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虽然变化多端。但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例如,春夏秋冬的气温变化,虽然冷热悬殊,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即使在一天24小时内,光照与黑夜的变化,也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在适应自然环境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中,人体的很多生理活动,也会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发生变化,人们称这种现象。
为“生物节律”或“生物钟”。
节律周期低于1天的,即一天内发生多次波动变化的,叫“高频节律周期”,如呼吸活动周期、心电周期等。
“低频节律周期”,是指一周一次、一月一次或一年至几年发生一次波动的周期。如月经是每月发生一次,叫月经周期。
“中频节律周期”是机体最重要的生物节律,即“日周期”,每24小时发生一次波动。
绝大多数的生理功能都有日周期。例如,白天的时候,我们保持清醒,而到了夜间就会睡眠;人的体温,在清晨时最低,午后又会升高;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睡眠时降低,起床前达到高峰。此外,血细胞的数量、血压的高低、尿的成分、各种代谢活动的强度,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无不呈现着日周期的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和明显程度各不相同而已。所以,有时这些变化常不被人们觉察。
人体生物节律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也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多数人认为,各种不同的细胞,都有自己的日周期,而各组织器官表现的,却是一种统一的节律。这就说明,在人体内,存在着控制各种细胞生物节律的总的中心(称为“生物节律总控制中心”)。对高等动物的实验发现,这个中心可能就在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切除动物的双侧视交叉上核后,原有许多生理活动的日周期就会遭到破坏。
视交叉上核可以通过“视网膜-视交叉上核”通路,接受视觉的信息。因此,环境中的光照变化,可以影响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再通过视交叉上核,与脑内的有关核团联系,从而使体现人的生理活动的日周期节律,与昼夜的变化同步。
也许你要问:“生物节律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生物节律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它使生物体能预见性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使生物活动根据外界环境的规律,以日周期的形式,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
在对疾病的防治中,也可以利用生理功能对药物反应强度的日周期,来提高防治效果。所以,已经有些专家正在研究,什么时候服药,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