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题为《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短文,先后被多家报刊转载,反映了人们对该文的欣赏和对那位母亲教育艺术的认同。文章的梗概是,母亲三次参加家长会,前两次老师不是说她的孩子有多动症,就是怀疑孩子智力有障碍,建议她带孩子去看医生。第三次家长会,虽然没有在差生行列中听到自己孩子的名字,但却被告知“按你孩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但每次家长会后,母亲总是隐瞒老师贬斥的话语,给孩子转达了鼓励和希望的信息。如“老师表扬你了”,“老师对你非常满意”等等。正是这种善意的“调包”和“谎言”,使“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芒,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每次她说完后,儿子都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经过不懈的努力,孩子最终考入了著名学府——清华大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期待是最能触动孩子心灵的情感,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鞭策和感召力。心理学将这种期待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年轻的国王,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注视、欣赏、守护着她。爱神佛洛狄忒被他的专注和真诚所感动,就赐给雕像以生命,使国王与雕像结为伉俪。这种因高期待而产生的积极反馈的因果关系,被逐步演化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其效应得到了充分证实。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合作者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之后向校方提供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并叮嘱“不要把名单外传”。8个月后,当他们再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被写进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比其他人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而且性情活泼,求知欲旺盛。其实,他们并没有进行什么智力测验,名单不过是随机确定的而已……这就是由于良好期待而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经典事例。
如果一个人心中最理想、最宏伟的建筑仅有5米高,那么他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建成摩天大厦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经常不断地给孩子加油、鼓劲、充电。每当孩子看见他们时,不是畏惧和疏远,而是仿佛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给出这样一个公式:良好的期待 科学的方法=孩子的成功。而有的家长仅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却无教子成龙、成凤之术,全面否定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常将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别人孩子的优点,深深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看不见自己的希望,逐渐变成完全失望。这种自卑心理的不断扩展累积,必然会与家长的期待相悖,使孩子走向教育的反面。
农民对庄稼充满期待,就会用辛勤的汗水和有效的措施去换取丰收;家长对于孩子充满期待,就会主动地寻求科学的方法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为孩子增添走向成功的动力和信心。只有父母对孩子满怀良好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才会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