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原北缘连接蒙地,从宋金以来,两地民众接触日益频繁。特别是明代,这里成为九边重镇之一,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对双方的文化发生深刻影响。如今,陕北方言中仍保留许多蒙古语成份,歪剌骨、瓦剌国等词汇,也与蒙古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歪刺骨”在陕北方言中指不地道、不好共事者,也引申为脚腕扭伤,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如“咋你好好价咋歪刺骨儿走路?”
“歪剌骨”的译音与词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宋金时代,写作“瓦剌国”,是对说话办事不合渠道的妇女的贬称。南宋·洪容斋《俗考》云:“瓦剌虏人最丑恶,故俗诋妇女之不正者曰瓦刺国。”瓦剌系指原游牧于我国西部的蒙古部落,后统一于成吉思汗部。从西夏天庆十二年至宝义元年(1205·1226),成吉思汗先后五次发动对西夏的征讨,曾一度占据兀拉孩城,事见《元史·太祖本纪》。“兀拉孩”应是“瓦剌海”的异写。蒙古人把沙漠中的湖泊称海子。瓦剌海城在今内蒙西部阿拉善旗境内。瓦剌人的烧杀掳掠,想必对这里的人留下十分惨痛的记忆,故曰“瓦剌虏人最丑恶”,“瓦剌”也成为一句骂人的话。
元代,西部蒙古被称之为“斡亦剌”,“瓦刺国”一词也因音讹转为“歪刺骨”,为元杂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句俗语。如杨显之《酸寒亭》杂剧云:“我骂你这歪剌骨,我骂你这泼东西。你生来的兔儿头老鼠嘴,长则待吵寻是非,叫骂过日,怎好做的好人妻。”
明代,“斡亦刺”又被译为“瓦剌”。元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退居塞北,在今外蒙古地区建立北元。随着蒙古汗朝衰弱,大漠东西的蒙古族分裂成若干部。与西北民族关系密切的主要是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部在也先汗时期(1439·1455),曾一度崛起,企图统一蒙古各部。也先汗死后,瓦剌分裂,逐步迁徙到西域一带。不久,鞑靼部乘机进入河套地区。从天顺二年(1458)开始,鞑靼不断南下侵扰延绥、宁夏一线,迫使明王朝任命余子俊巡抚延绥,成化九年(1473),开始修筑榆林以北边墙,“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明史·余子俊传》)但仍未有效阻止鞑靼的侵扰,此后百余年里,长城内外战事时有发生,令陕北人对鞑靼深恶痛绝,“瓦剌姑”一词,折射出这一段历史记忆。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词曲·俚语》:“又北人詈妇女之下劣者曰歪刺骨,询其故……云往时宣德间,瓦剌为中国频征,衰弱贫苦,以其妇女售于边人,每口不过酬钱几百,名曰瓦剌姑,以其貌寝而值廉也。”汤显祖杂剧《牡丹亭·欢娆》三十:“一天好事,两个瓦刺姑扫兴!扫兴!”
清代,“瓦剌姑”一词讹变为“歪赖货”。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二《妇女·瓦剌国》:“……今俗转其音曰歪赖货。”
如今,陕北话“歪刺骨”仍保留了自宋元以来的本来含义,不过字音稍有讹转,词义也有所引伸罢了。
团圃·曲连
诗人贺敬之的着名诗篇《回延安》中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之句。这种油馍,用软(糯)、硬两种糜子掺和在一起,捏成中空的圆圈状,再入油锅炸熟,热腾腾,香喷喷,为过年过节与平时待客的上品,老乡还管这种食品叫“油囿囵”,也有人写作“油窟帘”。
陕北老乡也把围圈起来的牲畜圈称作“羊囿囵(kuue)”、“猪围圃”。
延安南部富县、洛川、黄陵等县群众,为小孩过生日时做的一种圆圈状的白面烙馍,则称之为“曲连”。也有人把油馍馍叫作油曲连。
不管圄圃也好,曲连也罢,这些方言俗语的词源,都出自古代蒙古语。
在古代蒙古语中,“囿囵”(kuriah)之意就是圈子,又译“古列延”等。14世纪波斯人拉斯特丁主编的《史集》中谓“所谓古列延(kuriyan)是圈子的意思。当某部落驻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点那样的圈子中央,这就叫作古列延。在现代(14世纪),他们(蒙古人)也按这种形式布阵,使敌人和异己无法冲进来。”(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源流》第24页,中华书局,2002)-元《蒙古秘史》中,亦在“古列延”旁注释“圈子”或“营”。可见“团圃”为“古列延”的快读音转或异译。
至于“曲连”一词,也见于元杂曲。如《高祖还乡》中有一段逗趣的话“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了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我们按音韵学的办法解读这段话,“胡阑”即环字的慢读,“曲连”亦即圈字的慢读。反过来,再用反切的方法,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拼读音,读急一些,“胡阑”就读作环。迎霜兔即白兔(玉兔),白环即是月亮;“曲连”快读作“圈”字,毕月是“蹩”字的慢读,毕月乌即蹩足的乌鸦(实为三足鸟)。红曲连,即红圈,指太阳。古代人经常用玉兔代表月亮,以三足鸟代表太阳,月亮和太阳也分别指代阴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jmm语是:一面旗上,有白环中的玉兔图案,是月亮旗;一面旗上,有红圈中的三足鸟图案,是太阳旗。
总之,“囿囵s是古代蒙古语“古列延”的译音慢读,本义是圈子,“曲连”是“圈”(子)字的慢读,两者同出一辙,源出古代蒙古人的营地和军阵。后来,词义逐变发生变化。陕北方言中的圃圃泛指圆圈状的东西,引伸为围圈起来的畜圈,在蒙古语中,则“蒙语指围起来的草场,现多用于村镇名称。也译作库伦。(见《现代汉语词典》围囵条)
库勒·栲栳
库勒是陕北民众最喜欢、最常见的一种地方小吃,多用洋芋或萝卜擦成条丝状,或用鲜豆角等蔬菓切成段状,把以上原料拌上面粉、调料,有的也加入肉条,再入锅蒸熟即可食用。这种食品名称很多,延安及周边各县称之为洋芋擦擦,延安南部各县称之为麦饭、菜疙瘩,延川、清涧等地则称之为库勒,亦有音讹为不拉,晋北、晋西北亦曰库勒或酷累。
库勒这种食品,最迟在元代已有了。元·无名氏杂剧《村乐堂》三:
“后兴,同知相公叫我到牢里问事去,着你娘做些酷累来。11又:“[正末云]……是甚饭?[来儿云]打你奶奶的嘴!胡说!吃了罢!什么酷累酷累。”
酷累一词应是库勒的异写,很像一个外来词的音译。写作库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在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库勒慢读,中间加个儿音,不就是库尔勒么!有的研究者认为它出自蒙古语,是奶酪之意。(王谦之《也说库累》,北京青年报2006年5月22曰)可以为此作注脚的是,南疆的库尔勒,也是巴音格勒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为蒙古人的聚居地。联系上引元杂剧的记述,库勒一词出自蒙古语,当无大错。
至于库勒一词的含义,王之谦认为是奶酪之意。王克明认为有失牵强(见《听见古代·酷累》·库尔勒在维吾尔语中则为眺望之意。这些我们都且不去争论,但它的确是一种食品,则无可非议。元杂剧中的“酷累”是什么东西,我们无从得知,但它至少比“和和饭”(即如今陕北人常吃的菜粥)耐饱一些,做起来复杂一点儿。如今,晋陕间的库勒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洋芋擦擦为代表,是以菜蔬拌面蒸熟即食。另一类是筱麦面用温水调和,捏成花瓣状,上笼蒸熟,佐以辅料即可,陕北和晋西北都管它叫栲栳。而这个栲栳即是库勒的音讹,本是同一个东西,它可能更接近元杂剧中“酷累”的原貌。我们知道洋芋在十六世纪的明代才传入中国,那么,以洋芋、豆角为主要原料的库勒就是明代以后的事了,倒是出自蒙古语的库勒和栲栳这一食品的古老名称,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忽拉海
忽剌海,又作胡拉海或糊拉,陕北方言中为性格随和,热情开朗,心胸豁达,不拘小节的人。另外,也指粗心马虎的人。其实,考究起来,这是元代流行的一句蒙古语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