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3366800000047

第47章 社会万象篇(18)

旬,这是很古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仍由甲开始。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叫上旬,当中的10天叫中旬,21日到月底叫下旬。

星期的由来

“星期”一词已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记时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发明星期为七天的人是古巴比伦人。“星期”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呢?据说,“星期”是古代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

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全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运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天文知识的正确掌握,发明了“星期”,正是根据星球的运行,他们制定出一系列时间单位。巴比伦人从月亮的盈亏,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他们同时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故一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还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间,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太阳神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由于这7日都是天星值班的日期,就称为“星期”。

另一说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七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七天中要抽出一天作为人们的休息日子,原因有三:一是让居民有友好往来的时间;二是让人和牲畜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牧师有机会宣讲法令和教义等。

礼拜的由来

《圣经》上说,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到了第七天,大功告成,上帝便歇了他的一切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因此,基督教徒规定在星期天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于是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后来,基督教为了牢记他们对上帝的崇拜,就创造了“礼拜制”,即星期一至星期六分别称为礼拜一至礼拜六的各自称呼。“礼拜”作为基督教会的一种宗教仪式,源于古代罗马时期。人们不满于当时的暴政,便纷纷宣传说基督即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救世主”,于是,很多人信教并组成教会。教会把星期日定为教徒对上帝礼拜的日子,这一天也就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就相应地称为一个“礼拜”了。后来,欧洲传教士把基督教传入我国。我国人民因此也有了称“星期”为“礼拜”的习惯。

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的由来

标准时间就是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是英国原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为伦敦的一个区,是海上进伦敦港的必经之地,有“伦敦咽喉”之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在位时将它改建成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

人们把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现在那里的时间,决定着全球任何地方的时间。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制定,与一件争执案有关。

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钟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

两分钟后,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束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该案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出现的时间差异,促进了英国进行统一时间的工作。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取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所在的子午线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其他地区以此类推。例如中国的首都北京便处在东八区的位置,从而达到全世界时间的统一,便利了世界人民的交往。

夏时制的由来

1916年3月,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火热之际,德国突然向全国宣布把时钟拨快1小时。为什么?主要为了节约电力和燃料。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夏时制的国家。隔不多久,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等也相继采用夏时制。

夏季将时钟拨快1小时的主张,是20世纪初由英国人威廉·韦利特最先提出来的。他的着眼点是:在昼长夜短的夏天里,早晨的宝贵时间给白白浪费掉了,太可惜。他建议政府制订夏时工作制,但是被议会否决了。倒是德国政府的头脑反应快,一下看到了这一制度的许多优越性,便率先实行。

紧跟着德国实行夏时制的国家是法国。191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关于夏时制的法令,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珍惜电、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实行夏时制的好处,便相继采纳实行。不过,各国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把夏时制的始期和终期做了改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的国家的夏时制一直延长到11月19日才结束。有的国家如英国,甚至把时钟拨快两小时,实行“双倍”夏时制。

实行夏时制,的确给人带来许多好处。例如英国1970年在总结它的好处时提到:每年节约燃料约值1亿英镑;交通事故减少3%~4%。实行夏时制使人们早睡早起,多接触阳光,于健康也有益。

但同时,夏时制也有不方便之处,比如:飞机、火车时刻变更的麻烦,电信、邮政易出差错,国际交往时时间经常弄混等。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试行过夏时制,后来又取消了。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以12地支配12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12时辰,也叫12生肖。这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2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6点):据说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2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8点):夜的开始,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0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这种十二生肖的称谓,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科学根据。

“小时”的由来

60分钟被称为1小时,可是“小时”是怎样来的呢?不知你想过没有。

中国古代,计时用“铜壶漓漏”的方法,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照今天的24小时,便是半夜11点到1点为子时,1点到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其余以此类推。一个时辰便相当于24小时制的两个小时。因此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人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新传来的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

“刻”的由来

1刻钟指15分钟。但在我国古代1刻是指14分钟多一点。何称“刻”?溯其源,“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早在周代,已有漏壶计时,叫铜壶滴漏。是在铜壶底钻1小孔,壶内竖1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随着水从小孔一滴漓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逐一露出水面,故称“滴漏”。但是由于水多时滴得快,水少时滴得慢,很不准确。因此,又在上面阶梯形地设置上、中、下3只播水壶,下面设1只受水壶,让中、下两只播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就均匀了。水滴入受水壶后在播水壶中逆向刻有时间度数。使壶内有时间刻度的箭形浮标能准确地指示出当时的时间。到东汉时发明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为100个刻度。“一刻”就是指浮箭上升一个刻度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14分钟多一点。

天气预报的由来

天气预报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一场海战。

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正在与沙皇俄国作战。英法联军的舰队正在黑海上向俄军进攻之机。突然出现了暴风雨,狂风巨浪把军舰高高举起,又猛烈地向海岸的礁石上面摔去。顷刻间,英法舰队被狂风恶浪毁于一旦。

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他们为了记住这次教训,将这场大风暴起名为“布雷克威夫”,意为“毁灭的冲击波”。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天文学家勒威耶搜集了有关气象资料,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低气压。勒威耶弄清前因后果,将它呈报给国王。阐明是低气压最早在欧洲西部大洋活动,随后转移到东南方向,行至黑海时,酿成这次灾难。后来,勒威耶提议建一个气象观测网,将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通知前线,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天气预报。不久以后,法国和英国正式开始天气预报工作,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

节气的由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着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英国学者李约瑟赞道:“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察者。”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最古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坐落在古都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相传周公曾风尘仆仆,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过测量日影。至今还珍藏着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春秋来年,根据每年“冬至”时刻的测定,推算出一年岁实是365.25日,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为准确预告季节、反映气候寒暖变化提供了条件。《春秋》一书中,已有许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西汉时《淮南子·天文训》一书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足以证明它同农业畜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沿用。

分析二十四节气,“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根据天文来划分的。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在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直射的地方又回到赤道,这时是冬至;“二分”、“二至”表示季节的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是“二分”、“二至”中间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如:表示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降水和水气凝结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繁茂,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时节。

“旱极”和“雨极”的由来

南美洲智利北部阿卡玛沙漠中的阿里卡,从1845年到1936年的92年内没有下过雨,以后17年仅下过3场雨,总降水量不过0.5毫米,被称为“世界旱极”。

世界上旱极的出现是因为这些地方常年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时,温度会升高,不利于水流的凝结,而蒸发又十分旺盛,所以带来炎热、干燥的气候;智利又是狭长海岸的国家,秘鲁寒流沿海岸北上,寒流的相对低温使近地表的空气变得比较稳定,不容易产生上升运动而凝结成云。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镇。1961年7月,这个镇的降水量达到了9300毫米。这一年,它创造了26461毫米的世界纪录。即使在平时,乞拉朋齐的年平均降水量也在11430毫米的水准上。这个雨极之所以多雨,主要原因是它处在迎风坡上。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西、北三面地势都比较高,南面却敞开着,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热的西南季风长驱直入,顺坡而上,很快就凝结致雨。雨一下起来,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伏”的由来

伏天,俗称大伏天,又称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伏”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在我国旧历法上,使用天干、地支组合(如辛酉、壬戌……)来记载年、月、日的顺序。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规定每年按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如夏至逢“甲”,从“甲”始第7天为第一个庚日,每个庚日相隔10天。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日期也各不相同。中伏还要看交伏的早晚,10天20天不一定。如1983年6月22日交夏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农历5月26日,为初伏,7月26日为中伏,8月15日为末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也就是阴气潜伏、阳气最盛的时期,要注意降温防暑。

“热在三伏”的由来

一到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酷热的“三伏”天让人湿热难捱。那么,你知道“三伏”是怎么来的吗?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我国流行“干支记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轮回来记日子,凡是有“庚”字的日子都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说法,据此理论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阴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10天。并且有了“热在三伏”的说法。这样,三伏就有了固定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