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有位父亲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患有先天性耳聋,直到上幼儿园还不会说话,甚至连笑都不会。他痛苦过,失望过,悲伤过,彷徨过。但周弘毫不气馁,他要使自己的孩子和健全人一样成长。在持之以恒的探索中,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女儿远远超过了一般健全孩子的发展水平:8岁时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千位数字;10岁时发表了6万字的幻想小说;16岁上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00年在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攻读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她还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周弘自己也由一名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著名的教育专家,被南京的一所聋校聘为副校长。他的著作《赏识你的孩子》畅销全国,还牵头成立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
周弘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赏识孩子。他认为,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和成长。反之如果一味抱怨孩子,只注意孩子的弱点和缺陷,则会使孩子在“我是坏孩子”、“我不行”的意识中沉沦或失败。
从下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赏识教育的含义:周婷婷七岁时刚接触数学应用题,10道题仅做对了一道。周弘没有批评责怪,做错的题也不打叉,做对的题却打了个大大的钩,并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做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题连碰都不敢碰。”——孩子做题失误了,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是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孩子学习能不信心百倍、热情高涨吗?就是在这种赏识和激励下,周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
周婷婷学写作文时也是这样,孩子写完后,周弘专门挑好的句子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吃饭的时候,让她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全家人边听边为她鼓掌欢呼。结果是周婷婷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
而在上海市健康基金会开设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培训课”上,面对培训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做三道数学题错了一道,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的问题时,有80%以上的家长会脱口而出:“你做错了!”只有不到10%的家长回答“你答对了两道,你真棒!”该基金会儿童心理工作室主任吴亦君认为,这样的答案其实反映了平时家长评价和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大多数家长习惯于以负向思维模式评价孩子,缺少对孩子的赏识,这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甚至严重的可能造成孩子自卑的人格。
目前,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据卫生部门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占学生总数的16%左右。而90%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知识和经验都十分缺乏,在子女成长和发展中缺少足够的赏识和肯定。
很多家长也曾对孩子赏识过,为孩子蹒跚学步而欢呼,为子女牙牙学语而兴奋,为孩子写出第一个字、画出第一幅画而欢欣鼓舞……但从孩子上学后,便和孩子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成了“冤家”:埋怨孩子字写得不好,批评孩子作业做得不及时……还有极个别的家长几乎成了《渔夫和金鱼》中那个贪婪的老太婆:孩子考一个百分不行,必须是“双百”;一次考第一不行,必须次次第一;考了班级前十名不行,必须是学校前十名;当了小队长、中队长不行,必须是大队长、学生会主席;考上一般大学不行,必须是重点、名牌大学……
为了孩子聪明,总怨孩子笨拙;为了孩子反应迅速,老骂孩子行动迟缓;为了孩子做事仔细,老说孩子粗心大意……经常用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甚至用“放大镜”寻找孩子的缺点,揪住孩子的过失不放,使得孩子越来越自卑气馁,原本亮晶晶的眼睛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把人类最快乐最幸福的求知过程异化为一种痛苦、悲伤和无奈。在本应享受人生美好时光的学龄阶段,却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剧。
家长对孩子是否赏识,可以通过一个测试进行了解:你的孩子有什么优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很多家长不能作答。因为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看来是理应如此的,而孩子的缺陷才是他们经常关注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曾提出“等级家长”的观念,“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就是个下岗的家长!”陈庆祥说:“通常有三等家长,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作为家长,你有义务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位家长都应学习周弘的赏识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将欣赏的目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善意的微笑毫不吝啬地送给自己的孩子,始终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态度就会转变,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会充满灿烂的阳光,家长和孩子就会共同享受到赏识教育的收获和成功,品尝到欣赏孩子带来的乐趣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