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04

第4章 二、牛与十二生肖

我国人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牛是很熟悉的。人们最喜欢的动物是牛,生产最离不开的是牛,生活最需要的还是牛。提到人们的生辰八字,当然也离不开牛,因为牛是十二属相之一,这就使牛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认识牛在生肖文化中的地位,必须先从生肖谈起。

十二生肖,古代多有称呼,计有十二禽、十二兽、十二属、十二神、十二物、十二虫、十二属相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个属相,各有一个生肖。所谓生,指人的生年,肖指人的形象,古人认为一个人生于何年,就与该年所配的动物相肖,于是把该动物作为自己的属相。因此,生肖是一种形象符号,是以十二种动物为标识的序数记号,其含蕴是极其丰富的。

那么,十二生肖是何时起源的?又起源于什么地区?历来为学者所争论。郭沫若认为中国的十二地支起源于巴比伦黄道十二星座,十二生肖也起源于巴比伦,认为“此肖兽之制不限于东方,印度、巴比伦、希腊、埃及均有之,而其制均不甚古,无出于世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殆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郭沫若的见解是,生肖之说为中亚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这就是十二生肖外来说。黄道十二宫指以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等,十二宫取数十二而成系统,又以动物为名称,与中国十二生肖相似,但是又不相同,黄道十二宫以年为周期,每年均有金牛、白羊,又或者双子,不能表示年份,十二生肖既可纪年,又可纪岁。因此,无论中国的天文学家,还是民族学家都反对十二生肖外来说观点。

我国对十二生肖的起因,有种种说法,有不足之形说:如宋代《因话录》、明代《草木子》都说鼠无牙、牛无齿、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肋,认为把不足之形的十二种动物凑在一起,就形成了生肖,但是这种说法得不到动物学家的支持。还有一种以趾爪偶或阴阳来解释生肖起源的说法,但是阴阳学说兴起较晚。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则提出生肖起源于动物的习性。近人则把生肖分为六组,两种生肖为一组,念起来顺口,但这也不是生肖的源头,而是一种流派。还有一种认为生肖起源于图腾,不过,图腾兴盛于母系制时代,当时还无牛、马,同时图腾并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是世界局部地区的原始信仰。

应该说,中国史前时代各民族喜欢以动物为族徽,这些动物往往与感生信仰有关,即认为这种或那种动物与自己的女始祖交合才生育了人类。上述信仰对生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生肖是一个历史产物,从发生到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最终发端于氏族时代,经商周、秦汉时代发展,到东汉时期才最后形成。

从天文上说,牛是二十八宿之一,星宿是指若干颗恒星组成的星座,共有二十八座,它们沿黄道分布于周天,成为人们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坐标。在二十八宿中,以方位分为四象:

东方角、亢、氏、房、心、尾、箕,被想象为一条苍龙。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被想象为子龟和蛇。

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被想象为一只白虎。

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被想象为朱雀。

由此看出,四象在二十八宿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出东西南北,各有标记。张衡《灵宪》:“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牛是二十八宿之一,这是生肖有牛的根据之一。宋元之后,人们又为二十八宿找出二十八种动物形象,如同十二地支各有属相一样。

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曰:“二十八宿之属,其义何居?曰: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宫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房日兔,卯宫也,氐土貉、心月狐附焉。貉、狐,兔类也。尾火虎,寅宫也,箕水豹附焉。豹,虎类也。牛金牛,丑宫也,斗木獬附焉。獬,牛类也。虚日鼠,子宫也,女土福,危月燕附焉。蝠、燕,鼠类也。室火猪,亥宫也,壁水附焉。猪类也。娄金狗,戌宫也,奎木狼附焉。狼,狗类也。昴日鸡,酉宫也,胃土雉、毕月乌附焉。雉、鸟,鸡类也。觜火猴,申宫也,参水猿附焉。猿,猴类也。鬼金羊、未宫也,井木犴附焉。犴,羊类也。星日马,午宫也。柳土獐,张月鹿附焉。獐、鹿,马类也。翼火蛇,巳宫也,轸水蚓附焉。蚓,蛇类也。”

从中看出,这是以十二生肖为基础,又增加了相类的动物,凑成二十八种,以配合二十八宿。其中出现的生肖动物有:亢金龙、房日兔、尾火虎、牛金牛、虚日鼠、室火猪、娄金狗、昴日鸡、觜火猴、鬼金羊、星日马、翼火蛇。每一种名目,均为三种因素的拼合。以“亢金龙”为例:亢,东方七宿中的亢宿;金,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星)之一;龙,所取动物形象。

在先秦的古籍中,已经有生肖的记载,但是记录简单、零碎,如《诗经?小雅》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之句。《毛诗注疏》:“午为马。”《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有陈国两位贵族被杀,他们的名字为庆虎和庆寅。古人取名,父子或兄弟的名字字异而义同。庆寅、庆虎二人,一“寅”一“虎”,可能是取义于生肖。

最有力的史料是实证,即考古资料。近年的考古发现推翻了郭沫若关于生肖文化在汉武帝通西域时传入的推论。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一批竹简,其中的内容《日书》载有十二生肖的内容: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色,疵在耳。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大辟?而偻。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赤色。酉,水也,盗者而黄色,疵在面。戌,老羊也,盗者赤色。亥,豕也,盗者大鼻。《日书》是一部占卜书。描述的是根据生肖推测盗贼的相貌体形,这当然是迷信,但是它的可贵处是记录了当时的生肖,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关于生肖的较完整记载。秦简的记载,十二地支齐全,除了辰一项漏抄生肖,其余十一地支均记有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这五种生肖与今相同,巳为□,申为环,酉为水,也可做出巳蛇、申猴、酉鸡的解释;《日书》午为鹿,未为马,戌为老羊,可能是楚地十二生肖的特色。

《日书》成书于秦始皇称帝之前。过去讲中国生肖的起始资料,都以王充的《论衡》为据,《日书》比《论衡》早三个世纪,但是十二生肖到东汉才完善。

东汉王充对十二生肖的描述,已与今相同。《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东汉的蔡邕在《月令问答》中也谈到十二生肖:“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猪而已。其余龙虎以下,非食也。眷,木王,木胜土,土王四季。四季之禽,牛属季夏,犬属季秋,故未羊可以为春食也。夏,火王,火胜金,故酉鸡可以为夏食也。季夏,土王,土胜水,当食豕而食牛。土,五行之尊者;牛,五畜之大者。四行之牲,无足以配土德者,故以牛为季夏食也。秋,金王,金胜木,寅虎非可食者,犬豕而无角,虎属也,故以犬为秋食也。冬,水王。水胜火,当食马,而礼不以马为牲,故以其类而食豕也。”此处的“十二辰之禽”也就是十二属相,蔡邕谈一年里不同季节选择食肉时,就是根据生肖提出的,当然也应用了五行说,涉及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猪和寅虎六种生肖。还涉及龙、马两种生肖动物,将马与五行中火相对应,隐含着午属火的意思,间接讲到午马的内容。

东汉时期的生肖,不仅有文献记录,在当时墓葬中还发现了十二生肖陶俑,有些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十二生肖。其中的生肖俑通常是依照十二辰各自所代表的方位,如子鼠正北、午马正南等。1971年湖南湘阴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生肖十二件,其分别置放于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龛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

自从东汉生肖定型以后,生肖一直在社会生活中传播着、发展着,在文物制度上多有表现。在山西太原南郊发掘一座北齐墓,壁画上就有生肖形象,各种动物按十二生辰方位秩序排列的正北方为子鼠,东面为寅虎、卯兔、兔侧为虎。

隋唐五代时期生肖也很流行,隋代王度《古镜记》:“凡遇精魅,照之无不变形,立毙,魔妖称为‘天镜’。”该镜背面为龟、龙、凤、虎,外为八卦和十二生肖。长沙出土的唐镜,中间为龟,外为八卦,再往外为十二生肖,与隋代天镜相似。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中有隋代十二生肖瓷俑,人身兽首造型,均作持笏之状。例如,子鼠俑人身鼠头,双手持笏胸前。过去甘肃敦煌出土一件《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写本,其中也有不少十二生肖资料。陕西彬县发掘一座五代墓,出土一件墓志,上面刻有蔓草、八卦和十二支神,这些神为十二个人物,每个人的帽子上都绘一种生肖,这也是一种十二生肖的表现形式。

在宋代农书、钱币上多有牛的形象。我国出土了不少宋代的生肖铜镜。1985年陕西岐山孟家堡出土一块宋代生肖铜镜,直径7.2厘米,铸有扁平钮,钮周围分三组,每组四种生肖动物。

元代也非常重视生肖文化,在蒙古族的最早史书《蒙古秘史》中已利用生肖纪年、纪月、纪日。云南巍山出土一件火葬罐,上部为浅浮雕花草纹,并配以十二生肖,下为莲花图案,可见这是元代生肖的反映。

明清时代有关生肖的文物就更丰富了。值得提及的是清人任预绘的《十二生肖图册》。任预,清末人,一名豫(1853-1901年),字立凡,号消消庵主人,浙江萧山人,是清代著名画家,为画坛“沪上三熊”之一的任熊之子,任伯年之族弟,号称“四任”之一。任预所绘《十二生肖图册》,纸本,设色,绘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每幅画的意境、情节、隐喻典故都有一定表现。其中,《牛图》画一头牛,是水牛形象,牛背上有一位牧童,牛在向水塘走去,两边草木沙沙作响,牧童在放风筝,但是线已断,不知风筝飞向何处。这表现的是“青云得路”、“春风得意”的意思,谓有志之士可一路顺风,可以达到理想的彼岸之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