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宝贵壮烈殉国,使日本侵略者也不得不表示“钦佩左将军的勇武,用军礼葬他”张怀武:《近现代回族爱国主义斗争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鸿章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左宝贵久历戎行,卓着劳疾,血战捐躯,忠勇性成,深感悯侧。”清廷追封太子少保,谥号“忠壮”,赏骑都尉兼一等云骑尉世职,其事迹付国史馆立传,入昭忠祠。光绪帝御制祭文云:
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
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
喑呜之壮气未销,仓猝而雄躯遽殉。
《清史稿》记载左宝贵、邓世昌殉国史记:“中东之战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左、邓二人因而并称为甲午“双忠”。《清史稿》卷四六○,《列传》247。1984年左宝贵的家乡平邑县县委、人民政府为纪念他殉国9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1992年又在城东浚河桥边为他竖起一尊高大的花岗石雕像。左宝贵一生笃信伊斯兰教,在他早年的军戎生涯中甚至自己带锅做饭,在奉天驻军时,家中有礼拜堂,有阿訇,自己坚持做礼拜,始终保持了一名回族穆斯林的本色。
四、抗击八国联军,回族壮士血洒正阳门
马福禄(1854—1900年),字寿三,甘肃临夏人。光绪元年(1875年),马福禄考取乡试武场第一名,次年省试考取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马福禄赴京会试,中进士,留京充任宫内侍卫,后历任守备、督带、总兵、统领等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德、日、英、美、俄、法、奥、意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陷天津大沽,北上进攻北京,爆发了近代史上着名的“庚子之役”。五月,八国联军由天津大沽登陆,直逼北京。马福禄率领以西北回民为主的军队马步七营编成的“简练军”奉命调往京师,保卫京城,驻防于北京外围的正定。六月十日,英国海军上将、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统帅侵略军2000多人,向北京进犯,十四日晚到达廊坊。六月十八日,马福禄率领骑兵,与汉中镇总兵姚旺等前往迎敌,在廊坊和义和团一起,向侵略者发起猛烈攻击。马福禄身先士卒,在官军与义和团的迅猛进攻下,侵略军残部在西摩尔的率领下逃至杨村车站。马福禄率领清军乘胜追击,迅速包围杨村车站,再次向侵略军发起猛攻。西摩尔在“进京之路,水陆俱穷”的情况下,只得率兵乘火车仓皇逃回天津。西摩尔后来哀叹道,“中国军民所用若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灭”转引自《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这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给气焰嚣张的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列强不得不承认,这是“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的丢脸”《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同年七月初,八国联军以2万重兵,倚仗先进的武器卷土重来,直逼北京城郊,马福禄奉命坚守正阳门。战斗之前,他向弟弟马福祥说:“事既决裂,挽回无术,我辈唯有恪遵朝命,以身报国,为民族争光。”和龚:《马福祥年谱概略》,《宁夏文史资料选辑》第12期。当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时,清旗兵纷纷败逃,只有马福禄等甘军及其他爱国官兵仍坚持英勇抵抗。无奈后援不继,东直门、朝阳门先后陷落。侵略军集中炮火向城楼猛轰,把四层箭楼削去两层,正阳门失守。七月十九日夜,马福禄乘大雨组织敢死队主动向英军进攻,侵略军已在城上设10道栅卡以阻止清军反攻,马福禄冒着呼啸的枪弹登上城楼,指挥其弟马福祥夺回2栅。在众将士昼夜反复猛攻下,又接连摧毁侵略军7道栅栏,正当此时,马福禄不幸饮弹牺牲于城头,时年46岁。为表彰他为国壮烈捐躯的行为,清朝廷追封为振威将军,谥忠烈。
在这场“庚子之役”的恶战中,与马福禄同时英勇献身的还有其堂弟马福恒、马福宣、马福贵、马福全,堂侄马耀图、马兆图及百余名回族将士。
(第二节)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斗争中的回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接着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爆发。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回族人民,在辛亥革命中又一次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孙中山先生说,“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回族向以勇敢而不怕牺牲着称于世,苟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使革命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周瑞海、马金宝:《回族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读本》,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回族儿女积极参加了武昌起义和各省的反清起义。无数的回族革命志士,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抛头颅、洒热血,在回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回族志士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在东京正式成立同盟会,通过《同盟会章程》,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回族志士刘庆恩、赵钟琦、保梃梁、马邻翼、杨光灿、龚选廉、孙永安、王廷治、刘庄恩、杨光灿、伍元芝、蔡大愚等人相继加入同盟会,成为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1907年,国内14省留学日本的36名回族青年学生成立“留东清真教育会”,翌年出版了会刊《醒回篇》,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醒回篇》的发刊词写道,“外度各国之趋势,内察各国之情形,取长舍短,因时制宜,而后垂为教然”王希隆点校:《醒回篇》,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主张走欧美、日本“文明早进之邦”的发展之路,富国强兵,并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实行家庭教育、女子教育,设立全日制学校,聘请义务教员,设立教育会,仿建寺之规,从回族官、商两界及殷实之家募捐筹集教育基金等一系列普及国民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难看出,他们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并走进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行列。
(一)武昌起义中的回族英杰
武昌起义爆发时,身处首义之区的湖北回族人民,在起义酝酿、发动、支援民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起义中,马祖全(湖北武昌人)在汉口保卫战中担任汉口前线炮兵总指挥官。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打响,革命党人、广西回族宋耀民英勇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3年邓玉龄的《致北京稽勋局公函》中,马骥云、沙金海、马祖全等均被列为起义有功人员甲种名单内,其中马骥云、沙金海、邹森青等人是辛亥革命中回族英烈的光辉代表。
马骥云(1883—1952年),又名马少青,河南固始人,湖北新军第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士兵,1912年陆军少将。1906年在汉口参加同盟会,为湖北早期同盟会员之一。1911年9月24日,在武昌胭脂巷召开的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大会上,马骥云被推举为军政府的司勋和军事筹备员。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的秘密机关被破坏,清军大肆逮捕革命党人。马骥云等当即在汉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并及时将情况通报了武昌革命党。起义爆发后,马骥云指挥人马参加进攻督署的战斗,旋即又参加攻克电报局的战斗,取得了武昌起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10月11日,汉口光复,10月13日,汉口军政府成立,马骥云参加了军政府的领导工作。
沙金海(1888—1956年),字晏山,湖北襄阳人。1905年应募加入湖北常备军马队,后考入讲武学堂。他倾向革命,1909年结识孙武,加入共进会,被委任为马队第八标代表,参加了筹划武昌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10日凌晨,他和城外南湖的马队、炮队及三十二标的革命党代表在巡司河边召开紧急会议,约定当晚发动起义。起义打响后,他统率马队随炮队行动,由中和门攻进武昌。武汉光复后,沙金海率部参加了保卫汉口、汉阳的战斗,大战于刘金庙,并取得胜利。19日,他被军政府委任为武汉战斗区独立机关队队长,奉命驻兵汉阳梅子山、黑干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为保卫汉阳建立了功勋。
邹森青(?—1948年),湖北汉川人,清军马队八标正目,共进会会员。武昌首义前,他为马队中革命党负责人之一,积极协助祁国钧、沙金海筹划马队起义事宜,并组织马队英勇参战。起义后,邹森青作为第二营右队队官,奉命镇守汉阳三眼桥,击退清军数次进攻。美娘山失陷,邹森青加入敢死队,冒着清军机枪的扫射,奋勇当先,夺取了美娘山险要据点。邹森青在胸部、左臂中弹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后被战友强行抬下火线。邹森青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殊勋。
(二)各地回族积极响应辛亥革命
辛亥首义后,陕西成为响应起义最早的省份。武昌起义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陕西的回族人民,他们在马玉贵的领导下,率先发动了西安的革命运动。
马玉贵(1884—1957年),字青山,湖北谷城人,1912年任陆军少将。光绪末年投入湖北新军,后调防西安。受同盟会革命思想影响,马玉贵在西安回民和新军中秘密从事反清宣传和组织工作。武昌起义消息传来后,西安革命者决定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一)联合各界发动起义。起义开始后,“参加起义的回民军是由曾任清军商州管带的马文英率领的各街巷回民群众五百多人,由西大街经南院门、木头市到东厅门,和占领军装局的革命军会合,领取到一部分枪械弹药后,于晚间整队回到回民区,维持秩序。经过半天的战斗,革命军占领了军装局以及除满城外的城内大部分官府衙门和重要军事据点”马士年:《陕西回族人民参加辛亥革命的经过》,《西安文史资料》第1辑。10月23日黎明,起义军分西、南两路攻满城,遭到数千名旗兵的顽强抵抗。当日下午3时,马玉贵率新军和回民武装率先奋勇攻进满城。满城是清廷在陕西统治的大本营,它被攻占标志着西安辛亥之役的胜利。西安光复后,清廷调动河南的清军猛扑潼关,又令甘军攻打乾州,从东、西两方面威胁西安。马玉贵任秦陇复汉军总理粮饷兼军务大都督,积极协调革命军内部团结,筹集粮饷,并组织数百名回民组成的卫队参加了抗击清军反扑潼关之役和保卫乾州的战斗,保卫了陕西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陕西的光复,使整个西北受到震动。宁夏府城银川的哥老会头目刘华堂与西安革命军取得联系,发动起义,占据银川。其中回民马四虎、哈明等人积极参加了光复宁夏的战斗,马四虎等一度攻占了宁夏府城,光复平罗,并成立了“顺南”政权(意思是顺从南方孙中山的领导)。“顺南”政权在甘军马麒的残酷镇压下失败,马四虎等壮烈牺牲。
在祖国西北边陲重镇伊犁,受武昌起义和西安光复的影响,由新军首领、同盟会员杨缵绪等人领导发动起义,光复了伊犁。当地汉、回、维、哈各族群众,支援并积极投入了这次战斗。其中新军回族军官马凌霄起义前负责联络和发动回族人民参加革命,起义中率领协标军同清军力战,为伊犁的光复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革命党人在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的领导下,响应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30日在昆明发动了着名的“重九起义”。回民军官马聪、孙永安等人参加了这次起义,为云南的光复立下了战功。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
1911年4月,在同盟会会员邵奇峰(回族)的倡导下,上海48名(后发展到130余人)回民青年成立了以推翻清廷为宗旨的清真商团,以沙善余为团长、伍特公为副团长。武昌起义后,清真商团与其他商团联合行动,积极筹备起义。11月4日起义爆发,清真商团团员立即行动,攻陷江南制造局,夺得大批军火弹药。上海光复之后,清真商团部分团员押运粮械进军南京,协同友军完成光复南京的任务。
在河南,武昌起义消息传到开封后,革命党人经过秘密策划,定于12月22日(十一月初二)发动起义。张钟瑞被推为起义军总司令,回族人士丹鹏晏任敢死队队长。但未及行动,遭奸人告密被捕,张钟瑞等11人同时就义。临刑前,丹鹏晏从容地对前来为他送行的回族群众说,“本欲推翻满清,建革新大业。事败而死,乃吾分,无所恨。寄语老母,仍以教礼葬吾”白宗正:《丹鹏晏烈士传略》,《河南省民族宗教史志资料通讯》第1期。年仅23岁的他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二、护国、护法运动时期的回族英烈
(一)回族英雄参加护国战争
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称皇帝,改元洪宪。12月25日,以蔡锷为首的护国军通电全国,在云南发起反袁护国运动,建立护国军,出师川、桂、黔,发动了着名的“护国战争”。不久,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在这一运动中,有一大批云南回族志士、爱国将领加入了护国军,为讨袁斗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功勋卓着者有赵钟奇、孙永安、马聪、马鑫培、沙云仙、马秀廷等人。
赵钟奇(1876-1970年),字毓衡,云南大理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中曾参加南京起义,任新军第七师步兵团团长,后回云南留任讲武堂教官。1915年12月25日,时任驻云南大理卫戍司令兼旅长的赵钟奇即与驻地其他将领联名发出“铲除帝制、重建共和”的通电,成为这次护国运动中最着名的回族将领。后奉调入川,支援蔡锷,率所部滇军攻克简阳等地,击溃袁世凯部16个纵队。又率部进入广西,与护国军第二军合作,击溃龙觐光部,缴获大量枪支现款。后复入川,以功升督署参谋长。因护国讨袁有功,赵钟奇被授予护国勋章,并被任命为监运使。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召开非常国会,邀请其出席会议,共商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分别签署,任命赵钟奇为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后来担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三届政府副主席。1954年起,至1958年、1963年,接连三次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
孙永安,字竹卿,云南昆明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同盟会会员。马聪,字伯安,云南昆明人,毕业于云南武备学校。护国之役中,两人在起义前夕的12月22日,参加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召集的重要会议,打响了讨袁的第一枪。孙永安在此役中先后任炮兵团长、第一师第一旅中将旅长和军政司长,他慨然将其多年经营起来的炮兵精锐全部分调给护国军的两个军。马聪任护国军第三军第六梯团支队长,参加作战,以军功升陆军中将,任第一混成旅旅长,自贡警备区卫戍司令,护国之役告捷后,返回云南,曾代理云南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