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学还须辅之以文言文的写作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长期熏陶,使“六经”的基本价值理念深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识别符号。这些和现代知识的吸收,与西方的价值理念的学习比较,并不冲突。人类共同的东西总是大于差异的东西。
(载2012年7月9日《科学时报》)
书法与文化传承
——刘梦溪谈书法和国民教育
中国文化的所有东西几乎都可以在书法中看到,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气韵、结构,大都在书法中有所表现。
书法是最个人化的艺术,它的书写是一个人完成的,个人的风格特别突出。书法与人的境界品行,书品和人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可以瞒人,字不能瞒人。
书法所遵循的是自由秩序原理。凡书写,都是一种秩序。章草也是一种秩序,可以说是秩序的变体。但书法是秩序,也是自由。在秩序中我们看到一种生命的自由。我主张不仅“临文以敬”,也要“临书以敬”。
采访者:《美术观察》主编李一,栏目主持孟繁玮。
李一:我们想请刘老师谈谈书法问题,您研究传统文化,一定会注意到书法在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还有对当下的书法教育,您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具体建议?希望给我们谈一谈。我们刊物的栏目主持孟繁玮,她准备了一些问题,一起向您请教。
刘梦溪:我对书法没作过专门研究,只是喜欢而已。你们希望我谈的,我想主要还是书法与文化传承问题。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典范,但不能不承认,从晚清到五四,包括50年代以后,我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评估,存在一些问题。似乎要走现代化,只有吸收欧美的文化,自己的文化是要不得的。其实一个民族的固有文明跟现代化没有必然的冲突,恰好现代性需要和本土资源结合起来。这个问题从学理上讲,今天已经没有太大的障碍了。但百年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传统的流失和文化断层,却是不争的事实。书法是一个显例。大众书写工具改变了,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代替了毛笔,是书法在现代条件下不能很好发展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但中小学长时间取消书法课,则是教育管理部门的问题了。
文化传承,书法的角色很重要。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缺少工具理性,很多文化的东西都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传承起来绝非易事。但有几种似乎例外,一是中国菜,需要动手操作,从古至今,几大菜系,绵延不绝。二是中医,需要临床,一直传衍到今天。三是中国功夫,现在已经传播到世界上去了。第四,我认为就是书法,代有传人,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渠道手段,再方便不过。可惜一个时期现代人和书法失之交臂了。
孟繁玮:那么,您认为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怎样的位置呢?
刘梦溪:我在谈文化传承的文章里讲过一个观点,我说,几乎中国文化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在书法中看到,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气韵、结构,大都在书法中有所表现。结构这个词,中国古代没有,是晚近外来的概念,但汉字的一个特点是她的结构美。早期的汉字本来带有具象的特点,但“六书”形成后,主要成为一种抽象的表意的文字,因此可以现代化,可以不受电脑的限制。不像埃及的法老文字,只是一种毕工毕肖的事物的描画,不能在现代生活中发用,只能成为供观赏的古董。汉字和现代性无任何矛盾,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显露身手了。现代的一些设计理念,常常借助于取材于汉字。甚至站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汉字也是不可或弃的艺术之友。书法艺术的发挥余地,越来越大了。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轨迹。
孟繁玮:汉字的文化精神问题能否再作一些具体阐述?
刘梦溪:我近来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源头,是六经。因为这涉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仰问题。我对“敬”的概念重新作了阐释,认为“敬”是中国文化的带有终极意味的价值。“敬”在六经中反复出现,也是《论语》和《孟子》的基本理念。“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也是个体生命的内在庄严,甚至跟信仰有相当大的关系。“敬”在书法里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汉字的结构中,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秩序。书法可以培养人的“敬”的精神,古人讲“临文以敬”,不光是做文章,文字书写本身也需要诚敬的态度。因此我主张不仅“临文以敬”,也要“临书以敬”。
我的理解,书法本身是一种文化秩序。甲骨文有神秘的庄严,金文有礼制的庄严,魏碑反映的是礼仪的秩序,楷书反映出整齐凝重的秩序感,都令我们望而生敬。书法的秩序是和社会的文化秩序和个体生命的秩序结合在一起的,书写者把个人的生命投射到一种浓缩的变化了的秩序中。凡书写,都是一种秩序。章草也是一种秩序,可以说是秩序的变体。但书法的特点,是秩序,也是自由。在秩序中我们看到一种生命的自由。如果说金文、甲骨、隶书、楷书,更多体现的是秩序,行书、草书更多体现的是精神的自由。可是书法的自由本身也是在秩序中的自由,作个比喻,书法所遵循的可以说是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的一本书叫《自由秩序原理》。
李一:这个比喻好,李泽厚说书法是带着镣铐跳舞,您说书法遵循的是自由秩序原理,非常好的比喻。
刘梦溪:自由本身就是一种秩序,但在书法里既能看到自由又能看到秩序。另外,书法也是最个人化的艺术,它的书写是一个人完成的,不能几个人同时书写,个人的风格特别突出。因此书法与人的境界品行,书品和人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字如其人,确实如此。我们从书写中的文字中约略可以看到人的品性的正邪、善恶。文章可以瞒人,字不能瞒人。钱锺书先生就认为“文”不一定尽“如其人”,文章可以作伪,可以把自己的心性隐藏起来。但字绝不能作伪,一个人的性情、精神、品行,常常在字里毕显无遗。柳公权有句话“字歪则心不正”。常年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柳存仁教授,他研究道教和中国古典小说,中外闻名,晚年中过风,因此写字容易歪向一边。他几次开玩笑说:“心正字正,我深为警惕。”可见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
孟繁玮:您曾说“国学不需要过热”,但是近年来国学已经成为社会上越来越热的话题,媒体关注比较多,相伴而生也导致了对文化本身产生的一些误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上,避免误读尤为重要,其中也包括书法和书法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刘梦溪:现在大家都在讲国学,其实很多人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国学。国学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非常大,所有传统社会的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书法就属于传统文化,可是不能简单讲书法是国学。国学有过不同的定义,最早是章太炎写的一本书叫《国故论衡》,后来胡适、傅斯年等提出了“整理国故”的问题。1923年北大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胡适在发刊词中提出,“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包括进去了,太泛,所以学术界没有采纳,后来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国学就是中国固有学术。但固有学术包括的内容也太泛,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等,还有儒释道,实际上还是太过笼统。
1938年马一浮在浙江大学的国学讲座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国学定义,他认为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六艺”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国人立国、做人之本。认为“六经”是国学,就像基督教文化有《圣经》、伊斯兰文化有《可兰经》一样,把中国文化的最高典范作为国学,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事实上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历来都是这样做的,传统社会的国立学校、民间书院,都讲授和传授“六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进入“六经”的桥梁。因为《乐经》不传,剩下了“五经”。
如果认同“国学”是“六经”的话,就可以和国民教育结合起来。所以我主张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以《论语》、《孟子》为主,慢慢再选读“六经”。这样的国学是不可能热的。书法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手段、途径,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不存在热不热的问题。主要是要重视起来。小学可设国学课,也可以设书法课,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李一:我们《美术观察》前两期对王文章院长作过专访,他就提出要设立书法课,让书法进入国民教育,反响很热烈,也许这个问题会有很好的进展。
刘梦溪:那太好了,我举双手赞成文章院长的倡议,这是国民教育的大事,希望能够得到实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方式,它可以提升人的心性情操,可以作为品德教育的一环。一个人的品德有瑕疵,内心不干净,心中有私念的计较,书法不可能是庄敬堂正的。小学书法应从楷书的学习开始,一笔一画,注意汉字的结构,体会人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庄重与恭敬。
(载《美术观察》2010年第7期)
我们大家都练练写字吧
我前面谈书法的文字,是去年夏天接受《美术观察》编者采访的一次谈话,觉得所谈内容尚没有过时,才在上周贴于自己的博客。不料反应颇为热烈,除个别读者微表质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留言都是赞成的。我的关于小学应该开设书法课的倡议,也得到很多有识者的响应。
不过,今天我要扩大这一议题,正式提出,不仅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生,都应该练习写字。所以产生此议,由于今天参加了一整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评卷。试卷回答得如何,考生水准怎样,不便在这里齿及。单就卷面的文字书写而言,真是不敢置信。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考生字写得都是比较差的。写得比较好的不超过百分之二。要知道,报考硕士学位的,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已经受了十五六年的正规教育。边阅卷边感叹于心。很多不是一般地写得不够好,而是的的确确地“不忍卒读”。当然考试考的是基本训练和基础知识,不是考写字。即使字不好,题答对了,也不能扣分。可是朋友们,看不好的手写文字,它乱我们的心啊!
所以我要郑重提出,不仅小学,包括中学和大学的学生,都应该好好地练字。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功臣,大家都晓得了。但文化传承是代代相传,一棒传一棒,不应让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在我们手里断失。清儒说“读书必先识字”。我说,在今天,不仅需要识字,还需要写字,而且把字写好。电脑的便利,无人不知。可是这东西的大坏处,是使得我们年轻一代不会写字了。
我们的汉字是很美的,她有结构美,有韵律美,有形声美,有会意会心之美。这还不是说的书法,只是汉字的本体之美。我们可得对得起我们的美的汉字啊!电脑写的文字,是没有温度的。手写的文字,特别写给友人、情人的信函,是格外动人心弦的。不妨看看黄裳先生的一些著作,里面附有很多学苑文坛前辈的手迹,第一次翻开书页,情不能禁地忽略了书的内容,单挑那些手迹反复赏看,不忍释手,美不胜收。
那么,我们大家都练练写字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年轻的老师们,以及公务员,挤一挤时间,每天都写一点字吧。当然我主张最好练习毛笔字。毛笔字写好了,其他的笔,软笔和硬笔,都会写好。同时我建议,先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用不了多少时间,耽搁不了孩子的日常功课。写书法也是健身,手动可以让我们的民族变得更聪明。
因此,我们大家都练练写字吧!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首载2011年1月19日作者博客)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谈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资源并不是现代化的障碍,而是它的有益补充。就是说,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己的传统。
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点像交响乐一般的繁丽,它呈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变奏。如果比作贝多芬的交响乐,应该是第五交响乐《命运》。当代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这种交错互动和变奏的过程中,彰显出中国的现代以及未来的命运。
一“知音”难觅:如何解读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有点像一个走红的明星,注意的人多了,谈论的人多了,称赞的人多了,挑剔的人也多了。报刊、传媒、网络对她的引用率大幅增加。但问题是应该怎样解读中国。
早期西方的传教士、汉学家,把中国说成是一个“谜”,所谓“谜一样的国家”。现在没有人说中国是谜了,但真正了解中国,并不容易。中国以外的人了解中国不容易,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对自己的国家有真正的了解。因为了解,特别是真了解,是很难的。不用说一个国家,就是真正了解一个人也是很难的。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文心雕龙》,南朝时期刘勰写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成体系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其中的一篇叫“知音”,开头第一句话就说“知音其难哉”,可见“知音”难得。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常常感到知音难求,《红楼梦》里的紫鹃姑娘不是也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吗?如果替我们国家着想,要找个知音就更难了。所以20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一篇文章当中特别讲到,对待古人的著作要具有“了解之同情”。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你要想了解别人,你就要设身处地,以同情的态度了解他的处境,对他不得不这样讲的话,不得不这样做的事,能够给予一种同情。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态度,就容易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了。
中国确有不容易了解的一面。一方面,反差大,城市与乡村、东部和西部、富人和穷人,彼此的差异判若两极。另一方面,有多种面孔,高速发展、中国人有钱了、全民皆商、世界工厂、大工地、潜在威胁等,对这些,不同的人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解读,但每个人只能截取自己观察到的一两个侧面,而不敢自称读懂了中国。无法回避的难题是:中国人口太多。在14亿人口面前,一切问题都有理由,任何弊病都非偶然。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美刚建交的时候,美国总统卡特到了中国,跟邓小平见面,谈得很好。最后卡特提出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表示非常关注。小平问指哪一方面,卡特说比如迁徙权、流动权不能得到保证,很多人想来美国,他们不能得到中国政府的允许。小平说你要多少,一个亿够吗?卡特不说话了。如果真有一个亿中国人到美国去,他受得了吗?故事是真的,版本可能不同,我不过取其意而已。
但在问题丛生的同时,当代中国也给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很多留学国外的人,包括和中国有工作或者文化关联的外国人,更不要说那些大大小小的企业高管和做生意的人,他们都感觉到、意识到,中国是当今世界可以一显身手的地方,用一句广告语,叫做“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