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提高手册
36502700000047

第47章 瞬间效应:影响力的辐射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曾提出:21世纪的生存法则就是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方面,人生的其他方面也离不开影响力,把握影响力的辐射作用,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美妙与和谐。

在生活中,电视上经常由名人打的一些广告,人们会根据名人的这种瞬间效应立刻做出反应,去相关的场所去购买这种物品。因此,商家都盯上了名人的这种影响力的辐射作用。

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一样重要

美国著名家电公司惠尔普执行总裁惠特克说:“如果我们拥有客户忠诚的品牌,那么这就是其他竞争厂家无法复制的一个优势。”

可口可乐的老板也说:“如果一天早上醒来,可口可乐公司被大火烧了个干净,但仅凭‘可口可乐’这四个字一切就可以马上重新开始。”

他们讲的都是品牌的影响力。

对于一个人而言,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同企业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一样重要。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影响力,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那么,个人品牌影响力的含义是什么?

具体而言,个人品牌影响力有几个特征:

第一,个人品牌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品质保障。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也就是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个人,仅仅工作能力强,而道德水平不高是不可能建立个人品牌的影响力的。

第二,个人品牌的影响力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影响力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较大的价值。这样的人是让人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影响力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任何产品或企业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经过各方检验、认可才能形成。对个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第四,个人一旦形成品牌影响力后,他跟职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像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有了品牌影响力,它做任何事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对个人来讲,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是职业生涯上的一次科学规划,在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个人品牌不是十项全能,要了解自己的局限与弱点。很多人以为要装得什么都懂,才容易建立个人品牌。其实一个品牌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品牌,个人品牌一定要专注于某一领域。一个经常变换工作的人是不会形成个人品牌的。

其次,品牌影响力往往跟忠诚连在一起,个人要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个人可以换工作但不能经常换职业,那样成不了专家,也建立不了个人品牌。

最后,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一致,才会形成良好的品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然工作中会有失误,但在个人品质上一定要注意,一旦有了任何闪失就会造成终身污点,对建立个人品牌非常不利。

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我们还必须要阐明一个观念,那就是绝非如某些人所讲是宣扬个人主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80%的创业企业的寿命不超过5年。如此看来,在企业里谋生的人才的工作年限相对要比企业的寿命长,大部分人必然面临n次选择企业的问题,而有了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就会有工作的保障。因为,个人品牌的特点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呈现,其传达以及效应与一个人才的厚积薄发密不可分,在职场中是具有识别性和稀缺性的。人才有了品牌的影响力,就如同老虎长出了翅膀,所以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不是一个人简简单单的姓名,而是在职场中的信赖标志。

让别人看见自己身上的光芒

如何引起公司上层人物的注意,在他们中间建立声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瞬间效应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利用身上的优点形成影响力,将缺点和劣势退隐到自己身后,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领导者感受到瞬间效应所发出的光芒。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现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拥有这两个数据的主人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

而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刚出校门几年、毫无家族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就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速食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事与愿违,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懒,尽弃前功了。然而,藤田田却偏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的决定。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

听完他的讲述之后,送走了藤田田,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总裁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哪。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深深地被他影响了!”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要决定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分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论年龄,我是你的2倍;论收入,我是你的2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是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将会创造出一番有影响力的事业。年轻人,好好干吧!”

这就是藤田田的传奇前奏,他的执著、坚毅向人们昭示了一个道理:人格的影响力不只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影响力,更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影响力。在一定条件下,人格的影响力可以转换成一种突破困境的生产经营要素,这也是瞬间效应的一种表现:为你的品牌附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你的影响足以让别人肯定,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

透过影响力识人

(一)虚幻的美

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工作方面,人生的其他方面也一样离不开影响力,否则人生就会失去美妙与和谐。

现实中的人,谁会完美无缺?人与人之间,谁能事事处处分得那么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挑剔。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用感情润泽,而润泽就需要有影响力的帮助。

一个人过于冷、过于清、过于察,这个人多半感情枯燥,缺少人情味。他看人,总是看到缺陷部分,总是看到毛病。他不能从对方身上发现亮点、美点,并从这亮点、美点的润泽出发,去感受对方其他方面的美和整体的美。他面前的人和事形不成光环,对方的缺点在他眼里一览无余、暴露无遗,他眼中的人和事总那么残缺。因此,影响力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影响力是一种主观现象,它在认识活动中伴随我们,或近或远。在感情参与下,影响力很容易让我们失去正确判断,越强烈的感情折射,产生的影响力就越明显,越容易让人感情用事。

你对一个人的进一步认识,能与以前对他的认识无关吗?第一印象令你摆脱不开,原因就在这里。第一印象的好或者坏会影响你对对方很多方面的认识,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要消除这种影响,也需要双方长时间的接触。

影响力在人们交往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导向。感情导向指引你去着重认识一个人的某个侧面,这认识往往只具有印证性,即印证那些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方面,其他方面则是不管不顾。

——放大。在某种感情作用下,放大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东西。

——回避。个人感情的偏好,引你去回避某些与自己既定感情不相符合的方面,把认识局限于某一方面。

——虚化。感情的主观性导致你把某些缺点和缺陷虚化。

因此,一叶可以障目,一好可以遮百丑。影响力实际上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活动中的一种负面效应,它会使你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会以丑为美。

从实质上讲,影响力是人们对事物的某种虚幻认识。虚幻很美,虚幻必然,虚幻不可少,但虚幻毕竟是虚幻,有时会使人一脚踩空跌落深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在爱情方面,既不可过于挑剔,也应增强理性的作用,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不要被影响力所蒙蔽。

(二)透过光环去看人

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层往往来自“五湖四海”,相互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彼此情况,力求尽快“知己知彼”,有利于工作的展开和更好地合作。倘若对这种了解把握不当,极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区,形成偏见,以至直接影响到团队合作和团队的成长。光环效应便是认识误区的一种。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作了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其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对其则冷淡回避。同一个人作同样的演讲,为何效果会如此不同?原来演讲前凯利曾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可亲,而对乙班学生则说,演讲者是如何不易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学生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期望看到的。这就是光环效应影响力的表现。

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不利于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他人。这就提醒我们,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切不可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可凭一时的感觉。

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对待身边的团队人员,首先应以喜悦的心情接纳他们,保持平常心,胸襟坦荡,把握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尺度”,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一个好的定位,真诚地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朋友,从而切实防止思维误区的出现。其次,对事前得到的各种信息,需作理性分析,不可偏听偏信,不可轻易下结论,对于同事的工作水平和人品,需要在相处中慢慢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当学会多看人的长处,少些挑剔,多些宽容,一定会带来好的工作效果。再次,一个团队要真正搞好合作,在于讲原则、讲风格,在于多学习、多通气、多沟通、多协调、多讨论、多理解,从而在思想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三)不要被影响力所蒙蔽

有时候,有影响力的人说的话并不是没有什么道理,可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按他们说的去做。

当然,这种尴尬的局面对每一种重要的影响力的武器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认识到服从权威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我们会很容易对权威人士产生自动的顺从。这种盲目顺从同时带来好处和坏处的特点,也正是它的机械特点。由于在权威面前思考似乎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就不再思考。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因为我们只是在机械地做出反应,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它来自权威压力很强大也很明显的领域——医学界。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因此,那些在健康问题上有着丰富知识和强大影响力的医生,便成了极受尊敬的权威人士。更何况医学界本来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每一个在医疗系统工作的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而且他们都知道,医学博士是金字塔尖上的人物。除非是一位级别更高的医生,否则没有人可以否决一位医生对一个病人做出的诊断。因此,在医疗系统里,自动地顺从医生的命令已成为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传统。

这样,当一个医生犯错误时,就会出现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那些在等级制度中位置较低的人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对此提出质疑,因为一旦一个合法的权威发出了命令,下属们就停止了思考并开始对他的命令做出反应。如果以这样一种“咔嗒,哗”的方式在复杂的医院环境里工作,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实际上,美国健康保健财政管理局在1980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仅仅在给病人开药方这一项上,每一天的出错率就达到了12%。10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好转。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医院中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有10%是因为开错了药方。病人拿到错误的药方的原因多种多样。然而,在坦普尔大学药物学教授迈克尔·科恩(Michael Cohen)和尼尔·戴维斯(Neil Davis)合著的《用药错误:原因和预防》(Medication Errors:Causes and Prevention)一书中却指出,大部分的用药错误都是由于盲目服从病例的“主人”——主治医生而引起的。根据科恩的说法,“在一个又一个的病例中,病人、护士、药剂师以及其他的医生,都没有对药方提出任何疑问。”比如说,科恩和戴维斯所举的“****耳痛”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有一位医生要一个病人将药水滴入疼痛发炎的右耳,但他没有在处方上将“右耳”写完整,而是缩写成了“滴入Rear”。拿到这个处方以后,值班护士马上就把规定剂量的滴到耳朵里的药水滴入了病人的****。

显然,在****处治疗耳朵痛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不管是病人还是护士都没有对此提出任何异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开口之后,本来很有意义的一切便突然变得无关紧要起来。这时候,我们不会考虑整个的情形,而只关注其中的某一方面并对它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