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府谷折氏,历史文献记载较多,府谷出土的碑刻、墓志等文物资料也很丰富。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姓。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史”。《通志·氏族略》谓:“折氏望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州,犹古诸侯”。《五代史》《宋史》等史籍中也有府谷折氏的记述。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折氏家族碑刻、墓志综合考察,府谷折氏当出于鲜卑折娄氏。《魏书·官氏志》载:“折娄氏,本鲜卑,随魏南迁”。刻于905年前后的《刺史折嗣伦碑》云:“祖讳华,云中人也。”刻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的《折滑州墓铭》:“公讳可适,字遵正,其先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着姓。后徙河西,有太山公者,因其所居,人争附之”。他们先是游牧于今内蒙和林格尔一带。公元386年,府谷折氏先祖也参加了拓拔珪建立北魏的战争。拓跋圭曾长期质于后汉,汉化程度较高。迁都平城后,他让鲜卑人分地定居。大约此时,折娄氏部落又返回蒙陕间鲜卑旧地,逐渐定居于府谷一带。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壮大,遂为地方酋豪。唐武德间(618-626),被朝廷册封为管理府谷一带少数民族部落的镇遏使。历五代以迄北宋,“世为麟府州节度史”,声名远扬,遂为陕北旺族。
府谷折氏从北魏初(公元4世纪初)徙居黄河西岸府谷、神木一带起,到公元1139年西夏攻占府州,折彦文出奔大同,投靠金国时止,历时六七百年。可谓根深叶茂,家世显赫。折氏世代将门,子弟多为武艺娴熟,跃马弯弓之健儿,“世以材武长雄一方”。五代至北宋时,他们长期处在夏州拓跋(李)氏政权与契丹政权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部落百姓生存,曾先后依附后唐、后晋、后周和北宋王朝,为保卫西北边境,抵抗党项、契丹等异族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西北边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抗战,功勋卓着,名将辈出,忠烈满门,就连巾帼也不让须眉。府谷折氏与神木杨氏世为姻亲,折(佘)太君百岁挂帅及杨门女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虽然府谷折氏源出鲜卑折娄氏,但流淌在他们血管里的,并非纯是鲜卑族的血液。在长达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与周边的汉族长期友好相处,联姻混血是自然的事。与折氏世为姻亲的神木杨氏,很可能就是汉族。特别是五代以来,折氏各部首领多娶汉族女子。从已发现的折氏碑刻和墓志中可知,折德康娶路氏,御卿之妻有苏、王、杨、梁氏,惟忠娶刘氏和李氏(开封人)。到了北宋时期,折氏巳基本汉化。况且,他们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不断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熏陶,其风俗及文化心态几与汉人无异。《宋事实类苑》载,折御卿之孙继祖“虽为云中北州大族,风貌庞厚,揖让和雅,其子弟亦粗知书理。留州中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樽、弧、矢之具,虽皇州缙绅家止于是尔,信乎文德之遐被”。这种情况,与陕北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大家庭的趋势相一致。
关于府谷折氏的迁徙与流播,最迟在五代末巳开始。后汉乾佑二年(949),折从阮曾移镇武胜(今河南邓县)为官。折(佘)太君与杨继业结婚,也在此前后。毕阮《关中金石记》:“折太君,德康之女,杨业之妻也。墓在保德州折窝村”。羽迨《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载《文史知识》1981年第2期)中指出:“折氏系德泉女,性机敏,尝佐业立战功,后上书陈业战殁之由。西北人读折为佘,后来剧本、小说把折太君误写成佘太君。”至今山西保德县仍有折窝村和折太君墓。北宋时期,折氏子弟远赴山东、甘肃、浙江等地为官或征战者更多。如宣和二年(1120),折可存曾率部南下浙江,镇压方腊起义。南宋初,折彦质随高宗南渡,任职广西静江府(今桂林)和洪州府(南昌)知府,居官三十多年。这些赴外地作官的折氏子弟亦有不少落籍任所,使折氏流布南北各地。府谷折氏大规模外迁,在公元1139年西夏攻占府州,折彦文出奔大同投靠金国之际。后折彦文受金国之命,携眷属移守青州(今山东青州)。从此,折氏嫡系子孙便永远离开了他们祖先世代经营的府州。而非嫡系的旁支远属,仍散居原地。现在府谷、神木、榆林、佳县、米脂、洛川一带的折姓居民,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
源于鲜卑折娄氏的府谷折氏是折氏的主要来源,但也不能排除折氏中还有党项族的莫折氏、折磨氏以及鲜卑族中其他折氏支系的部落的成分。他们后来都先后同化于汉民族,巳很难分清原来的族属了。这也反映出陕北历史多民族多元化特征的一个侧面。
先夷化后汉化的段姓
在中国姓氏的演变过程中,除了众多的胡姓融入汉族百家姓之外,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原本出自中原的姓氏族群,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而逐渐夷化了。后来,随着汉族滚雪球般发展壮大的历史趋势,他们又被汉化。西域“昭武九姓”中的曹姓、康姓等便属于这种情况。段姓便是先夷化后汉化的的典型事例。
最初,中原的段姓出自两支: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桓公之子为武公,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其孙为庄公。庄公之弟叔段,被封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乡),称京城太叔或太叔段。公元前722年,太叔段与其母武姜合谋,企图夺取其兄的王位,于是,庄公发兵声讨。太叔段不敌,逃回京地,再逃到鄢邑(今河南鄢陵县)。庄公穷追不舍,太叔段又北渡黄河,最后在共地(今河南辉县)定居下来,人称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讲的就是这段故事。其后,共叔段之孙公孙滑一支以段为姓,奉共叔一支为段姓一世祖,距今已与逾二千七百余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支派繁茂,流布南北各地,代有良材,名人辈出,成为段姓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段姓第二支出自大名鼎鼎的思想家老子李聃之后。《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载,老子之子名宗,为鲁国大夫,先食采于段邑(今山东历城段店镇),后封于干邑(今山东冠县干集),子孙遂以段干为姓。其后裔西迁入关,有段干木在魏国为民,居西河,为知名隐士。魏文侯慕其贤,造庐请见,他逾墙而避。其子段隐如(即段干同)改段干为单姓段氏,距今也有两千四百年历史。
先夷化后汉化的段姓,主要出自共叔段这一支。大约在汉代以前,一支姬姓段氏辗转迁徙到鲜卑地区,居住在徒河(今辽宁锦州)一带,逐渐与鲜卑融合,称徒河鲜卑或段部鲜卑。西晋时,其部已发展到三万余户,首领段务勿尘因助晋征战有功,被封为大单于、辽西公,娶驸马都尉王浚之女为妻,生子段匹磾,被封为左贤王、假军大将军、幽州刺史,镇守蓟州(今北京西南)。大约西晋前后,段部鲜卑就已入关,长期活跃在华北地区,与汉人杂居,开始了漫长的汉化的过程。十六国时,段部鲜卑被后赵石虎所破,段匹磾被杀,部众流散,融入当地各族之中。北魏时,段匹磾六世孙段永,因功被封为昌平县子、南汾州(今山西汾阳)刺史,为一代名将,《隋书》
有传。其子段烕,入仕北周,曾任洮、河、甘、渭四州(今甘肃陇西一带)刺史。段威之子段文振居北海期原(今山东寿光东南),为隋王朝兵部尚书,其弟段文操也为隋虎贲郎将。段永祖孙三代《隋书》皆有传,他们的家族巳徙关内各地。唐代,这支段姓鲜卑势头渐弱,再没有出现什么显赫的人共叔段的另一支,先徙武威,后徙云南,五代时建立云南段姓大理国,被奉为为云南白族段姓的祖先,其过程更为漫长曲折。
在共叔段被诛后,其后裔为了避免继续遭受迫害杀戮,往西沿陕西关中、甘肃天水、武威、张掖一线迁徙逃亡。定居武威一带后,发展很快,到了汉代,成为陇西望族,人才济济,代有贤良。“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即武威),士风壮猛,便习兵事。”(《资治通鉴》),使武威成为段姓郡望之一。段会宗(前84·前10年),陇西上却(今甘肃天水)人,曾长期担任西域都护府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段姨(179年),东汉着名将军,武威人,长期驻守西北,担任护羌校尉,保障了西北边境的安定。段韶(571年),也是武威人,曾任北齐并州(今山西省)刺史。武威段氏进入云南,始于曹魏的段延,继之有北周的段永,接着还有唐初的段俭魏。他们的子孙迁徙繁衍,由少到多,遍布云南大理一带,接受了当地白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并进而冠之以白族籍,成为白族段姓。段俭魏曾任大理南诏国政权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其后裔世为南诏贵族,为蒙氏南诏王朝的心腹重臣。据张锡禄《南诏大理城河蛮名家大姓世系考》(见《谱牒学研究》第二辑)一文的统计,南诏时期,段氏家族先后有清平官五人,物,谱系也逐渐模糊,想是融入汉族之中去了。
大将军七人,军将一人,入唐使六人,可谓实力雄厚,树大根深。南诏之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俭魏六世孙段思平,一举夺取南诏政权,建立段氏大理国,共传二十三王,历时三百多年,几乎与宋王朝伴随始终。
公元1254年,大理国被元朝灭亡,段氏依然被元朝任为大理总管,又传十二代,统治达近百年。其间,又有更多的白族他姓人改姓段。如今大理一带,多为段姓,以至有“段姓大理”之说。追溯其根源,有很大一部分却是被夷化的共叔段支系武威段氏的后裔。另有一部分回迁四川、甘南,融入了汉族之中。
陕北段姓分布广泛,尤以延安以北为多。其一部分祖源,可能出自段部鲜卑。前述后赵(309·351)石虎攻破段匹磾部,收其部众三万余户十余万口。他们中的一部分,当被征为卒,随着后赵大军占据陕北而流落当地。在北魏、北周乃至隋唐,仍有不少段匹磾的后裔在陕甘晋一带为官,如南汾州刺史段永。也有由武威迁到河套一带,世为将帅而落籍陕北者。如隋·洮、河二州刺史段威,北海期原人。其先自武威内徙,祖父“聿来朔野渎上之地,更为武川(今内蒙武川)北方之强矫焉。”其父“丹穴兰池,奇毛骏骨。”段威曾任朔州(时治内蒙磴口)长史,由北周入隋,任洮、河二州刺史。(见段威墓志))另一部分段姓,多由山西迁入。古代山西段姓中,有自武威回迁的共叔段后裔,也有随后赵和北魏的扩张裹胁而来的段部鲜卑,还有出自李宗段干木的后裔,分布最为集中,在宋代为段姓第一大省。由于代远年淹,其谱系巳很难说清了。明代初年,山西段氏大量移民外迁,流布各地。现在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陕西、河北、云南、安徽、湖北等省,总人口约280万,居百家大姓中第79位,可谓根深叶茂。
陕北方言丰富而复杂,地方特色十分鲜明。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划分,延安以北以至内蒙河套南北厉晋北方言区,延安南部则厉渭北方言区。古时候,陕北地处边荒,文化传播与变迁速度较之中原地区慢了许多,方言俗语中沉淀了一部分古汉语残余。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陕北及河套地区,一直是周边游牧民族内徙安置的聚居中心,五方杂处,各种外来文化和语言交流十分频繁,陕北方言中的异族语言残留,至今仍随处可闻。稽钩这些语言的活化石,我们仿佛又回到遥远的古代,聆听熟悉而又陌生的古音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