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34284800000053

第53章 海啸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体是美的载体,是力的集合,是精神的躯体,是气质的外壳。

技能是完成学业任务的重要保证,是成人成才成功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重视文体、技能的培养,就是赋予了孩子力量之源,成功之阶,前进之力。

2004年年底,令人震惊的印度洋海啸无情地夺走了十几万鲜活的生命,但也有一些人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这些人靠的不是上苍的恩赐、命运的关照,而是靠他们拥有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知识,才躲过了这人生一劫。

缇丽是一名年仅10岁的英国小姑娘,海啸发生的当天,她正与父母在泰国的普吉岛上享受明媚风光。就在海啸到来的前几分钟,缇丽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海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原因是她看见海滩上起了很多泡泡,然后浪就突然打来了。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有关地震引发海啸的最初情形。老师还说过,从海水渐渐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缇丽的坚持和不断劝说下,不但她的父母迅速离开了海滩,周围几百名游客也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带。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缇丽。

由于缇丽的存在和提醒,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海岸线上唯一没有死伤的地点。追根溯源,是老师所传授的常被一些人“不屑”的地理知识挽救了几百人的生命。

我不敢妄加推断和猜测,如果换成中国10岁的女孩在普吉岛海滩,能否做出同样的令人称奇和感激的举动。

应当承认,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制度的巨大进步,但它也给读书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追求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成为历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学”为“仕”已成为一些学生的唯一追求和家长判定孩子优劣的价值尺度。“唯考学科是教,非考科目不学”已衍化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定式。学生正演变为“考试的机器,教材的奴隶,围绕分数不停旋转的陀螺”。许多学校,表面上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事实上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有的是学校把负担减下来了,家长又把负担给增上去了。因此,书为考试读,题为考试做,功为考试用,夜为考试熬。似乎考试升学就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能否对升学有用已异化为衡量读书学习的价值取向。这种读书的功利化、学习的单一化,最终必然导致知识的褊狭,人文的缺失,文化基础的脆弱和生命质量的降低。

事实上,读书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修养身心、完善生命的重要手段,是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想漫游。虽然一些知识难以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却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经常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浸润于文化的长河,那么,浮躁可以变得沉静,肤浅可以变得深刻,伪善可以变得真诚,急躁可以变得平和,狭隘可以变得宽厚,鲁莽可以变得文雅,卑琐可以变得高贵,怯懦可以变得自信,愚钝可以变得灵活,畏葸可以变得勇敢,黑暗可以变得光明……最明显的是,当我们和学养深厚的人坐在一起,即使默默无语,也会从其放射着智慧光芒的眸子里感受出荷塘之淡雅,桃源之清幽,高山之崇峻,大海之深邃。而那些学识浅陋、修养浅薄的人,即使有漂亮的脸庞、华丽的服饰、显赫的地位和不菲的收入,却掩盖不住眼神的迷蒙、语言的污秽、思维的呆滞、行为的粗俗、内心的空虚和思想的苍白。

毋庸讳言,任何人的学习都会有功利性的收益,考试分数也是跨入高等学府必要的通行证和敲门砖。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单纯从功利主义出发去引导孩子学习,用“考不考”来确定孩子的“学不学”。那样则会将读书学习陷入狭隘的樊笼,演化成违背孩子天性的身心疲惫的苦役。试想英国小女孩缇丽不是将我们常认为“副科”的地理知识存著于心,用之于事,生命之“皮”不存,分数之“毛”再多又有何意义?

海啸中的个案诠释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知识 生命。现代社会需要家长摒弃功利主义的读书观,需要孩子用书香充溢心田,释放情感,驱逐疲惫,提升境界。家长应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用知识的玉液琼浆把生命之树滋养得蓬勃挺拔,郁郁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