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本书学会礼仪
38007000000009

第9章 社交礼仪须知(4)

为什么女王前两次敲门都遭到了拒绝,而最后一次丈夫开了门并热情有加呢?这是因为女王没有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以致语言伤到了丈夫的自尊。第一次敲门,女王回答说“我是女王”,这样自称,应该在宫殿上才合适,而面对丈夫,显得态度高傲,咄咄逼人,因而门没有开。第二次敲门,女王回答是“维多利亚”,应该说这次回答要比第一次好,但是“维多利亚”这个称呼是中性的,它是个冷冰冰的代号,对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自称,因而,效果不好。第三次敲门,女王回答说“你的妻子”,体现了作为妻子的角色意识,传达出妻子特有的温柔和感情色彩,满足了丈夫的自尊心,不仅敲开了门,也敲开了丈夫的心扉。

在社交的舞台上,一个人就是一个角色,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场景的变化,角色就有可能转换。比如你是经理,但与朋友聚会你就是“普通一兵”,如果你拿出“经理的范”,结果可想而知,下次朋友聚会,没有人会再叫你,因为他们不缺经理,缺的是朋友。

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你是否发现,社交中,被人比下去是件令人很恼恨的事。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切不可显得处处比人聪明,这对你来说,不仅是件蠢事,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没有人愿意同显示自己聪明的人在一起。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处处显示自己聪明、骄傲自大、言行不可一世的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原因,主要是他父亲过于纵容,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了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成功之路!

他父亲的那位挚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会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是很有限的,根本不管用。”

富兰克林听了这番话,大受感动,决意痛改前非。从此,他处事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不愿与之交往的自负者,变成一个到处受人欢迎的人物了。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结果一定不堪设想,至少美国将会少一位伟大的领袖。

彼得是服装公司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推销员,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推销自己设计的服装。连续几年,他几乎每个月都去拜访纽约一家著名的服装店。可到了最后,服装店的老板总是那句话:“彼得,我看我们做不成这笔小生意的。”无数次的挫败使彼得认真地总结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它新奇在何处,它该用到什么地方……听烦了的客户出于礼貌会等到他将话讲完。

彼得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没过多久,他想出了对付那位老板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老板也学过服装设计,于是彼得抓起几张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这位老板的办公室。“老朋友,能否帮我一个小忙?”彼得对那位老板说,“我知道你学过服装设计,能否给我点建议,好让我完成这些草图?”那位老板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几天后,彼得再次来到那位老板的办公室。那位老板对这几张图纸提出了一些建议,彼得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那位老板对此非常满意,并且全部接受了。

你看,当你不再极力显示自己的聪明时,人家就接受你了。

交朋友不能好过头

在处理与朋友的关系时,有些人认为对朋友热情、对朋友亲近是必然的,但是他们所认为的热情和亲近有时候却引起朋友的反感。这是因为,朋友之间一方面需要与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换句话说,就是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和对方关系有多好,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好过头。人们都说距离产生美,交友也不例外,朝夕相处、不分彼此的朋友往往会很快失去新鲜感,甚至最终变成陌路人。

陶丽把阿华看成是最好的朋友,两人同在一个合资公司做公关工作,公司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交谈机会很少,但她们总能找到空闲时间聊上几句。下班回到家,陶丽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阿华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饭不吃、觉不睡的地步,两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距离。

星期天,陶丽总有理由把阿华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阿华每次也能勉强同意。陶丽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阿华是个有抱负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星期天,阿华刚背起书包要出门,陶丽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裁缝那里做衣服,阿华解释了大半天,陶丽才同意阿华去上电脑班。可是阿华赶到培训班,已迟到了10多分钟,心里自然有些不高兴。

第二个星期天,陶丽说有人给她介绍了男朋友,要阿华一起去相看,阿华说:“不行,我得去学习。”陶丽怕阿华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阿华家死缠活磨,阿华因此没有上成电脑班。陶丽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天天在一起。有时星期天照样来找阿华,阿华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陶丽可不高兴了,她认为阿华是有意疏远她。陶丽说:“我很伤心,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陶丽的错误在于,首先是她没有觉察到朋友的感觉和想法,过密而没有距离的交往几乎剥夺了阿华的自由,使阿华的心情烦躁,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之后,陶丽开始与阿华聚会少了,可是她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

形影不离、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的就一定是最亲密的朋友吗?答案是:不一定!作为朋友的主体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接受不同的教育,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正如一对处于“蜜月期”的新婚男女一样,当两个人的距离逐步缩减为零时,彼此的差异和缺点也就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于是,求同的动力变小,从尊重对方到容忍对方再到挑剔对方,难免会在相互的碰撞中伤及情感。朋友之间也只有适度地保持距离,才能够增进双方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交往得愈是频繁,这种差异就愈是明显,经常形影不离会使这种差异在友谊上起到不应有的作用。而且,好过头不留距离,还表现在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占用朋友的时间过长,把朋友捆得紧紧的,使朋友心里不能轻松、愉快。所以,交朋友千万不能好过头。

不苛求朋友的回报

生活中,我们可以广结朋友,也不妨用心善待朋友,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回报。和朋友相处是一种快乐的事,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且失望也会紧随。千万不能认为,我待朋友好,朋友也要对我好。这个苛求是万万要不得的。

在报纸上曾看到一个故事,与本节要阐述的观点很是切合。故事说,从前有个人,为人仗义,好交朋友。临终前,他对儿子讲,其实我一生只交了“一个半朋友”。已是而立之年的儿子纳闷不已。看见儿子不解的表情,他贴在儿子耳边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就懂了。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通缉,无奈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个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快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他与眼前这个“朝廷要犯”互换衣服。儿子明白了:在生死攸关时刻,那个为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这就是“一个朋友”的选择。

儿子又去了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讫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向朝廷告发……”儿子明白了:在患难的时候,那个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也可以称做你的半个朋友。这也是“半个朋友”的选择。

不苛求朋友的回报是我们应该有的心态,而回报朋友的帮助则是我们应该有的行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朋友即使只是给了你很小的帮助,甚至在他看来不是帮助的帮助,你也应该回报人家。道理很简单。你回报了人家的帮助,说明你,或者说在他人看来,你知恩图报,是个可交之人;而如果你没有回报人家的帮助,说明你忘恩负义,是个只知获得不知付出的人。

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回报,并不是朋友帮助了你,你就得马上回报他。事实上,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了也很难做好,而且给人“你这个人很现实,不愿欠人情”的感觉。其实,回报是必需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

钱钟书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耕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

不要轻易许下承诺

诚信是一个人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能否兑现承诺则是一个人是否诚信的主要标志。“承诺和欠别人的一样重要”,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轻易许下承诺。许下的承诺不能实现,你失去的不仅是人格,还有他这个朋友。

某高中一位语文组主任,向本组的青年教师承诺说,要让他们中的三分之二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却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的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然而,他又不愿意把情况告诉教师们,怕丢份儿,只对他们说:“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狗血淋头。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在组里信誉扫地,也在校领导面前失去了好感。

一个讲诚信的人,他不会轻易去承诺某件事,即使有把握,也不会轻易承诺。因为他知道,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原来可以轻松地做到的事也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了一定的难度,甚至不能办成,这样一来,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成了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给人承诺时,讲诚信的人不会把话说得太满,因为那很容易给人留下虚伪的印象。那么该怎样承诺才会不失分寸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把握性不大的事儿,绝不承诺。

自己没有把握的事,切不可因为面子、票子等应承下来。一定要秉着“能办到审慎应承,办不到绝不应承”的原则,审慎对待承诺。

2.尽量采取弹性承诺。

即使你对事情很有把握,也不要把话说满。而应该把话说灵活一些,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样,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3.对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承诺。

如果某件事不能单独完成,还要求别人帮忙,那么你在承诺时可带一定的限制。比如:你承诺帮朋友介绍工作,不妨这样说:“如果我的那位老板朋友的公司里缺人,而你又正好合适,我一定介绍你的。”这里用“缺人”、“正好合适”等对承诺的内容作了必要的限制,既显示了自己的诚意,又不把话说满,还向对方暗示了自己的难处——也要求人。这样,即使你兑现不了承诺,对方也不会怪你的。

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承诺前一定要三思,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自己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