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19

第19章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此俗起源甚古。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周族是农业民族,统治者又重视农业,周公制鞭牛之礼是完全可能的。《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鞭春牛已相当流行。《后汉书?礼仪志》:“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以后一直沿用下来,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之风日益活跃,遍及乡里。康熙《济南府志?岁时》:“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是立春节的活动,是春耕伊始的标志,最初的鞭春牛可能用的是真牛,后改为土牛,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即以竹为骨架,外糊以纸。

春牛的形象有一定规定,也是根据干支来制作的。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立春鞭土牛,必备五方之色。宋景?元年颁《土牛经》,丁度作序。其法以岁之干色为首,支色为身,纳音为腹。以立春日干色为耳、角、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至今遵之。”在《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有“造春牛法,日短至,辰日,取土水木于岁德之方。木以桑柘,身尾高下之度,以岁八节四季,日十有二时,踏用府门之扇,左右以岁阴阳,牛口张合,尾左右缴。芒立左右,亦以岁阴阳,以岁干支纳音之五行。三者色,为头身腹色,日三者色,为角身尾,为膝胫,为蹄色。以日支孟春季为笼之素,柳鞭之结,子之麻?丝。牛鼻中木,曰拘脊子,桑柘为子,以正月中宫色为其色也”。也就是说,牛头以立春年的干支确定,身躯以年的地支来确定颜色,腹色以年纳音决定,耳、角、尾配立春日干支,胫色配立春日地支,蹄色配立春日纳音,牛嘴阳年张开,阴年合拢,牛尾阳年左摆,阴年右摆。干支由五种物质组成,各有其色,即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根据其相对应或相克关系,决定春牛的形象。以戊申的春牛而言,其中就有许多讲究:

戊属土,土呈黄色,牛头为黄色;

申属金,金呈白色,牛身为白色;

立春年纳音属土,牛腹为黄色;

立春日干属金,金为白色,牛角、耳、尾俱白;

立春日支属木,木为青色,牛胫为青色;

立春日纳音属木,木为青色,牛蹄为青色;

戊申系阳年,故牛开口,牛尾左缴,阴年则牛口合,牛尾右缴。

立春日干属金,克金者火,火呈红色,牛笼头,拘绳皆为红色;

戊申系阳年,牛踏板用县衙门左扇门。

从上述事实看出,清朝每年六月都责成钦天监按年建干支,推算次年春牛之颜色、形象,绘色,制成春牛、芒神图,然后发往各地府县,各地官员再依图绘制春牛、芒神像,由主管祭春,众人持鞭打春牛,举行隆重的祭春仪式。春鞭又名春杖,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引《岁时杂记》:“春杖事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其实,春鞭用料也很讲究,以立春日时间确定,即地支:寅、巳、申、亥用麻,子、卯、午、酉用?,丑、辰、未、戌用丝。后来也有用彩纸装饰春鞭的。

除大春牛外,还用纸做成一种小春牛,可以互相赠送,作为祈求丰收、驱走寒意的象征。康熙《大兴县志》卷六:近春时,“乃分献别朔小芒神、土牛于各绅士家,谓之送春。”

在鞭春牛时,各地还唱民歌,故有唱春牛之谓。民国《义县志?岁时》:“比时,装春官者每以丐者充之,翌晨,众官齐集署前鞭牛,曰‘打春’。邑令在后,约正在前,各执纸鞭鞭牛,唱:‘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平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些民谚正是人们鞭春牛的心态。

在立春活动中,起初是由人扮演春神,其首以木雕成,套在人头上,穿上红或白色长袍,胸前开口,可往外看,他牵牛而行,象征木神促进春耕。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即在迎春时必须进行驱傩活动。宋代的《大傩图》就是一幅“活动于立春节令中的迎春歌舞,因此或可称为迎春舞队(或社火)”。其实,自古以来鬼神就是混杂的,又是对立的,请神必须驱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方面祈求正面的神灵保佑,另一方面又要赶走反面的疫鬼。这方面的资料是相当多的。康熙《济南府志?岁时》:“(立春日)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其中的鬼脸,既是娱乐之举,也是一种傩仪反映。乾隆《雒南县志?民俗》:“立春之日,人饮春酒,食白萝卜,谓之咬春,儿童买鬼脸及小春牛以为戏。”这里的面具已具有儿童面具的性质了。在南方民间还有一种?春,即在立春日,家家户户取樟叶,加少许柴火,然后引火点燃,在阶沿、中堂、房内焚烧,从内而外,作驱赶状,唱歌呼号,最后放爆竹,俗称以火助阳,驱走阴气,这样就会没有害虫,农业丰收,也可使人体安康。可知?春是一种古老的打鬼或古傩仪式。

山东潍坊年画中有一幅《春牛图》,上部绘有芒神和春牛,下为二人吃春饼,其上有一段文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千差万派我下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专吃散灾小鬼头。”从中看出春牛本身就是一种吉祥物,是神灵所使,“专吃散灾小鬼头”。人们不仅送小春牛,还把抢来的春牛土和水,涂在灶上,认为可除邪气,全家平安。在这里春牛又成为一种避邪巫术了。

在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春牛形象,如苏州桃花坞的春牛图,在该图其前有一牛郎牵牛,牛驮着财宝,后一官人持扇鞭牛,贵州台江苗族的春牛图,不仅绘有春牛,还绘有农具、耕地等动作。

最有巫术意义的还是人体节日装饰――春燕。《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武林旧事》卷二:“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缎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后来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明代《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立春:“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王夫之《姜斋文集》:“以乌金纸剪为蝴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旦,冶游者插之巾帽。”《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今京师凡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近代又称为春鸡。例如在民国《翼城县志?岁时》:“士女剪彩为燕,名春鸡,贴羽为蝶,名‘闹蛾’;缠绒为杖,名春杆,各簪头上,以斗胜焉。”的记载。

这种春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天然花朵,后来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是它绝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而是立春节时人们佩戴的避邪物,具有去邪求吉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