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的领导,能不能让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能不能让越来越多的员工投入到工作中去,能不能让他们富有激情,能不能祝贺他们的成功,这都是公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1.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
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荣誉拒之门外。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在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是永远都不会到达成功之路的,偷懒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称自己“勤奋一生但壮志未酬”。在特罗洛普刚刚从事写作的时候,一个作家的建议使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又把这句话送给了罗伯特·布坎南。他说:“如果你想成为名垂千古的作家,在坐下来写作之前,先放一点鞋匠的粘胶在椅子上,有这样的创作精神才能希望成功。”
英国画家雷诺兹对天才曾经有过这样的阐释,“天才除了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工作非常努力以外,与常人别无两样。”罗斯金则说:“当听到年轻人对天才羡慕不已,推崇之极时,我常会问他这个问题,天才勤奋工作吗?’我关注的是这两个词的差别:‘应付差事’与‘勤奋工作’。”
在一般人的眼里,汉夫雷·戴维肯定算不上命运的宠儿。由于出身贫寒,他接受教育和获得知识的机会极其有限。然而,他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年轻人。
一个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拼命挣扎,觉得它太辛苦了,出于怜悯,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剪掉了一些,让它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久这只幼蝶竟死掉了。幼蝶在茧中挣扎是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了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而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只会让其丧失生存和飞翔的能力。
同样,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却可能因此埋下隐患,从你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乔治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镇上当老师,薪水十分微薄。其实他的优势很明显: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乔治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羡慕那些工作体面,薪水优厚的同学。这样一来,乔治不仅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写作也变得索然无味,他不务正业,一天到晚琢磨着“跳槽”,希望能有机会调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单位。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乔治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一无所获。这期间,他试着联系几家自己向往已久的单位,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纳他。
正在乔治心灰意懒的时候,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彻底改变了乔治的生活状态。
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生活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小小的操场围得水泄不通。乔治来晚了,他站在人墙后面,使劲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
这时,身旁一个矮小的男孩引起了乔治的注意,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乔治不知道他花费了多长的时间垒起这个台子,不知道他因此少看了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自己垒起的台子朝周围的观众灿然一笑时,那份成功的喜悦,却是那样地令乔治神往。
刹那间,乔治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
从那以后,乔治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很快,他被评上了优秀教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也纷纷落到他头上,业余时间,他不辍笔耕,作品频繁见诸报端,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他已是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
2.上帝偏爱他,让他洗马桶
激情不但能够战胜困难,而且还能够鼓舞士气。在工作中,员工的压力可能很大,但是,员工只要有激情,相信很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只有有激情的员工才能够磨练成才,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都证实了这一规律。由此,可以说——上帝偏爱他,让他洗马桶。
美国广为流传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他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他人生关键的第一步。因此他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谁知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他洗马桶,而且工作质量要求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他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他当然更知道自己不喜欢洗马桶这一工作,更不可能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说实话,洗马桶在视觉上、嗅觉上都使他难以承受,心理暗示更是使他忍受不了。当他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马“造反”,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呕吐却又呕吐不出来,令他每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为此,他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他面临着人生第一步应该怎样走下去的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难于上青天!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能打退堂鼓?他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
正在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她帮他摆脱了困惑、苦恼,帮他迈好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他认清了人生路应该如何走。
她并没有用空洞理论去说教,而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亲自洗马桶给他看了一遍。首先,她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丝毫没有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她以身作则告诉了他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所以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完全可以办得到。
同时,她送给他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他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用了,因为他早已激动得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他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这件事给他很大的启示,他警觉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他痛下决心:“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此,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从此,他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他也多次喝过厕水。从此,他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他踏上了成功之旅,开始了他的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几十年光阴一晃而过,后来,他成为世界旅馆业大王,他的事业遍布全球,他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他永不停顿、永不满足的创造与卓越的行动。他就是康拉德·N·希尔顿,他建立了享誉全球的希尔顿酒店帝国。
激情还表现为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现出强烈的自驱力,希尔顿正因为有激情,之所以他能“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这就是希尔顿成功的奥秘所在;这一点使希尔顿几十年来一直奋进在成功路上;这一点使希尔顿拥有了成功的人生,使希尔顿成为幸运的成功者、成功的幸运者。
让员工的激情力实现员工自我驱动,成为最优秀的最能干的员工!这是一个很朴实的道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愿意去努力去实践。
“最”不是绝无仅有,没有人要求你必须成为一个首相、一个富翁或完美得没有一点瑕疵,那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标本。
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一种历程,努力地达到,便成为自己宝贵的人生经历。做一个最好的清洁员、做一个最好的父亲、做一个最好的上司,这本身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态度。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收获和成功的快感,直到做得连自己都认为无可挑剔时,别人的眼光中就只有感动和敬佩了。
不是非要每一个人都要喝马桶里的水。完美是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许我们尽力了却未必完美,也许机遇和境地无法让你完美,但这并不重要,真正可贵的并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结果,而是你所形成和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工作精神。
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别人无可挑剔或不忍挑剔,这是我们在职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惟一法宝,也许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汗水,但我们也会收获比别人更丰硕更甜美的果实。
喝不喝马桶里的水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当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或者表白时有没有希尔顿那样从内心深处涌现的力量。
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成才,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都证实了这一规律。由此,可以说——上帝偏爱他,让他洗马桶。
3.工作没有限制
一次,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年轻女士说,她不会努力地为自己的老板竭尽所能地工作,因为他们“付给自己的薪水不够多”。因为老板所付不多就敷衍自己的工作,正是这种想法和做法,令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与成功绝缘。“薪水低”不应该成为做事马虎和敷衍了事的借口。事实上,一个人所拿到的薪水的高低,与其工作的完成质量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工作的完成质量应该是良心问题,是职业道德问题。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人品,而与报酬无关。
要想成功就得努力除去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种种妨碍个人发展的限制。不管你是谁,有三种自我设限你必须与之抗争。
(1)拖延怠惰
习惯之中足以误人的莫过于拖延,许多失败者都是因此而陷入困境。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们做事的能力。你应该极力避免拖延的习惯,像避免罪恶的引诱一样。
在兴趣浓厚的时候做一件事,与在兴趣消失了以后做一件事,其间的难易、苦乐真不知要相差多少。在兴趣浓厚时,做事是一种喜悦;在兴趣消失时,做事是一种磨难。
你应该将“拖延”当作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它要窃取你的时间、品格、能力、财富与自由,使你成为它的奴隶。当我们拖延着不去做某些琐事时,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如果我们一天漏掉做几件琐事,这一天看来也似乎不至于太糟。但是,长期以往,就足以造成悲惨的一生!
假使对于某一件事,你发觉自己有着拖延的倾向,你就应该立刻跳起来,不管那事怎样的困难,你也应立刻动手去做,不要畏难、不要偷安,这样久而久之,你自然能改变拖延的习惯。
(2)推诿责任
成功者做事总是找解决办法,而失败者总是找借口;成功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失败者抱怨个不停;成功者承担责任,并全力以赴,失败者等着别人送食物上门;成功者发现毛病就会改进,失败者只会挑毛病;成功者主动进取,失败者消极怠工。一位哲人说过:“职责是把整个道德大厦连接起来的粘合剂;如果没有职责这种粘合剂,人们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爱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难以持久;这样,人类的生存结构就会土崩瓦解,人们就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废墟之中,独自哀叹。”
有时候我们难免怪罪某人或某事,早在某个果园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这种自我设限的习惯了,园里的男人说:“要怪女人,是她害我这么做的。”而那个女人则怪罪那条蛇引诱她。为什么我们怪罪别人而不反躬自省?
(3)妄自菲薄
猜猜这世上有多少种借口?人们总喜欢费尽心机来逃避现实,我想他们宁可创造100万个借口,也不愿创造100万美元。
有些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总是一再的否定自己:“我能做什么大事?我这样做又能改变什么?”
一位年轻的小说家最近与我谈及她的写作野心,然而,当我提到一位著名小说家时,她却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当然了,我是不可能获得他那样的成就的。”
她的态度令我大失所望,因为我知道,她自愧弗如的那位作家,并无超群的智慧和天赋,除了坚强的信心,他在任何方面皆与普通人没有两样。
多年来,我曾与无数的失败者交谈,他们曾经憧憬、闯荡、冒险、绝望,最后给自己找到了失败的各种理由与借口,他们抱怨道:
“这件事,现在想起来,本来就是行不通的。”
“还没干,我已经表示怀疑了。”
“老实讲,这件事没干成,我丝毫不奇怪!”
“好吧,我试试看,但我并不认为这件事会行得通。”
凡持这种心态者,必遭失败。
怀疑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当心智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时,会制造出各种“理由”来支持这种怀疑。怀疑、不信任、失败的潜意识,以及并不指望成功等态度都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
所以,这里有个你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从今天开始,你打算怎么改进自己?归结起来就是这样:如果你不摒弃自我设限,五年之后你还是会跟现在一样毫无进展。但是如果你试着除去自我设限,你就可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这听起来不是很振奋人心吗?
希尔顿说过:“你自己做的模子有多大,你所能发展的价值就有那么多大。做一个家庭主妇、好厨子、精致的木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来期盼。很多人一事无成,就是由于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成就也缩小了。一块价值五元的生铁铸成马蹄后,可以值十块半;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铁之类,价值三千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以后,身价即跳跃至25万元之多。你也正是如此。”
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是由这个人的行动的模子的大小所决定的,而人的行动模子恰恰是你自己设计的,也是由你自己亲手铸造的。当你亲手铸造出什么样子的行动模子,你就只能在行动中取得多少成就——这同样是一个行动的规律。伟大而卓越的人,之所以能够永无止境到追求卓越,创造卓越和超越卓越,就在于他们遵循和灵活运用这一行动的规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