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36543000000022

第22章 第22招 与孩子一起互动

有一个教育机构搞了个调查,让孩子们说说每天自己的父母都在忙些什么,把父母一天的活动记录下来。调查的本意是希望孩子们理解家长的辛苦,没想到大多数孩子却说:家务活都让爷爷奶奶或是保姆包了,父母把时间都用在打麻将、美容和看电视剧上。他们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看报纸、学英语、和他们一起上网。

这个调查结果着实让许多家长汗颜!确实,现在的家长,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养家糊口的辛苦,指责孩子泡网吧不学习,一古脑儿地把责任推给社会,而他们却沉醉在无聊的应酬和消遣里,把学习丢了,缺失了再学习的能力。学习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事,也不局限于你的专业领域,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

与孩子一起学习

下面是一位父亲的教子心得:

1.学可自己吃饭

儿子小时候曾因被小调羹戳伤过,所以吃饭总是用手拿,挑食厉害,动作拖拉,外婆满屋子追着他喂饭。我坚决让儿子使用勺子自己吃,严肃得像个警察,把在一旁看得心软的妈妈赶进房间。等儿子含泪吃完后,才笑笑拍拍他的肩膀:“对,这才像个男子汉!来,拉拉勾……”

2.学习看书

动物、植物、日常用品、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看得懂、看不懂的,儿子都爱看,当然看的同时还要为他讲解,我认为儿童早期的阅读,父母指导是必要的,仿佛教会他使用开门的钥匙一样。

3.每晚给儿子讲故事

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宁可自己每天挤掉宝贵的睡眠时间。因为给儿子讲故事这个任务还真不简单,故事不能重复、不能遗漏,还要创编,由儿子命题,或者儿子开个头,爸爸口头作文,稍不留神便让儿子抓住把柄推倒重来。为此,我经常光顾少儿图书柜,与儿子一起研究“奥特曼”和“宇宙大战”,留意各种新式武器、车辆、玩具,晚上看新闻时,我们父子俩会饶有兴致地评论上好一会儿。越是与儿子讨论“十万个为什么”,越是要翻找大量教育学、心理学著作,而且时时将育子感悟记录下来。

这是一位家长的心得。“父子同学”这份生动的案例提供给我们的启示恐怕远不止于此。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说到做到

父母必须参与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做会向他们表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很关心。你不必具有一项特长或是用许多业余时间帮孩子们做什么。多数老师欢迎家长陪伴孩子们郊游,与其他家长通通电话以及打印孩子的学期特别报告等。经常向老师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2.开诚布公地交流

找出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询问、观察孩子正在学习什么,得到这些确实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得知孩子在课上学习了些什么内容,并且留了什么作业。

3.帮助孩子做到有条理

帮孩子建立学习计划,并把所有的作业都标在日历上,这样孩子就会提前做好。

4.全家共进晚餐

父母要花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研究表明,全家在一起用餐很重要。一般来说,那些全家一起用餐的孩子的识字能力较强。用餐时的谈话越生动明了,越有助于孩子对词汇的学习,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就强。

5.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许多时候家长只看重分数,如果孩子是个“全优生”却不能告诉你他为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做了些什么,那么这时父母还要对他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些启示,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问他:“你认为在哪儿能找到答案呢?在字典上还是在因特网?”

6.对孩子持有合理的期望

一种鼓励孩子为他的未来着想的有效方法是设立家庭目标。家长写一份自己家本年度应取得哪些成就的任务书,其中包括孩子应取得怎样的进步。对孩子持有合理期望并让他们知道这一点,能鼓励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不断进取。

带领该子一起思考

父母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法子,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会抹杀孩子思考与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学习上一味死记硬背,也会限制孩子思考能力的长进。有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一旦跳出了教学大纲,或碰到一道没有见过的题目,哪怕不太难,也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入手。也就是说他们只会记住答案是什么,而不会思考。这种学习情况,小学时还能对付,以后就会越来越难。

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是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考虑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家长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才更好?”“结果会怎样?”“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等问题,以引起孩子的思考。

在辅导孩子学习时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热心、太性急,留给他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轻易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孩子答错了,可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他思考,启发他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还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例如:有一个人过桥,以最快的速度要走8分钟,桥中央站着一个哨兵,他总闭着眼睛打瞌睡,每5分钟睁一次眼,看见桥上有人,哪里过来的就让你回哪里去。请问你怎么想法子走过这座桥。条件是不许跑,不能用车,只能走。像这样的问题孩子肯定有兴趣,做家长的不妨先想想看,用什么办法,可以轻松自如、大摇大摆地走过这座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巧妙,小学生也可以答,大学生也未必都答得上,这就看你的思考力了。

问孩子发生紧急或意外情况时怎么办,也可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猫掉进井里怎么办?门锁了忘记带钥匙怎么办?晚上走在路上路灯突然灭了怎么办?等等,都可以促使孩子的思维常常处于兴奋状态。

有的父母也许会纳闷:为什么有的小孩,在小学和刚进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甚至经常得满分,但后来慢慢就会落伍,越学越吃力,甚至跟不上班?这种状况尤以女生为多。并非这些孩子长大反而不努力、不用功了,而主要是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上,而他们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一到中学课程多了,内容逐步加深,便难以单靠背诵记忆应付,于是就在所难免地要落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始终着力培养他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思考与推理能力。当然,在这方面学校与课堂教学承担着重要责任。老师要尽力把课讲得生动活泼,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常处于思维活跃状态,充分调动他们的想像与思考。那么,孩子们必然会越学越有兴趣,成绩也必然会不断提高。

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更轻松的方式,来配合学习提高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在家里不同于在学校,不能老让孩子一本正经地做数学题,不能总让他坐在书桌旁苦思冥想。家庭教育,最好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例如与孩子一起猜谜语,让孩子学着编谜语;听孩子讲故事,让孩子自己编故事,等等,都是领着孩子展开思考的好办法。在茶余饭后的消遣中,在自由自在的聊天时,都可以进行。与孩子一起猜谜语、编故事,一起探讨怎么修改他们的作品,怎么使情节更加合情合理,使故事更加动人而富感染力。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都是引导孩子发展思考能力的好机会。只要你有这种意识,在与孩子的不知不觉的相处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机会。

做一些智力游戏也是不错的方法。家长带着他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诱导他们展开思考活动,引导他们不仅找出答案,并找到其中的规律。

陪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我们有差异。孩子经常执著地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做父母的怎么办呢?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陪孩子做喜欢的事,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方法。有一位女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谈到教育子女的经验时,她的最大体会是要多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这位女士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孩子的教育:

我的两个儿女现在都在美国读博士后,别人都问我怎样才把孩子教育得这样优秀,其实我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并注意多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有这样两件小事,我至今都记得。

一件事是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天文,对星座特别感兴趣,常常半夜邀请我陪她出去看星星。也许很多父母会很自然地反应说,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看什么星星!如果父母这么一泼冷水,孩子的兴趣可能被浇灭,他的才气也可能从此就被扼杀。所以,不管当时我有多困、多累,我都一定会亲自陪女儿出去注视着星空指指点点,和女儿谈一些日常琐事和人生哲理。直到今日,女儿回想起这件事,偶尔还会撒娇地让我陪她去看星星。女儿后来拿到高能物理博士,或许就是从看星星的兴趣中培养出来的吧!

另一件事,是关于我儿子的。我儿子到美国念地球物理后,我还是经常想办法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仍然想方设法让儿子感觉到我的支持。每当我发现报纸杂志上面有与地球物理相关的报道时,我便剪下来,传真或者寄给孩子。儿子很感动,他把这些资料都贴在寝室的四周墙壁上,同学们问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儿子总是骄傲地告诉同学们是妈妈提供的。

另外,陪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父母的教育很自然,不是强行灌输。孩子大一些以后,我常常陪孩子去看电影。其实,家里也有电视和光盘,但我觉得还是看电影给孩子的印象更深刻。在看电影时,如果遇到和“性”有关的问题,或者电影中的男女正在做“那种事情”,我从不避讳,而是趁机给孩子讲一些性教育问题。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儿子交了异性朋友以后,我就告诉他有关避孕的方法,并提醒他要尽到保护女友的责任,不可让她怀孕,因为事情发生之后对双方都不好,特别女方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还告诉女儿,在和男朋友交往的时候怎么保护自己,发生性关系的后果有哪些,让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并懂得怎样去预防。我认为,与其禁止孩子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不如告诉他们做了那件事会有什么后果,让他们自己衡量该如何做。

现在,很多父母都抱怨陪孩子的时候太少,但我觉得陪孩子做一些事。并不是说要天天做,常常唠叨不停,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反感。主要是陪他们做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事。父母还要多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这样亲子间的相处才会变得珍贵、和谐,孩子也会听话,会用心体谅父母的立场和辛劳。

这位女士给我们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现在,许多父母感觉没有时间陪孩子,也有许多孩子觉得父母不愿意陪自己,因此双方很难找到沟通的渠道。也有的父母,虽然陪着孩子,但却只希望孩子做自己希望的事情,至于看星星、观赏动物等事情,常常被父母排斥在陪伴之外。这样,孩子非但不会感激父母,不会从父母那里得到赞赏,反而会觉得父母就是监工,时时刻刻监督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孩子能不反感吗?父母的话孩子还愿意听吗?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每一个喜欢做的事情都一定会影响他将来的专业,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最怕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很可能是他的潜能所在,而且因为他喜欢,他就会非常投入、非常自主、充满热情地去做。一个只要他有喜欢的事情做的孩子,那么他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他有一个正当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像培植幼苗一样地去培养孩子的兴趣,陪他们做喜欢的事情,去发展他们的兴趣,使孩子走上一条快乐的人生之路。

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个博大宽容的心,可能孩子喜欢一些东西,你不喜欢。比方说孩子可能把一些石子、碎木头拿回家,孩子非常宝贝,但是有的妈妈非常爱干净,偷偷给孩子扔出去了,并且质问孩子怎么什么都往家里拿?这样做特伤孩子的心。所以我们要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这样的话孩子就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你是他的好朋友。孩子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兴趣的发展当中,健康地成长起来,正是在父母陪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当中,增进了两代人亲情的沟通。

怎样陪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呢?

1.捕捉孩子的每一点快乐

当孩子看动画片哈哈大笑时,当孩子玩游戏机累得满头大汗时,当孩子聚精会神地画画时,不要严厉地打断孩子“赶快去做作业!”而要静静地陪孩子坐一会儿,和他一起欢笑。在这一会儿,忘掉他的成绩、学业、功课和其他东西!珍惜孩子的每一次请求。当孩子发出“陪陪我”的请求时,希望父母尽量满足孩子。

2.不要刻意地去教育孩子

陪孩子一起学习或玩耍,别试图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变成教育,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会一边学习一边观察,并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