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脾胃功能正常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又会经常在无意间伤害了他们,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都有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胃受伤害呢?下面我列举几个,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药吃多了伤胃。
所有的药物都能严重伤害身体的器官,大家都知道吃西药伤胃,其实吃西药不只伤胃,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伤害。经常吃西药的人,身体各方面的毛病也都很多。所以,不要靠药物维生,要从饮食习惯、情绪、环境各方面下功夫。因此,能不吃药,就尽量不吃。即使非吃不可,也一定要把它当作过度时期的手段,有效地控制过程住。
2.吃得太饱。
去吃自助餐的时候,餐馆的口号就是,随你怎么吃,只要别过度浪费。三五成群的,人多也热闹,都是吃些自己爱吃的,量多又大,就使劲猛吃。吃的东西是不少,也很好,也很美味,但是呢?你有没有考虑到你的胃,吃得太饱了,胃肯定承受不了。也要节制,节制特别重要,养成好的习惯,如吃七分饱就好。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吗?40岁后六分饱;50岁过后五分饱,直到120岁。
3.忧思最伤脾。
一定要懂得把忧虑烦恼交出去,心烦慌乱的忧思要不得,忧思会造成对脾的伤害。象在饭桌上教训孩子的父母,光知道生气,责备批评孩子,这样一来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搞得孩子也吃不好饭。教育孩子可以,但是时候不对呀,起码不应该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还有不开心的人,经常愁眉苦脸的,整天心情不好,搞得身体也弱。还经常爱生病,病了后还不爱好。建议在看待问题上不要老钻牛角尖。
4.压力太大,伤害脾胃也太深。
压力也是所有造成脾胃伤害中最大的原因。这也是我们现代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压力不只引发脾胃问题,还会引发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尤其与癌症有最直接的关联。压力伤脾胃,当压力已经超过了它能抗拒的指数时,就会先受损,但是真正的长期累积之后,受害的又是整个身体细胞,还会开始引发其他病变。要尽量放松,改善你的情绪,不要弄得压力太大。没事时,可以多运动运动。
脾胃损伤者不妨从注意下面的习惯开始:
1.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脾、胃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功能。造成脾胃损伤的主要原因,中医称为“饮食所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营养成分的均衡。在进餐上要定时定量。也不要把不同的肉类一起吃,这样太不好消化。不要饭后马上就吃水果和甜点。也不要到睡觉前还吃东西,这样不规律的生活,不仅受损身体,还会使整个心灵的状态都会出问题,影响第二天的效率和心情。
2.多吃些养胃的食物。
注意胃的保养。可多吃南瓜,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多吃小米,可以做点小米粥来喝。可以起到暖胃,安神的作用。平时吃饭的时候就可以喝上一碗,在不知不觉中还起到了养胃的作用。岂不是很好。也可以把小米粥当做你的早餐,很方便也很省事,并且还有营养,此外还能起到养胃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还可以多吃些菠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
比如下边的一道菜,也可以起到温胃止痛,治虚寒胃痛的作用。
清炖鲫鱼:制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生姜(50克)切片后放鱼上几片,其余和橘皮(10克)、胡椒(2克)、吴茱萸(2克)一起纱布包填鱼腹内,加入黄酒(50)克、盐、葱、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时,取出药包加入味精即可。
小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成分的均衡,进餐的定时定量都有利于脾胃的保养。饮食失宜是造成脾胃损伤的主要原因,中医称为“饮食所伤”。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二是饮食偏嗜,包括饮食有偏、寒热失宜,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五味偏嗜及嗜酒无度等。三是饮食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