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后,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制取和贮存靛蓝的方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对这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记述,这是世界上较早的制靛技术文献之一。制靛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蓝草染色的季节性限制。这是染料生产和印染技术上的重大进步。唐宋时期,靛蓝染色更为普遍,唐代还设有“青作”。这是最早的靛蓝染色专业作坊。元代后,随着棉纺织的兴起,靛蓝染色除席、丝、毛外,又广泛甩于棉纱棉布,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红色染料主要是茜草、红花和苏枋。茜草又叫蓓草、茹虑或茅鬼,是使用最早的红色植物染料。《诗经》中多次提到茜草(茹虑)和茜草染色的服装。茜草在陕西、河南等地种植和利用十分广泛。种茜的利润也十分丰厚。《史记·货殖列传》说,一个有千亩栀子和茜草的种植户,其财富和地位“与千户侯等”。红花又名红蓝草,是红色植物染料中颜色最为鲜艳的一种,原产于西北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原,此后很快在各地传播种植。到魏晋时期,已经普遍应用,制取和染色技术日臻成熟。《齐民要术》简要叙述了当时民间制取红花染料的“晒花法”,认为晒花胜于作饼。宋元后,随着印染业的加速发展和红花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捣花绞汁染色方法,已不能适应大量存贮和运输的需要,红花染料的固体饼形式逐渐得到推广。隋唐时期,茜草、红花两种染料的制取和染色技术都先后流传到日本。
紫色染料主要是紫草。紫草染色,须加媒染剂,古代利用椿木灰、明矾等作媒染剂,可得到鲜艳的紫红色。紫草盛产于山东一带,春秋时齐桓公爱穿紫色衣服,全国仿效,紫草种植和染色盛极一时。
黄色染料有很多种,春秋战国使用的主要是荩草和地黄、黄栌。秦汉后使用的黄色染料主要是栀子、郁金、姜黄和槐花。栀子广泛产于南方各地。由于染色简易,色泽鲜明,因而被广泛采用。从秦汉时起,一些地区开始普遍和大面积种植。郁金因有郁金香气,多被用于妇女衣料的染色。
绿色植物染料主要有荩草和鼠李。荩草既是黄色染料,也是绿色染料,用它直接染色可得黄色;用铜盐剂媒染则得绿色;如用不同深浅和靛蓝套染,则可得黄绿色或绿色。鼠李又名红皮绿树,国外称为“中国绿”,是优良的天然染料,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南方各省都有分布。但利用鼠李作染料,时间较晚,可能在宋元以后。
黑色染料的种类很多。皂斗、炭黑,橡子壳等,在周代以前即开始使用。黑色和染黑工艺的社会地位,曾几次发生变化。西周时,平民百姓被称为“黎民”,当时的“黎”有“黑”的含义。黑色被看成是一种低贱的颜色。染黑工艺也很粗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按照“五德相胜”说,周朝属于“火德”,秦灭周是以“水德”灭了“火德”。水德呈黑色。因此,秦始皇崇尚黑色。衣服、旗帜都染成黑色。西汉前期,崇黑的社会风气仍然十分盛行。汉文帝“身衣弋绨”,即身穿黑色丝绸。文武百官平日也都是黑色禅衣。这一时期的黑色染料生产和染黑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东汉后期,社会风气发生变化,黑色在区分等级的服色中,地位下降。达官显贵不再穿黑衣服,而是穿红戴紫,穿黑衣只是一些下级小官吏。那时“黑”又叫“皂”,所以“皂隶”成了小官衙役的代名词。同时,平民百姓也多穿黑色布衣,所以百姓也叫,皂衣”。
由于黑色是平民大众麻布、苎布服饰的主色,黑色染制生产一直十分兴盛,用作黑色染料的植物种类不断增加。隋唐后,五倍子、狼把草、鼠尾草、乌桕叶等都是重要的黑色染料,其中以五倍子最为着名。染制工艺也继续发展。魏晋时出现了以人造“铁浆”取代青矾作为皂斗媒染剂的染黑新工艺。据近代化学分析,染皂铁浆是醋酸铁或醋酸铁与乳酸铁的混合溶液,它的性能比青矾更好,染出的布帛乌黑发亮,又不损伤纤维。隋唐后,又出现了五倍子、皂斗等染料分别通过和黄栌木、苏木、蓝革等染料拼色或套染,改变色调的新技术,使黑系色谱更加丰富多彩。
麻类作物和麻纺织业的地区分布
棉花栽培在全国推广以后,麻类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应缩小,其内部结构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在棉花栽培推广以前,北方地区的衣着材料主要是大麻,南方是苎麻。由于大麻的纤维较粗,织成的麻布也比较厚,远不如棉布细软,棉花大量生产后,北方农户一般不再大面积种植大麻和绩麻织布,只是少量种植,用来做鱼网、绳索、鞋线、草席经线和麻袋等。苎麻的情况有所不同,它的纤维最强韧,对水温抵抗力极强,且纤维细长而不绉不缩,富有光泽,既可织成纯麻的细薄夏布,又可与蚕丝、兽毛等其他纤维混合,织成各种高贵衣料,是南方夏季服装最理想的材料。同时,苎麻还可用以制造蚊帐、鱼网、缝纫线、鞋线和绳索,这些都为一般家庭所必需。因此,南方一些地区的苎麻种植面积,除棉花集中栽培区外,并没有明显缩小。在那些不适宜植棉或种麻历史悠久的地区,苎麻的种植还有所扩大。
元明清时期,苎麻和麻布产地,除陕西和河南部分地区外,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福建两广地区。
江苏长江两岸和浙江钱塘江三角洲地区,植麻业和麻纺织业十分普遍。江北海门兴仁镇妇女善绩苎丝,或拈为汗衫,或织为蚊帐,或织为巾带,麻织品种类丰富。通州沈巷司机房专织本色苎布。江南太仓在明代正德(1506-1521年)以前,以生产苎布着名,分本色和漂洗两种。前者叫“腰机”,后者叫“漂白”,除了缴纳贡赋,还远销南北两京和其他地区。正德以后,太仓棉布生产发达,苎布生产才退居第二位。钱塘江三角洲地区,杭州产苎麻和黄麻。据乾隆年间的记载说,杭州乡间女工手绩的白伫,极为“精妙”。黄麻布坚韧软和,浸水不腐,虽然粗糙不适于做衣被,却是做米袋的极好材料。周围地区所用米袋,都取自杭州,笕桥是黄麻布的集散地。
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地区,都盛产麻布。安徽徽州所产,有黄麻布和苎麻布两种。江西产苎麻尤多,麻纺织业尤盛。其中抚州、建昌、宁都、广信、赣州、南安、袁州、石城等地,苎麻、苎布出产最为丰富。在这些地区,居民“缉垆织线,犹嘉湖之治丝”。绩麻织布,如同浙江嘉兴、湖州地区养蚕缫丝一样普遍和重要。宁都州全境,没有一家不绩麻,苎麻布质量极佳,最细的一丈只有四五两,中等的六七两,八九两一丈就算粗了。全州有好几个夏布墟集,市场交易十分活跃。每逢集期,“土人商贾,杂邃如云”。每年的苎布产值达数十万吊铜钱。石城用苎麻织成的夏布,布纹细密,质量优异,受到各地消费者的好评。夏布产量也十分可观,仅固厚庄一地即年产夏布数十万匹,远销江苏、浙江、河北、皖北等地。湖南湘潭,苎麻有紫麻和白苎两个品种,妇女织成夏布,运销岭南,“获利甚饶”。
四川的麻纺织主要集中在川东和川南地区。清代前期,蜀中麻产,昌州(今荣昌县)数第一,该地南北多种麻,“比户皆绩,机杼之声盈耳”。许多富商大贾,都到昌州收购麻布,贩运北京和其他各省。大竹高平寨,也大多织造夏布、蚊帐。一些商贾齐集该寨,收购麻织品。
福建和两广地区,由于气候的关系,麻的种植和麻纺织业比长江流域一些地区更盛。麻纺织的材料也更丰富,不仅有苎麻、黄麻,而且有葛和蕉。
福建全省各府州县都产苎麻和夏布。苎麻一年收割3次,农历五月割的为“头苎”,七月割的为“二苎”,九月割的为“三苎”。据说除省会福州妇女“不蚕不织”外,其余村民和各郡县,都绩麻“织以自用”。所产夏布,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粗细广狭,各随其机,各视其工”。按照麻缕加工的不同,福建夏布分为苎布和棕布两大类。绩好的麻缕再用纺车进行通体加拈,而后织成的夏布叫苎布;只绩不纺的叫棕布。
福建各地出产的苎麻布多寡不一,品目各异,其中不乏精品、名品。福州府各县,以连江、长乐、福清、永福的苎麻布织造最盛。长乐所产叫“长乐挤”,以结实闻名。闽中大田县所产以软薄见长,宜于染色。闽北的南平、邵武都盛产夏布。南平夏布以细密精致着称,几乎同丝织品中的纱、罗不相上下。当地把这种细苎布称为“铜板”。其中又以产于峡阳的最佳,远销各地。邵武夏布的产量和品种都很多。因邻界江西,所出产品略似江西宜黄,但产品质地中等。漳州府属则生产棉、丝和苎麻的交织品,看上去像丝织物罗,俗名“假罗布”。其中又有三线、五线之分。三线者称“三线罗”,五线者称“五线罗”。
除利用所产原料织造夏布外,福建商人还到邻省江西大批采购苎麻。每年二月,闽商都到江西石城向苎农放苎钱预购,夏秋收苎,运回福建织造苎布。
清代前期,台湾北路诸罗一带的高山族妇女,也普遍用苎麻拈线织布。被称之为“达戈纹”的苎布是高山族居民的主要衣着原料,“日以作棱,夜以覆体”。高山族妇女所织的苎麻布极其粗厚,所用的织机也与内地不同。据黄叔礅《台海使槎录》载,“番妇用圆木挖空为机,围三尺许,函口如槽,名普鲁。以苎麻捻线,或用犬毛为之。横竹木扞于机内,卷舒其经,缀线为综,掷纬而织,名达戈纹”。从这段记载看,高山族妇女所用的织机类似于古代的腰机。
广东的麻类作物栽培和麻纺织最为广泛,品种最为丰富。有的一个县同时有两三个种类的麻纺织品。如新兴县有络麻(黄麻)、苎麻和蕉等3种麻类纤维纺织品。据说该县妇女中,治络麻者十之九,治苎者十之三,治蕉者十之一。
在其他各县,如潮阳、鹤山、新会、顺德等县的苎布出产最丰。潮阳各乡妇女都织苎,且质地优良。细的苎布,价格比纱、罗还贵1倍。鹤山不少地方,妇女多以绩麻织布为业,并用织好的布换回麻、棉,织妇、商人“互收其利”。当地把坚厚宽大的苎布叫做“古劳家机”。顺德在雍正、乾隆年间,以织苎为业者甚多。所产苎布名为“大良苎麻”,远销江浙,“岁取数千金”。
高要、长乐等县盛产蕉麻。蕉麻又叫马尼拉麻或麻蕉,原产菲律宾,形似芭蕉,叶鞘内的纤维可用于制绳或纺织。广东人很善于利用蕉麻纤维织布。在高要,每当墟日,当地居民多背着蕉麻到墟上出卖。出产于宝查、广利等村的蕉布最好。长乐所产蕉布也很多。该地的蕉布几乎全是蕉、丝混合织物。当地居民养蚕、并不织绸,而是以蚕丝为纬,织造蕉布。
从潮阳到雷州半岛、再到海南岛的广大地区,都盛产葛和葛布。按出产地区和葛的品质优劣,当地把葛分为若干种类,并各有其名称。雷州人织葛的技术最优,该地区的葛也极好,被称为“正葛”;博罗葛则叫“善政葛”;潮阳葛叫“凤葛”,当地织造的葛布,是以葛为经,丝为纬,名为“黄丝布”。产于阳春的葛叫“春葛”,产于海南岛棼山、澄迈、临高、乐会一带的葛轻而细,被称之为“美人葛”。不过这些葛大多是野生的。但是,上述各种葛,据说都比不上“龙江葛”。这种葛坚而有肉,且耐风吹日晒。广东地区最珍贵的葛要算增城的“女儿葛”。但这种葛从来不在市场上出售。当地未婚女子用这种葛,要花整整1年时间才织成1匹布。其重量只有三四两,专门用来为她未来的丈夫作衣服。这种精细葛布只有未婚少女才能织,一旦结婚就不能再织了。这种葛可说是未婚少女的“专利品”,所以叫做“女儿葛”。
除广东外,湖北黄陂和贵州洪江、黎平的苗族同胞也以织葛着称。黄陂的葛布极为精致。明代有人作诗赞美黄陂葛布说:“楚人种葛不种麻,男采女绩争纷孥;皎如白伫轻如纱,进之内宫传相夸”。洪江、黎平的苗族同胞,妇女善于纺织,棉葛巾布都颇精细,市场行销,因此有“洪州葛”之名。
在北方地区,麻类作物冲,种植有所扩大的只有亚麻。明清时期,山东、河北、陕西和关外地区;都有亚麻种植。当地居民将亚麻籽榨油,油饼作肥料,纤维搓绳、织布,嫩叶充当蔬菜,且其味“香美”,茎杆则作燃料,对亚麻进行综合利用。
麻纺织技术的继续发展和变化
元代以前,麻类作物的栽培和麻纺织业,南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北方主要是大麻和躲麻,南方主要是苎麻和葛麻。所以元代的《王祯农书》中说:“南人不解刈麻,北人不知治苎”。明清时期,情况发生了某些变化,虽然北方仍然不种苎,但黄麻、大麻的种植和纺织在南方一些地区发展起来了。明代后期,福建泉州府7县,除苎布、葛布、蕉布外,俱产青麻(大麻)布和黄麻布。莆田也盛产青麻布。明末,黄麻的种植和纺织在岭南颇受重视,种植和纺织相当普遍。新兴女红,治络麻(黄麻)的占十分之九,而治苎麻的只占十分之三。
麻类纺织技术也有所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地区上的明显差异。从地区上看,浙江杭州地区的黄麻纺织技术还比较粗糙,所产的黄麻布“粗不中衣被”,只能用作缝制米袋。安徽徽州地区的织麻技术比较高,道光时的《徽州府志》说,“麻,绩之以为布,苎亦如之”。可见该地区的麻类纺织是以麻(可能是黄麻)纺织为主,苎纺织则是仿照麻纺织,麻纺织技术至少不在苎纺织以下。广东有些地方的黄麻纺织技术更为精湛。如新兴妇女,对黄麻的加工纺织,可以说得心应手,当地把黄麻称为“络麻”,意即黄麻“可经可络”。也就是可以作经纱,也可作纬纱。她们织造的细黄麻布,夏天穿着凉爽,无油汗气;把它练煮柔熟,又如同椿椒茧绸一样,可以制作冬衣御寒。
明清时期,麻、苎纤维脱胶、漂白等加工技术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元代以前,据《王祯农书》记载,无论南北,大麻、黄麻等麻纤维的脱胶,都采用浸沤法。北方是割回来后,立即放入池塘中浸沤,没有池塘的,砌砖蓄水,以作沤所。南方则是拔回家后,并不立即浸沤,而是随剥随沤。到清代,南方有的地区将浸沤法改为水浇法。如福建福州府地区所用的方法是,在溪旁挖一个坑,将麻大捆放入其中,上面压以石块,再浇水。经过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剥了。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石压水浇剥麻法。其主要特点是比浸沤法缩短了时间,加快了生产周期。
苎麻纤维的脱胶漂白方法也有改进。即由元代的半浸半晒法改为漂晒法。《王祯农书》记述的半浸半晒的具体做法是,先将苎麻纤维用干石灰拌和3-5日,抖去石灰后,另用石灰煮熟,待其冷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芦帘平铺水面,把苎麻丝摊在上面,半浸半晒,夜晚收起沥干,次日如前。等苎麻丝漂白后,才可织布。如无自然水,则用大盆盛水,如法浸晒,但须换水。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述的脱胶漂白方法是,苎麻纤维先用稻草灰或石灰水煮过,放进流水中反复漂洗、日晒,直至纤维变成极白色。
半浸半晒和漂晒两种方法比较,后者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丁生产时间,省却芦帘、木盆等,生产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明代后,漂晒脱胶漂白法一直为南方苎麻产区所沿用。据清代道光十年(1930年)的资料记载,江苏通州流行的苎麻布漂白方法是,用石灰和少量藜草煮练,然后在河中漂洗,放在草上曝晒。这种漂白法同《天工开物》所说的方法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