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祛病陕北转九曲活动中,民众消灾祛病的析求十分迫切。阳歌队带领众人入场后,挨着九个门往过拜,向各方星君表达的是同一个诉求:“阳歌来在东方门,东方星君来观灯。今夜晚上观了灯,十分灾星去了一分。”依次类推,每转一个门,便减去一份灾星。等转到最后一个门时,便“十份灾星去九分,剩下一份撂在空。”人们普遍相信,转了九曲,就把所有灾星都转跑了,全年顺利,百事遂心。有的地方转九曲时兜中装一把豆子,边转边往阵中抛撒。说这些豆子就是身上的疔疥圪瘩,扔在阵里后便可以一年不生疮,不长疔疮了。这一点,和有些不转九曲的地方,正月十六早上游百病的民俗心理同出一辙。游百病时,人们要佩带柏树枝,并在路上故意把它扔掉,称之为扔百病,实质上是一种析禳巫术罢了。
祈求生育祈求生儿育女,上以祀祖宗,下以继后世,是转九曲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正如阳歌中所唱:“不论男女观了灯,生男育女能成人。”“男人观灯不生灾,女人观灯能坐胎。而偷灯则是这种愿望的直接表现形式。在民众的信念中,灯火就是希望之火。灯火是和香火联系在一起的。香火不断,标志着后继有人。通过虔诚的祈求,人与神之间就会发生心灵上的感应。偷一个灯回去,无异于领一个儿子回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巫术,它扎根于民众的观念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民俗心理。
超荐济食道教的斋醮道场,是以超度亡灵,荐拔济食孤魂滞鬼为目的大型祭祀活动。它的理念和仪式,对转九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转九曲中的超荐济食功能,为其它民间文化活动中所鲜见。陕北民众的祖灵信仰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三年后即为神,所以把祖宗牌位称为神主。祖宗的神灵,也能保佑子孙兴旺,庄稼丰收,四季平安。祭祀祖宗常带有“垂裕后昆”的功利目的。既然转九曲中也包含斋醮道场超荐济食的功能,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祈求丰稔在农业社会里,庄稼的丰稔,攸关衣食的丰歉。农事祭祀活动,无不以析求丰稔为目的。转九曲虽然不是一次单纯的农事祭祀活动,但其中也含有析求丰稔的强烈析求。认为“观灯以后主收成”“九曲阵里转满天,保佑今年大丰收。”“人间心想事又成,丰衣足食贺太平。”等九曲阳歌直接地反映了民众的愿望。
媚神娱人转九曲中的种种献祭和歌舞活动,原未是向神灵献媚,取得神灵的娱悦,从而达到人们的各种功利目的。人们参与了这些活动,满足了自己的各种心理需求,也娱悦了自己的身心。
随着时代的变迁,转九曲的祭祀色采日显淡薄,媚神的气息有如天空随风飘过的一丝白云,而娱人的气氛则变得逾来逾浓烈了。如今参加转九曲的人们,也并非都是求财、求子、求官、求吉祥,大多数是图个红火热闹。新时代的黄河儿女秉灯夜游,图的是今霄红火,坚信明朝会更辉煌。
皮影戏里的闹社火
“庄稼汉要得乐,扭阳歌闹社火。
说起闹杜火,很多朋友都观赏过,也许有人还亲自表演过。但是,一两百年前的社火是什么样子,大概很少有人知道X。幸好,洛川民俗博物馆珍藏一套清代皮影戏《闹社火》,使我们还能窥视到当时民间社火的一些情景。
这套皮影戏制作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已整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聪明的雕刻艺人匠心独运,在剧中人刘海手拿的铜钱上,有意写下“光绪拾柒”四个字,巧妙地留下了皮影制作的确切纪年。全套皮影共有各种行当的人物100多个,一般高约30·50厘米,还有牛车、马车、毛驴、狮子等,真可谓洋洋大观。皮影用上好的牛皮刻制,刀工精细,色彩艳丽,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具有明显的陕西东路皮影的风格。
皮影戏是融绘画、剪纸、雕刻、音乐、表演、民俗、宗教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汉书·李夫人传》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妃死后,“上思念李夫人不巳,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帐帏,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女子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相思悲戚。”此举虽然未治了汉武帝的相思病,后人却由此受到启示,发明了皮影戏。当然,这些都是传说。目前、最早的皮影戏实物是1971年在甘肃武威松树乡旱滩坡出土的一件西晋时代的影窗框。它与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的《儿童弄影戏图》中的影框几乎一模一样,画中也有几个儿童弄影戏的形象。说明皮影产生于西汉甚至更早一些的传说并非虚妄。唐宋间,皮影戏巳十分流行。宋人洪迈《夷坚三志》中有诗描绘道“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呈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元、明两代,皮影戏在我国更为普遍。明代文学家瞿佑曾为皮影戏的精湛演出所感动,遂对剧中历史人物的兴亡发出感叹:“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到了清代,皮影戏流行全国,诗人黄竹堂《日下新讴》诗云:“傀儡排场有数般,居然优孟具衣冠。丝牵板托竿头戳,弄影还从纸上看。
陕西是皮影发祥地,也是社火的故乡。明清时代陕北、关中的社火极为盛行,人们就把社火编入戏文进行演出。洛川民俗馆珍藏的《闹社火》,用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乡村民众闹社火的民俗活动,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可谓独出心裁,别具一番情趣。
社火,是民间节庆和迎神赛会中的大型广场艺术活动。它的流传与发展,与赛社庙会互为依赖。陕北、关中风俗,社火一般以某所庙宇寺观为中心,由周围村杜联合主办,称为“一个社祀”,多在正月或庙会期间举行。它很少一家单独演出,往往联络好几个村社同时表演,暗中进行比赛,具有强烈的竞技性。旧时,往往闹到动武械斗的地步,故又称“打社火,这套《闹社火》的皮影戏,也是东社和西社两家同时比赛。在约定的日子里,两家社火相继登场。表演伊始,庞大的仪仗队、锣鼓队扛着三眼铳、开道牌粉墨登场,都想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接着各出绝招,争奇斗巧,不断变换花样,轮番演出,令人目不暇接。
乡间闹社火,同时也有秧歌队,但主要以其扮演的戏文故事,即高台社火出奇制胜。有说典道故的顶芯子、背芯子;惊险玄妙的高跷、马戏;妆扮戏文故事的车社火、抬阁……名堂繁多。专家认为,近代社火的许多形式,都可以从先秦典籍、汉代画像石和唐宋诗文中,找到它们的雏形。在皮影戏《闹社火》中,也生动地表现了清代陕西民间社火的情景。
所谓芯子,既先把拐尺形的铁支架固定在下面的那个人身上,再把扮演典故的小演员固定在这根高高的铁支架上。背在背后的叫背芯子,也叫背阁子,扮演“八仙故事。顶在头上的叫顶芯子也叫顶阁子,扮演《三国演义》中“十美女进膳”的故事。表演起来大有摇摇欲坠之势。汉代画像石中的幢戏,唐代在杆顶表演的乐舞百戏等高空艺术,便是这种芯子的前身。
高跷的历史,比芯子还要古老得多。《列子·说符》中说,春秋时代,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长于此技,曾给宋元君表演过“双枝长倍其身”的高跷。这套皮影中高跷的表演,一家为“四鹅女釆莲”,另一家则为“四大仙人闹神州”。他们走路时故意歪歪扭扭,冷不防一个跌叉下去,真让人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社火比赛得胜负难分。东社急了,拿出绝招“抬阁”。四个大汉抬着三四人高的阁子,晃晃悠悠过来了,他们演出的是《白蛇传》中“西湖借伞”的故事阁子上的故事还能轮番变换,另有“观音老母收火龙”、“姜子牙收三霄”等故事。西社更不服气,用牛车载着社火也上场了,扮演的是“群仙献寿”,还有“武松杀嫂”、“杨七郎带箭”等故事。同样是换故事不换车,好戏连台,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有趣的是,皮影戏《闹社火》中,连看社火的群众也刻画得惟妙惟肖。
一辆马车,载着一家老幼。老太婆叨着旱烟袋,小媳妇怀抱着吃奶娃,悠然自得,其乐融融,平添了几分生活情趣。
皮影戏以其独特的魅力流布全国。目前,有以陕西关中为代表的牛皮影,主要流传于西北地区和晋南;有以河北唐山为代表的驴皮影,主要流传于华北一带和辽南地区;还有四川的水牛皮影、潮州的纸影等。甚至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韩国,也从中国引进皮影。19世纪,中国的皮影还被介绍到欧洲一些国家。至今法兰克福博物馆还藏有乾隆年间的皮影上千件。
陕西皮影继承了汉代画像石和剪纸的表现手法,线条简练,造型俊美,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装饰性,既可以作为演出时的道具,也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皮影戏主要用各地地方戏曲演唱,一般七八个人就可以演出几台大戏。它的魅力,更离不开竿手的高超表演。“三根竹棍表尽喜怒哀乐,一双手臂调动千军万马。”既可表现闺秀的恬静妩媚,也可表现武士的横刀跃马,对阵厮杀。真可谓“有口无口口代口,是人非人人舞人”。
陕北的历史文化的特点,人们通常表述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结地带、多民族融合的旋涡,等等。这只是一种模糊的表述。在陕北这块大地上所发生过的文化演变的细枝末节,早就已淹没在尘封的历史中了o语言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而M族名”作为血缘的语音标识,可能产生于人类语言的早期发展阶段,而它往往又被转化为语言中最稳定的深层积淀的姓氏、人名和地名。通过姓氏、地名的稽古勾沉,我们可以找到陕北的历史文化更详实、更丰富的细节。
胡,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胡姓,也泛指少数民族的姓氏。陕北胡姓发布广泛,有的比较易于辨识,有些与汶姓无所区别,如今都成为百家姓中的一员。但这些胡姓后裔的血脉中,确实曾经流淌着众多少数民族的血液。当然,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与迁徙,那些曾经的胡姓,远非古时的愤况,如果对号入座,也是欠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