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待客还应注意以下细节:
1.整理房间,注意仪表。
待客前认真打扫室内外的卫生是必需的。门口放着胡乱摆放的鞋,茶几上堆满果壳和瓜子皮,家具上落满灰尘,阳台上堆满杂物,厨房里放着没洗的碗,卫生间里堆着未洗的衣服……客人看到这幅景象,会认为主人对自己不重视,或者认为不欢迎自己。
接待客人时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是不合礼仪的。想想看,接待客人时蓬头垢面,牙齿上还沾着食物残渣,一伸手暴露出指甲里黑糊糊的污垢,客人一定心情不爽。因此,接待客人前,主人应洗澡、穿上干净整齐的衣服。男主人应刮胡须,女主人应化淡妆。
2.不可露出倦容。
接待客人时主人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客人满怀欣喜和期待前来拜访,却发现主人满面倦容,会觉得主人是在应付自己。客人热情高涨地发表见解,主人却表现出疲倦的表情,无疑是在暗示客人“你该走了”。
3.不用一次性纸杯盛水待客。
纸杯是简陋用具,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方面说明主人对客人不重视;另一方面说明主人不想客人待太久。也可理解为主人对客人有防范之心——“杜绝细菌入侵”。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用一次性纸杯盛水待客。
4.不当着客人面与家人争吵。
待客时应与家人和睦相处。如果与家人产生矛盾,应待客人走后再解决。如果当着客人面与家人争吵,不仅将家丑外扬。而且,客人会感觉自己“来得不是时候”,会尽早离开,甚至从此不敢到你家做客。
5.不让孩子打扰客人。
接待客人前,应先安顿好自家小孩。孩子在客人面前跑跳;交谈期间,孩子总是插嘴,问东问西;孩子玩弄客人的衣服,抓客人的头发,等等。这些都是任由孩子打扰客人的表现。客人不可能和小孩子计较,但他会认为“这家人不懂家教”,间接地认为主人不懂礼貌。
让礼貌用语常相伴
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在社交场合,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尊重别人,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你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是最常用的礼貌用语。
1.“你好”不离口。
“你好”是社交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它更多地应用于陌生人的谈话,表示了身份的平等。如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就是:“你好。”这可以使双方较快地相互接受。当然,若对方是长辈、年长者或者地位尊贵,则应说“您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请”字放前头。
所谓“请”字放前头,是指“请”字放在请求别人做事的话之前,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请指教”、“请稍候”、“请关照”,等等。在社交中,多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好办法。如此,别人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交际会更顺利。
3.“对不起”时时有。
交谈时,无意提起对方的伤心事,要说“对不起”;当经过别人的面前时,要说“对不起”;在聚会上,无意之中打了个饱嗝要说“对不起”,无意之中打了个喷嚏要说“对不起”,无意之中打了个哈欠,要说“对不起”;在聚会中途离开,要说“对不起”;聚会时迟到了,要说“对不起”……在社交场合,学会说“对不起”,能缓和可能产生的紧张、尴尬,体现你的谦和及修养。
4.“谢谢”跟后头。
别人提醒你肩上有头发,要说“谢谢”;主人端来咖啡或茶时,要说“谢谢”;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他人给你善意的忠告,要说“谢谢”;离开主人家时,要说“谢谢”……凡给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对你的帮助是大是小,都要说声“谢谢”。社交中,将“谢谢”一词挂在嘴边,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备感温暖。
5.“再见”最后头。
“再见”是当今比较通用的告别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说“再见”的时候,应配上手势。一般说“再见”的手势,即单手(大多是右手),手心向外,在距离近的时候,在胸前左右摆动;距离远的时候,手举过头顶,左右摆动。这种手势更多用于熟人之间。另外,也可以边握手边说“再见”,多用于初次见面的人之间。
除了以上五个最常用的礼貌用语外,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礼貌用语,如:“贵姓”、“劳驾”、“打扰”、“赐教”、“久违”等等。由于较多,在此不一一详述,以下是其他部分礼貌用语的一个使用顺口溜,大家不妨学学。
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请人协助说“费心”,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求人指点说“赐教”,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
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谅解说“包涵”,请人赴约说“赏光”,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没能迎接说“失迎”。
档次最高的邀请方式
请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请帖,在社交活动中,它经常用于邀请客人出席婚礼、寿辰、开业等。也许有人会说,现代通信发达,还发什么请柬呀,打几个电话不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邀请客人的方式中,发请柬的方式档次是最高的。举行重大活动,如果不发请柬,不仅体现不出主人的郑重态度,而且,即使活动再隆重,也无法让人体验到“正式”的感觉。
1.哪些活动需要发请柬。
既然发请柬是档次最高的、最为正式的邀请方式,所以只有那些较为正式的活动,诸如寿辰、婚礼、同学聚会、公司开业等才发请柬。这些活动发请柬,既表明了对被邀请者的尊敬,同时也表明邀请者(主人)对活动的重视。一般来说,这些活动所发的请柬在款式和装帧设计上应美观、大方、精致,使被邀请者体味到主人的热情与诚意,感到喜悦和亲切。
2.请柬的内容与封套应如何写。
请柬的内容由标题、正文、结尾及落款和时间几部分组成。
标题写在封套上,如“请柬、请贴”。
正文是请柬的主体,要写明受邀请人的姓名,拟举行的活动名称,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
要顶格写被邀请者(公司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称呼后加上冒号。
结尾处空两格写上“敬请、恭候”等字样,再另起一行写上“光临、莅临”字样。落款写在下方由发柬者署名。再另起一行注明日期。
示例:
××(结婚)请柬
××先生:
兹定于××××年×月×日上午×时,在本市××路××大酒店三楼举行××。
恭请届时光临。
新郎:×××新娘:×××敬请
××××年×月×日
需说明的是,发请柬不注明客人的名字,或者将邀请对象的名字打印错或者写错,对方会认为主人没有诚意。如果对客人的着装有特殊要求,应注明如“请穿礼服”等。如果要求客人发言,也应注明“请准备发言”等。若要求被邀请者回复或者不参加时回复,也应注明。
3.如何发请柬。
请柬写好后,最好提前一段时间(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发出,以便受邀者安排时间参加活动。亲自递交请柬,当然是最正式、最好的。不过,由于时间、路程等原因,不可能每个请柬都亲自递交到受邀请者的手中,所以将请柬邮寄、委托他人转交的做法在社交礼仪上也是行得通的。
不过,要注意,在能亲自递交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他人代劳,否则会显得发柬者缺少诚意。例如,以下做法就是不对的:“小赵,要结婚了?请柬做得很漂亮呀!”胖哥热情地对同事小赵说。“谢谢!邀请您参加我的婚礼,大家都有份!张老师不在吗?”小赵高兴地说。“张老师去开会了,一会儿回来!”胖哥说。“那麻烦您替我把请柬给他好吗?”“没问题!”
为什么急这点时间呢?亲自将请柬交到人家手上和由他人转交,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给人好处别自傲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不仅会令对方很反感,而且会引发相反的效果。也就是说,你虽然帮了对方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因为你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古代有位大侠叫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巧妙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作他们完成此一美举吧,拜托了。”
人都爱面子,你给他人面子就是给他人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求他人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他感到为难或不是很愿意。这便是给人好处不自傲的精义所在。
注意角色的转换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角色,比如一个女性,在家是妻子,在公司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在商场是“时尚达人”,角色不同,行为和说话也要改变,千万不要“千篇一律”,或者“张冠李戴”。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尴尬。
小吴是某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上司是位漂亮、干练的30多岁大龄女子。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以外,小吴都是上司的左右手,帮她解决了许多难题。然而,在一些小问题上,他的上司却常常坚持自己的意见。这让小吴有些困惑,觉得她小题大做,“头发长,见识短”、不可理喻。其实,小吴的心理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在处理与女上司的关系时,没有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造成了一些常见的尴尬。
人们常说,“女性重情,男性重权”,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女上司喜欢用求助并获得帮忙的风格来领导男下属,而男下属容易不知不觉误入“英雄救美”的朋友关系,用朋友关系处理工作关系。而遇到关键问题时,女上司坚持自己的意见,作为“朋友”的男下属就会感到困惑。男下属要清楚,朋友关系是在工作外的,而在工作中,你们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
与小吴相似,著名女王维多利亚有一次就因没有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遭遇了尴尬。
有一天,维多利亚女王去参加社交活动,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却没有去,已是夜深了,女王才回来,只见房门紧闭着。女王走上前去敲门。房内,阿尔伯特问:“谁?”女王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呀?”女王回答:“维多利亚。”门还没开。女王徘徊半晌,又上前敲门。阿尔伯特仍然是问:“谁呀?”女王温柔地回答:“你的妻子。”这时,门开了,阿尔伯特伸出热情的双手把女王拉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