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依黑瓦尼派的创始人马万福(1851—1934年),经名奴海,祖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村,尊称果园哈知,东乡族。马万福原是北庄门宦的教徒,其祖父和父亲当过经堂小学教师。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经学功底扎实,后在当地清真寺念经时崭露头角,受到经师赏识,22岁挂帐穿衣(毕业),在家乡担任开学阿訇,深得当地穆斯林器重。1886年,马万福去麦加朝觐、留学,受到瓦哈比运动的思想影响,该派反对伊斯兰教世俗化,主张“一切回到《古兰经》中去”、倡导“凭经立教”、“尊经革俗”。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3页。1892年,马万福回国后脱离北庄门宦,创立了伊黑瓦尼教派。此后15年,马万福先后在甘肃临夏、静宁、陕西安康、湖北老河口等地传教并取得成功,获得了众多穆斯林信众。1895年马万福发动东乡族群众参加了震动西北的“河湟事变”,失败后化名潜逃,被代表旧势力的回族反动军阀马安良告发,遭到清政府通缉,最后在新疆被捕。马万福在被押往兰州途经河西走廊时,被西宁镇守使马麒(回族)派兵劫去受到保护。马麒于民国三年(1914年)任宁海镇守使和蒙番宣慰使,有志于统一青海乃至西北回族伊斯兰教各派,借此强化其在西北的统治地位。因此,后来马万福传播伊黑瓦尼教派得到马麒、马步芳支持。到20世纪40年代,依黑瓦尼派发展很快,在甘、青两省已占有较大优势。
民国初年吴忠人郭士高(马万福学生)、同心人虎嵩山阿訇在宁夏地区传播依黑瓦尼派。由于他们在教学和宣传中主张既学阿拉伯文又学汉文,提倡用汉文解释和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注意培养新兴宗教人才,得到群众欢迎,于是依黑瓦尼派在宁夏得到较快发展。
伊黑瓦尼派实行互不隶属的教坊制,内部没有统一的教权组织和共同的宗教领袖。在清真寺的管理上实行以“学董”为首的“董事会”制,其成员由教众推举。
(三)西道堂
西道堂是清末民初产生于甘肃省临潭县的一个回族伊斯兰教派别,是以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为旗帜,以财产共有、联合经营、集体生活、平等消费为特点的宗教社团和社会经济组织。西道堂在宗教功修方面,严格实践念、礼、斋、课、朝“五桩天命”功课。
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1857—1914年),字“慈祥”,号公惠,一度自号“凤山金星”,经名穆罕默德·叶海亚,道号“西极园”,甘肃临潭县旧城人,出身宗教世家。马启西自幼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稍长上清真寺经堂学校学习阿拉伯语和经学知识。11岁时,又被父母送到临潭旧城汉族士绅范玉麟的私塾受教两年左右,攻读《四书》、《五经》。不久又从学于洮州名儒范绳武先生门下,甚得老师器重。
数年后,马启西在洮州参加“乡试”,被录为童生。约十八岁,赴巩昌府参加“府试”,被取为秀才第四名,时称“廪生”,成为在正式入仕前可以领取官府俸粮的读书人。但他放弃对功名的追求,继续专心学习伊斯兰教经籍,并致力于王岱舆、刘智、马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着的研究,获得精深的伊斯兰教知识和儒家人生哲理。马启西此时特撰一联,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认知过程和学术成就:
读书得妙意,理合天经三十部;
养气通神明,道统古圣百千年。
光绪十六年(1890年),马启西在西凤山家中设立私塾,名为“金星堂”,开馆授徒,讲授“四书”、“五经”和汉文伊斯兰教经学着作,受到回族和其他民族学生的欢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马启西改“金星堂”为“西道堂”,劝导追随他的教徒合伙经商务农,开拓洮河上游荒漠之地。一些富有教民将其财产全部或一半归入道堂,并移居道堂,开始过集体生活,男子从事农、商、牧、林业;妇女则从事炊事和缝纫等,逐渐形成了一个融宗教、经济、文化和教民生活为一体的西道堂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的衣、食、住、行、教育、婚丧和赡养所需均由道堂统一提供。
马启西的思想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儒家的“大同”思想。这是马启西等所有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仁人志士们历来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二是早期“穆斯林公社”(阿拉伯语“乌玛”)思想。穆罕默德早期被迫从麦加迁到麦地那时,他把“迁士”和“辅士”组织在一起,成立“穆斯林公社”,共同生活、集体劳动、团结一心、共同御敌,对推动早期伊斯兰教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给后来的伊斯兰教信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西道堂发祥地临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鼎盛时期生活在道堂内的穆斯林群众有400多户、2000余人。有农庄12处,耕地近万亩;林场15处,森林总面积数万公顷;商号16个、商队20个,分布10多个省(区);牧场5处、牲畜存栏数最高时达2万头(只);道堂内设皮毛加工、酿造等各种作坊28个。《甘南藏族自治州志·宗教志》。西道堂具有三个最鲜明的特征:其一是把伊斯兰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中国传统文化阐扬伊斯兰教的义理。西道堂所规定的宗旨就明确说:“本道堂根据伊斯兰教教义,祖述伊斯兰教正统,以宣扬金陵介廉氏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宣扬伊斯兰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伊斯兰教教义为宗旨。”《甘南藏族自治州志·宗教志》。其二是大力发展兼顾汉语文和阿文教学的现代学校教育事业;其三是建立了一种穆斯林经济共同体,谋求建设一个“公正、平等、富裕”的穆斯林理想社会。
1978年以后,西道堂的宗教生活得到恢复。1996年4月30日,美国哈佛大学李普曼博士对西道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写了《熟悉的陌生人》一文,称“西道堂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中国民族报》2003年10月17日第3版。
二、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
(一)虎非耶
虎非耶,阿拉伯语原意为“隐藏”、“低念”的意思,因其信徒举行宗教仪式时,以主张低声默念赞主词“迪克尔”(阿拉伯语音译,是穆斯林对真主的赞词,原意为“怀念”、“向往”)为高贵而命名,故亦称“低念派”。相传该派是由清代中亚着名的伊斯兰教苏非派纳黑什班底教团白山宗领袖阿帕克和卓和甘肃临夏八坊人马来迟分别传授。据鲜维礼着《伊斯兰教鲜门虎非耶》说,阿帕克和卓时称阿法格·赫达叶·通拉希,他曾于康熙八年(1669年)、十一年(1672年)和二十年(1682年)多次由新疆来到青海西宁一带传授纳黑什班底教团虎非耶学理,受到当地穆斯林的敬重,先后创建了毕家场、穆夫提、临洮、鲜门、小刘门、洪门等门宦。马来迟于雍正六年(1728年)抵达麦加朝觐,并游学阿拉伯各地,在也门虎非耶道堂学习多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回国后,在甘肃临夏和青海一带传播虎非耶学理,创建了花寺门宦。另外,还有如北庄、通贵、明月堂、文泉堂等20余个支系门宦,是中国穆斯林学者游学阿拉伯、中亚和新疆,接受了虎非耶学理而自创的。
虎非耶派的基本特点是,坚守伊斯兰教的正统信仰,尊奉《古兰经》和《圣训》,遵循哈乃非派的主张,强调教乘、道乘、真乘并重(乘为功修程式,教乘即严格遵守念、礼、斋、课、朝等教规以达到修身的境界;道乘即克服私欲杂念、达到养性的境界;真乘即通过修身养性达到人神合一的忘我境界),反对禁欲苦行和狂热行为,力主在现世生活中进行功修。这是苏非派纳黑什班底教团的基本主张。纳黑什班底教团得名于创始人和卓·穆罕默德·伊本·巴哈乌丁·纳黑什班底(1314/1317—1389年)。他的观点是:提倡入世主义思想,注重人生,关注现实生活问题,主张追求两世幸福。他提出了功修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是修道于众。即修道者不应离群索居,独善其身,而是居于人群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履行宗教功修,感召他人,抑恶扬善。二是巡游于世。即修道者要到大千世界游历旅行,以便接触社会,开阔思想境界,认知真主创世的奥义。三是谨慎于行。即修道者要言行谨慎,深思熟虑,善恶分明,遵奉真主之诫命,倡导良风美俗。四是享乐于世。即修道者既要节制对物质生活的贪欲,又要反对禁欲主义。要认识真主造化的一切是供人类享受的,修道者要通过诚实劳动享受现实生活的一切美好之物。敏贤麟:《蒙古游牧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209页。
(二)哲合林耶
哲合林耶,阿拉伯语为“公开的”、“响亮的”意思。由于该派主张高声念诵赞主词“迪克尔”,以“明扬正道”,故又称“高念派”。该派由甘肃阶州(今武都)人马明心创于18世纪中叶。据马学智的《哲合林耶道统史》称:马明心于雍正六年(1728年)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入也门谢赫·穆罕默德·布录·色尼道堂学习苏非学理,历时16年,得其真传。乾隆九年(1744年)回国后,在河湟(今甘肃临夏和青海地区)传播哲合林耶教理,由于提倡简化宗教仪式,守贫乐道,反对教权世袭,赢得了广大穆斯林的欢迎,时称“新教”。新教的发展,引起别的门宦的妒恨,遂引发教争,遭到清政府的打击,最后激起苏四十三领导的反清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马明心遭清廷杀害,后被回族穆斯林尊称为赛义德·束海达伊(殉道者的领袖)。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合林耶的道统源自中亚纳黑什班底教团的第五代教长、撒马尔罕人和卓·玛哈图木·阿扎姆的少子和卓·伊斯哈克·瓦力所传纳黑什班底教团的黑山宗派。陈国光:《新疆伊斯兰教史上的伊斯哈克耶——兼论我国哲合林耶门宦的来源》,《世界宗教研究所》1987年第1期。
清中叶以来,哲合林耶门宦多次参加反清斗争,虽迭遭镇压,仍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门宦。信徒分布宁夏、甘肃、新疆、吉林、河北、江苏、云南等地。
哲合林耶门宦主张教乘和道乘并重,认为教乘是道乘的基础和前提,是进行道乘的根本条件。只有教乘完满了,才能进行道乘修炼。如果只有教乘功课,而没有道乘修炼,功修无法完美。
哲合林耶门宦教权结构分为道堂、教区、教坊(清真寺)三级制。道堂是教主进行宗教功修和举办重大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教众朝拜的拱北所在地。教区是由若干教坊组成的行教区域,由“那伊布”(波斯语“代理者”之意)和掌教阿訇(均由教主委派)管理,无一定任期,可随意任免和调离。
(三)嘎德林耶
嘎德林耶,阿拉伯语,原意为“大能者”。一般认为,该派源于波斯人阿布杜·卡迪尔·吉拉尼创立的苏非派卡迪里教团。阿布杜·卡迪尔·吉拉尼曾任巴格达经学院院长,是伊斯兰教教义学权威。据该派有关资料记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穆罕默德二十九世后裔华哲阿布杜·董拉希从阿拉伯来到两广、云南、贵州等地传教,后至甘肃临夏一带传播嘎德林耶教理,赢得了当地穆斯林的崇信。他的学生祁静一和云南马等人先后创立了大拱北、海门、齐门、阿门、韭菜坪、后子河等支派门宦。其中大拱北是嘎德林耶教理在中国的主要传承者。
嘎德林耶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出世倾向。该派主张凡诚心干教门的修道者,必须弃绝尘世、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注重内心苦修。所以,他们把焚香静坐悟道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课。该门宦所属各地的先贤墓庐和静修地,都远离城镇人群喧嚣之地,多在宁静幽深的山林之间,意在超凡脱俗、修身养性。嘎德林耶对宗教功修的观点是,教乘是一切宗教功修的基础,是修身之道,在此基础上才有道乘、真乘的实践。
嘎德林耶创始人称作“道祖”,历代传教者称作“当家人”。要成为“当家人”,必须是童子出家,不娶妻室,弃俗离尘,在巡游中至诚苦修。其道统继承是传贤不传子。出家人必须离家修道或在拱北、道堂进行功修。
嘎德林耶有祁门、云南马两个系统。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陕西西乡、汉中,四川阆中、广元等地。
(四)库布林耶
库布林耶,阿拉伯语“至大者”之意。据称该派源于中亚花剌子模人纳吉姆·丁·库布拉创立的库布拉维教团。该教团第二代传人舍木薜丁·巴哈儿则曾因劝导蒙古金帐汗别儿哥皈依伊斯兰教而名垂伊斯兰史。敏贤麟:《蒙古游牧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87页。
其传入人为一个名叫穆罕引迪尼的阿拉伯人。他自称圣裔,曾于清朝初年三次来中国传教,第一次到两广,第二次到两湖,第三次从新疆到甘肃、青海,最后定居河州东乡大湾头,躬耕自食,改姓张氏。穆罕引迪尼逝世后,建拱北(陵墓)于大湾头山腰上,故又称“大湾头门宦”。由其子艾罕麦提·克比若·白贺达吉继承道统。之后,其子孙世袭教长,但教权比较分散,教务多由各坊阿訇主持,人数也比较少,主要分散在甘肃东乡、康乐及皋兰等地。
库布林耶门宦的教理,主要反映在对教乘、道乘、真乘、超乘的认识上,主张四乘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教乘是体的功修,道乘是心的功修,心寓于体,体不离心,二者交融就是真乘的境界,进而修身练性,可以达到浑化归一,天人合一的超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