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土地沙漠化。因森林的毁灭、过度放牧和耕作,土地不断碱化沙化,全球每年约有7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
(7)热带雨不断减少。由于乱砍滥伐、自然与人为的火灾等因素,地球上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热带雨林被毁,约占地球总面积的0.9%。(8)核威胁。1991年,全球有26个国家的423座核电站在运行,到20世纪末,又增加100多座。
核废料丢向大海,已经直接威胁到海洋渔场。地球上还5万枚核弹头遍布世界各地,随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生存。
由此可见,促使地球“衰老”,危及地球生命的因素,均来自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难怪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加利秘书长建议全体代表肃立,为地球静默两分钟。这两分钟的静默,代表全人类在忏悔,在反省,在思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抉择。
人类所作的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太多了,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报复。正所谓是,顺规律者福,逆规律者祸。
这一点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荀况就有过精辟的阐述。他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一观点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不应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能将人类自身的意识强加上去。古人尚且能看到这一点,何况高科技时代的地球村民呢?
人类的文明进程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人类的“文明”如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那么大自然将真的会剥夺人类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让人类携手挽臂,共同建设家园,迈向灿烂、祥和的21世纪吧!
让地球告诉人类
大自然是最美好的。在这大自然的环境中,绿草如茵,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在草地、湖泊、山峦和森林里,到处生活着虎、豹、鹿、鹤、貂等珍禽异兽。人与自然之间,体现着和谐统一。现在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人类愚昧无知的破坏行为,使这片土地上开始出现了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珍禽异兽敛迹等生态危机。生灵减少了,草地寂寞了,山河失色了!
哪里有人为的破坏,哪里有污染,哪里就绿草变色,哪里就森林枯萎,哪里就失去了或即将失去珍禽异兽的踪迹,而代替它们的将是适应性最强的老鼠、害虫,或者是看不到生命的荒漠。
在人类共同生存的这个地球上,常常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人们自己制造的烟雾,最后毒害了人们自己;人们自己发明的先进技术,到头来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环境;人们辛勤劳动开垦出了荒地,却又给人们带来风沙和洪水!到底是地球的过错还是人类的过错!?
18世纪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只要征服了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就可享受无穷的荣华富贵!不过,事实正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又在破坏文明。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剧增,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人类文明日益繁荣。
然而,回首往事,人们痛心地发现,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人类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被弄得满目疮痍!照此发展,我们就会断子孙之路,造万代之孽!
那么,人类还要不要继续开发自然、创造新的文明?毛泽东说得好,“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人类终于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在,“可持续发展”一词已经风靡全球。有的人把它称为“道路”,有的人把它称为“战略”,有的人则把它称为“模式”。道路也好,战略也好,模式也罢,它向人们表达了这样的内涵: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力。
为了不断子孙之路,保护好环境,保护好地球,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政府总理李鹏率团参加。会议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议题,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这为唤起世界各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起到了巨大的宣传、鼓动和激励作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唤起中华人民共和国12亿人的环境意识,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中国21世纪议程》。国家主席江泽民多次强调:我们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12亿人口的代表,一致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一定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地球会议
1992年6月3日至6月14日,170多个国家代表,其中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从日理万机中拍身聚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会又)。这充分说明人类对环境的高度重视。人们普遍认为:未来的最大威胁是来自环境的灾难。
最近环保专家指出比较集中的环境问题有:
(1)沙漠化日趋严重。每年有60万平方千米农田沙漠化,世界荒漠面积几达陆地面积的20%。
(2)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有15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世界森林覆盖率从66.7%降低到目前的22%。
(3)动物生存环境恶劣。目前已知物种有500多万种,但到本世纪末约有20%可能绝种,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
(4)世界人口急剧增长。1830年到1930年,100年人口增长10亿;1930年到1962年,32年人口增长10亿;1962年到1975年,13年人口增长10亿;1975年到1987年,12年人口增长10亿。
(5)水资源极度贫乏。由于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平衡和现代人的污染造成的“水荒”,使世界上70%以上的地区和居民遭难。
(6)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各种污染使全世界出现数以千万计的环境难民,造成每分钟都有几十人死亡。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已成共识,召开地球会议,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就势在必行了。
环境监测管理
环境监测管理是对环境监测整个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内容包括:监测样品管理、监测方法管理、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网络管理。其目的是进一步确保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环境监测是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根据我国《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规定,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
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开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喻为“环保战线的耳目和哨兵”、“定量管理的尺子”。没有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只能是盲目的,科学化、定量化的环境管理便是一句空话。
环境监测管理是确保环境监测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根本措施。正因为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环境监测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加以特殊保护、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地域,诸如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珍稀动植物分布区、重要的风景区、名川大江的水源涵养区、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剖面和自然遗迹以及一些人所尚未认识的、在探索自然中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等。
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环境的天然“本底”
,以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的优劣,改进开发方式。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存库”,保存和拯救了一大批濒危动植物,也为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食物、原料、药品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自然保护区还是进行自然保护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研究生态和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自然保护区也是向人们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某些自然保护区还为旅游提供了一定条件。
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保护区作为保存自然生态和使野生动植物免遭灭绝的主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美、英、日、德等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已占到国土的10%以上。目前,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600多个,面积超过国土的3%,预计2000年将达到6%。
生态效率
研究发现,食物链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它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级(极个别的有5级)。
原来生物之间能量转化效率,即生态效率很低,平均起来只有1/10左右。假如在一个池塘中,要有1000千克的浮游植物才能维持100千克浮游动物生活,而100千克浮游动物才够10千克鱼的食料,这10千克鱼大概只能使一个正在长身体的青年人增加1千克体重。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营养级单向流动,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要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只有少部分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糖等以满足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需要。例如,一只吃草的野鼠,只要在几平方米的空间内就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长发育,但是以野鼠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的老鹰,它们不得不花费大量能量用于飞翔,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捕捉猎物。伴随着能量的递减,生物的个体数目也急剧减少。
生态效率的特点说明食用植物比食用肉类更经济有利。目前地球上人口已突破60亿,有限的土地要养活更多的人,一方面要设法提高生态效率,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低营养级的食物,如大力开发食用菌生产、单细胞蛋白、藻类蛋白、种子蛋白等,以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
保护野生生物
野生动物和植物是陆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其中尤以森林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动植物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作用,野生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例如,由于箭竹的成片死亡,给大熊猫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威胁着它们的生存;野生动物中有很多都是害虫害兽的天敌。燕子;蝙蝠在空中啄食各种害虫;啄木鸟能啄食树干里的害虫,被称为森林卫士;猫头鹰、老鹰能捕食田间的啮齿类害兽,堪称农家良友;蛙和蟾蜍能捕食危害稻麦的害虫,被誉为农业上的功臣。
据报道,在我国鼠害猖獗时期,鼠类数量达30亿只,一年可吃掉粮食250亿千克,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年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而一只狐狸一昼夜可以吃掉20只老鼠。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消灭1000只田鼠。青蛙的食物80%是昆虫。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吃掉15000条松毛虫。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重视野生生物的经济价值,而较少地注意到它们的生态效益。如森林生态系统除了能直接提供木材外,更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防治污染、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应。所以,野生生物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全面规划,保护和发展它们,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签署了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公约一开头就提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行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确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事业。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维持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目的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许多农作物都是人类对生物千百年筛选、培育的成果。而杂交种可以从其野生近亲中吸取新的基因,以保持和提高它们的优良性能。7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在野生昆虫中寻找和繁育害虫的天敌,以期“以虫治虫”。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被发现可用来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此外,许多野生生物在工业上具有各种新用途,如大戟属不仅是提炼橡胶的原料,而且还可以用来生产人造石油。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我国在拯救濒危野生生物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环境的自净作用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环境的一种重要功能。受污染的环境,经过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为什么环境会有这种自净作用呢?
进人大气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空间扩散、稀释使其浓度大幅度下降;或是受重为作用及雨水冲刷,使较重的颗粒沉降到地面上来;或是在光的照射和其他物质的参与下发生分解等,都会使空气得到净化。
而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其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固体微料,在水体流动中得到扩散、稀释,其他固体颗粒在重力影响下逐渐沉淀排出,使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也可以通过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机物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另外,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吸附、凝聚等化学作用,使污染物形态、性质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这种污染物的浓度。
通过上述这些过程,环境就可以达到自净。然而,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出现了环境污染。
人与生物圈计划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梨子,那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只是生活在像梨皮那样薄的地球表层。因为地球只有表层上才有空气、水、土壤,才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人们把有生物生活的地球表层,称为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