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36182800000021

第21章 教师转变角色:应走进学生的心灵(7)

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欢阅读、热衷于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还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话的前提就是学生充分的阅读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失去了学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那么对话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只有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也是课堂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师生共同对话的基础。

(2)从“尊重”学生思想,到“积极”参与对话

赞可夫在《知识的谈话》中说道:“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气氛,孩子们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加到对话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托兰斯研究表明: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他们的对话欲望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可见,尊重学生思想,是师生“对话”的情感基础。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更关键的是,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清除自己的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用“心”钻研教材,开拓对话“空间”

要实现课堂上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效的“对话”。除了尊重学生体验之外,还必须建构在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于永正老师也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时,先要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开拓对话“空间”。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与文本的契机程度越深,“对话”水平就会越高、越有效。

(1)向文本要空间

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感知。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也就是说,文本给对话提供了凭据和依托。教师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引爆点”,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借以形成独特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祁彩琴老师在上《“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就设计了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救自己呢?”一时间,学生的思维活跃,都纷纷再次细细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就应该善于从无疑处质疑,引发学生再次品读文本的兴趣,开发学生广阔的思维对话空间。

(2)向生活要空间

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置之度外的,教学前有意地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从而在实际观察中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给“对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空间。如教作文课《从生活中找“米”》这篇课文之前,祁彩琴老师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有哪些是“米”?并把它写下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等教学时,每个学生都写了满满的一张纸,而且学生还说有很多事例没写进去。这样使文本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成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3.用“心”推进生成,创设对话“平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应该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其间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构建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形成了不同的“平台”。

(1)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对话

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是教学中的主导。它是学生基于对文本独特体验基础上,各种思维碰撞的结果。这也是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需要充分地给以学生说、讨论甚至于辩论的权利,从而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给教师引导的渠道。

(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成为推进生成的动力,形成生成的合力,也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体现。这里的“对话”和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它是教师进行合理引导的工具,是引发下一个讨论的契机。教师就要时时留心,有意捕捉“战机”,营造“对话”的高潮。这样才能避免“对话”流于形式,流于“平庸”。

(3)自我内心的对话

各种“对话”过程中,都包含学生、教师自我内心的对话。它是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再创新的过程,更是形成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就要充分地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并不是看似热闹的交流,就一定是非常有效的“对话”。

4.用“心”赏识学生,提升对话“品位”

如果“对话”的最后结果仅仅是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唯一的标准答案,那么就失去了“对话”的真正意义。课堂中的“对话”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虽然通过“对话”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育者最为丰厚的回报。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的心,点燃“对话”中的闪光点,引发新的遐想。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

(一)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

1.重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发展价值

只有真正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价值,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叶澜先生指出: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根据这一时代精神,应当把学生确实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一个认知体;把学校生活看作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同时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也不只是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它同时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从心底里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消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很难设想,在一个没有民主的沉闷课堂里,会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会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师生互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们的发展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和组织者,彻底改变单纯灌输的做法,要与学生平等沟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

实现课堂管理的创新,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条件之一;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

1.让学生有机会“问”

疑是思维的开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在教《李时珍》时,采取了欲擒先纵的方法,使用了质疑式导语:“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李时珍就是一位,你想了解他吗?读读课文,把你想了解他的哪一方面提出来。”此言一出,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情绪饱满,提出了很多问题:(1)医生能救死扶伤,为什么李时珍的父亲不让他当医生?(2)什么叫完善的药物书?(3)李时珍写一本《本草纲目》为什么用了27年?这些问题有的紧扣课文内容,提得好,有的似乎离开课文主旨,但教师没有随意否定,而是调整教案设计,以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学课文,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能“自由”讲

课堂上教师应循循善诱,给孩子们“自由”天地,鼓励孩子标新立异,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教《乌鸦喝水》一文,在讲到“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时”,有个学生说:“书上讲‘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这种喝水办法不好,小石子一个个放太慢了,可以把瓶子扳斜,搁到石子上,这样水就往瓶口斜,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这样做又快又好。”有个学生说:“乌鸦可以用石子打掉瓶口,然后喝水,因为乌鸦浑身长着毛,用不着怕割破皮。”这些独特的见解,突破了常规的禁锢,正是创造意识的萌芽,教师可以一一加以肯定,鼓励他们再探索,让孩子在讲述中不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以求得发展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

(三)创造自由安全的气氛

为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两人一桌,全体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而是经常性的根据课的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围坐、分成两大排坐,甚至坐成半圆弧型等不同坐法。这样就打破了拘束呆板的传统班级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建立民主宽松的评价制度

实现课堂管理的创新,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还须民主宽松的评价制度。根据创新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应当制订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是多维动态的评语式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可以建立一张档案卡,一篇优秀的想象作文,一个很好的解题思路,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凡此种种,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智慧火花,应当一一记录在案,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逐渐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