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北古事钩沉
36462700000013

第13章 胡姓源流(3)

拓姓的第二个族源是党项羌化了的鲜卑秃发氏。其过程说起来要曲折一些。党项拓跋氏源自鲜卑秃发氏。秃发为拓跋之异写,即前面提到的北魏始祖力微之兄秃发匹孤。他没有得到王位继承权,愤而率领部众沿黄河与贺兰山之间西进,最后迁到今甘肃河西地区,并与公元397年建立了南凉政权,建都西平(今西宁市)。公元414年为纥伏氏鲜卑建立的西秦所灭,部众大部分归西秦。后西秦为赫连夏灭,夏又为吐谷浑所灭。北魏统一北方后,西秦之地归与北魏版图。秃发氏一部分归于北魏,另一部分投奔北凉。后北凉为北魏所灭,其部众也归属北魏。这两部分最终都与鲜卑拓跋氏一起汉化。还有一支在北凉灭亡后,在秃发樊尼率领下,西度黄河,过积石山,到南部党项羌之地,居于今青、甘、川交界地区,最后同化于羌,形成党项羌中的拓跋氏(详见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隋唐时期,由于受到吐蕃的侵袭,党项拓跋氏不断内迁,定居于夏州、银州(今靖边、子洲、绥米一带),号为党项平夏部,力量日益壮大,为党项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唐末黄巢起义时,其首领拓跋思恭率部众镇压黄巢义军,被赐姓李。历五代各朝,长期盘踞陕北,担任地方军政长官。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拓跋氏首领李继捧率领部落酋长270余人,民户数十万人投附宋朝,宋太宗为李继捧赐名赵保忠。唐宋两代的赐姓,仅给于了拓跋集团的少数当权者,不可能惠及广大部民。这些人仍然延用拓跋姓氏,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李继捧之弟李继迁不愿降宋,率领部落贵族及未降部众抗宋自立,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西夏极盛时,势力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内蒙部分地区,长期与北宋王朝时战时和,到宝义二年(1277)为蒙古所灭,历18位皇帝,建国190年。后来西夏的这部分党项拓跋氏也逐渐融入汉族中。陕北是党项拓跋氏的发祥地,其部众居陕北600余年,对这里民众的民族成份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李自成的村子就叫李继迁寨。可以推论李自成一族可能也是党项拓跋氏后裔。

上述鲜卑拓跋氏和党项拓跋氏为陕北拓姓的主要族源。而党项拓跋又源自鲜卑拓跋。现在拓姓的主要聚居区域,又与唐宋时党项拓跋氏在陕北的活动地区大体相吻合。拓姓为鲜卑拓跋氏后裔,而且与党项拓跋氏的关系更近,更为密切。

来自西域古国的史姓

说到史姓,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黄帝时代创造了文字的仓颉。他被后人尊为史官,他的后代也以史为姓。还有西周时的太史,汉代的太史令,其后裔也以他们的官职为姓。这是史姓的两大来源。另外,史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昭武九姓”中的史国和吐厥的阿史那氏。

史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以南沙赫夏勃兹一带。这里也曾经是粟特人的故地,故我国古文献中也把“昭武九姓”之人统称为粟特人。华县发现的刻于前秦建元四年(367)的《邓太尉祠碑》中,有“上郡肤施黑羌、白羌、高凉西羌、卢水、白虏、支胡、粟特、苦水,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的记载,说明公元4世纪时陕北已有来自西域的支胡人(即月氏人)、粟特人的踪迹。隋唐时期,西域诸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十分频繁。据《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载,唐代,史国曾六次遣使到中国朝贡。这些经商、朝贡者,许多人长期侨滞不归,继而取史为姓,逐渐融入汉族。2002年,出土于洛阳的唐《史诺匹延墓志》中说,史诺匹延“祖父西蕃史国人”。

史姓中还有一支为隋唐时期突厥阿史那氏改姓而来。突厥族原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因金山形似战盔,俗称吐厥,因以名其部落,其首领姓阿史那,强盛时期曾统治中亚各民族。隋开皇二年(582),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东吐厥内附隋王朝。隋仁寿元年(600),隋文帝移阿史那柒干率部众二、三十万进入河套,被封为启民可汗,“在夏、胜二州之间,发徒掘堑数百里,东西距河,尽为启民畜牧之地”。隋末,东突厥曾派兵参加李渊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突厥族将领史大奈,本姓阿史那,随唐高祖攻取长安,以军功被赐姓李氏。《旧唐书·阿史那忠传》载,阿史那忠在唐贞观四年(630),擒获反复背叛唐朝的突厥王颉利可汗归顺唐朝,唐太宗以宗室女定襄公主配其为妻,并“赐名为忠,单姓史氏”。阿史那忠志中也记载了这一史实。贞观十八年(644),东突厥残部受到薛延陀部的不断攻击,其首领阿史那思摩被迫率数十万众南迁归降,唐朝政府又将他们重新安置在胜、夏二州故地,设羁縻州辖之。东突厥后期,陕甘蒙晋沿边羁縻州的吐厥部落,时而归降,时而自立可汗反叛,前后达近百年。开元二十八年(740),由于内部分裂和回纥汗国的进攻而灭亡,大部分突厥贵族和部众内附唐王朝,另一部分归附漠北的回纥汗国。这个回纥就是维吾尔族的族源之一。

东突厥从公元600年迁居今内蒙古西部黄河南岸和陕北靖边一带的胜、夏二州之地,到公元740年灭亡,前后达一百四、五十年之久,灭亡后,仍有数十万众继续归附唐王朝,对陕北的民族成份和姓氏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史姓的来源还有其它成份,但陕北史姓可能和突厥阿史那部的关系更为密切。

康石等姓源出西域康国考康姓的一支出自周代姬姓诸侯康国,秦汉以前,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康姓的另外一支,则来自遥远的中亚康居古国,其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一带。

康居人本为居住在今甘肃临泽县境内昭武城一带的月氏人。西汉初年,受到匈奴扩张势力的侵袭,被迫举族迁到今鸟兹别克斯坦境内。不久逐渐统一了锡尔河以南原住民粟特人各部落,以撒马尔汗为中心,建立了康、史、安、米、何、石等九个城邦小国,史称“昭武九姓”之国。两汉时,康居人进入中国,先是留居甘、青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交界地带。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有康穆者“举乡族三千家入襄阳之岘南,宋为置华山郡蓝田县。每家以五口人计,约有一万五千余口。康穆的孙子康绚“康绚,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梁书·康绚传》中的这段记载,把关中康姓的来源、迁徙经过、部落规模等问题,交待得甚是明白。

隋唐以前,留居陕北一带的康居人史欠明载,但也不能排除内附的匈奴人中,有被征服奴役的康、石、安、史等国民族的可能性。到了’唐代,被安置于宁夏、内蒙、陕北之交河套地带的突厥人中出现了康居人的踪迹。据新旧《唐书》《通鉴》等史籍记载,自隋仁寿元年(600)东突厥内附中央王朝以来,不断有突厥部落陆续归附。《通鉴》卷206神功元年条下记:“咸亨中(670-674),突厥有降者皆处之丰、胜、灵、夏、朔、代六州。”说明唐咸亨间,有一批突厥人入居于丰州(相当于今杭锦旗境)、夏州(治今靖边白城子)、灵州(今银川平原)三州之间,即相当于今之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境内。此时,唐朝仍未在这片地带设立州县。由于突厥人不断增多,唐朝政府乃于调露元年(679)在灵、夏两州间设立六个羁縻州进行管理,时称“六胡州”。(详见《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唐开元九年(721),兰池州(在今鄂托克前旗境内)胡人首领康待宾与安慕容、何黑奴、石神奴、康铁头等起兵反唐,攻陷六胡州,史称“六胡州之乱”,不久被唐军平定。第二年,又有康待宾残部庆州康愿子反叛,也被讨平。这些活动在突厥族内的康、安、何、石等姓,即是来自中亚古国。《通典》边防九西戎五康居条下记:“康居国,汉时通焉,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至隋时谓之康国,大业中遣使朝贡。其王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昭武城,自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此国。枝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凡九国皆其种类,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据考证,安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何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西北,米国故地亦在撒马尔汗周围,距康国约50公里,石国故地在今鸟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些西域古国的人,一方面由经商或朝贡来到中国,另一方面则是随突厥人的征服与迁徙,来到陕北、内蒙、宁夏之交的河套之地。

平定六胡州叛乱后,唐朝政府将此地残胡5万余众强行迁徙到今河南许昌、沁阳、邓县、叶县、汝南一带。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将其返迁六胡州故地。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些胡人又参加了安禄山叛军中突厥人阿史那从礼部的叛乱,唐肃宗采取招抚与讨伐两种手段,平定了叛乱。其后,一部分受招抚的胡人仍留居原地。几十年后,唐贞元元年(785),诗人李益人从军行役于夏州、西受降城之间时,仍能看到这些残胡。他在其《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一诗中有“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之句,说明陕北一带仍有六州残胡,并且操不同的民族语言(即六蕃语),其中就有来自中亚古国的康、石、安、%、米等国的民众。另一部分六州残胡则随安禄山败军回到长安、洛阳,最后被史思明部收编,安置于范阳(今河北省境内)一带。那些迁徙到河南的昭武九姓古国之人,也长期定居下来。2006年5月,河南洛阳隋唐故城出土一件唐元和九年(814)的景教经幢,题记中说,有景教僧人清素兄弟为亡母“安国安氏太夫人,及亡师伯修造坟茔。主持并参与此事的有“大秦寺寺主法和玄应俗姓米氏”“威仪大德玄庆俗姓米氏”。可证安姓、米姓出自安国、米国甚明。至于是经商、朝贡而来,还是随突厥人迁徙而来,则不得而知。

上述迁居中国的康、安、石、米、何等中亚古国之人,逾今已一千五六百年,种族繁衍,流布各地,但主要分布地仍在陕西、山西、河南几省。现在,陕西仍为康姓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康姓亦为陕北大姓。究其渊源,当于康、石、安、米等西域古国之人的大量内迁与繁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久负盛名的陕北折氏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姓氏中,姓折者十分少见,而陕北府谷、神木、佳县、米脂以及洛川等县区,姓折者及折姓村落,却时有所见。山东、山西、河南等省的个别地方,也偶有折姓分布。这一现象,与古代折氏的发祥与迁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陕北历史上,曾经活跃过党项族的折磨氏、匈奴族的折兰氏、鲜卑族的折娄氏等。而源出折娄氏的府谷折氏,则是久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也是陕北乃至其他省区折姓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