭风气,是组成一个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条件,是无形的、有效的教育渠道,对宝宝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将良好的家风树立起来,家庭成员都应该树立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敬老爱幼、和睦互助、积极上进、谦让有礼、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勤俭持家、热爱劳动的好风气。

专家提示

良好的家庭,不仅有利于塑造宝宝的心灵、举止和行为,还有利于塑造宝宝的人格。原因很简单:一是在宝宝内心中,家长是宝宝最信任的人,在家庭里面,宝宝的心灵始终敞开着,接受事物的时候,并不需要经过太长时间的考虑。二是宝宝一直在不断地模仿中学习,于是习惯就开始形成,理性也会慢慢地觉醒,邪恶和善良的人格已经开始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