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23

第23章 二、牛与牛搏斗

另一种斗牛方式,是牛与牛斗,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斗牛方式,流传十分广泛,在许多民族中都流行。

首先是苗族斗牛。

传说从三国时代起,苗族就有斗牛之戏,至今还保留着,文献记载屡见不鲜。

民国《黔西州志?民俗》称苗族:“祀祖择大牯牛头角端正者,饲及茁壮,即与各寨有牛者赌斗,胜者吉。斗后,卜日砍牛以祀。主祭者服白衣青套,细褶宽腰裙。祭后,合亲族,高歌畅饮。”

民国《八寨县志稿?风俗》中称白苗:“祀祖,择大牯牛角端正者养之,饲及茁壮,约七年至十三年,则通知合寨,有牛者相斗于野,胜则喜,败则延,巫师祝之,无论胜败,均杀之以祀祖先,食宾客。”

从上述记载看出,苗族为了祭祀祖先,事先必合族共购牛饲养,以茁壮凶悍为宜。祭祖前举行斗牛,然后杀牛供给祖先,并且煮牛肉共食,宴请宾客,说明斗牛有多种功能。苗族斗牛是在祭祖前夕举行,然后才杀牛祭祖,使斗牛成为取悦于祖先的手段,又是活人娱乐的重要形式。《黔中苗民图》中的白苗“祀祖之期,必择大牯牛,以牛角端正肥壮者饲之,肥则聚合寨之牛斗于街,胜则为吉,即卜期屠之,以祀祭祖者”。

现在苗族还合寨共购一雄牛,称牛王。派专人饲养,称为牛王公公。通常是一寨一头,牛栏十分神秘,门上挂有狗头、草标等避邪物。每个牛王都有专称,如“胜霸天”、“南山虎”、“大将军”,并把名字写在木牌上,其上还配有歌颂牛王的对联,如“碰似电闪雷鸣,斗如关公斩将”。斗牛有一定场合,由一或两个寨子担任主寨,负责斗牛事宜,事先通知各寨,以木牌示之,其刻有刀痕,以表火急。斗牛前夕,男人不能劈柴,女人不能纺织,有种种禁忌,青年人则欢集一歌,以田螺占卜,预测斗牛胜败。出发时,先由青壮年至牛栏集合,呼喊动员,其他村民听后也整装出发,鸣礼炮三响。牛王在前,胸部悬铃,背上置鞍,乐队、旗队、人群随后,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抵达斗牛场,各寨占据一方,休息片刻之后,然后互相邀请,双方同意后,劈木为记,各执一半为凭。开始时,双方各牵牛王,打着火把入场,三声炮响,吹笙击鼓,双方向前投火把,二牛王也相对冲击,有的二牛一碰就有胜负,有些经过几个回合才能有输赢。如果二牛难解难分,又不分上下,各方以绳牵自方牛后腿,拉开为平局。斗胜的牛王,披红挂绿,锣鼓相庆,败北牛王,难免为刀下之鬼。

其次是水族斗牛。

斗牛是水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别有风趣的民间游艺活动,多在端午等重大节日举行。水族斗牛,不是人与牛斗,而是牛与牛斗。为了争得荣誉,各村寨常常凑集钱物,购买强健的大牯牛,精心饲养,以作斗牛的“牛王”。斗牛开始,斗牛队伍要轮流入场以显示其威力。一名男性壮年,高举“牛王”美称的牌子在前开道。“牛王”所在村寨的锣鼓、芦笙队伍紧随其后,“刀斧手”举起金爪斧钺,寨老身穿古装持伞走在中间,村寨的人们手持旌旗大?跟在后面,接着镶有铁角、背罩红缎、颈吊铜铃的“牛王”,由两名头戴雉尾帽,身穿羽衣的小伙子牵着,威风凛凛地走入斗牛场,并绕场三圈。这种仪式俗称“踩塘”。待各个“牛王”“踩塘”完毕,斗牛遂告开始。霎时间,两头“牛王”雄狮般相向跑来,翘首横目,鼻吹粗气,迅即低头伸角向对方猛击,牛角轰然而碰。两头“牛王”奋力拼搏,各施其能。观众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整个斗牛场气氛非常热烈。“牛王”若久斗不分胜负,双方“刀斧手”,就用金爪钩住牛鼻套各自拉开,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若一方失败,获胜的“牛王”就要披红挂绿再行绕场一周以表胜利。饲养“牛王”的人家一般会得到主办者的奖励和表彰。

此外是侗族斗牛。

侗乡每个村寨都有一个神秘的所在――牛王宫。其实所谓牛王宫,就是牛栏,多建在村寨中央鼓楼附近。但为什么叫牛王,难道这里仍保留古老的斗牛风俗?

当外人走近牛王宫大门时,就会被向导拦住了。抬头一看,牛栏门上悬挂着一个大草结,这是谢绝外人进入的标记。真是非同小可!斗牛对侗家来说,显然不仅仅是游戏娱乐了。

每个侗寨都养着一两头雄水牛,其体形剽悍,能征善斗,被尊崇为牛王。每头牛王都有名号,榕江加烧寨的斗牛叫“平辽王”,门寨的斗牛为“大碰王”,林所寨的斗牛称“教师爷”,每头牛都有自己的征战史,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业绩。如“教师爷”就先后战胜过七头牛,1980年与栽麻寨牛王拼搏时,将对方撞死,自己也伤一角,成为独角英雄,名震榕江。

选择牛王非常严格,胸围以18至24拳为宜。毛旋位置要好,有秘诀说:“四条腿,四个旋,朝右弯,另有四个旋在肌肉上,最大旋在肚中央。”牛角要由粗渐细,不能过长,不能朝外弯,以朝内弯为佳。牛角上生有年轮,一般五岁牛开始出现,当角上有了三四道时,说明该牛已经七八岁了,是斗牛的最佳年龄。

侗族对斗牛有一套科学管理方法。主持斗牛者为“宁杜袅”,即牛头公,是经村寨选出来的未婚者或老年人,要求多谋善断,懂得斗牛规矩。牵牛者为“宁改公”,饲养人为“弓国”,即牛公公,牛公公由村寨成年人轮流担任。

侗族村寨共养耕牛的风俗来自原始公社时代。当时不仅有公田、公牛,还有许多公共财产与活动。随着原始公社的瓦解,逐渐成为各户出钱,共同买牛,轮流饲养,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般一寨仅仅供养一头牛了。

侗族斗牛有特定时间,一般在二月或八月农闲期间举行,每12天进行1次。每逢斗牛节,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种内地不常见到的喜悦亢奋之中。清晨,牛头公起得很早,在巫师的率领下和几个年轻人同到牛王宫祭祀。巫师念咒,乞求神灵保佑,众鬼回避,出师获胜。念毕,放礼炮三响,锣鼓齐鸣。然后两个牵牛人握住“把条”,把牛牵出牛王宫。由于斗牛力大凶悍,必须当它幼小时,在鼻子上穿上木环,平时木环上拴缰绳,斗牛时则拴两根把条,以便人以手臂之力能控制他。斗牛被牵到鼓楼前小坪,全寨子的人都聚在这里,看牛头公为牛系银铃,备彩鞍,在牛头上包红帕,帕上插有仙鹤尾,还要在牛角上包光闪闪的铁角,在牛肩上披红挂绿,再鸣炮三响,队伍便出发了。

出村时,由一人打着圣母伞在前面领路,其次为牛头公,他身穿特制的衣服,头上插鸡羽,手持竹鞭,边走边用竹鞭扫地,为队伍开路。接着是旗帜、牛牌、牛、锣鼓队和随行人群。这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前往斗牛场,村内几乎空无一人。这天还有不少禁忌,如不准舂米、捶布,妇女不能做针线活等。

斗牛场所选在村寨交界且交通方便之处,要求四面为山坡,中间为平地。平地中央就是牛塘――斗牛场。各个村寨抵达牛塘以后,根据巫师的八卦图和牛的生辰八字,选择一处背阴朝阳的地方,安营扎寨,每场斗牛少则几千人,多则万人以上。

斗牛有规定的步骤。第一步是“送约”,即由牛头公率领年轻人、锣鼓队选择斗牛对象。第二步是“踩场”,示威队伍前面是举名牌的人,在名牌上写有斗牛名号,还附有诗句,如在“大碰王”名牌下书有“头碰南山猛虎,角打北海蛟龙”。“本师大碰王,武艺最高强,谁能敢来此,叫?见阎王”。在名牌后边是举着金爪白斧的仪仗队,接着是锣鼓队和斗牛。在斗牛的后边,又是一群打旗的人。第三步是“斗牛”。当双方准备好以后,裁决人一声令下,双方的牛头公举着火把,率领两个或四个牵牛人,将牛由两侧引入牛塘。

此时,铁炮轰鸣。当两牛相距15米时,双方牛头公同时丢掉火把,牵牛人见此即解下把条,两牛脱离了控制,如猛虎下山,拼命前冲,只见烟尘滚滚,瞬间便碰撞起来。这时人们猛击锣鼓,大声呼叫,舞动彩旗,点燃火炮,为自己的牛王助威。倘若二牛久斗不分胜负,四角绞结不解,双方牵牛人要拿来粗棕绳,分别拴住两牛的后腿,像拔河似的将牛拉开,叫做“打角”。经打角被拉开的牛,皆为胜者。如果两牛进场后,一牛一见对方就逃之夭夭,不战自败,被视为“跑荒”,回村后往往被主人杀后共食。如果两牛交战几回合以后,一方败退,另一方追击,往往能追出数里,最后追击者取得全胜。

斗牛结束后,胜方的姑娘们蜂拥而上,抢走败方的旗帜、牛鞍,败者不能阻拦。姑娘们把这些胜利品悬挂在鼓楼内,炫耀村寨的胜利。当胜方凯旋归来时,依旧鸣枪放炮,欢呼不已,这叫“贺牛”,此时必须给牛喂红米饭、甜酒,并赞美它旗开得胜,立了大功。牛王胜利归来后,除贺牛外,还要杀一只狗,将狗头挂在牛栏门口以避邪。狗肉煮熟,由参加斗牛的成年男子共食。同时,各寨亲朋前来祝贺。夜幕降临,年轻人急忙吃过晚饭后,有的抱琵琶,有的提着牛腿琴,互相邀请,向鼓楼蜂拥而去,与村寨外的姑娘们欢聚,共唱大歌,庆祝活动往往持续三天之久。

侗族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斗牛呢?从历史上分析,早先牛用于祭祀,每次杀牛祭祀前,必有一个斗牛活动。当然近代的斗牛意义远不止于此。首先,牛的优劣是村寨贫富的标志,因此斗牛过程是双方较量财力的过程。其次,人们养牛技术的高低,可以通过斗牛反映出来。第三,斗牛能体现侗族的尚武精神,还能促进村寨团结繁荣。可见,一头牛系着村内百家心,这是侗族斗牛流行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其实,牛与牛相斗也流行西北地区,段成式《酉阴杂俎》:“龟兹国,元旦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

那么在汉族地区是否也有牛与牛相斗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方面首推浙江金华斗牛。当地斗牛与苗、侗等民族斗牛相似,例如:

选择牛有一定条件:一要公牛,二要健壮,三要好斗。选好斗牛后,有两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是精心饲养,让牛多休息,多睡觉,除喂草外,还喂米粥、酒;另一方面是训练,平时把牛赶到草场或水田中,让该牛与其他牛相斗,只有经过几十次预演,才能培养出勇猛的斗牛。斗牛有高低之分,因此分为三等,斗牛时,优对优,劣对劣,必须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每头牛都有一定名称,这是根据牛的形状、色泽和斗技命名的,常见的名字有“老鼠挂”、“西洋挂”、“飞龙”、“三桠杈”、“乌龙枪”、“黄狮子”、“花旦”、“如虎”、“大王”、“勇士”等等。斗牛有一定装饰,牛角上扎花,牛首挂头牌,其上插鸟尾,背上披“背红”,其上多有刺绣,背红上置旗鞍,鞍上也插各色彩旗,牛颈下系铜铃。从这些装饰看出,牛饰具有离奇、奢华的特色。

金华斗牛的时间,多选择在春、冬农闲之时,必须占卜看吉日,通常在下午开始。斗牛场所是临时选择的空旷之地,或者较大块的水田地,或者是草场。在场地南北各以竹子设一龙门,供斗牛出入,但场地尽量要四周高,中央低,便于观众居高临下,观看斗牛。

斗牛时,由拆牛人或卫士把牛牵出牛栏,为其披红挂绿,喂饱敬酒,然后牵入斗牛场。其中有两种斗牛方法:一种是一头牛先从北门入,站于场地中央,等待来者,另一牛由南门入,入龙门后,看见中央站着一头雄牛在场,怒不可遏,直冲向场地中央,两牛开始厮斗。另一种是两头牛分别由两个龙门进入,共同向场地中央冲撞,当两牛目光相遇,即眼红耳立,怒气上涌,向对方冲去,或以牛角相抵,或以身躯压制对方。二牛相斗,不可开交,周围的观众,也齐声呐喊,击鼓助兴,使二牛更加勇往直前,直到决出胜负。大约斗过若干回合,一牛败逃,一牛直追,这时容易伤牛,甚至折角、身亡,因此拆牛人必须上前制止,拉住牛绳牵走,牵拉不动时则用梯形木架挡住牛首,阻挡向前,直到牛怒气消失,才把牛牵引到场外。

斗牛之后,胜方举村同庆,宴宾客,敬斗牛,这时许多村落都来争购此牛,其身价大增,败方则情绪低落,拆牛人散去,斗牛也就成为刀下之鬼,或者当肉牛转卖他方。

从上述事实看出,这种斗牛与搏牛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它较搏牛优越,因为人与牛斗容易伤躯,牛与牛斗对人就安全多了。这种娱乐活动的发明,无疑是与人们对牛习性的了解和应用分不开的。众所周知,许多动物都有固定的性热期,有固定周期性的性冲动,此时雌雄性动物相互追逐,但是雄性动物之间又有强烈地排斥同性的本能,往往发生激烈的竞争,人们正是利用动物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发明了斗鸡、斗鸟、斗猪、斗羊、斗牛等娱乐活动。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西班牙式的斗牛,与中国式的斗牛,是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经济背景之下的。前者是狩猎时代的产物,后者是农耕时代(或兼畜牧时代)的产物。前者的目的(无论是自觉的,抑或非自觉的),在演习着人类对于兽类(牛)的征服能力,或对于实际劳动――狩猎野兽――模仿的游戏。后者则在致使或比赛那于初民生活有迫切关系的生物(兽力的奴隶)之体力之壮健,当然同时在表现上不免带着一些宗教的意味。”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述,与牛搏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狩猎生活,当时猎牛的办法可能是利用套索、陷阱或飞石索,一旦把野牛套住,即群起而攻之,利用石器、棍棒与野牛格斗,这种格斗正是象人斗牛或西班牙斗牛的先河。象人斗牛或西班牙斗牛正是在猎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斗牛之戏。当然,这种斗牛处于农耕时代,当时已经饲养耕牛。所谓中国式斗牛,是牛与牛相斗,其起源也不是始于农耕时代,因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认识某些动物在交尾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并发明了鹿笛、鸡哨等拟声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掌握牛的习性是预料中的事,当人们开始饲养耕牛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发明了牛与牛斗的游戏。所以,从根本上说,斗牛都发端于狩猎时代,而成熟于农耕时代。不过,最初的斗牛都有宗教的驱动力,过去归纳为三条:祈赛、庆祖神殿开光、解除杀气,“乡民为祈报神?;在偶像装成开光之日,借以娱神并解除杀气的一种表示”。从我国苗族、侗族、水族等民族的斗牛看,斗牛有三种功能:

一种是敬神,通常是每年祭祖前举行斗牛,然后杀牛祭祖,由此看出,斗牛仅仅是祭祖的一部分内容。这类记载甚多,乾隆《贵州通志》卷七,就翔实记述了苗族祭祖时举行的斗牛活动。白苗“祀祖择大牯牛斗角端正者,饲及茁壮,即通各寨有牛者合斗于野,胜即为吉。斗后,卜日砍牛以祀”。黑苗“每十三年畜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藏”。其间必先斗牛。

一种是改善生活的重要节日。斗牛、祭祖之日,必然停止生产,全民休息,这是农忙之后的休整。人们利用宗教节日活动,养精蓄锐,举行斗牛、歌舞、赛马等文艺活动,而祭祖之后,必然分肉共食。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族:“祀后,合亲族高歌畅饮。”东苗祭祖也“酿酒砍牛召集亲属,剧饮歌唱”。在这种共食中,或以人为单位,或以户为单位,平均分肉,仍还保持古老的共产制消费原则。

一种是文化娱乐活动。斗牛是一种娱乐,古今皆然,但斗牛不仅是一种游戏的娱乐,也是一种广泛的社交活动。如斗牛期间,流行的串亲戚、谈情说爱,都是重要的人际交往。斗牛活动中的歌舞对后世文化有相当影响。《异述记》卷上:“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说明戏剧文化受到了斗牛的影响。在明代《三才图绘》中绘有的角抵戏也是一种古老的牛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