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概念,歪解经典
歪解经典的幽默口才就是利用众所周知的古代或现代经典文章、词句作背景,然后作出歪曲的、荒谬的解释,新旧词义、语义之间距离越大越滑稽幽默。
在我国,古典书籍多为文言文,与日常口语相去甚远,在通常情况下,不要说加以歪曲,就是把它译成现代汉语的口语或方言,也可能造成极大的语义反差,产生不和谐之感而显得滑稽。如一首唐诗中写一个男子为一个姑娘所动而尾随之,写得很有诗意,可是,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盯梢”,不但没有一点诗意,反而显得很不正经了。又如,一个语文工作者把唐朝这种轻薄青年翻译为现代汉语的“阿飞”,就变得极其滑稽了,这是由于古典诗歌的庄重的或浪漫的词义作为国人潜在的、共同的意识是相当稳定的,在千百年中已经沉积在人们的下意识中,只要在语义上、风格上稍有误差,人们都十分敏感,以致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为什么,就可能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唐代的《唐颜录》中记载北齐高祖手下有一个幽默大师叫石动筒,他就很善于运用歪曲经典的幽默口才在斗智性的幽默中取胜。
有一次石动筒去参观国子监(相当于大学),一些经学博士正在论辩。正说到孔子门徒中有72人,在仕途上能够伸展自己的抱负。石动筒插进来问:“72人中,有几个是戴帽子的,有几个是不戴帽子的?”博士说:“经书上没有记载。”
石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没有注意孔子的门徒:其中戴帽子的有30个,不戴帽子的42个。”博士问他:“根据什么文章?”
石动筒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一共岂不是七十二人吗?”
本来孔夫子在《论语》中是和曾子等得意门生谈论自己志向和理想的,说的是能够带着五六个青年(年纪大到可以戴帽子的)和少年六七人,自由地在河边田野的风中漫游,就很如愿了。这是《论语》中很有名的一篇,可是石动筒在这里把约数“五六人”和“六七人”,曲解成五六和六七相乘以后,又和孔子门徒贤者72人附会起来,这显得很不和谐,因而就充满了诙谐的意趣。
石动筒的故事在这本《唐颜录》中记载得很多,还有一个是他歪曲另一经典著作《孝经》。
北齐高祖有一次汇集儒生开讨论会,会上辩论很是激烈。石动筒问博士道:“先生,天姓什么?”博士想北齐天子姓高,因而回答:“姓高。”石动筒说:“这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感。正本经书上,天有自己的姓。你应该引正文,不要拾人牙慧。”博士道:“什么经书上有天的姓?”
石动筒说:“先生,你根本不读书,先生不见《孝经》上说过:‘父子之道,天性也。’这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天姓‘也’吗?”
石动筒在这个故事里歪曲经典的窍门是用了同音字“性”与“姓”,“也”在原文中是语气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他把这个虚词实词化了。
司马迁的《史记》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诺千金”,说是秦汉之际,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一答应,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香港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
有一位女士问先生:“‘一诺千金’怎么解释?”
先生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答应一次吧。”
把历史英雄的典故,通过词义的曲解变成了眼前求爱的语言,二者之间距离甚远,但是产生的幽默效果却很大。
歪曲经典的方法很适用于表演性的幽默,而难以直接用于人际交往或谈吐之间。但若能改变角度结合其他方法,则仍可以用之于人际交往之间,增加谈吐的谐趣。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加以引用,一是用以针对自己,即用之于自我调侃,如故作废言或故作大言,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使对方与你之间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分享谐趣的渠道。
立志于谈吐幽默诙谐者切忌“引喻失当”。以歪曲经典之法喻人,既可产生亲切感,也可导致轻浮感,其间分寸,应视具体环境与关系性质灵活掌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深深体会,准确掌握,此外之“捷径”均非最有效良策。
自吹自擂,夸大其词
自吹自擂的幽默作为一种“厚脸皮”的幽默技巧,能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中。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势,都可以毫不脸红地把自己吹嘘一番。当然,你所“吹”所“擂”的东西应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异,并且表意明确,让对方很容易通过你的话语看出你的名不符实,这样,幽默才能顺利产生。
有一次,萨马林陪斯图帕托夫大公围猎,闲谈之中萨马林吹嘘自己说:“我小时候也练过骑射,即使说不上精通,也算得上箭不虚发。”
大公要他射几箭看看,萨马林再三推辞不肯射,可大公非要看看他“箭不虚发”的本事。
实在没办法,萨马林只好拉弓搭箭。
他瞄准一只麋鹿,第一箭没有射中,便说:“罗曼诺夫亲王是这样射的。”
他再射第二箭,又没有射中,说:“骠骑兵将军是这样射的。”
第三箭,他射中了,他自豪地说:“瞧瞧,这才是我萨马林的箭术。”
自吹自擂往往与现实形成反差,幽默就从其间产生。自吹自擂的时候,可以毫不脸红,却免不了误打误撞,言过其实。不过,从制造幽默的角度来说,情况与事实有出入而自己却津津乐道,恰能透出浓浓的幽默情趣。
请再看下面这则例子:
马辉自以为精通棋道,总是不服输,又很爱吹牛。有一次,他与人连下三盘,盘盘皆输。过了几天,有人问他:“那天的棋下了几盘?”
他回答说:“三盘。”
人家又问:“谁胜谁负?”
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第一盘我没能赢他;第二盘他又输不了;第三盘我想和,他却不干!”
自吹自擂是夸大其辞的一种,夸大其词就是用荒谬夸张的话来表达幽默,使人备觉趣味。夸张之所以能造成幽默效果,是因为这些话题与内容经过夸大之后,变得不合常理,大大出人意料,从而造成幽默效果。下面这个幽默故事就运用了夸张的幽默手法。
有一个美国人和英国人在一起互相吹牛。
美国人说:“我们美国人很聪明,发明了一种制造香肠的机器!这种机器真是神奇,只要把一头猪挂在机器的一边,然后转动机器的把手,那么,香肠就可以自动地从机器的另一边一条一条地转出来!”
英国人一听,不屑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这种做香肠的机器我们早就有了!你们美国人真是少见多怪!我们早就把这种机器改造得更加神奇了!”
“怎么神奇?”美国人问。
“我们新的制作香肠的机器,只要做出来的香肠不符合我们的口味,我们就可以把香肠放在机器的一边,然后‘倒转一下’机器的把手,那么,机器的另外一边,就会跑出原来的那一头猪。”
上面故事中,美国人的话虽然也十分夸张,但英国人的话比美国人的话更能产生幽默效果,这是因为英国人的话带有更加明显的荒谬性,从而使整段话起了质的变化,幽默也就展现出来了。很多幽默的成功,都在于对关键的地方,用语言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
自相矛盾,彰显智慧
“矛盾”这个词本源于《韩非子》中那位卖矛和盾的生意人,表示事物之间的强烈冲突,有很强的喜剧色彩。现代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是指人物言行不一,言语前后冲突,行为相互抵触。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这样的自我矛盾已经令人好笑了,但还缺少一种强烈的对比性。为了使戏剧性更强,取得更好的幽默效果,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就是在矛盾对转以前,把即将转化的矛盾加以强调,以耸动别人视听。
有一小孩饿得直哭,父亲安慰他说:“你要吃什么?尽管告诉我,哪怕是龙肝凤胆也好,我都拿来给你吃。”孩子说:“那些我都不要,我只要饭吃。”父亲骂道:“不懂事的家伙,只拣家里没有的要。”
这位父亲真是好笑,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还要振振有词地说给孩子吃龙肝凤胆,真是矛盾得可以。
生活中,有些人别出心裁,利用矛盾技法造句,为人们喜闻乐见。如:
“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钱。”
“什么都应有,就是不能有病。”
体现幽默艺术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都洋溢着幽默的气息。
一个嗜赌如命的赌徒,他为了从赌场上赢回输掉的钱财,熬更守夜,孤注一掷,最后连裤子也输掉了。这时候他醒悟过来了,发誓戒赌。
他用笔写上“坚决戒赌”四个字贴在床头。一天,一位好朋友看到了床头这条诫示后,嘲讽地问:“你真的戒赌了?”
“真的!”
“我不信。”
“不信?”赌徒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大声说,“咱们赌三瓶二锅头!”
这里,用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了幽默的艺术,取得了鲜明、强烈的效果,让矛盾活了起来。矛盾若在不经意中产生,更为可笑和逗人。在运用自相矛盾的幽默技巧时,一定要沉住气,平稳自然,幽默效果更佳。
夜大正在上课,突然停电了。
黑暗中,老师对同学说:“停电了,我们无法继续上课,请同学们稍候,电铃一响就放学。”
明明停电了,可还要等电铃响,艺术的效果油然而生。
由于自相矛盾的幽默有很强的表演性,所以利用此法幽默的最佳方式是实况展示。因此,喜剧作家往往根据生活素材,创造矛盾人物。自相矛盾会使喜剧角色为掩饰自己千疮百孔的纰漏而疲于奔命,又顾此失彼,笑料迭出。也难怪类似“矛盾”、“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故事经常被搬上舞台,且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