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9年,齐国田单所率军队被燕军围于即墨。田单首先派间谍向外宣传说:“我最怕燕军俘虏齐军士兵后,把他们的鼻子割掉,再把他们放到攻击部队的前头,那样即墨就要被击破了!”燕军听说后,果真这样去做,令人将俘虏的鼻子全割掉,推到阵前恐吓齐军。城中军民看到被俘的士兵被割去鼻子,异常愤怒,死守不屈。
田单又派出间谍四处散布言论说:“我最怕燕军挖即墨城外的坟墓,那会使城中军民人人寒心,失去斗志。”燕军将领听说后,不仅下令挖掉齐人的坟墓,还焚烧掉骸骨,威逼齐人投降。城中齐国军民见此情景,悲痛涕零,义愤填膺,决心同燕军决一死战。田单看到高昂的士气上来了,便率领军民大举反攻。燕军溃败,齐军很快收复了所有失地。
就像历史上著名的“四面楚歌”,项羽这个人有勇少谋,听到楚歌声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拒绝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信心再东山再起,还高声叫着“天亡我也”!他认为这是老天爷要他灭亡,他一个主帅都抱着这样的信念又如何能不败呢?所以项羽可谓是一个英雄,一代枭雄,但是终究不是做皇帝的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从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孔子认为比三军主帅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心里的信念,这个中心思想给丢失了,那么就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拯救不了这个人。
求人更要求己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里仁篇中多半是孔子和弟子阐述心中的“仁”的境界和修养,但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仁”又谈何容易?也许我们追寻了许久那“仁”还在灯火阑珊处。孔子在这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对这一段的解释多半是要我们找寻到一个“仁爱”的地方居住,像孟母三迁的道理一样。如果是照这样的解释,那么我们的圣人修养恐怕就要被打折扣了。因为真正修养高的人不会去要求外界的环境适应他,更不会去要求别人,而是反躬自己!也不是说圣人就不喜欢住在一个不仁义的地方,而是指他能够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南怀瑾先生对此的理解,他认为孔子是要我们做人处世有很高的修养和德行,这样,周围的事物和人就会被你所感化。这样的解读符合孔子常常内省而求诸己身的性格特征以及道德修养。
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有时候我们责怪我们的朋友,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难道这仅仅是我们友人的过错吗?恐怕未必吧。
马戏团团长克莱特,一连好几天都在为一群猴子烦恼不已。原因是:因为这些猴子是刚从山上捕获的,由于野性难改,不好驯服,已有好几个驯兽师被这些猴子气坏了。驯兽师纷纷抱怨,那些野猴子实在太难对付了,不如放弃对它们的驯服吧。驯兽师还举实例来说明,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他们曾经用了许多方法来驯服这些野猴子。比如,给它们东西吃,可是它们光吃不干活。如果要它们学骑自行车,或者做些简单的倒立爬竹竿等动作,再或者就是对着观众们乐一乐也行啊,可是它们一见驯兽师的面便躲得远远的。后来驯兽师只得将它们和家猴关在一起,希望家猴能够和它们沟通,引导它们学习表演。可是,那些野猴子竟然将家猴打得遍体鳞伤,家猴们也不敢跟它们待在一起。
就在克莱特决定听从驯兽师们的建议,放弃对这些野猴的驯服工作时,他突然觉得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再下决定的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克莱特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为了测试出这个发现是否正确,他召集了所有驯兽师来到现场见证。克莱特首先让人将所有驯兽师的仿真照拿出来,仿真照跟真人差不多高,每人都有两张照片,一张面带怒色,一张笑容满面。这些仿真照一拿出来,便在驯兽师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是为了看清团长克莱特的真正意图,他们没有吭声,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观望。
克莱特首先将驯兽师们那些面带怒色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跟猴子们见面。结果猴子们一个个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了,有的还试图用爪子去撕碎那张照片。然后,克莱特将驯兽师们那些笑容满面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跟猴子们见面。结果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些平时野性难改的猴子,竟然安静了下来,并且还冲那张照片笑了笑,尽管猴子们笑得很难看,但那滑稽的样子还是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最后,克莱特团长转向满腹狐疑的驯兽师们,慢慢地说:“你们现在都看到了吧,猴子们需要的是你们真诚的笑脸,而不是你们的满脸怒色。也许你们不明白,我是怎样弄到这些照片的。这些照片是我暗中让人拍下来的,那些满脸怒色的照片是你们在驯猴子时的模样,而那些满面笑容的照片,则是你们从我这里领取薪水时的模样。现在的问题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果你怀着领薪水时的心情去工作的话,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困难了。”
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两张照片,当获益时,就满面笑容;当需要自己付出时,便满脸怒色。如果我们以获益时的笑脸去对周围人报以微笑,那么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笑容。这就是要我们先反省自己本身的德行,再去要求他人的回报。如果一个人自己对别人根本毫无爱心,就像那群驯兽师一样,连动物们都讨厌这样的人,更何况我们人类自身呢?
众人皆醉我独醒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论语·颜渊》
子张问怎样做人算是“明智”?孔子就答复他上面的两句话,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南老更进一步称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前途无量,更要注意“浸润之谮,肤受之诉”这八个字。将来领导别人,乃至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是很难避免的。
“浸润”就是“渗透”手段。“谮”是讲人家的坏话。“肤受”就是皮肤表面上的一点点伤害。“诉”是心理上的埋怨、攻击。“远”,就是远离错失。
我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看,就会发现有的人攻击、排挤他人的手段相当高明。他们表面上是在说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可是其实让人听了以后就要产生联想无数,最后把“眼中钉”给除去了。被打击的人当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就像是在皮肤上被轻轻地抓了一下,用形象的话来讲就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但是他的形象在众人眼里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比如有的人想排挤掉一个竞争对手,假定叫王二吧,他会在其他同事面前说:“某某领导很器重王二哦,王二的能力很强,我真的很佩服。”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夸赞王二,但是那些同事听了以后心里就不会这样想,因为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嫉妒心是很多人都有的。像上面的这个人就是利用了其他人的嫉妒心,无形中散布了“王二威胁论”,这样也就等于孤立了王二。这一点很像有几个国家总是在散布我们**********一样,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是要孤立对方,让对方没有发展的机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肤受之诉”的感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一定要“兼听则明”,不要轻易听了别人的小话。当然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注意不能随意相信他人的“坏话”,这样就做到了孔子口中的“明”,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一个人能做到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我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