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求职者进入人才市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面临求职、面试、应聘等问题,需要蓄积与展现你的能力。而蓄积与展现能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具有相应的口才。
急中生智,巧问妙答
面试是求职者第一次与主考官的“亲密接触”,你的表现将决定你的命运,优雅的谈吐、一句恰当的表白,都能够增加你面试成功的机会。面试中的口语表达非常重要,它要求求职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回答主考官的每一个问题,只有回答得既精彩又切题,才能赢得对方的青睐。比如:
1.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问题是测试你在短时间内让人记住你的能力,机械地报一遍姓名是不行的,最好能解释父母给你起名时所怀的期待,以及你对一个通俗化的姓名所怀的复杂感情。有的考生在自己16岁之前改过名字,以修正自己的人生期待,如果有这样的经历,娓娓道来,也给你的个性加上重要的一笔——年轻的考官都喜欢以个性来决定人选。
2.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这是必定会涉及的题目,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清楚陈述的话,又如何能担当大任?又如何能为公司作出具体的贡献?自我介绍是求职者推销自己的最好机会,求职者要实实在在地表达自己的优点、才干与能力,时间以两分钟左右为最佳。
另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像记流水账一样介绍你的成长经历,比如某年某月出生在某地,在某小学读书,在某中学读书,然后再如何如何。考官并不想专门了解你的生活经历,他们想从你的回答中得到的信息是,关于你的哪些情况是最有意义的。你就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把你的经历和成绩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并表述清楚,在这个程中要展现出你的优点。
3.你为何辞去上一份工作?
这个问题最容易暴露自己负面的人格特质,包括世故、顽固、自私、自卑、骄傲、自负、见异思迁、三心二意等,因此必须小心作答。总之,不要一味地批评上个工作环境多么坏、老板多么抠什么的,而是要清楚地举出几个自己离职的动机,而且必须属于正面性的说法。然后,旋即将话题转到自己现在所要应征的工作上,以“兴趣”和“能力”来成就自己之所以转换工作跑道的论述。
4.上学期间有无打工经历?
主考官问这类问题的着眼点,大多注重求职者打工的性质与目的,以及如何处理工作的收入。工作性质方面,求职者最理想的答案应该是“家教、家庭事业、在正当而绩优的大企业或者是熟人的公司里帮忙”,比较不利的答案是“酒店、路边摊、直销事业”。收入使用方面,求职者最理想的答案应该是“用来添购书籍文具、缴学费、作为、技能或语言方面的学习费用”,比较不利的答案是“充当吃喝玩乐的零用钱。”
5.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因此你要做好准备。面试中的一个铁律就是不要刻意地攻击任何人,包括对你自己,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总要有缺点,所以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想看你有什么具体的缺点,而是看你在这样的棘手问题前如何处理。如果你不小心,就会为了体现自己的诚实而说出一些引火烧身的话来。回答的技巧在于不挑剔自己的缺点而要突出自己的优点,既要让考官能感觉到你的缺点,又不给他一副放大镜,这样做并不是虚伪。不鼓励撒谎,但也不要让事实把你的机会给毁灭了,恰当的回答例如:
“我常常为不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而着急”;
“我总是渴望挑战,所以在得不到挑战机会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
“我想我的缺点是做事情太谨慎了”……
说实话,这些缺点同时也是优点,关键从哪个角度取舍,这样的回答是聪明的。
6.你觉得个人工作生涯发展至今,还算顺利吗?
这个题目,无疑想测试应试者的意志力。求职者不妨直言:“我觉得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磨炼,都是一种学习;我清楚知道自己在各个人生阶段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截至目前为止,倒还没有什么特别不愉快的经历。”
7.谈谈你过去工作上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
谈成功经验的部分,应据实报告实际效果,并借此显示自己的能力、判断力、决策力或奋发向上的工作态度。谈失败教训,则与其轻轻地带过,不如陈述自己挫败的原因、如何从困境中爬起来,以及这中间所获得的宝贵教训。
张先生和李先生在面试时,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您在事业上受过挫折吗?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张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结果被淘汰了,而李先生则回答受过,并详细地描述了这次挫折有多困难,为自己解释,结果也没逃过淘汰的命运。
张先生的回答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因为没有人没弱点,没有人没受过挫折,如果有也只能说明你没有经过风雨的考验,而公司一般是不敢录用这样一直很顺利的人的。李先生的回答,认为其回答的重点有所偏差,不应该过分强调这次挫折的客观原因,而应把重点放在经过这次挫折后,是否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最好的回答是利用这些经验在挫折后取得了成功,如果过分强调客观原因会让面试者认为,该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不仅在面试回答问题中,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不怕失败,怕的是失败后一无所获,有过失败经历的管理者比一帆风顺的管理者更稳重坚强,具有更高的价值。
小心绕礁石:“陷阱问题”巧回答
面试极像一次相亲。应聘者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了解自己优点的老板,用人单位则希望能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当陌生的双方相见后,都想在短短一席话中努力表现自己的优点、说出聪明话或立即呈现出很棒的反应,以便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面试官为了不至于“选错郎”,也许会在面试中设置各种语言陷阱,以探测你的智慧、性格、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求职者只有识破这些语言陷阱,才能小心巧妙地绕开它,不至于一头栽进去。
——能否告诉我你所遇到的最好和最差的雇主?
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问题!表面上是在询问一个事实情况,实际上是在探查你所认为的好、坏雇主是什么样的。当被问到你所遇到的最好雇主这个问题时,你的第一个反应是想对那个坐在你对面的招聘经理说:“那就是你!”并希望这一招能出奇制胜。但这可能会招致曲意逢迎之嫌。
因为大多数公司都希望听到你将你最乐意为之工作的雇主描述成:他热心于帮助你的学习和成长,参与你的工作进程,当你出色地完成工作时,他能慷慨地给予你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而你在面试阶段,怎么能说坐在你对面的那位就是你遇到的最好雇主呢?
如果在你的工作生涯中,你确实遇到过这样的雇主,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你没有遇到过,也可以发表自己对最好雇主的看法并表述你的希望。
那么对于最差的雇主,你应该说点什么呢?记住千万不要对这位最差的雇主进行恶意攻击,这将使面试考官怀疑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例如,你对那位你觉得最差的雇主施以“他很偏心”的评价,那面试考官心里想的可能是:为什么他喜欢别人胜过喜欢你呢?又如你对他施以“不交给工作任务”的指控,那面试考官心里想的可能是:其原因是否是你缺乏按时按质完成工作的能力呢?
再一次强调,要注意掩饰和消除言辞中的负面因素。你的绝大多数时间要花在正面、积极地陈述你所取得的成就或优秀品质上。比如,你的“吝啬的老板从不传授经验”,那你强调的是你对知识的渴望。同样,你的“主管很少参与你们的工作进程”,那应强调的是你希望参与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团队。在面试之前积极准备,不断练习,你就能做到这一点。
——你的相关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
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也许你已经掉进陷阱了,因为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生硬的反驳。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点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作为开场白,然后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面试官有时还会哪壶不开偏提哪壶,提出让求职者尴尬的问题,如:“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等等。
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求职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防御姿态,甚至狠狠反击对方。这样做,只会误入过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评价。而最好的回答方式应该是,既不要掩饰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当,可用明谈缺点实论优点的方式巧妙地绕过去。
在面试中屡战屡胜的Michael就有过一次这样的面试经历。Michael的学习成绩不算顶尖,面试咨询公司时,这便成了考官发起攻击的要害:“你的成绩好像不太出众哦,你怎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呢?”Michael不慌不忙:“除了学习,我还有其他活动,不是只有成绩才能反映人的学习能力的。其实我的专业课相当不错,如果您有疑问,可以当场测试我的专业知识。”Michael巧妙地绕开了令人尴尬的问题,将考官的注意力引导到他最拿手的专业知识上。
——你怎样消磨休闲时间?包括星期天、节假日、每天晚上,当你参加聚会时,你是喜欢独处,还是喜欢出风头?请谈一谈你最要好的朋友。你选择朋友时,一般考虑哪些因素?
诸如此类问题看似在问一些有关生活的轻松话题,实意在考察你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人相处的技巧。对于这类问题,你不必拘泥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加以夸大,因为主考官无法核实你所说的是否属实,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愿意和开朗、热情大方、善解人意的人交朋友,而不愿意与那些过分清高、气量狭小、毫无生活情趣的人在一起。
对于一些太过刁钻,而且实在无法回答的问题,不妨反戈一击,反问对方,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民国时期,某位主考官见一位朱姓考生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各类问题对答如流,突发奇想,抛开原定题目,出了一道偏题:“《总理遗嘱》这篇文章,每次纪念周会上都要诵读,请你回答一共多少字?”这下可真把朱某考住了。他暗想,主考官出此题目未免脱离常规,既然有意刁难,录取必然无望,就不管一切,大胆反问:“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请问共几笔?”主考官想不到应考者竟会如此反问,一时愣住。事后,主考官十分欣赏朱某的才能和胆识,于是亲自录用其为县长。
——经过这次面试,我们认为你不适合我们单位,决定不录用你,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李某回答如下:
“我认为面试向来是5分靠实力,5分靠运气的。我们不能指望一次面试就能对一个人的才能、品格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次面试,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既有临场经验不足,也有知识储备的不足。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讨教。我会好好地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弥补不足,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另外,希望考官能对我全面、客观地进行考察,我一定会努力,使自己尽量适合岗位的要求。”
其实,考官这是在考察你的应变能力,并非真的对你不满,如果他们认为你不合适的话,是不可能再问你问题的。因此,要沉着应付,不要中了圈套而暴露自己的弱点,回答时可以虚一点,把重点放在弥补弱点上,这可以看出你积极进取的品质。另外,要诚恳地向考官讨教,以博取他们的好感。
——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重要?
面对这种诱导式的陷阱问题,某应聘者是这样回答的:
“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无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事业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两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这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这个问题,好像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它蕴涵了一个逻辑前提,即“这三者是互相矛盾的,只能选其一”。实则不然,切不可中了对方的圈套,必须冷静分析,可以明确指出这种逻辑前提条件不存在,再解释三者的重要性及统一性。对于这种诱导式问题,不能跟随考官的意图说下去,以讨好考官。这样做的结果只能给考官“此人无主见,缺乏创新精神”的感觉。
有些外企或国有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在招聘职员时,对职位都要作充分的测评,以便在招聘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并且有的公司已经为即将聘入职位的新职员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在招聘中,会有意地设置一些陷阱问题检测应聘者是否具有该职位所要求的独特的能力和素质。这时候,应聘者就需要有一颗洞察“问题”的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