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同病不同医
33122100000069

第69章 传统医学重要治病理念——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这个成语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话说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果然,通过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吴国很快地强盛起来。所以说不管做什么样的事都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养生治病亦是如此。

《黄帝内经》中的治疗法则

三千多年前的医学巨典《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中医治疗法则。《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意思是:医生给人治病,相同的病但是治疗方法都不一样,病人的病都能治好,这是为什么?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意思是说:因为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岐伯继续说:住在东方的人,喜欢吃鱼类海鲜,口味重,吃鱼多会产生内热,咸味重会使人伤血,当地人皮肤黑,肌肤松疏,容易发生痈肿如疖子、痤疮一类的病,这类患者适合用砭石(相当于现在三棱针一类的器具)治疗;住在西方的人,环境多风沙,土强水硬,多吃肉脂美食,人多肥胖,外邪不易侵犯,但内脏容易发生疾病,所以需要用峻烈的药物来治疗;北方地区,气势寒冷,人们常游牧野居,以畜乳为食,这样内脏常受寒邪,容易发生胀满的病如胃胀等,治疗上最宜用艾灸烧烤;南方地区,阳光充沛,雨水多,地势低洼,水土潮湿,居民喜欢吃发酵的食品,人的皮肤致密而带赤色,易于发生拘挛湿痹如风湿等病,在治疗上适合使用针刺;中央地区,地势平坦多湿,水土肥美,万物昌盛,居民食物广杂,而且劳动的少,所以容易发生痿厥寒热等病如各种功能萎缩的疾病,治疗上应该用导引按摩。

在这本书中,岐伯强调了好的医生应参合各种治法,针对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如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易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是所谓的“同病异治”,就是指同样发病,因地域不同而治法不同。

疾病需因地而治

人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由于不同地区之地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水质与土质成分也随之不同,从而使各地域的人群拥有了不同的体质。《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中就讲到东方之人易患痈疡,西方之人其病生于内,北方之人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易病挛痹,中央之人易病痿厥寒热。说明地区方域不同,就容易发生某些地区性疾病,从而揭示了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疾病的治疗必须因地而异。

有这样一个事例:张先生在京城某著名医学院求学,师从学院资深中医老教授。老教授出身京城中医世家,对用方遣药深有研究,所以平日里张先生在学习上兢兢业业,深怕错过了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老教授也对这位勤奋好学的弟子十分喜爱,每次出诊治疗时都把张先生带在身旁,给张先生创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张先生也十分重视和珍惜这些机会,把每次病人的病状以及老教授的病方都详记于册,回头研读推敲。

老教授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最为擅长,在全国都大有名气,他针对其中脾肾阳虚者,辄用附、桂之类药材,其附子常用达15~30克,让病人持续服用数月或者几年,疗效非常之好,基本上每位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愈者的不计其数。对于这些治疗经验张先生都牢记于心,感觉颇有收获。

毕业后张先生返回老家上海,进入了一家中医医院工作。平日里谨记老教授之教导,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病人关爱有加,学以致用使得张先生接触的病人逐渐多了起来。一些慢性肾病的患者听说张先生师出老教授,都纷纷前来求诊。张先生按老教授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对病人一一诊治,同样以附、桂之类药材为方,其中以附子15克佐于方中。但几天后有些病人竟然出现了鼻衄、牙龈痛、咽喉痛,或者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遂问其师老教授,才知乃附子过量之故。

老教授说,京沪两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水土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地人的体质各有不同,上海人对辛热之品耐受性比北京人差一些,而附子辛、甘,属大热之物。所以只要酌情减少附子的用量,自可药到病除。老教授还说,由于各地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治疗方法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积累行医经验,才能正真做到辨证施治。要求张先生在治疗的时候不可拘泥于单一的药方,对所学的知识要灵活运用。

张先生听从老教授教诲,在充分了解京沪两地人群体质差别的基础上对症施治,最终成为了一名知名的医师。

《医学源流论》中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至交广之地,则汗出无度,亡阳尤易,附桂为常用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峡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说明了对于同一种病症,各地疗法以及用药的药量都有明显的差异,把握好这种差异,才能要到病除,对疾病起到根本性的治疗作用。

对于用药的药量,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说得更为细致:“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薄,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病症,再考虑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发病时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发病的地域。

小提示: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具有浓厚的地理思想特色。它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变易的思维方式,在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基础上,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和药材功效的差别、从而总结出同样的病症在不同地域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养生治病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人的地域差异、也要考虑药材是否道地。同一个地域,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应当灵活的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方、药,对各地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不可拘泥,做到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